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大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陆续占领了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地区 。公元848年,沙州豪族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吐蕃守将,归附唐朝。 851年唐朝在此设立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861年 ,张议潮率兵攻占凉州,归义军的势力达到高潮。

此时来自漠北的回鹘势力进入河西走廊,回鹘首领仆固俊于公元866年在河西走廊创建了西回鹘政权。 公元890年,归义军内部爆发内乱,接替张议潮的节度使张淮深被杀,归义军仅保有瓜、沙二州六镇。

907 年朱全忠建立大梁政权后,归义军首领张承奉自称白衣帝,建立金山国,后被甘州回鹘可汗击败。曹议金取代张承奉,废金山国,恢复归义军节度使的建置 ,并在918年与后梁建立了联系,得受到后梁的封赠。此后,归义军进入了曹氏的统治时代。 到了五代,,虽然还称作归义军,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以敦煌为中心的半独立地方政权。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唐末局势图

归义军的大本营敦煌处在中西交往的要道,周边被回鹘、 吐蕃 、党项 、于阗等民族包围, 所以归义军政权有着特殊的民族多样性和国际性, 与其他以汉族为主体的地方政权有许多不同之处。甚至有很多史家认为,曹氏执政时的归义军,已不再是一个汉族为主的地方政权,而是一个粟特人后裔为主的政权,粟特人在曹氏归义军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的特殊的地位,曹议金本人都极有可能是粟特人后裔。

一 、曹议金的来历

在敦煌文书的记载中,曹议金的祖先来自谯郡,也就是和曹操是同乡。谯郡在今天的安徽亳州,从三国曹操开始,曹氏便是谯郡的高门士族和望族 。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曹议金和夫人画像

但是曹议金来自谯郡曹氏,并没有任何过硬的证据。从汉代开始,汉族中的世家大族都很重视本族的谱系,而曹议金家族的资料却很少,很难找到他们来自谯郡曹氏的记载。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怀疑, 曹议金其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敦煌本地的曹姓中,以曹全家族最为著名,《曹全碑》还是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法作品 。但曹全是敦煌效谷人,并非来自谯郡 。 归义军时期敦煌比较有名的曹姓人物还有一位曹法镜,是佛教大法师法成的弟子,但这位曹法镜是来自曹国的粟特后裔。当时曹国不少粟特人生活在敦煌,以曹为姓的就有曹匹智拔、曹乌地拔等人。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很多粟特人皈依佛教,曹法镜就是粟特后裔在敦煌僧俗两界的代表。归义军的兵将当中,有不少人粟特人为自己取了汉式的名字,来自米国的多以米为姓,来自康国的多以康为姓,而来自曹国的多以曹为姓。所以说曹议金来自谯郡,不如说他可能是来自曹国的粟特后裔。

在归义军政权中,特别是张承奉统治时期,很多军事指挥官都是粟特人担任。曹议金能得到大批粟特后裔的支持以及汉族大姓的拥护,将自己的姓改为汉族姓氏"曹"姓,冒用汉族郡望,不失为拉拢汉族大姓的做法,

在当时的粟特人中也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只有得到汉族大姓的支持,曹议金才能更顺利的接管归义军政权 。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归义军出行图

二、 从联姻中看曹氏是粟特人的佐证

曹议金取代张承奉出任归义军节度使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遣使中原,希望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持。曹议金的夫人是位粟特族公主,他正是通过娶粟特族公主的做法,来争取甘州回鹘可汗的帮助,取得与中原王朝的联络。曹议金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持后,又娶了另外两位出身汉族高门的夫人,但是这位来自粟特的夫人地位十分稳固,甚至曹议金死后,他的儿子把这位粟特夫人奉为 "国母天公主"。

曹议金与粟特夫人的联姻,是不是粟特人之间的联姻?粟特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习惯内部联姻,曹议金与粟特公主的联姻,很可能既是用政治婚姻,又同时是族内的婚姻。否则曹议金死后,出于政治利益考虑,已十分汉化的归义军政权为什么不把来自汉族高门的两位夫人的地位提高,而刻意只提高这个粟特人的公主呢?只有曹氏也是来自粟特人这一解释,才能合理的解释这一现象。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粟特妇女

三、敦煌的粟特人

张议潮起义时,支持他的至少有了三支力量,其中之一就是昭武九姓粟特人。归义军政权时期,对粟特人管理上采取把他们编人乡里、与汉人百姓杂居的管理方式,不再像唐朝前期那样,专门为粟特人专设一乡 。粟特人同归义军政府相互合作,很多粟特人还成为归义军的重要将领 。

归义军政权是汉族敦煌大姓与粟特人联合推翻吐蕃统治者后建立的区域政权,在这种背景下,敦煌的粟 特人同汉族大姓一样,也发展出了许多新的大姓豪族,其中以安、康两姓最为突出。在吐蕃统治之前,粟特人所拥有的土地较汉族人要少,主要是以外出经商为谋生手段。吐蕃占领河陇以后,唐朝联系中亚以至西方的贸易交通一度受阻,在吐蕃控制的地区, 商业贸易活动明显减少,这对于以经商为主的粟特人是 一种打击,大量没有耕地粟特人沦为寺户,受到吐蕃统治者的驱使。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敦煌的粟特人

在七世纪以前,敦煌地区是白银通货的流通区 ,粟特人把中国丝绸自敦煌、 吐鲁番运出, 也 把粟特锦销行到中原地区。唐朝对这些粟特商人到中原经商采取宽松政,他们可以在中原自由贸易,粟特商人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队之一 ,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共同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粟特人始终是敦煌地区重要的民族,即使在吐蕃占领河西时期,对河西的统治是以合作统治为基础的。

四 、粟特人对归义军政权的其影响

曹议金夺取了归义军的领导权后,在归义军内部,粟特人及其后裔表现得十分活跃 。无论内政还是外交,这些有粟特血统的官员都比汉族起的作用更加明显。在归义军领导层中, 粟特人的后裔安延达掌管归义军节度使衙内事务,是归义军第一大权臣。其他诸如都知兵马使、 衙推、 总库官、指挥使等重要职位,都是由粟特人后裔把持。 这些都表明曹氏统治者对粟特后裔的信任,其中的原因就是曹氏也是粟特后裔。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曹议金抗吐蕃

在归义军统治河西时期,粟特人作为 有功之族,在其政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这在许多方面都有反映,如 在宗教方面,"安城的赛祆活动得到官府认可,变成官赛诸神的定 例"。"有许多粟特高僧爬上了佛教教团的首领之位———都僧统,有相 当多的充当了教授、僧政、法律、法师等各级僧官。

敦煌社会中,粟特后裔也无处不在。曹氏统治者与回鹘、于阗的联姻,以及与周边各族交往的增多,使得当时的敦煌聚集了很多不同种族的民众 。大量的回鹘和于阗人的拥入,使得敦煌文化也异彩纷呈。今天的敦煌藏经洞里,仍保存着归义军时期各民族的典籍,都说明曹氏归义军时,敦煌文化具有的不同民族风貌 。

曹氏归义军时期采取以汉文化为主体,吸纳其他民族文化的做法。这是因为曹氏是粟特后裔,但他们早已被汉文化同化,但是他们身上还多少带着粟特文化的某些特征。敦煌的粟特人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及农牧业,他们大多都与汉族通婚,散居住于敦煌的乡村和城市,甚至出现了许多粟特人为主的村庄。归随着粟特人在商业、农业及佛教方面影响的增大,粟特人在归义军政权中的势力也不断加强

。曹氏接替张氏取得归义军政权, 粟特人是他的主要支持者。在归义军政权中,粟特人充斥着归义军政权的各个阶层。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粟特商人

归义军政权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联合政权,而粟特人是其中影响很大的一个民族。少粟特人信奉火祆教,归义军时期的伊州、石城、西州、沙州等地都建有大量祆庙,说明粟特人在归义军中分布很广,人数众多。祆寺成为敦煌人主要的活动场所,祆神也受到普遍崇拜。

粟特人好饮酒,他们在敦煌开设了许多酒店,敦煌文献中记载的就有康家店、石家店、何家店等等酒,他们酿制的麦酒、粟酒和葡萄酒是归义军进贡后梁的贡品之一。敦煌城中北园、 西园是手工业集中之地,其中粟特手工艺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粟特人在汉化过程中,不仅仅是经济形态及文化上的转变,而且在人名中也想与汉族保持一致 。《敦煌县效谷乡地亩数》记载了效谷乡的47 个人粟特族的人名,其中的康连住、安海住、康残友 、康保定等等都已十分接近汉人的名字。这些粟特人同汉族居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承担各种各样的杂役

曹氏归义军政权迷雾,是汉族政权还是粟特人建立的自治政权?

敦煌的各民族

粟特人来华时间悠久,且长期与汉族通婚,他们的外貌特征也逐渐"汉化"。《敦煌莫高窟》有不少曹议金及其家族一些成员的大幅供养像,画像中的曹议金脸圆面阔,额头平宽,浓眉大眼,鼻梁较平,颧骨较低,面部线条较平缓,已丝毫没有胡人的形貌特征 。但是曹议金还是保留了一丝粟特人的特征:他长着一付汉人中几乎不可能长出来的红胡子,因此有"曹赤胡"之称。 如果不是这个特征,这位汉化已久的杰特人与汉人的外貌几乎没有区别。

归义军曹氏统治者名义上是汉族,但实际上是汉化主的粟特人。归义军时期的敦煌社会中,虽然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但是曹氏归义军政权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了大量粟特人及其后裔在内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创造的敦煌文化也是一个以汉文化为主体,广泛融有粟特文化在内多元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