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发布,推出6大举措30条民生政策

2020-03-13 10:42:38 中国东莞

东莞阳光网3月13日讯 3月11日,2020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发布。这是东莞努力打造民生建设的“东莞品质”和全面小康的“东莞样本”,实现全国领先、全省示范的宣言书。 东莞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推出6大举措30条民生政策,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切身利益抓起,加大工作统筹力度,致力于推动民生兜底、服务提质、创新提效,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取得初步成效。 针对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教育与交通问题短板,东莞还制定了《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质交通城市的实施意见》,统筹开展教育扩容提质和品质交通两项千日攻坚行动。

教育

至2022年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26个增加学位33.99万个

51项举措助力千日攻坚

到2025年,推动新建改扩建227所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33.99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6所,增加学位28.11万个,高中阶段学校31所,增加学位5.88万个。这是东莞市正式启动“一号文两攻坚”中教育的攻坚目标。

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

随着东莞城市品质升级,户籍人口、二孩以及随迁子女人数持续增加,学位尤其是公办学位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中最明显的瓶颈之一。在2019年招生季,莞城、东城、南城、寮步等镇街先后发布学位不足预警。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成为民心所向。

此次教育“千日行动”,为东莞加快全市公办中小学建设、加大力度补齐民生短板提出解决方案。

从具体目标来看,至2022年东莞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26个,增加学位15.68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项目104个,增加学位12.74万个,高中阶段项目22个,增加学2.94万个。用三年左右时间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

根据《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未来将采取规划落地新建一批、原校挖潜增容一批、城市更新配建一批、小区配套增加一批、集体物业挖潜一批、闲置物业盘活一批等六大措施,保障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完成。

学位紧缺,各区域不同,新学校的分布备受关注。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柏松透露,千日攻坚行动期间东莞将推动新建公办中小学校93所,各镇街(园区)新建数量各有不同,“主要是根据各镇街(园区)现有公办学位和户籍人口增长趋势而规划的,计划新建公办中小学排在前列的分别是南城街道、东城街道、长安镇和塘厦镇。其中,南城街道12所、东城街道8所、长安镇6所和塘厦镇6所。”

新建学校最多的南城街道,则成为近年来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的一个缩影。2018年南城阳光九小投入使用,去年阳光八小建成开学。在新建项目中,今年南城还将完成阳光十小新建项目建设。根据规划,阳光十小计划招生36个班,完工后可增加1620个学位,进一步缓解学位压力。

一方面是小学学位的紧缺,另一方面高中学位紧张不容忽视。去年东莞中考分数水涨船高,引发了不少家长对普通高中学位紧缺的担忧。而随着未来新建高中学校的开办招生,学位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

按照规划目标,未来东莞将新建、改扩建公办高中阶段学校31所,增加学位5.88万个,其中普通高中学位5.18万个,占比达88.1%。未来在松山湖、滨海湾、中堂镇、谢岗镇、凤岗镇等8镇街(园区)都将新建公办普通高中。

南方日报记者从东莞市教育局获悉,按照攻坚行动带来的学位增长情况及当前测算各学段本市户籍学生增长情况,这批高中学校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在东莞参加中考的本市户籍学生普通高中录取率将比2019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达到七成左右。

22项举措首次实施

以千日攻坚为目标,大量新建学校计划抬高用地需求。如何在城市用地紧张中调配学校用地,成功实现项目开工建设,这是攻坚目标达成的关键。

《意见》提出,将从东莞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前谋划教育工作,科学测算全市公办学位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资源供给计划,快速响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以高标准、高规格谋划教育,背后是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改革创新。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赖少瑜表示,《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25条政策,涉及51项具体举措,其中属于首次实施的举措22项、“优化已有政策”的举措29项。

这些创新举措,集中在建设模式和资金投建方面。以建设模式来看,支持纳入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的项目可全部适用社会代建制,放宽项目适用社会代建制的投资规模,单个投资规模不足3000万元的项目,可采用集中打包方式招标委托或从预选库中挑选社会代建单位,让社会专业的建设团队参与学校建设管理,减轻政府部门的工程管理压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资金投建方面,除保障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外,允许市、镇两级政府以租赁、协议合作等方式将非财政资金所建学校办成公办学校,鼓励企业参与配建教育设施,由企业建学校无偿交给政府办学。

另外,在立项和前期经费申请,免去项目建议书审批环节,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在招标和施工方面,项目可申请提前核准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类招标,先行开展相关招投标工作,简化规划与施工报建阶段审批流程,参照市重大项目实施“绿色通道”审批政策,加快审批效率。

22个首次实施的举措为教育千日攻坚提供政策保障,在“闲置厂房”“小区配套”举措中,目前亦有经验参考。

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通过厂房改建而成,学校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办学规模2600人。

而于2018年2月出台的《东莞市新建改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市政府148号令),明确教育设施配套要与新建、改建居住区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交通

连续三年每年投入300亿元,构建“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

东莞将打造大湾区品质交通城市

聚焦当前东莞综合交通体系中的短板和痛点,东莞将全面推进新一轮全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连续三年每年综合投入300亿元以上建设资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质交通城市。

未来,广深第二高铁始发站、东莞东站、虎门高铁站、东莞站、东莞西站、东莞南站、滨海湾站、松山湖站这8个轨道交通站点将成为东莞的“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并以此为锚固点,打造以通勤、客运、货运交通廊道为支撑轴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将新建各类道路150公里以上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串起城市内外联系的主干线。如今,东莞地铁2号线、莞惠城际铁路、穗深城际铁路投入使用,东莞市域范围内已经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和多个轨道交通站点。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质交通城市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透露,2022年底前,全市将新建各类道路150公里以上,各类轨道交通通车里程300公里以上,并构建一个全市范围内的“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支撑体系,编制一份《东莞地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

这意味着,今后3年东莞将依托广深第二高铁始发站、东莞东站、虎门高铁站、东莞站、东莞西站、东莞南站、滨海湾站、松山湖站等轨道交通站场,打造“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以综合交通枢纽为锚固点、综合交通廊道为支撑轴的综合交通体系。

今后,东莞还将推动全市“二主六辅”综合交通枢纽TOD片区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东莞将积极推动各类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1号线支线以及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段等项目规划建设,实施虎门高铁站、东莞东站综合整治工程,并推动虎门高铁站等增加高铁班次停靠。

“二主六辅”中的8个轨道交通站点中,除了广深第二高铁始发站和东莞南站外,都已经投入运营。其中,东莞南站正在建设当中,是赣深高铁在东莞塘厦设置的一个高铁站。《实施意见》透露,东莞将深化广深第二高铁规划研究,力争在2020年底前稳定线位以及中心城区枢纽站选址。

“目前东莞设计有虎门高铁站和东莞南站两个高铁站,但这两个高铁站都不具备始发功能,且距离东莞市区太远,站点拉动效果有限。”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陈尚荣介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省政府层面梳理和规划全省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出了建设广深第二高铁。借着这样的机会,东莞也提出将广深第二高铁始发站落户市区。

据透露,广深第二高铁将偏向沿着广州火车东站沿着新塘、广深高速走廊到达深圳。未来,广深第二高铁始发站将被打造成一个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站,高铁、地铁、公交等多层次交通都可以在此接驳换乘。

优化公交线网 出行更便捷

《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底前出台《东莞市大型建筑公交首末站配套建设指引及管理办法》,2022年底前新增公交首末站13个,公交综合立体车场1个。通过优化全市公交线网,构建“快、干、支、微”公交线网结构,2020年完成中心城区公交线网规划,优化调整线路不少于20条。

目前,东莞的公交设施比较薄弱,没有充分体现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此前东莞仅有3条公交专用道,而且基本形同虚设。《实施意见》透露,东莞将规划建设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开展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研究,并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划定不少于10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与此同时,东莞将同步开展设置公交优先信号灯控的研究工作。

公交专用道划好了,违法占道的执法能跟上吗?对此,《实施意见》透露,东莞将加强违规占道执法力度,建设占用公交专用道抓拍电子警察,试点在公交车辆上安装违规占道视频抓拍系统,实现途经专用道公交车辆100%覆盖。

近期,在鸿福路口,市民中心南面的公交站点迁移了80米,距离轨道站点更近了,而为了照顾出租车乘客的需求,这里还设置了3个巡游出租车的专用候客点,市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地铁、公交、出租车换成。“这是我们的一个试点,探索轨道、公交、慢行系统的三网融合,今后有望推广到更多轨道站点。”陈尚荣透露,这次的千日攻坚行动,成功经验将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在今年上半年推广,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实施意见》透露,力争在2020年底前出台公交地铁换乘优惠政策,给予通勤、换乘乘客倾斜的票价优惠。

探索交通拥堵治理新模式

治堵,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实施意见》透露,东莞将继续提高交通拥堵的治理水平,探索构建依托交通大数据为基础支撑的拥堵治理新模式,实行“一点一方案、一区一对策”的交通拥堵治理,建立交通拥堵治理信息化动态评估及反馈机制。与此同时,东莞将加快推广可变车道、借道左转、单向交通、共乘车道、潮汐车道、“拉链式”交替通行等新型交通组织方式。

东莞将做实市、镇综合交通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连续3年市镇两级财政预算中优先保障交通拥堵专项治理项目。综合采用停车收费和交通执法等手段,合理引导市民群众降低小汽车出行强度。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透露,交通拥堵节点的治理工作一直在推进,将选取若干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的镇街(园区)试点开展交通综合治理。近期,即将开展新一批交通拥堵节点的改造工作。

除了“短平快”的节点治理,交通部门也在探索更多标本兼治的办法。面对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和环城路转环莞快速两大拥堵“黑点”,陈尚荣透露,拟在城市外围再开辟一条交通大动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