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窯姐兒到名旦,她的一生忐忑沉浮,晚年事業愛情取得雙豐收


從窯姐兒到名旦,她的一生忐忑沉浮,晚年事業愛情取得雙豐收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用一首《泊秦淮》暗指戲子只顧享樂,而不知國恥家亡的沉淪,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能以偏概全,20世紀的上海。

舞廳的靡靡之音讓那些逃避現實的人醉在夢中,而青樓這個風塵之地也是存在的。

有著這樣的一個青樓女子,她不甘認命,努力生活,努力學習。

以此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就是宣景琳。

從窯姐兒到名旦,她的一生忐忑沉浮,晚年事業愛情取得雙豐收

落地敗命,相依為命

1907年,宣景琳出生於上海,她的父親是一名賣報紙的小販,母親做著一些雜活。

她是家中的第五個孩子,宣景琳出生後。

這個姑娘的哭聲比她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都要大。

父親對她十分喜歡,於是給她起了一個十分玲瓏金玲。

父親每次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抱抱自己的寶貝女兒。

或許,對於宣景琳來說,人生中最愛她的那個男人,其實是她的父親。

只可惜她從未見過,僅僅幾個月之後,父親就因為重病而去世。

沒有了經濟來源,一家人生活的十分貧困,外婆忍受不了這樣的日子。

就責備宣景琳是落地敗命,說她剋死了她的父親,甚至打算將她送人。

可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啊!宣景琳的母親苦苦哀求,甚至跪地求饒。

外婆才同意留下了她,幾年之後,金鈴長大了,十分可愛、十分懂事。

街坊四鄰都很喜歡她,那個時候,舅舅在舞臺做管賬先生。

而看戲就成了小金玲的唯一娛樂活動,她家的鄰居,顧太太就是當時十分有名的名醜顧少夫。

顧少夫十分喜歡金陵,她看小金陵十分喜歡戲劇,於是就教了她一些青衣劇。

母親卻希望她能夠有出息,不惜節衣縮食,去讓她上私塾。

然而家中十分貧窮,她的衣服上都是補丁,遭到了同學的欺負與嘲笑。

經常對母親說不想上學,對讀書不感興趣,母親一直不同意。

直到後來,她看到女兒被一群孩子嘲笑欺負的時候,她才懂了。

她給金鈴辦理了退學,兩個人相依為命的活著。

從窯姐兒到名旦,她的一生忐忑沉浮,晚年事業愛情取得雙豐收

母親去世,被迫入青樓

母親為了金玲,不惜與外婆決裂,外婆帶著她的哥哥姐姐們前往了舅舅家兒。

金鈴獨自一人和母親生活著,然而人生就是這樣的。

15歲的那一年,母親因病去世,金鈴痛苦萬分,幾乎流盡了這一輩子的淚水。

然而回歸現實,她卻連安葬母親的錢都沒有。

世態炎涼,親戚們看到金玲都唯恐避之不及,無奈之下金鈴只得賣身葬母。

她將自己賣給了一個人販子,人販子騙她說,讓她到大戶人家去當丫鬟。

而後來她才知道,人販子將她賣到了青樓。

就這樣,金鈴如行屍走肉一般的活著,她卻從未放棄過自己的願望。

那就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擺脫這種生活,她只要一有空,就去笑舞臺學唱戲。

漸漸的,她的底子越來越好,她的神情笑臉被人拍了下來,放在了報紙上。

人們紛紛驚豔於她的美貌與天真,一個人因此喜歡上了她。

名字現在已經無所考證,只知道姓王,於是,王公子開始經常出入青樓與金鈴在一起。

王公子的父親得知此事,對金玲的身份懷有偏見。

明令禁止她們在一起,無奈之下只得分開。

從窯姐兒到名旦,她的一生忐忑沉浮,晚年事業愛情取得雙豐收

一代名旦,事業愛情雙豐收

與王公子分開後的金玲十分難過,可生活總要過下去。

這個時候的她遇到了鄭正秋,是一名導演。

當時鄭正秋正在準備拍攝一部名叫《最後的良心》的電影。

電影裡邊的一個性格驕橫潑辣的女配角兒卻是怎麼找都找不到合適的。

當她看到心靈的樣貌時,認為這個角色非她莫屬。

遭遇這件事的金玲,十分震驚,她很喜歡演戲,也很渴望那個舞臺。

然而自己只是一個青樓女子,她沒有隱瞞,而是坦誠地告訴了鄭正秋。

得知此事的鄭正秋卻並沒有感到什麼,他看中的是的潛力,而不是身份。

鄭正秋替她改了名字,叫做宣景琳,而這也就成了她一生的名字。

在《最後的良心》拍攝完之後,鄭正秋驚歎自己撿到了寶。

此後,金玲又在鄭正秋的電影裡扮演了很多重要的角色。

終於攢夠了贖身的錢,然而回到家之後,她卻發現自己攢錢的小盒子已經是分文不剩。

後來她才知道,原來是老鴇帶著人偷了她的錢。

得知此事的金玲大受打擊,晚上,她悄悄的跑到明星公司。

從窯姐兒到名旦,她的一生忐忑沉浮,晚年事業愛情取得雙豐收

在見到鄭正秋之後嚎啕大哭,眾人看到她這樣,紛紛詢問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金陵如數相告,鄭正秋的短暫思考後,決定為她贖身。

金玲十分感激,之後,公司的負責人帶著她回到妓院贖了身。

準備拍攝鄭正秋的一部名叫《上海一婦人》的電影,金鈴十分開心。

對於鄭正鞦韆恩萬謝,她再次找到了王公子,王公子為她找到歸宿十分開心。

然而,因為父親的原因,王公子堅決不肯再與宣景琳在一起。

宣景琳萬念俱灰,而當時的戲中卻剛好有一段悲情的戲。

宣景琳想到了自己的前半生,終於忍受不住失聲痛哭。

而這段真摯的感情引得了人們的一致好評,這部《上海一婦人》十分成功。

從窯姐兒到名旦,她的一生忐忑沉浮,晚年事業愛情取得雙豐收

鄭正秋賺得缽盆滿體,金鈴也一夜成名,可她卻再也不敢再去觸碰感情。

將這份精力全部放在了演藝事業上,晚年的她,身體日漸漸衰弱。

住進了醫院,而這個時候,她遇上了一名姓沈的中醫,也是她的粉絲。

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姓沈的醫生十分心疼她的過往,承諾會一輩子對她好。

金鈴含淚同意了,而沈醫生這輩子卻是沒有食言,她們的婚後生活十分幸福。

在人生的前半世,她是那樣的悽慘痛苦,而晚年的她,卻是這樣的幸福。

1992年,宣景琳病逝,享年85歲。

她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了,縱觀她的一生,是那樣的悽慘,那樣的痛苦。

然而她卻從未喪失過生活的信心,以樂觀的態度面對。

終於,在黑暗中穿梭的她,看到了屬於自己的那道光,得到了一個幸福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