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员工迟到扣五百,资本家就剥削员工:在职场上为何非要谈感情

职场远比你所知道的认知要残忍很多。


前段时间,搜狐出了“考勤新规”引起了热搜其中提到员工9:30前到岗,迟到一次罚款500元,最高处以千元处罚。


搜狐员工迟到扣五百,资本家就剥削员工:在职场上为何非要谈感情

其中给出的理由是对考勤的处罚力度进行大幅提升,其核心是希望员工能对工作保有激情和野心,时刻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讨论工作,更加敬业、勤奋和有效率地工作。


这个事件引起了热议,作为搜狐的CEO回应该事件“市场剥削资本家,资本家就得剥削员工。”


这句实话说出了老板的心声,让职场人更加不淡定,平时一直在吐槽被剥削,这个词是来自于员工的嘴里,但是今天是由老板亲自说出来,显得格外刺耳。


一直都存在的事实,只不过不想承认罢了,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手段,认清现实比什么都好。


在成为强者之前,请戒掉你的玻璃心


在后台,我最常收到的是,领导竟然当着全部人的面批评我,我不要面子啊,到底要不要辞职;领导每次都是在下班的时候叫我做方案,这不是故意为难我吗?我到底要不要辞职;遇到困难同事也不帮忙,人情真冷淡,我到底要不要辞职?


搜狐员工迟到扣五百,资本家就剥削员工:在职场上为何非要谈感情


到底要不要辞职出现的频率最高,在工作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跟辞职扯上关系,这不是任性是什么?


当然也有一些声音在说,那工作不开心总不能委屈了自己,人是要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听起来很有道理,活在当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但是确定辞职了就快乐吗?辞职是快乐,当能力不足的时候,比在公司上班更能摧残人。


小张是我一个朋友,平时很自由,对于工作也是,觉得不就是工作嘛,找不到比现在好的工作,但是也不至于落魄到哪里,人生嘛,就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于是这一次又辞职了。


辞职后的一两个月确实很爽,因为手中有点积蓄,出去旅游,朋友圈定时打卡,引来一堆上班族的羡慕,但是结束之后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是,积蓄越来越少了,必须要出去找工作。


这时候重新整理简历,才发现这些年太任性了,总是在工作一阵子辞职休息一阵子循环,没学到新的技能,专业能力又不突出,再加上今年的形势不太好,投出去的简历回复寥寥无几。


失业的这几个月,远比上班更折磨人。


对未来没有正确的预估,对自己没有做好评估,把任性当做自由,这才是最可怕。


搜狐员工迟到扣五百,资本家就剥削员工:在职场上为何非要谈感情


辞职可以,但是必须具备辞职的条件,比如说能力,在辞职之后,能力能不能保证快速找到另一家公司,甚至能够获得比上一份公司更高的报酬;其次是积蓄,一份能够支撑半年不工作的积蓄;还有乐观的心理,辞职比上班承担的压力更大。


认清现实,早早给自己找退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公司最忌讳的就是谈感情,当老板跟员工谈感情的时候,那说明老板真的没钱了,只能用情怀留住员工,当然员工也不会被感情打动,毕竟感情是建立在金钱至上。


换位思考,公司也是如此,当员工能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之后,成为公司的精英,当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时,或者是有了一个性价比更低的替代出现,公司毫不犹豫选择性价比更高的。


今年的裁员增加了很多,员工与公司之间为了补偿金撕破脸,这反馈出一个现实,我们必须要明白,永远也不要当公司当家。


搜狐员工迟到扣五百,资本家就剥削员工:在职场上为何非要谈感情


我一个朋友,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兢兢业业,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才回去,但是最后公司还是不和他续签合同,朋友很生气,直接找到主管,我辛辛苦苦加班,也没有跟公司要过加班费,为什么公司这么无情?


朋友的主管解释说,因为公司的项目变动,对人员进行调整,这是公司的决定,实在是没有办法。朋友被打发回来,默默在电脑桌上收拾东西,手机“滴”的一声,发现他已经被移除了公司的聊天群。


家和公司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在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份报酬,我们也希望借助公司的平台和资源来发展自己,所以我们是以一种索取的姿势进入公司。


同样公司也以一种等价交换来迎接你,围绕着能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能不能带来价值,这才是目的,但员工无法提供价值的时候,必须要面临的情况是走人。


所以公司既不是家也不是学校,而是利益的共同体。职场人想要在职场混得好,利益切合度越大。


搜狐员工迟到扣五百,资本家就剥削员工:在职场上为何非要谈感情

职场人最好的应对方式是早早谋划后退的路,一旦离职不至于产生极端的想法,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需要承受太大的风险。


对待工作,不是为了公司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今年要努力工作,年底给老板换一辆玛莎拉蒂。这个段子反映两个问题,一个是画饼。


画饼是所有老板都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但是最后能不能真的给“饼”是看老板的格局,中国有很多的商人,却很少有企业家,大多数人喜欢把老板当做企业家,企业家和老板之间的差别是很大,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他人。


在初期,画饼是一定的,但是老板的格局要大,学会分享成果的老板一定会很多员工死死跟随,但是把所有的成果都占为己有,公司是很难做到做强,个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了,能走到最后一定是依靠团队。


搜狐员工迟到扣五百,资本家就剥削员工:在职场上为何非要谈感情

拼命工作也是为了自己。人的经验从哪里来?从工作的实践中来,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回到困扰很多人的话题,年轻人到底要不要吃苦?年轻人肯定是要吃苦的,没有技能是轻轻松松就能获取,没有付出是不会有回报,这是肯定的。


不是鼓吹年轻人要吃苦,而是内心想要的东西,前提是要付出,这个付出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的结果不一定是好的,但是去做了才有资格评判好或者是不好。


很建议现在的年轻人敢于吃内心想要实现目标的苦,比如说你想要成为一个领域专家,那么必须要学会沉淀,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关注懂职场,同你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