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崇禎掛在歪脖樹上的,到底是誰?真不是李自成,更不是我大清


把崇禎掛在歪脖樹上的,到底是誰?真不是李自成,更不是我大清


阿元

到底是誰害死的崇禎,這可能是個許多人看來,巨傻無比的問題。崇禎當然是李自成整死的,或者還有我大清的幫忙,這還用說嗎?

錯,把崇禎掛到歪脖樹上的,直接責任人,是大明的大臣。

崇禎末年,大明帝國在北邊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李自成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攻佔了北方大部分地區,明王朝在李自成、滿清的雙重壓力下,要兵沒兵,要將沒將,錢和糧食也沒有,崇禎的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了。

但這個時候,也不能說明崇禎,就已經死孩子掉井,徹底沒救了。唯一能讓崇禎活下去,讓大明帝國繼續生存的方法,就是跑。跑到南京去,和南宋高宗趙構一樣,以南方的半壁江山,繼續李自成、張獻忠和我大清對著幹。

事實上,在沒有崇禎的情況下,南明還存在了18年。

請注意,這是在沒有一個被各方反清勢力承認,可以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的領導者,這樣一個情況下,南明延續的18年。

如果崇禎能逃到南京,也未必不能成為另一個南宋。

但崇禎南渡之路,被他的文人大臣們,活生生堵死了。

南明時期,有一個文臣被殺的時候,他的罪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罪名叫“阻南遷”。定這個罪名的人是馬士英,而享用者叫光時亨。

光時亨不是啥大名人,卻帶頭和大臣們一道,把崇禎活生生逼死了。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情況下,崇禎其實已經有了往南京跑的意思。但崇禎帝是個極愛面子,極慕虛榮之人,說白了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那種。想往南京跑吧,但又覺得丟人,不好意思直說,就希望大臣們提出來,他好來個順水推舟。

你看,這可不是我要逃跑的,是你們要我逃跑的。這麼一整,面子裡子都有了,美滴很。

可惜,崇禎要面子,他的大臣們更想要裡子,也就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啥呢,保住自己的權力和利益。

對於大臣們來說,大明南遷對他們的權力是巨大的傷害。一方面,南京自己有一套官僚系統,他們這些外來的,不太強的龍,很難壓住那些地頭蛇。二是大臣們多年積攢的家產,可都在北京城呢,要他們放棄所有財產,跟著皇帝南遷另起爐灶?傻子才幹。

更重要的是,留在北京能讓這些大臣們,得到更大的利益。

經過大明和李自成為代表起義軍,和後金到大清多年的鬥爭,傻子都看得出來,明王朝滅亡是遲早的事。按儒家理論,天道循環、改朝換代是客觀規律。既然大明在崇禎這樣的昏君領導下,已經走向末路,那麼早日加入新王朝,共同開創新時代,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李自成馬上就要進入北京的情況下,留在北京,對於大臣們來說,就是最正確的選擇。進入新王朝當然越早越好,留在北京就能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也是李自成進軍北京的時候,沿途明軍、官員紛紛投降的真正原因。改朝換代的情況下,迎接明主不算投降,更不是不忠,是順天應人。

所以,在李自成馬上兵臨城下的時候,大明王朝唯一的救命選擇,南遷,受到了大臣們幾乎一致的反對。

反對崇禎南遷最激烈的,是光時亨。

這個光時亨官不大,正七品,相當於正處級幹部。雖然官不大,但是個作秀的高手。

當崇禎帝在李明睿等大臣的建議下,猶猶豫豫地想遷都之時,光時亨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跳了出來,怒罵群臣食君之祿,關鍵時刻不思以死報國,卻建議皇帝遷都,試問國家尊嚴何存?

他給提議太子南遷者扣的帽子是“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他把太子比作當年自立為帝的唐肅宗,將崇禎比作後來的唐玄宗,而提議太子南遷的官員則是心懷鬼胎,想要架空崇禎皇帝,此話一出,誰還敢再堅持南遷?

光時亨又對著崇禎慷慨激昂地說:你不要江山社稷啦,你就不管你們爸爸爺爺祖爺爺的陵寢啦,你要做明朝第一個出逃的皇帝嗎?

崇禎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被光時亨這一罵,臉面上很是掛不住,慚愧地表態不遷都了。並且放出一個熱血宣言:“朕志已定,死社稷!”。就是因為這一句很壯烈,很拉風的話,幾百年社稷毀於一旦,崇禎也把自己掛在了歪脖樹上!

反對的大臣,不是他們多麼忠誠、多麼英勇,更不是想和崇禎一道君王死社稷,而是想早日投奔到新王朝的門下。官帽子是有數的,去晚了可能搶不著。

比如那個看上去大義凜然、忠心耿耿的光時亨,就實實在在是個忘八蛋。

李自成進了北京,慷慨激昂,欲以死報國的光時亨,立馬投了過去,擔任了李闖政府的“兵科給事中”。

事實上建議南遷的明朝大臣,是對大明的忠誠度更高,大多數是真正的忠臣。能查到的,建議崇禎或者太子南遷的四個人中,李邦華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後自殺,李明睿隱居南昌,張國維在南明任職,因不肯投降清朝投水而死。只有一個李建泰當了清朝的官,但後來因為造大清的反,兵敗而死。

而那些不贊同崇禎南遷的大部分明臣,和光時亨一樣,投靠了李自成。

李自成進了北京,崇禎皇帝把自己吊到樹上之後,他的絕大部分大臣都跑到李自成那裡求官去了。據說有個特別老的,李自成看不上,說你鬍子全都白了,還當啥官啊,趕緊的回家去吧。這大臣當時就說了,只要你封我官,鬍子明天就黑了。

而且這批剛剛給李自成當上官的大臣們,在李自成敗出北京之後,立馬又能投到滿清門下,繼續當他們的官。

不要覺得這些大臣們當明奸,是啥丟人的事情,因為這是有傳統的。

這樣的人中,最著名的當屬馮道。唐朝滅亡後,北方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期間,契丹人滅了後晉以後,也曾對中原實行過短暫的統治。“五代”時期是一個形勢極不安定的亂世,政權皇帝更迭頻仍,官場生態環境極其惡劣,在這樣一個動盪不已的年代,連皇帝都坐不穩,馮道卻營盤如同鐵打鋼鑄,先後經歷五朝,侍奉十一君,無論誰家天下他都是“穩坐釣魚臺”,屆屆當高官,朝朝為公卿,而且三次拜相,位居相位長達二十餘年。他為官時間之長,歷任朝代之多,出任職務之高,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遍尋中國歷史,馮道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官場不倒翁”。

有這個傳統,是因為按儒家文化,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投奔新朝,不是啥丟人的事,是順天應人。所以光時亨投了李自成,並沒有壞了名頭。

直到現在,光時亨在家鄉的名聲都很好。當地的史料裡對他讚賞有加,說他是“性剛直” “少有俊識,敢決事,性不能容惡”,溢美之言多多,讓他的明奸當的相當值。

就連以大明正統自居的南明朝廷,也不覺得光時亨投奔李自成有啥不對的。光時亨在李自成敗給滿清之後,判斷錯了形式,以為滿清沒啥大出息,不可能成為正統王朝。再加上當時的南明搞得紅紅火火,於是又投靠了南明。

南明的當權派馬士英,沒有因為光時亨當了明奸,而對他進行正義的審判。而是追究光時亨不讓崇禎南遷的罪行,以“阻南遷”的,不僅中國,就是整個世界上都找不著的罪名,把他給殺了。

光時亨死於“阻南遷”的罪名,說明南明朝廷也不把官員投奔新朝當回事。想想也是,大家都是當官的,戰亂時期都有投奔新王朝,當貳臣、叄臣,甚至是四臣的需求。如果拿明奸罪把光時亨給殺了,不是把自己放在屠刀之下嗎?

在儒家理論下,忠臣是個相對概念,是可以玩出許多花活的。想想也是,當官的為儒家弟子,咋能不開個後門呢?要不亂世裡,這官咋當呢?

比如小說《楊家將》,也是硬生生把一個投過降的楊繼業,整成一個忠心耿耿、英勇善戰,結果叫奸臣給陷害了的大英雄,遂有楊家將之名千古流傳。

實際上楊繼業本來是北宋敵對國家,北漢的一員大將。趙匡胤打北漢好幾次,都是叫楊繼業給頂住了。後來北宋打下北漢之後,覺得這個人能打,就把他勸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楊繼業算是有汙點的人,投降過一次的人,這個忠字肯定是靠不住的。

但儒家嘴巴大,歷史都能改呢,這點小毛病算什麼呢?關羽投降了曹操,不也有人給加了個什麼降漢不降曹的藉口嗎?對楊繼業,這樣的藉口都不用找。北宋是正宗朝代,北漢只能算是擋在歷史車輪前的垃圾堆!楊繼業那不叫投降,叫棄暗投明。看,知道什麼叫會說話了吧。這麼一說,楊繼業事實上的不忠,反而變成了順天應人,順應了歷史的潮流,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優點。

正是因為有了改朝換代的時候,可以順理成章地投奔下一個正統王朝的理論,所以崇禎的大臣們,在大明成為一條破船的時候,堅決的反對南遷,活生生把崇禎給逼死了。

而事實上,也是官僚士大夫階層肆無忌憚的貪汙腐敗,把大明帝國,當然也是所有封建王朝多往死了整的真正原因。

因為不管誰當皇帝,都要假手縉紳士大夫階層進行統治,因為這個階層是唯一一個掌握了文化資源的階層,所以皇帝最關心的,江山是不是可以永固,世系是不是可以流傳,和縉紳士大夫階層卻幾乎沒有啥關係。縉紳士大夫階層關心的,是如何利用權力獲取財富和保住財富。

但問題出現了,既得利益集團難道不怕社會的動盪,損害他們的權力和財富嗎?

怕,但也不怕。

怕是就個體來說的。因為社會動盪中,既得利益集團中總會有人倒黴的,失去權力、財富甚至於生命。

不怕是就既得利益集團這個整體來說的。天下太大了,皇帝累死也管不過來,所以不管誰當了皇帝,只能是靠縉紳士大夫階層進行治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誰當皇帝,當這個首席執行官,對於縉紳士大夫階層是無所謂的,所以對於改朝換代,從整體來說,他們不怕。

關於這個問題,三國時期的魯肅有過赤裸裸的描述。

當時曹操基本統一北方之後,南下荊州,磨刀霍霍向牛羊,準備把劉備和孫權一鍋都給燉了,一統天下。

赤壁之戰前,曹操給孫權寫了封信,說負隅頑抗是沒有好下場滴,還是乖乖地投降吧。

孫權一共只有六七萬人馬,對抗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心裡沒底啊,就召集大臣商量,咋辦呢?

幾乎所有的文臣,發出了共同地呼喚,投降吧,投降大家都有好日子過了,一塊堆兒建設和諧社會,多好啊。

孫權也覺得投降是個不錯的路子,這時魯肅跳出來了,說孫權說,誰都能投降,你孫權不能。

為啥呢?因為俺們投降了,曹操為了安定團結,咋也能封個官。哪怕小點,坐牛車上班,靠混日子、論資排輩,靠個七年八年的還能當大官。你不行啊。曹操能放心你嗎?讓你坐井視天都是好的,最大的可能是給你喂毒藥。雖然被自殺、被跳樓啥的挺時髦,但你也用不著提前一千多年去趕哪?所以你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頑抗到底。

頑抗到底是看實力的。

孫權頑抗到底成功,三分天下;崇禎頑抗到底失敗,送了小命。

所以,把崇禎掛在歪脖樹上的,不是李自成、不是我大清。而是崇禎最信任的文武大臣。

崇禎死了,明王朝完犢子,下一個正統的我大清才能隆重登場。這些大臣們,也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開國功臣。

官僚士大夫階層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幹掉了崇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