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與不妥協是個問題,也是董仲舒與公孫弘的區別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22歲,在位執政已經七年多了,他的奶奶,竇太后於前一年告別了人間,隨著竇太后一起走的,還有文景之治盛傳的“黃老之術”,即將到來的這一年,將是儒家走上歷史舞臺中央的時刻。

聚光燈下,這一年,漢武帝下詔要求郡國舉薦賢良文學之士。經過各地初選複試,剩下了100來位,其中讓歷史狠狠記住的,是緩緩走來的兩位儒家人物,這兩個人物一個深刻影響後世兩千年多年的帝國王朝,而另一個“二次進宮”,也將迎來人生的輝煌頂點,開創一個以西漢第一個以丞相封侯的先例。

前一個是董仲舒,時年45歲,他的天人三策、天上感應和大一統學說,成為後來認為漢武帝時期春秋大一統的主要理論來源。儘管當時,不知道這位愛教書的董仲舒是否已經完成了以上理論創作,至少天人三策給與了漢武帝蠻好的評價。


妥協與不妥協是個問題,也是董仲舒與公孫弘的區別


後一個比董仲舒大了好多的老者,已經66歲高齡,他是公孫弘。他這麼大歲數,按照漢武帝的三問,寫了篇被認為對策平平,無甚新意的文章,還被列入下等。漢武帝拿過來一看,對上眼了,這不就是我要的麼,於是公孫弘名列第一,如果那時候有科舉,這位應該是逆轉的狀元吧。


妥協與不妥協是個問題,也是董仲舒與公孫弘的區別


在之後,董仲舒被分配到一個江都王做相,據說這位江都王是想要造反的主,脾氣暴躁,性格乖戾,董仲舒一干就是十年。到了公元前125年,又被分配到另一個膠西王身邊做相,這位膠西王據說更想造反,脾氣暴躁,性格乖戾。董夫子幹了四年,撤了,回家教書育人,時年58歲,提前退休了。

公孫弘呢,平步青雲,待詔金馬門,然後左內史,御史大夫,然後丞相,還因為沒有封侯就做了丞相,打破了先例,漢武帝后來封為平津侯。時光荏苒,做了四年丞相後,去世,享年79歲。這時候,漢武帝剛剛35歲。

那麼問題來了,董夫子幹事如何,難道他不想封侯拜相?同為儒家的公孫弘,為何沒有提攜下董仲舒呢?

史料上是這麼說的,在董仲舒在江都王和膠西王身邊時,主要提出了災異論來闡明天人感應,就是說哪兒發大水了,哪兒著火了,一定是主君德行虧了啥的,一定是君王做的事不對等等。甚至在病中,董仲舒還給漢武帝寫了篇災異論的文章,氣的漢武帝大怒,差點就要把董夫子的人頭拿下。嚇得本來一直就膽戰心驚的董夫子,不久就辭職了,不幹了,這個漢武帝也忒不好伺候了。想來,那時候的董仲舒還處於學術創作的未成熟時期,直至58歲辭職後,一直到公元前104年,75歲去世,應該是他大器晚成的歲月。後來,由於公孫弘在公元前121年去世後,漢武帝還經常問一些儒家的事情,最後也把董仲舒埋葬在了西安下馬陵。

史料上說公孫弘呢,壞話可就多了。說他妒忌使壞,擔任丞相後,就把董仲舒安排到了膠西王身邊,嚇他一身病。然後公孫弘還使詐,內力光鮮,吃飯卻是粗茶淡飯,緋聞很多。還說他阿諛奉承,從來都是順著漢武帝的想法說,事先說好了,到了漢武帝那裡也說變就變。有沒有優點呢,有,熟悉文吏工作,提出了正對現實的改革條款,有治理百姓的八條方法,還有任人唯賢,有一個典故叫東閣待賢,說的就是他的事情,另外,他的儒家思想裡夾雜些法家思想。

我覺得還有重要的一條,是小事,但我覺得可能是董仲舒與公孫弘的區別所在。公孫弘幼年是個養豬的,到了40歲後發奮學習,後來被漢武帝召見,這是第一次召見,被派往匈奴,回來後,公孫弘寫了篇文章,大意是匈奴啥的別放在心上,和親啥的,送它點錢之類的。雄才大略,從小就對匈奴恨之入骨的漢武帝當然看不慣,罵了一頓,公孫弘回家了。到了第二次被推薦入朝的時候,公孫弘都不願意去,沒推掉,來了。

命運就是如此顛沛流離,匪夷所思。

試想,董仲舒66歲的高齡時候,有沒有意願來到漢武帝身邊,待詔金馬門,雜事小事做起,然後驚險中步入丞相呢?奈何遇到一次挫折就放棄了呢?試想,公孫弘40歲還未立的人,開始學習,五六十歲的時候被漢武帝罵一頓,到了66歲依然選擇了入朝去影響漢武帝,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不厭其煩。試想,在君權進一步加強的背景下,你是天天懟帝王呢,還是不放選擇個其他更好的方式?


妥協與不妥協是個問題,也是董仲舒與公孫弘的區別


試問,在入世與不入世之間,你會選擇哪個?在妥協與不妥協之間,你會選擇哪個?歲月已遠,兩千多年前的難題,如今依然是個難題。我羨慕陶淵明的歲月,但也要忍受陶淵明的貧窮,我向往灼灼紅塵,卻難免也忍受些流言蜚語。

董仲舒與公孫弘,兩位儒家,董仲舒後來有個學生叫司馬遷,公孫弘後來擬定了“五經博士”和選拔流程和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