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成为秦二世,秦朝会不会长治久安?

柚子时讯


不会。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秦朝的灭亡在于没有一套适合其国情的治国策略,皇位继承人的变化最多延缓其灭亡时间。

一是不得民心;秦朝赋税徭役过重,刑罚严苛,人民早已苦不堪言,人心不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灭亡是早晚的事情。二是统一六国后,没有改变治国理念,继续沿用秦国制度,没有休养生息,收拢六国人心,朝堂混乱,士族离心,而秦国早已是外强中干,国力透支严重,大厦倾覆亦是必然!

秦国的大一统是建立在灭六国之后建立的,在当时没有国家大一统的观念,语言、文字、度量衡等等都不同,特别是六国都是周的诸侯国,存在了几百年,秦国只是一个殖民者。其次六国虽然投降了,但是六国的贵族阶层依然存在,只是转入了地下,反抗不会停止,这在秦末的反秦大军中可以看出来。最后秦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秦国不会长久,因为它是战时体制,而且是实行了上百年的战时体制,统一六国之后战争没有了,崩溃是必然的。

但是,扶苏上位理应上是可以把秦朝治理的更好,因为扶苏信奉儒学,而秦始皇尊崇法学,这是两个概念,从古至今以儒治国是可以长久治安的最捷径的一条道路,虽然不会长治久安,但不至于那么快就灭亡。



当代曹植


公子扶苏继位之后秦朝会不会长治久安不敢保证,但总不至于大秦三年覆灭,也不会使大秦王朝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王朝更替不迭而得出的至高真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所以人都明白的道理。公子扶苏他秉持的正是这样一份情怀,这也正是治国安邦的关键所在。

蔼然仁者、心怀天下而更得民心。

纵观公子扶苏与昌平君的血脉关系以及来自异国他乡的母亲,这种种因素使得他自小便心思缜密、善良仁义、待人宽厚、文质彬彬。

面对骄横顽皮的胡亥,扶苏处处忍让包容。对于十八世子的恶作剧他也早已经见怪不怪,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公子扶苏的宽仁善良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再加上公子扶苏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洗礼,时刻秉持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的观点,对于秦朝的大一统天下,他比任何人都想让这一盛世继续繁荣下去,更比任何人都珍惜眼前的一切。天生丽质,聪慧过人的扶苏看到了民间疾苦,并希望能使那众多隐患得以消除的他,多次向秦王嬴政提议。公元前213年,秦王下令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460余人。扶苏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顾一切向父亲进谏: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正是因为他不想让秦朝再回到六国纷战的局面,不愿父亲成为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更不愿让天下百姓再受苦难,他才会义无反顾,奋身而出。

【扶苏剧照】

正是因为这件事,扶苏彻底的激怒了父亲,被秦王嬴政遣送到北疆蒙恬军中与其公事。但他没有后悔过,他深知自己这样做会激怒父亲,却仍然为了天下,为了百姓奋身而出。我想即便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是会这么做,因为他的性情不允许他袖手旁观,他自小就下定决心要为天下百姓谋安定,纵使前方是万丈深渊,会万劫不复,他都义无反顾。

被称为“汉初三杰”的张良说:“若公子扶苏继位我不会反秦”。

陈胜与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也曾说: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原因何在?也正是说当下的局势唯有公子扶苏继位,大秦才有转机。至少扶苏不死,秦朝不亡!公子扶苏的仁爱礼义天下皆知。如果扶苏继位,一改前朝父皇治国理政的弊端,讲究休养生息,减少民众负担,从而使六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得以保障,势必受六国敬仰,天下安定。那么不管是楚国最强项氏一族的项羽,还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邦,也不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发兵起义。如果说秦王嬴政适合打天下,那么最适合治天下的人就是公子扶苏,我想以扶苏的治国之理,给予天下百姓更多优待,使大秦再上一个高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王栽培、蒙恬辅佐且才华出众

当然只做到心怀天下、普惠苍生,要想大秦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是不可能的。要想继续保持这一空前盛世不衰,则必然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有人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前提是你要拥有一份足够的能力,只凭运气是远远不够的。公子扶苏其实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也不难看出他确实是有着很大的才能。这与其自身的聪明才智,后天的学习与努力,良将的帮助与扶持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幸运的是秦王嬴政一直都在默默锻炼着扶苏,然而公子扶苏也没有让其父亲嬴政而失望。

纵观嬴政一生自始至终都没有立太子,但是在他的心中确早已经有了打算。尽管秦王对于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十分的宠溺,也不代表秦王嬴政会将自己的千秋霸业交给胡亥。

【胡亥剧照】

胡亥出生之时,大秦已经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再加上胡亥又是秦王嬴政最小的儿子,则使得嬴政更加的宠爱十八世子胡亥。因此使得十八世子从小任性顽皮、天真童稚。在古籍《新序》中有着对十八世子的简短记述,此子放荡不羁,循规蹈矩,将其自身是一位执跨公子哥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倘若在胡亥继位之后不会出现奸臣当道、六国起义的情况,那十八世子也就仅是一个昏庸无能、不思朝政、胸无大志的行尸走肉罢了。

因此,秦王嬴政绝对不可能把秦朝交给胡亥治理。在秦王多达十八个孩子当中,他认为扶苏无疑是最合适的皇权继承人。

其实在扶苏进谏焚书坑儒一事而被贬到北疆之前,秦王就有意要将以后的大秦帝国交给公子扶苏打理。只是那时的嬴政还觉得公子扶苏做事还不够果断,欠缺治国理政的经验,因此嬴政还在慢慢的锻炼着扶苏。公子扶苏自小聪慧过人,做事周到能顾全大局,视民如子且深得民心的他,在朝堂之上也慢慢地受到众多将军的钦佩与拥护。这些秦王嬴政都是看在眼里的,纵使公子扶苏与自己的执政理念时常相驳,但在嬴政执政的过程中他也意识到自己常年征战、大兴土木而使得天下民不聊生的状况,他也希望扶苏能在以后的治国理政之中摆脱自己一贯的治国方法,另辟蹊径、修补治国漏洞。

【焚书坑儒局部油画】

自公子扶苏反对咸阳焚书坑儒,执意进谏而被贬北疆一事后,也引起了后人无数的猜疑。秦王为什么偏偏要把公子扶苏贬到北疆,并且也是蒙恬军中,这是偶然吗?答案显而易见,这并非偶然。在这件事上面,秦王则是用心良苦,有意栽培扶苏。其一,这样做的目的则是为了保护公子扶苏的安全,蒙家三代为秦驰骋沙场、战功累累,蒙恬则更是深受秦王信任,因此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秦朝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是比去北疆更为安全的。其二,则是秦王嬴政想让扶苏跟着将军蒙恬镇守北疆磨练心智,学些本领。其三,则是嬴政考虑到扶苏若是在继位之前能够取得长城军团的拥护和爱戴,那么就相当于掌握了大秦三分之一的兵马,再加上身边还有大将军蒙恬的辅佐,完全可以从容应对帝国各种不安全的隐患。还能有谁能够比公子扶苏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这点来考虑扶苏完全是如虎添翼,为之后继位皇权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上秦王嬴政功不可没,尽管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暴君的形象,但他的确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改革家,其确立的一系列制度沿用了两千余年,极大的推动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用最通俗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是历史中唯一能做到六国统一的人。而得到这样一个人认可的是扶苏而不是胡亥,就足以证明扶苏的能力。

总结:

因此,大秦王朝若是公子扶苏继位,那么历史想必也不一定会是现在这般模样。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尽管大秦危机还是无处不在,要想使之长治久安实非是一件易事,但也总不至于秦王朝会落一个二世而亡的悲惨结局。

收笔:

史墨千秋,不容更改。毕竟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然而留下的只有人们对他的深思,是非对错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秦朝能否长治久安,千秋万世现在也已经不重要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重要的唯有历史使人们所能吸取的经验与教训才是致高之理。


史墨千秋


你知道在历史上是怎么评论扶苏的吗?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

这说明扶苏并不像胡亥那样是一个成迷于酒色的人,而是一个有勇有谋,为人宽仁的人。如果扶苏成为秦朝的第二个皇帝,那么肯定能够改变当时秦朝社会不稳定的情况,甚至能够延长秦朝的寿命的,到最后有没有汉朝也说不准的。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扶苏是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继承人?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扶苏并不如赢政有为政的天赋,但在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里,也只有扶苏才最具备储君资格。而且在从李斯列传可以看出,扶苏有主见,政策宽松向,军事能力强,政治才能高。有很大概率会将国家治理好。大家可以去看看李斯列传里说的。


而且秦始皇为了培养他,把他拉出去从军历练。且是有职位的:九原监军。有意思的是,这官职还是在他因为焚书坑儒冲撞了秦始皇之后获得的,也就意味着扶苏非但没受到惩罚,反而还升了官(始皇发怒并不代表他讨厌扶苏,儿子有想法有胆识,我想秦始皇作为父亲,内心是欣慰的)。

而且还将扶苏与蒙恬放在了一起,蒙恬是谁?秦始皇的领军大将,级别最高同时也是拥兵最多的将领(30万)。而且蒙恬的弟弟蒙毅是郎中令,位居中枢,与始皇帝极为亲密。蒙氏一文一武的格局,已经是秦始皇为扶苏选定的未来朝堂两大柱石。而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呢?身边只有一个赵高。那李斯呢?李斯首先是不太会帮助胡亥的,李斯是有忠君思想的,法家法最终也只是为了君王服务的。韩非,商鞅,申不害都是一样的。如果扶苏带着蒙恬和蒙毅回咸阳,那么李斯说不准会帮助扶苏,而不是胡亥的。


那么,综合上面所有的结论:

扶苏若继位,群臣和天下都服气,后来屠裁功臣、杀害皇族的事情不会发生。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当朝名将各个俱在,即便出现叛乱,也不会像在胡亥时候无法控制任其发展(当时名将除了章邯,基本都没了,就算章邯,灭张楚也是分分钟的事。秦始皇留下的三公九赛,除了李斯,其他非死即逃,政府无法运转了)。而且在不抛弃法制的前提下,减轻摇役,效法圣王,安定民心。至少阿房宫、秦皇陵等大型工程不会出现数十万的百姓在修建,天下也不会大乱。再者扶苏必然会颁布新的政令,或许会对天下名士优先选用,政府能够高速运转,出现问题能够迅速解决,所以政治上也有稳定保障。有军有民、政治清明,即便扶苏没什么能力,只要乖乖听话,天下也能垂拱而治。


所以说扶苏接班的话,秦朝虽然不会传百代什么的,也不会这么快灭亡。


白泽小书生


如果扶苏当政起码赵高不会得势,扶苏重用的是蒙恬蒙毅兄弟,这二人也是秦始皇最器重的人,可以说秦始皇派扶苏去蒙恬的北方兵团当监军,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扶苏的接班准备,因为北方军团是秦朝实力最大的兵团。

如扶苏成为秦二世自然最信任和最重用的是蒙恬兄弟,一个主持军事,而另一个主政。这在秦始皇去世前夕已经是这样,所以赵高挑拨李斯能成功道理也就在这里。

至于扶苏当政后的格局如何?我的看法是秦的制度是不会变的,也就是继续实行中央集权制,继续反对分封制,因为这是他父亲的教导。而李斯官职不变,要知道李斯是扶苏的岳父,尽管扶苏对李斯影响不大好 ,看在妻子的份上也不会难为这老丈人,况且李斯也是秦朝的“中流砥柱”之一。而且李斯的女儿都是扶苏的弟媳妇 也可以说是亲上加亲吧!反而胡亥的妻子到不一定是李斯的女儿,史记载“秦王子娶李斯女为妻”,这就不知道到底是秦始皇的儿子多还是李斯的女儿多,不过扶苏肯定是李斯的女婿。这李斯我还真不明白自己的女儿当皇后有什么不好?偏偏要把自己的女婿害死,让自己的女儿当寡妇,所以说李斯这人确实私心太重,重得难以使人不可理解。

如扶苏当政对各被灭国的原国民和读书人更加宽容,也许对社会稳定更有好处。在朝的秦始皇原有官员可以更加畅所欲言,也许能开辟一个新气象。秦朝的政治更加开明,秦军的战斗力也许会更强。


秦三凤璧


秦始皇死后,如果扶苏继任为君,成为秦朝二世,秦朝依然不能长治久安,依然改变不了在短时间内被灭亡的命运。

秦始皇生前,统一六国连年征战,徭役赋税其重如山,律法又异常严苛。而与此同时,秦始皇又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以及自己的骊山陵园,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秦王朝在鼎盛到达巅峰的同时也已经同时站在了火山口,各种反抗力量积聚起来的熔浆随时可能爆发。

历史记载,扶苏是一个仁义的人,一旦继任为秦君,或许会出台一些措施来减低各种社会矛盾。可是我们要时刻记住一个真相,那就是不管扶苏有多仁义,都改变不了他是统治阶级的身份,不可能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大刀阔斧地改革。还有一个细节是,胡亥赵高矫旨让扶苏自杀,而扶苏不辨真伪,竟说父亲要儿子死,儿子就得死的,竟真的要自杀。由此可见,他唯秦始皇命是从,他一旦上任,又会不会去改变他爸生前留下来的各种制度呢?相信,他这个孝子没有改变的胆量和决心。

胡亥上位后,仅在第三个年头就被赵高害了,而同样是在这一年,刘邦率兵入关,秦朝灭亡。也就是说,秦始皇死后仅仅过了三四年秦朝就灭亡了。这恰恰在佐证着本文最开始所写的,秦朝已经到了灭亡的时候了,胡亥上位后只是进一步推动了这个进程。而如果登基继位的是扶苏,也同样无法扭转秦朝的命运,毕竟太多的量变已经发生了,再想改变“质”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长安九品官


不会。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秦朝的灭亡在于没有一套适合其国情的治国策略,皇位继承人的变化最多延缓其灭亡时间。一是不得民心;秦朝赋税徭役过重,刑罚严苛,人民早已苦不堪言,人心不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灭亡是早晚的事情。二是统一六国后,没有改变治国理念,继续沿用秦国制度,没有休养生息,收拢六国人心,朝堂混乱,士族离心,而秦国早已是外强中干,国力透支严重,大厦倾覆亦是必然!






夜空中最亮的boys


有可能。一则扶苏之德受人赞赏,所谓"扶苏有贤名";二则其行值得肯定,因反对焚书坑土受父责罚;三则其力有助治理国家,蒙恬蒙毅兄弟作为其下属,无论是战功、韬略、为人均属上乘,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相信会对扶苏有较大帮助。另外扶苏二字乃香草佳木之意,说明乃父对其也有某种期待和寄托。


丄墨斋散人


不会,但也不会像胡亥那样二世而亡。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崇尚严刑峻法。只有通过全国上下法治的统一,来确保相对的公平,和一致对外的可能。

同时也给普通民众以建功封侯的机会和幻想,更能激发人民的斗志。可以说,秦帝国采用法家思想之后,自上而下就是一个战争机器,时刻紧绷着一根弦。

而我们知道,物极必反。弦绷久了,自然是要断的。至于什么时候断,很大程度上要看国君的手段。

这个战争机器,在灭掉六国之后,便把其思想和指导方针全盘、强行推广到各地,这势必就会造成怨恨和抵触。之所以人们没有立刻揭竿而起,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魔鬼般的存在。

那这个情况秦始皇意识到了没有呢?我认为他是意识到了的。但怎么解决呢?我想他也找到了方法,那就是扶苏。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扶苏仁慈,同时对儒家的治世思想更加推崇。俗话说润物细无声,秦帝国要想做出改变,为确保全国层面的稳定,就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而不是暴力的革命。这也是秦始皇选择扶苏的原因。

但秦始皇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扶苏过早地表现出自己的施政理念。如果按照扶苏的理念,那些靠军功起家,或者希望通过靠军功起家的人,其崛起之路就被堵死了,这些人将会是扶苏执政的巨大威胁。

二是他没想到自己会突然去世,这跟他吃丹药有一定的关系。他的突然去世,就给政权能不能按照既定设想交接留下了隐患。

做了这么多铺垫,我们来讨论下为什么扶苏顺利登极也不能确保秦朝长治久安,我认为原因如下:

1、自商以来,就没有那个朝代能做到长治久安。因此不论谁上位,都不能确保长治久安。这个是从历史规律总结的。

2、扶苏性格温和,秦始皇把扶苏安排到蒙恬那里做监军,一是想借助于军队来磨练他的意志。二是希望他能培养自己的军方力量。但扶苏似乎并没有真正理会秦始皇的意图,他只和蒙恬打成一片。这又势必引起蒙恬之外的其他的人不满。这也是为什么堂堂三十万大军主帅在接到一封不明不白的赐死诏书时竟然不做反抗就真的自杀了。

3、基本盘未稳,就开始露出锋芒,这也是在给自己树立敌人。扶苏在朝时就常常表达出现改善朝政的想法,这算什么?还没当家就想砸人饭碗,以后当了家还了得?

4、秦帝国虽然是灭掉了六国,但对六国的统治尚未稳定,仍有很多反对势力,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依扶苏的表现,他可能并不能有效地缓和这些矛盾,这也是再次动荡的隐患之一。

综上,扶苏算得上一位有潜力的储备干部,如果能得到足够的指点,可以再维持一段时间的统治。但因为举国体制问题,和扶苏本身不太强大的魄力,也并不能维持帝国的长治久安。

以上,欢迎大家补充和讨论。


有所思兮



我是青女信使,我来回答。

如果公子扶苏能够继承秦始皇的衣钵,我认为很有可能秦王朝能够顺利传承,至少不会跟他兄弟胡亥一样,搞得大秦帝国六百余年的基业两年间化为乌有,几十代先王的心血付诸东流。何以见得?

首先,秦二世而亡,很大程度上因为胡亥的幼稚。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年纪二十出头。历史上也有很多能英明能干的幼主,但是胡亥显然不是这种类型的,或许与他没有受过继承人的训练有关。他对于治国完全没主意,很容易就被他的老师赵高操纵了。先来看看胡亥的是怎么上位的,《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有明确的记载: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秦始皇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巡游,行经平原津的时候病倒了。嬴政临死之前,想要赐玺书给公子扶苏,要他回咸阳操办自己的后世。传位给公子扶苏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但是这份遗诏被赵高截胡了。李斯怕消息泄露出去天下震动,决定封锁消息,百官奏事如常,只有嬴政独子胡亥、赵高还有贴身伺奉的患者5、6人知道。赵高说通了李斯,矫诏扶公子胡亥上位、赐死公子扶苏。

胡亥上位之后,本来就心虚。除了特别信任自己的老师赵高之外,对于先帝重臣和手足兄弟通通都不信任。他先是赐死了几十个兄弟,断了自己的膀臂,再把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下狱,冯去疾和冯劫是自杀,李斯被赵高冤杀。而忠心耿耿的蒙毅、蒙恬将军,早就因为要干掉扶苏的缘故,拔除了。

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柰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於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

赵高蒙他,不轻易接见大臣,就能制造高深莫测的表象,方便驾驭群臣。他乖乖地被忽悠了,果真幽居深宫,听不到真话也不想了解外界真正的情况。他继位的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周章带兵都打到戏水,赵高忽悠他“关东盗毋能为也”,他深信不疑。直到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秦军主将王离被虏,赵高才慌了手脚。他怕胡亥怪罪于他,跟刘邦约定好瓜分关中,先行发难杀二世于望夷宫中。

可怜胡亥,临死之前,还妄想去帝号得一地称王。他自断臂膀,成了赵高的瓮中之鳖。刘邦领军入咸阳之后,秦帝国二世而亡。

若非胡亥幼稚轻信,就算先帝去世,天下爆发起义,凭借秦帝国的良臣猛将,应该能维持局面。秦帝国不会二世而亡,渡过皇位传承的磨合期,还有很多机会弥缝兼并六国的裂痕,秦帝国能传承数世也说不定。


其次,公子扶苏是个成熟仁慈的储君,如果他能顺利继承皇位,能给天下臣民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同时也是给了大秦帝国抟成融合的机会。其实,自秦帝国一统天下之后,分裂的格局不再是主流,这一点就从秦亡之后七年,刘邦建立汉帝国就可以看出来了。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诸侯,失败了。刘邦创汉之后,虽然也有分封,但是已郡县制为主,汉室坐稳了两百余年江山。


公子扶苏在《史记》中没有单独的传记,但是可以从零星的史料中勾勒他的形象。他是秦始皇的嫡长子,是天下众望所归的继承人。这一点,从扶苏死后,陈胜吴广打着他的名义起义,就可以知道他在朝野是有威望的。


公子扶苏思想成熟,也有过北上监军修长城的历练,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更重要的是,他有慈悲心肠,颇有仁君风范。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等人议论皇帝,并双双逃走。秦始皇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怒,下令御史进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坑之咸阳”。身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不同意父亲焚书坑懦的举措,多次上书谏议,劝阻秦始皇: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这件事,首先可以看出扶苏的政治智慧,他懂得杀掉这些师法孔子的儒生,会在天下人之间造成多坏的舆论影响。其实,秦始皇并非暴戾的昏君,他所杀的460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骗吃骗喝的方士,但是就背上了无故坑杀儒生的名声,坐实了暴君的印象——只有暴君才会杀读书人。老百姓对先帝没有好感,他死后没有可以服众的人,就揭竿而起了解了大秦的天下。如果是扶苏来处理这件事,他或许会给妖言惑众的方士予以惩戒,但一定不会给朝廷留下刻薄之名。


其次,可以感受到扶苏的仁慈心肠,他把人命当回事,这恰恰是秦帝国继承人最应该具备的品质。为什么?因为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屠戮过多杀孽太重,留在六国遗民中的仇恨太深。如果第二位秦帝是扶苏这样的仁君,朝廷能够对民间施予仁政,老百姓不被苛政所逼得以喘息,或许也会慢慢接受秦为正统,大秦基业真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青女信史


不会。秦的统一,更多是军事上的,文化并没有完全统一,六国民众没有完全受到秦的教化。

个人简单观点:

一,从利益角度来看。六国虽然已灭,但六国的贵族,公候,都有复国之心(主要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在暗中搞各种推翻秦的活动,如刺杀嬴政等。那个时代的权贵们,可是享受着土地私有,奴隶私有制的。不要说六国的利益被一个国家占了,就是自己一个国家内,把权贵的私有财产分给国民,进行变法改革,权贵都是拿命相抵的。

想想春秋末,到秦统一,最有名的变法人物,楚国吴起,魏国王禅,秦国商鞅,这些人的结局。就说为秦国一统打下基础的商鞅吧,让秦国从积贫积弱,如此强大起来,变法过程却是多么的艰难,受到了多少来自贵族世家的非难,千方百计的迫害,最后,还是惨死在了秦国的权贵手下。为了贵族们自己的国家,还只是把他们的财产分给国内自己的人,让民富国强,却受到了不断的迫害。更何况,最后秦占了六国所有的利益,六国的权贵能罢休?

二,从社会贫苦大众的角度来看。陈胜吴广的大声疾呼: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无论这句话是否当时的人说的,至少那个时候的普通民众,已经有了反抗不公平压迫的意识。上面观点提到了战国七雄,各国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变革强国,这个过程中,极大地影响了贫苦大众,特别是废除奴隶制度,分割贵族的地给民众耕作,各种惠民教育,大大地提高了下层人民的自由意识。再加上,六国灭后,那些聪明的贵族们,没有了军队,只能利用那些还没解决饥饿问题的广大贫民,去阻止秦的统一进程,矛盾越积越多。以至于,能把各种矛盾渗透到秦国的政治群体中去,从而导致了秦国内部矛盾的激化。

三,从文化角度来看。七国各有各的文字,货币,语言,风俗等生活习性。秦一统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能产生多少矛盾,可想而知。再加上六国贵族的挑拨煽动,刚觉醒的人民意识,得到更大的释放,这种力量虽然杂乱,但足以摧毁社会秩序。民众虽知已无六国,但并没有完全接受秦的教化。

总之,内忧加之外患,刚完成军事统一的秦国,不可能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内,顺利完成文化上的大一统。那么,秦的后继者,无论是谁,都将面对大厦将倾的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