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囚禁致死?

季大鴻


康熙皇帝在世時,胤祉備受康熙喜歡。但雍正繼位後,胤祉境遇一落千丈。有人彈劾胤祉向蘇克濟索賄,雍正以胤祉“無人臣之禮”為由,將胤祉奪爵,降為郡王,囚禁在他府裡,後恢復自由。

兩年後,因在雍正最喜歡的弟弟胤祥的喪禮上,胤祉不但遲到,而且臉上毫無憂傷之色,受到十六弟胤祿的彈劾,因此被下宗人府議罪。雍正又將他奪爵,並將他和家人一起,囚禁於景山永安亭,後死於禁所。

胤祉與皇太子胤礽的關係不錯,康熙西征準噶爾時,兩人曾一同前往去探望過康熙。只是那一次,胤礽表現太差勁,兩人被遣回了京城。康熙對胤祉也是很器重,每次塞外行圍、祭陵,都會帶著他。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冊封成年皇子,胤祉被封為誠郡王。胤祉開始與其他兄弟參與政事,表現還不錯。胤祉是不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這一點都不重要。他被雍正囚禁致死,完全就是因為他觸犯了雍正的忌諱。雖說是皇兄弟,但雍正皇帝對自己這個皇兄的戒備是在自己登基之前就早就有了的。

胤祉雖說不關心政事,但他身處皇室,不可能完全不摻和一點皇室的紛爭。在康熙晚年眾皇子在爭奪皇位之時,三阿哥胤祉與太子胤礽平素十分的交好,在康熙第一次廢黜太子的時候,曾召見他到駕前詢問太子平時的為人,之後康熙帝評價說:“胤祉與胤礽往日雖然關係好,然而卻未慫恿胤礽為惡,所以不加罪於他。”可以看出,此時康熙對這個兒子還是十分的欣賞與信任的。

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康熙對胤祉失去了信任,在太子胤礽二度被廢的時候,胤祉向康熙告發,其實是大阿哥胤禔對胤礽使用了“魘鎮”之術,才導致太子胤礽做出了失常的行為。這件事讓康熙瞭解到,其實三阿哥胤祉平素不問政事的形象都是假象,他其實也有要參與皇位紛爭的想法。此時的四阿哥胤禛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這時便在心理種下了對胤祉的防備的種子。



胤祉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騎射,在眾多的皇子裡面,表現都是極突出的,備受康熙喜愛,受到雍正警惕。

康熙三十八年九月,在康熙敏妃章佳氏喪百日中胤祉卻剃頭,得罪皇十三子允祥。康熙敏妃章佳氏為皇十三子允祥的生母,允祥自幼跟隨胤禛,雍正即位封允祥為怡親王,因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得世襲罔替的許可,是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允祥死後,雍正帝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中的“允”字改回“胤”字,成為雍正朝唯一位最終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得罪允祥等於得罪雍正。

再者,便是雍正的帝王心術。胤祉是個文人,因此與一幫文臣交往甚密,還主持編撰了《律歷淵源》等書。胤祉文采出眾,還有一群文人支持,如若他拿著筆桿子寫出一些含沙射影的文章,再引得眾說紛紜,到那時雍正的臉上,無論如何都是掛不住的。因此為了除去自己的心病,最好的辦法便是讓胤祉永遠的閉嘴。

何況,作為雍正最喜歡的弟弟胤祥的喪禮上,他表現得極為散漫,因為胤祥對自己最忠,對


這樣一位忠貞兄弟的散漫,就是不忠的表現,這犯了雍正的忌,故永遠圈禁,痛下殺手。康熙第三子愛新覺羅·胤祉,之所以被雍正囚禁致死,只能是用四個字形容:“看不順眼。”


獨秀文苑


胤祉是不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這一點都不重要。他被雍正囚禁致死,完全就是因為他觸犯了雍正的忌諱。

愛新覺羅·胤祉,康熙帝第三子(序齒的第三個兒子)。由於他的文學和書法造詣在康熙眾多兒子當中都是最高的,且平日裡很少摻和奪嫡之事,因此他便給人一種不關心政治的印象。

但是其實,胤祉是個情商很高的人,他的政治智商也非常的高。

首先,胤祉知道自己是庶子,獲得皇位的幾率微乎其微,因而他平日裡便跟太子胤礽的關係非常親密。(早做準備)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胤祉覺得機會來了,便向康熙檢舉揭發了大阿哥胤褆魘咒太子胤礽,素有謀奪儲位企圖,把胤褆也打入了大牢。

老大、老二先後被廢,身為老三的胤祉變成了事實上的老大,奪嫡幾率大增。但此時的胤祉依然非常謹慎,不顯山不露水,跟老四胤禛一樣,只幹事實,不摻和奪嫡。

一年後,康熙復立胤礽為太子。胤祉由於不摻和奪嫡,且平日裡與胤礽關係和睦,因而博得了康熙老爺子的好感。在太子胤礽復位後,胤祉也被一起晉封為和碩誠親王。

而因為爭儲而上竄下跳的老八胤禩,則被康熙打入了“冷宮”。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康熙明確不會再立太子。

不過,雖然康熙已經表示不會再立太子,但皇位終究是要有人來繼承的。因而眾皇子便希望以成績打動老爺子,胤祉也是如此。當時他專心著書,由他所主持編修的《律歷淵源》讓康熙甚感欣慰。因而康熙在他最後的十年中,對胤祉都非常關照。

從以上敘述中可以看出,胤祉並不是一個單純潛心治學的人,他所謂的潛心治學,有相當大的功利性,即投其所好,博得老爺子對他的青睞。

(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其實才是真正的老實人。他們一個不通漢學,一個身體有殘疾,完全不摻和奪嫡)

那麼,像胤祉這麼暗中發力,他有沒有繼位的希望呢?坦白說,他是有希望的。

首先、他文武兼備。當時跟他競爭的對手只有老四和老十四,但雍正的騎射不如他,老十四的文學不如他;

其次、他是事實上的老大。在太子胤礽和大阿哥胤褆被永久圈禁後,康熙已無嫡子,胤祉是事實上的長子;

所以說,胤祉其實有一定的奪嫡幾率。


只不過,後來因為“孟光祖事件”,胤祉的形象被摸黑了。康熙為了保護他,同時也是為了敲打他,不要他參與奪嫡。胤祉才主動退出了奪嫡圈子。

孟光祖是胤祉府上的人,康熙末年也就是胤祉最受康熙青睞時,他曾打著胤祉的名號到地方各省如陝西、四川、江西、廣西等地活動。收受賄賂。康熙得知此事後,派人將孟光祖捉拿後正法,但也只是將孟光祖處死了事,而沒有再去追究孟光祖到底在下面都幹了什麼。不僅如此,康熙還特意對供職於蒙養齋館的魏廷珍說,你“每日和三阿哥在一起修書,若有此事,即當以身命保之”。

從康熙的處理來看,很顯然,晚年的康熙並不希望政治鬥爭牽連太大,特別是牽扯到胤祉身上。

由於“孟光祖事件”沒有進一步追查,所以胤祉到底有沒有派人去下面爭取地方大員的支持,尚難定論。

不過孟光祖作為胤祉府上的屬人,在下面活動了好幾年,胤祉說自己一點都不知道,恐怕也是說不過去的。

總體而言,胤祉雖然沒有很明顯的表現出要爭奪儲位的跡象,也許他心裡也清楚康熙對自己的定位,因而便一直是以學者的形象出現。但是在康熙的最後十年中,胤祉始終受康熙的信任,有爭儲的希望,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雍正即位後,對於胤祉的真實為人,雍正心裡也沒底。於是,出於對他的戒備,雍正便以他與廢太子允礽關係密切為藉口,將他發配到了遵化的東陵為康熙守陵。並且,雍正還伺機剝奪了他兒子弘晟的世子爵位,貶為閒散宗室。

面對雍正的這一系列政治打擊,要說允祉在私下裡不發點牢騷,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有了下面的這兩封密奏:

主子如此決斷以來,未曾降旨,是以允祉並不知曉。今將殺允禩之過落於我身,我情願承受,主子說我是允禩同黨,我也接受。主子聖明,且有上蒼為鑑,我若撈取聲名,與外人胡言亂語,即讓我如允禩一樣承受苦難。臣允祉乃一奴才,忝為人兄,竟敢如同主子之手足。主子如何想,諭旨如何言,我就如何遵照而行。此外再無他言。伏乞主子閱訖批還。若無主子聖明奇恩,我豈能存活至今。——雍正四年允祉密奏

不得不說,允祉的文筆確實好,幾段話就把自己的責任摘得乾乾淨淨,還用近乎於乞求的語氣在試探雍正的態度。

後來雍正雖然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是雍正在允祉密摺的硃批回覆卻耐人尋味。

雍正說:聖祖在上,不是我故意懷疑你,而是三哥你原本就是個善於說謊騙人的人。被你騙怕了,我要是不懷疑你,都對不起自己的智商啊。你要是故意騙我,就是對不起皇阿瑪!行了,行了,我信任你了,希望下次不要再有這樣的“謠言”。

皇考在天之靈,必有明鑑。此是朕一片苦心。只是阿哥原本善於說謊哄人,容忍一切異端,朕稔知此情,懷疑憎惡是實。朕若即稱相信,實為欺騙上蒼,爾若執意騙朕,即是悖逆於皇考。日月長久,試目以待!阿哥果能如此,不僅多有爾主子弟弟的好日子,朕之福份也才全備。身為親兄,宜倍加謹恪。——雍正硃批回覆

其實從雍正所批的那句:“阿哥原本善於說謊哄人”中便可看出。允祉是不是潛心治學,不關心政治的人,根本就不重要。因為至少在雍正看來,允祉不是善茬子。或許允祉在歷史上真的是一個潛心治學,無心於皇位,無心於名利的人,但問題是,雍正皇帝對他不信任!

後來,允祉因為向朝廷官員勒索賄賂,以及對老十三之死缺少哀悼之情,被雍正抓到了弄死他的把柄,將他奪爵並幽禁於景山永安亭。最後,允祉在幽禁處病死。(病死的說法存在疑問)

同時,由於允祉是被幽禁致死的,所以他的十二個兒子都混的比較慘。繼承爵位的大宗也只是不入八分輔國公,沒有繼承爵位的兒子則全部都是閒散宗室。基本上是康熙孫子當中混的最慘的一支宗室。



總的來說,胤祉被搞倒的原因,就在於他對自己的命運看不開。按照漢人的傳統,皇位繼承遵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就憑他比雍正年長,雍正就不可能放過他,因為他太礙眼了。而他呢?想遠離政治,卻總是時不時的露臉,太遭雍正嫉恨了。

另一方面,由於他文武雙全,並非是百無一用的書生。當年老十四在西北打仗,後方協助康熙處理軍務的就是他。(相當於是入過軍機的皇子)。而且,他貌似還參與過奪嫡之爭。雍正豈能單獨放過他一人?

雍正之所以先不動他,主要是因為實在是太忙了。老八、老九、年羹堯、隆科多,這麼多人要收拾,一時還顧不到他。等到好不容易把這些人都收拾了,曾靜的謠言又冒出來了。等到雍正把《大義覺迷錄》發行頒佈天下後,再一扭頭,原來老三還在啊?然後胤祉就悲劇了。


Mer86


康熙皇帝在臨終前曾向即將即位的皇四子胤禛留下了一句耐人尋味的祝福:“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這既是康熙皇帝對於雍正帝的囑託,實際上也表達了康熙皇帝對於即將掌權的雍正皇帝將骨肉兄弟作為政敵來整肅的擔憂。客觀而言,雍正皇帝對於自己的兄弟還是能夠一分為二的看待的,素來以刻薄寡恩著稱的雍正皇帝還是能夠對於那些擁護自己繼位以及對自己權力並不構成威脅的那些兄弟加以善待的。但是對於那些敢於挑戰自己權威以及影響自己權力的兄弟,雍正皇帝通常也是毫不留情的給與打擊。但是雍正皇帝有一位兄弟,既對政治權力不感興趣,也對雍正帝不構成威脅,卻最終還是被雍正皇帝下令圈禁,至死不得出,這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子誠親王胤祉。

低調的皇三子胤祉其人:

皇三子胤祉生於康熙十六年,其生母榮妃馬佳氏曾先後為康熙皇帝誕下五子一女,是康熙皇帝早年最為寵愛的嬪妃之一。皇三子胤祉本人在康熙皇帝的眾多阿哥之中也是非常優秀的,不僅善騎射,並且在文學和書法上也非常有造詣,這在清初滿洲貴族之中是並不多見的,同樣也是難能可貴的。胤祉在康熙三十七年時獲封郡王爵位,第二年,胤祉因為在皇十三子生母敏妃的百日喪期內擅自剃髮,被生氣的康熙皇帝降為貝勒。胤祉雖然觸怒康熙皇帝,但是並沒有遭到康熙皇帝的厭棄,整個康熙一朝,胤祉都頗受重用,康熙晚年,文學上頗有造詣的胤祉奉旨主持了多部重大典籍的編纂。因此深得帝心。

雖無心皇位但參與奪嫡:

實事求是的講,皇三子胤祉並沒有過想做儲君的念頭,但是這並不代表其沒有參加康熙皇帝晚年的“九子奪嫡”,而真實的情況則是,胤祉不僅參與了奪嫡活動,還是不折不扣的太子死黨。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出生之時,其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便因產後大出血去世了,嗷嗷待哺的胤礽被康熙皇帝交由自己寵愛的榮妃馬佳氏撫養,而榮妃馬佳氏則是皇三子胤祉的生母,胤祉自幼與太子胤礽共同撫養在榮妃身邊,兩人雖非一母所生,但為一母所養,因而關係非常密切,康熙皇帝深知如此,所以在日後安排的一些由皇太子胤礽負責的事務時,通常也讓皇三子胤祉一同隨行。

康熙親征準噶爾時,兩人曾一同前往去探望過康熙。只是那一次,胤礽表現太差勁,兩人被遣回了京城。後來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也是胤祉的力薦,使得康熙帝沒過多久便將胤礽復立為太子。至此兩人關係更為密切。胤祉是太子胤礽的死黨,猶如皇十三子胤祥與雍正皇帝的關係一樣,胤祉也將寶壓在了太子胤礽身上,這也為日後胤祉遭到雍正皇帝的整肅而埋下了伏筆。

雍正即位後遭到整肅圈禁:

雍正皇帝即位後,對於曾經用擁護廢太子胤礽的兄弟,採取了毫不留情的打擊,皇三子胤祉首當其衝,雍正皇帝沒有給出任何罪名,便將胤祉去為康熙皇帝的景陵守陵,康熙一朝頗受重用的誠親王胤祉至此成為雍正朝的閒散宗室,雍正六年,胤祉因向大臣索賄被告發而被雍正皇帝下令圈禁在自己府中,同時將其降為郡王。兩年之後,雍正帝開恩將誠郡王胤祉恢復了親王的稱號,但是好景不長,被封為親王后的三個月,雍正皇帝最為珍視信任的怡親王胤祥去世,在怡親王的葬禮上,胤祉遲遲未到,並且毫無憂傷的面色。因此再次被人彈劾,雍正帝因此震怒,於是將胤祉的爵位取消,同時將其全家囚禁在景山壽安亭,兩年之後的雍正十年,胤祉去世,雍正皇帝授意大臣將其以郡王之禮入葬。

皇三子胤祉在皇長子和皇太子先後被失寵獲罪後成為康熙皇帝事實上的長子,也是雍正皇帝所說的唯一的兄長,因為其在康熙生前力保太子而遭到雍正皇帝的忌恨,以至於雍正一朝遭到皇帝的整肅,並最終獲罪而被圈禁而死。


歷史課課代表


孤家寡人雍正

“九子奪嫡”之時,雍正皇帝採用的是什麼策略?不爭即是大爭。雍正一門心思的為康熙辦事,其他皇子都不願意乾的事情,他去幹。得罪人的事情沒人幹,他也去幹。

當然了,一些不能幹的事情,但是又不能直接忤逆皇帝,他就嘴上說得好,一定要去幹,然後深夜烤火盆,再泡冰水,把自己弄得病重無法執行,心機極深。

就這樣,雍正成為了一個“不爭”的兒子,而且什麼活都樂意幹,不結黨營私,成為朝廷中一個孤立的人,康熙曾經和他說過,要學會做一個孤家寡人,這句話給了雍正很大信心,也堅定了他一心一意為康熙辦事的信心。

果然,最後雍正成功當上了皇帝,成為了真正的“寡人”,他即位之後,那些老八之流,自然不在話下,那是爭儲時正牌勁敵,他自然會收拾,這無可厚非,那麼對政治毫不關心的老三,雍正為何也要收拾掉呢?

碰巧了

都說無巧不成書,這件事情也是巧了,老四走的是一條道走到黑的“與世無爭”路線,看似無爭,其實大爭,最後贏得皇位。

老三呢?走的是緊抱太子大腿,也是“與世無爭”路線,老三平時就聚集一些文人騷客,在一起研究文學詩賦,從來不搞朋黨那一套,也不籠絡朝中大臣,成為了皇子中的一股清流,似乎對一切都不感興趣。

或許老三的演技能騙得過天下人,但是卻騙不過雍正,因為好巧不巧,他們走的路線基本一致,所以對方的想法都是心知肚明。

老三的爭位方式儘管隱秘,但是雍正卻都看在眼裡,或許面上的最大敵人是老八,而暗中最大的敵人正是這位老三,所以雍正對老三時時提防。等到登基之後,自然要將身邊的這個心腹大患排除掉。

幫助太子

太子是二皇子胤礽,這位太子並不高明,做了幾十年的太子,心裡很不舒服,經常幹蠢事。

康熙親征葛爾丹的時候,曾經病重,差點喪命。太醫傳回來的消息是病重不治,恐怕命不久矣。太子一聽,居然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居然提前準備了登基用的皇袍,這事兒自然是瞞不過康熙,後來康熙被路過的傳道士給治好了,回去就廢了太子胤礽,下場自然很慘了。

其實太子這是第二次被廢了,第一次是小十八死的時候,太子沒有兄弟之情,一點都傷心,這讓康熙震怒,給太子廢了,之所以後來能夠再次恢復太子之位,就要說到老三了。

老三一直是和太子混的人,太子一倒,老三覺得不是好事,因為太子胤礽不是一個厲害的角色,相對來說好對付,萬一立別人當太子,那就不好辦了,畢竟他不是真的“與世無爭”,皇位才是他的終極目的。

老三轉念一想,想出來一個一箭雙鵰的計策,那就是舉報皇長子胤禔私下裡陰謀魘鎮太子胤礽。什麼叫魘鎮呢?通俗的講就是武術,扎一個小人,寫上名字,扎個針啥的,然後埋在一個牆角。

不過這件事兒是真的還是老三誣陷的就不好說了,總之老三用這件事情收拾了皇長子,同時幫助了太子復位,排除了皇長子,又討好了無能的太子,這老大不能爭位了,老二還是一個當幾十年太子被廢過的,再往下派就自然而然的到了他老三了。

太子和老八,都是老四登位的敵人,所以老三的行為不管是何用心,都對老四不利。一來幫助了太子,讓老四不開心;二來,老三的心機暴露在康熙和雍正的面前,康熙對老三有點不喜,老四自然對老三也是更加提防了。


文武雙全的老三胤祉,在雍正登基後被雍正派去守陵,兒子的爵位也被剝奪,成為了閒散的宗室閒人。

其實這樣的結果對老三來說或許也是好的,畢竟老三雖然有帝王之心,也有帝王之才,但是與老四雍正比起來,就要差的遠了,況且老四有老十三的全力支持,老三基本沒什麼勝率,能留住性命已經不錯了。


野史日記


康熙的老三胤祉,也就是三阿哥,這人很簡單。作為康熙的眾多皇子中的一個,他的兄弟們都希望能夠坐上皇位,因此在康熙末年,“九龍奪嫡”也就是發生了。


各皇子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為了這個皇位,兄弟之間你死我活、手足相殘,可就唯獨我們這位三阿哥對皇位不感興趣,他雖然在文學才能和弓馬騎射上都很優秀,但就他沒心思參與到奪嫡的行列當中,他感興趣的只有文學。

在復立二阿哥胤礽為太子後,康熙發現他的這三兒子能夠團結廢太子,而且不落進下石,為了在用另外一種方式補貼他,於是康熙封胤祉為和碩誠親王,並讓他幹自己想幹的事:主持編纂《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

不過就這麼一個不對皇位感興趣的三阿哥,後來在雍正繼位後被囚禁致死?

有人說,因為胤祉素來與廢太子胤礽交好,所以雍正繼位之初,對他有所忌憚,於是把他貶到了康熙陵前守墓。這對胤祉來說,簡直要他的命,但也只能在心裡發發牢騷。在後來的幾年內,朝廷的大臣們也見風使舵,紛紛上奏他索賄,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雍正要搞他,誰也擋不住!很快,胤祉就被削官奪爵,而且還被囚禁在府中,失去了自由。


其實,這件小事,過段時間,皇帝沒準一高興,就放了他的三哥也有可能。可恰恰就在十三阿哥的葬禮上發生了不快。世人皆知,在康熙眾多皇子當中,數雍正和十三阿哥關係最好,所以十三阿哥死後,雍正親自為他舉行葬禮。可胤祉在葬禮上,被傷心欲絕的雍正給發現毫無悲痛之情,彷彿是一個外人一樣。這讓本來就厭惡他的雍正更加厭惡,很快雍正就下旨,你就永遠待在你的府中,不用出來了。

其實這就等於宣佈了胤祉的死刑,不久以後,胤祉在憂憤之下而死。不過雍正念其還是兄弟一場份上,對這個三哥還是以郡王的規格下葬的。


青史回聲


雍正將老三愛新覺羅·胤祉囚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胤祉深受雍正忌憚。

老三胤祉被囚禁的直接原因——在十三阿哥胤祥的喪禮上表現不佳

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雍正的眾兄弟中唯有十三阿哥胤祥同他最親近。雍正即位後不久,便進封胤祥為親王,並參與朝政,而胤祥能力也是非常出眾,並且做事勤勤懇懇,是雍正最為倚重的大臣,深受雍正器重。雍正曾這樣評價胤祥“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可見胤祥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胤祥之死是因為處理政務積勞成病所致的。對於雍正來說,胤祥之死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既失去了最親的兄弟,也失去了最倚重的能臣。

在胤祥的喪禮上,胤祉的表現的確不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 其一,喪禮舉辦時,遲遲未出現;

  • 其二,喪禮上面無哀色;

胤祥作為雍正最為倚重的大臣,他的死是件令雍正無比悲痛的事,而胤祉的表現不佳著實觸了雍正的黴頭,不久便有人彈劾他,雍正便順勢削了他的爵,並將他囚禁了起來。

老三胤祉被囚禁的根本原因——受雍正忌憚

胤祉最為親近的人是廢太子胤礽,光就這一點就受雍正忌憚。雍正繼位後,便打發他去守護景陵。而後他又向大臣蘇克濟索賄,事發後遭人彈劾,雍正本就是個痛恨貪官汙吏的人,因而得知胤祉索賄後,雍正非常地憤怒,責其無人臣之禮,最後被奪了爵位,囚禁在自己府上,而後雖又被封為親王,但在胤祥喪禮上的“無禮”,徹底惹怒了雍正,最後被囚。


混沌聊史


愛新覺羅·胤祉,康熙第三子,在文武方面在眾皇子裡面算突出的,康熙爺很喜歡這個兒子。而且平日裡和太子交好,屬於太子黨裡面的吧。但是在九子奪嫡裡面他並不活躍,而是潛心完成康熙給他的任務:編寫《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兩本書。


康熙對於這個兒子是非常稱心如意的,因為他保護自己的太子,在第二次廢太子後,胤祉就查出是大阿哥胤禔使用一種巫術才讓太子言行荒謬。

大家知道皇太子是皇帝親手帶大心肝寶貝啊,而且胤祉對於政治並不參與, 在朝廷上也沒有八阿哥這般籠絡人心。這可不就是康熙最愛的品性麼,所以傳言就在雍正繼位後來了,說是太子之後,康熙有意傳位於三阿哥胤祉。你想本來雍正這皇帝當得就名不正言不順的,他是能殺的都殺,一個都不放過。因此胤祉被打發到去給康熙守靈並剝奪爵號。後來十三阿哥死了,唯一的四爺黨,胤祉又被雍正認為無情無義,兄弟死了也不傷心。

其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還是莫須有的罪名圈禁致死。其實在太子被廢,大阿哥被圈禁後,無疑三阿哥胤祉成了長子,被立儲君的機會很大,何況康熙本來就挺喜歡這個孩子的。因此胤祉到底有沒有爭?這個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沒有揭發大阿哥認真修書,會不會他的結局會變得不那麼慘呢?


最後我們總結出一個經驗:做人真的很難,你爭也是死,中立還是死,難就難再要站好對,這個理在現在仍然適用。


尼采廣寒宮中坐


這裡不得不糾正,題主一個問題老三胤祉是九子奪嫡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而且在奪嫡的後期,他也是十分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一位皇子,他沒有不關心政事,只是他在雍正登基之後心灰意冷,才收斂了鋒芒,但是心中也多有不服氣。九子奪嫡的後期,尤其是在太子胤礽被廢以後,三阿哥胤祉曾一度以儲君自居,可以說完全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九子奪帝時期,三阿哥胤祉和太子胤礽關係十分要好,因此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喜愛。尤其是三阿哥胤祉身邊聚集著一幫讀書人,甚至有才華十分出眾的清流李紱,這個人也是後來雍正時期,天下文人的領袖。



那麼,在雍正登基以後,為什麼收斂鋒芒的老三胤祉還是被雍正罰去守陵,幽禁到死。其實老三因為周圍聚集著一幫讀書人,所以他身上一般都有著讀書人的酸氣。十三阿哥胤祥的母親章佳氏出生低下,所以他對老十三一脈都一直不是很看重。老十三的母親章佳氏去世百天的時候,熟讀聖賢書,深諳禮法的老三,居然在這一天選擇去剃頭。老三的舉動讓康熙十分生氣,也在這件事中得罪了老十三。老十三和老四的關係十分要好,可以說是老四雍正登上皇位重要的幫手,老三得罪老十三,自然也就間接的得罪了雍正,所以雍正一直對老三存有芥蒂。尤其是在奪嫡後期,太子被廢以後,老三仗著自己和太子關係好就以儲君自居,雖然這種行為是背地裡的行為,但是老三的行為未免太過。



老三曾經就有過這樣的行為,而且又和太子關係十分要好。所以雍正一登基以後,第一個處理的就是老三胤祉。因為胤祉不像八阿哥一樣,在朝廷中有著龐大的勢力八爺黨。老三的人多數都是文人,充其量也就是暗地裡寫寫書罵罵人,嚇唬嚇唬就可以了。所以雍正一登基,就把老三的胤祉改成了允祉,並把他罰去為康熙守陵,反而把把阿哥胤禩改為允祀升為和碩廉親王。


老三完全激怒雍正的舉動就是在十三爺去世的時候。雍正登基以後,對幫助過自己的老十三,加封了鐵帽子王的稱號,雍正登基以後把自己的兄弟們的“胤”字都改成了“允”,但是雍正在老十三死後把“允祥”改回了“胤祥”,是雍正兄弟裡面唯一有如此待遇的一位。這裡我們可以看得出雍正和老十三的情誼是多麼深厚。但是在老十三死後,老三沒有絲毫的表示,而且對於雍正把自己安排到守陵滿腹牢騷。這些事情都傳到了雍正的耳朵裡,雍正一怒之下直接就把老三幽禁到了景山。老三也在幽禁中抑鬱而終。



紅雨說歷史


康熙皇帝是歷史上少有的英明皇帝,他8歲登基,14歲親政,他智禽鰲拜,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大破準格爾,穩定了清朝的統治,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康熙一生風光榮耀無比,唯有卻因晚年的優柔寡斷,引發的“九子奪嫡”的風波,成為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由於康熙過早的立太子,又反覆的廢立,導致各為皇子明爭暗鬥,相互攻擊,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腥風血雨,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最終皇四子胤禛勝出,即為雍正皇帝,成為滿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繼位後為了穩固自己地位,繼續打壓曾經的競爭對手,那麼他為何將不關心政治的老三胤祉囚禁致死呢?

胤祉原本是康熙眾皇子中的第十子,但是因為前面的幾位皇子接連因病早夭,實際他便成了的第三皇子。胤祉在眾多皇子中屬於文武雙全的人才,因此受到了康熙的喜愛。他平常潛心研究學問,練習騎射之術,表現出對政事沒有興趣樣子。

胤祉雖說平常表現出不關心政事的模樣,但他身處皇室,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眾皇子為奪位紛紛表現自己,拉幫結派,胤祉不可能不被捲進去。太子被廢,大皇子頭腦又簡單,在古代“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思想下,皇三子胤祉自然成為有些人眼中的最佳人選,要說他沒有一點心思是跟本不可能的。事實上“九子奪嫡”每個人用的方法都不一樣,四皇子胤禛靠辦實事隱忍,八皇子胤禩主要靠籠絡人心,十四皇子胤禵則施展陰謀詭計。那麼胤祉用什麼方法呢?他的方法就是自我修行,不斷學習,引起康熙的注意。

胤祉的方法十分簡單有效,他不但文采出眾,而且騎射之術也極強,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一度非常喜愛胤祉,甚至每年都到胤祉家裡吃團圓飯,這讓其他皇子羨慕不已。實際上胤祉和太子胤礽關係極好,在康熙西征準格爾時,胤祉還和太子一起去看望過康熙,只不過太子的表現太差惹的康熙大怒,隨後兩人被遣返回京。

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時,曾召見胤祉詢問太子的為人,之後康熙說;"往日胤祉與胤礽雖說關係極好,卻從未慫恿太子為惡,所以不加罪於他,”從這裡可以看出康熙對胤祉還是很信任的,所以在太子被複立的時候,胤祉也受到好處,被加封為和碩誠親王。只不過後面的一件事,引起了康熙與四皇子胤禛的反感,也為他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胤祉是個很有聰明的人,他早就發現了大皇子胤褆用巫術陷害太子胤礽,可是他就是憋著不說,等到康熙對胤褆厭惡到極度的時候,胤祉果斷將這件事說了出來,說太子胤礽做出了失常的行為都是大皇子胤褆害的,等於把大皇子胤褆推下了懸崖,這讓大皇子猝不及防,從而喪失了爭儲的能力。所以說書讀多了,鬼點子也就多了,他的行為讓康熙覺得胤祉以前不關心政事的表現都是假象,而且康熙最反感的就是諸皇子相互攻擊,他作為皇帝和父親可以不喜歡某位皇子,但是諸皇子兄弟之間一定要和睦相處,胤祉的行為引起了康熙的反感,導致他失去了康熙的信任,這一切胤禛都看在眼中,也開始對這位哥哥有了提防和厭惡之心。

後來康熙駕崩四皇子胤禛繼位,稱為雍正皇帝,登基之後的雍正藉口胤祉與廢太子胤礽關係密切為由,將胤祉發配到河北遵化的清東陵為康熙守陵,還剝奪了他兒子弘晟的世子爵位,貶為閒散宗室,這番打擊讓胤祉對雍正很是不滿,甚至大發牢騷,耳目眾多的雍正自然知道胤祉的不滿,讓他對胤祉更加厭惡。

雍正沒有繼位前就對十三皇子胤祥關係很好,對這位弟弟極為照顧和疼愛,雍正繼位的第二天就封胤祥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朝廷的議政大臣,協助雍正處理各種事務。胤祥也沒有令雍正失望,在各種政務的處理上極其恰當,有著突出的貢獻,極大的提高了雍正的威望,深受雍正的信任和喜愛,並讓他的爵位世襲罔替,成為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甚至把胤祥的生母敏妃連升兩級,封為敬敏皇貴妃,讓其葬入景陵地宮陪葬康熙,要知道陪葬康熙的總共5人,其餘三位都是康熙親立的皇后,還有一位孝恭仁皇后是雍正的生母,雍正對胤祥的寵愛可見一斑。

雍正八年,胤祥因為勤於政務,積勞成疾因病去世,胤祥的去死讓雍正十分悲傷,為胤祥準備十分盛大的葬禮,同為兄弟的胤祉也要前來弔唁,在胤祥的葬禮儀式上,雍正十分的傷心,可是胤祉卻姍姍來遲,而且臉上並未半點哀痛的表情,甚至有嬉笑之色,這讓雍正大怒,把胤祉送入宗人府議罪,剝奪他的爵位,之後把他囚禁在景山永安亭。

雍正十年,胤祉在被囚禁的地方病死,朝廷以郡王之禮將其安葬。

胤祉的罪名完全不足以被圈禁至死,這是雍正打擊報復奪嫡之仇,胤祉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奪嫡,但是私下的小動作還是有的,平日裡不摻和奪嫡的事情,卻偏偏想著奪嫡,這一切都讓雍正看在眼裡,雍正最痛恨他這點,所以在雍正掌權以後,自然會找個藉口是要把胤祉給廢了。


一個老男人歷史


可能在一些史書中,還有電視劇裡,我們都會覺得雍正皇帝是個非常冷酷的皇帝,他登基之後,開始大肆殘害自己的手足兄弟,事實上,這是對雍正皇帝一個天大的誤會,我們必須要弄明白一個事情,雍正他是皇帝,要平衡各方的勢力時,必然會導致利益衝突,在這個背景下,剷除掉一部分阻礙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雍正上臺之後,被他打壓的兄弟主要是胤祉,胤禩,胤禟,胤俄,胤裪,胤禵,這些都是曾經和雍正皇帝奪儲,並站在雍正對立面的皇子,而其他平安無事的皇子有胤祺,胤祐,胤祥,胤禑,胤祿,胤禮,胤禕,胤禧,胤祜,胤祁,胤袐,這些皇子只要不犯錯,雍正對他們都很不錯的,特別是胤祥,胤禮,胤禧等人,雍正皇帝對他們還委以重任,但是也很明顯,雍正皇帝還真是喜,惡分明。

在被雍正皇帝打壓的這幾個皇子中,胤祉是比較特殊的一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並不像其他皇子,他和雍正皇帝也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雍正皇帝對他的打壓,純粹是看他不順眼,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和廢太子胤礽關係十分的親密,但是胤礽在康熙五十一年就被廢了,之後終身圈禁,即便胤祉和他關係要好,但是就本質來說,已經對形勢起不到任何的改變,胤祉雖然也參與了奪儲之爭,但是和胤禔,胤礽,胤禩等主要奪嫡的黨派相比,他的勢力可以忽略不計,雍正皇帝又何須打壓他呢?

胤祉這個人是比較正直的,當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胤祉在不斷的努力下,去證明了胤礽是被人陷害,他找到了胤禔私下裡陰謀魘鎮太子胤礽的證據,並把這件事告訴了康熙皇帝,減輕了康熙對胤礽的誤會。在這一時期就他和胤禛敢為胤礽說好話,而胤禛是因為這時參與奪儲十分不現實,所以儘量確保和各方都和平相處,而胤祉則是非常老實的想要幫助胤礽,但是這件事之後也導致了胤禔,胤禩一黨被康熙責罰,胤祉和胤禛被封親王,到這個時候胤禛還沒想奪王位,胤礽復立,胤祉也算暫時的押對寶了。

但是爛泥扶不上牆,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廢,胤禔被圈禁,而韜光養晦的胤禛,在這時雖然黨羽不及胤禩,但是安插在朝中,地方的官員,卻多身居要職。胤祉見胤禔,胤礽等相繼倒臺,知道奪儲的兇險,也就漸漸退出了競爭。因為他平時喜歡舞文弄墨,和很多名士都有交集,於是康熙皇帝就讓他負責編修律呂、曆法、算法等書籍,重修宮殿、壇廟等事務。所以雖然胤祉也參與了九子奪嫡,但是他基本上就沒有形成任何黨羽勢力。但是胤禛繼位之後,任然還是不太放心自己的這位哥哥。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駕崩,次日雍正皇帝繼位,胤祉是最先向雍正行禮,並承認其大位的皇子。但是雍正皇帝才剛繼位,也不敢馬虎,於是就以胤祉和胤礽關係親密為由,讓他前往馬蘭峪給康熙皇帝守陵,暫時的剝奪了胤祉的實權,並未對其進行其他的處罰。本來胤祉如果安分守己,也不會被打壓,但是在雍正六年,山西巡撫蘇克濟貪汙的案件再次被翻出來,雍正整頓吏治力度是非常強的,在他發現胤祉竟然像蘇克濟索要賄賂時,十分憤怒,先是將胤祉降為郡王,然後囚禁在宗人府內。

如果說雍正真要打壓胤祉,那麼藉著這個機會,將其囚禁致死也不奇怪,但是事實上,在雍正八年,胤祉再次被加封為親王,但是在這年胤祥去世了,我們都知道胤祥和雍正皇帝的關係十分親密,胤祥的死讓雍正皇帝非常的悲痛,結果胤祉在這件事上再次犯錯了,胤祥的喪禮開始後胤祉居然遲遲未到,不僅如此,胤祉好不容易趕來之後,面對自己兄弟的死,他竟然沒有一點悲痛的神色,這讓雍正皇帝感到非常的寒心。

這件事也被其他的兄弟們看在眼裡,胤祥喪禮結束後不久,胤祉就被胤祿等人彈劾,不久被宗人府議罪,後來雍正奪取了他的爵位,胤祉被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中,他的家人也和他一同被囚禁,雍正十年,胤祉在居所中病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