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為什麼有時候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職場筆桿子創業】獨特觀點:聽話的員工就像埋頭犁地的“老黃牛”,全憑領導指方向,鞭子一響,躬身前行,特點就是“聽話”、就是“服從”、就是“落實”。但“聽話”和“服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不思考對錯”、“不分析緣由”、“不進行創新”,雖然表面上對領導的安排和部署予以“不打折扣”地執行,但是背後的本質則是“能力不足”、“思維懶惰”、“思考弱化”、“創新荒蕪”。

領導對待聽話的員工,有三種心理值得關注:(1)信任感。有的領導認為,自己佈置一項工作,聽話的員工就會“無條件”執行,不逾矩、不越線,不偷懶、不打折,領導從內心很信任、很放心。(2)輕視感。有的領導覺得,聽話的員工怎麼用怎麼順,好脾氣、沒意見,產生了一種“員工越聽話,領導越看不起、越輕視”的心理,從內心看不起聽話的員工,反而是“越聽話越不被當回事”。(3)弱化感。面對聽話的員工,除非員工做出特別大的業績,否則領導會認為,員工的“聽話”等同於“能力弱化”,覺得員工是因為工作能力不足才表現出“聽話”的姿態。

我將圍繞“越是聽話的員工,越得不到領導賞識”的職場問題展開論述,著重從“聽話”的本質、領導的心理以及員工如何進行改變三個方面進行系統闡述,下面的回答可以作為類似職場問題的標準教材來參考和使用:

一、“聽話”的員工類型:“裝作”聽話和“真實”聽話

職場中,“聽話”的員工有兩種類型:(1)“裝作”聽話,目的是給領導刻意打造一種好的形象,以此來贏得領導的好感,覺得自己服從領導就是維護領導的威嚴,就是認可領導決策的表現;(2)“真實”聽話,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就是性格使然,只管服從執行。

【我的建議】:

1. 如果是“裝作”聽話的員工,想要恭維領導、奉承領導,方式很多,沒有必要採用“偽裝”聽話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因為“裝作”聽話,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會很高,遇到非常重視員工能力、喜歡善於思考的員工的領導,那麼這種職場發展受限的代價無疑是高昂的。

所以,如果單單是為了達到奉承領導的目的,員工完全可以採用“語言”和“行為”兩種方式來進行。

【話術建議】:王經理,我感覺這個方案已經非常完善和合理了,私下我們幾個部門領導就已經通過氣了,這套方案非常契合當下公司現狀,幾乎囊括了所有生產和銷售環節的問題,看後我們也是大受啟發,我覺得完全可以立即下發執行。

2. 假如是“真實”聽話的員工,我覺得員工有必要好好思考三個方面的問題:

(1)思考自己的性格或工作風格。如果工作和生活中,自己都是一個“聽話”的人,那麼這類員工一定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在職場裡領導肯定不會待見,在生活中自己也得不到別人的重視。

(2)思考“聽話”在不同時境下的含義。“聽話”,得用“兩面性”或“辯證法”來看,有些場合,聽話就是對領導的支持;有些情境,聽話就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表現。

(3)思考“聽話”的利弊得失。不同類型的領導,對待“聽話”的員工便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評價。如果是“能力型”領導,聽話的員工會被認為是敷衍工作、或是能力不足;假若是“專權型”領導,則會傾向於聽話的員工,因為這類領導看重的是“執行”;假如是“智慧型”員工,則會覺得聽話的員工不善於思考,更別提創新了,所以聽話的員工,在領導的心目中也得不到重視。

二、不欣賞“聽話”員工的領導類型:“輕視型”和“能力型”

“聽話”的員工,在職場中基本是能夠獲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的。為什麼?因為聽話的員工,時刻是以一種“服從”的態度和行為去與領導、同事相處的,沒有針鋒相對、沒有意見建議,只會用態度和行動去踐行。

一言以蔽之,聽話的員工,和領導、同事永遠是在“合力”的方向前行著。

那為什麼有時“聽話”的員工還得不到領導的“欣賞”?我認為要從領導身上來剖析,兩種“常態心理”不得不引起關注:

(1)“輕視型”

職場有句話,話糙理不糙:“別拿自己當回事,別拿別人不當回事!”

領導管理員工,雖然有上下級關係,儘管有管理和被管理的差別,但是領導尊重員工的心理一定不能缺失,否則,這樣的領導就是不合格的領導。

本來聽話的員工,對待領導就是畢恭畢敬,不敢違和,面對說一不二的領導,聽話的員工更是會無緣由地服從安排和執行工作任務。

然而,有一類領導卻從內心看不起員工,覺得聽話的員工本來就是這樣的,怎麼用怎麼順、怎麼管理就怎麼管理,沒有脾氣、沒有意見,不提要求、不講條件,這樣反而會讓領導從內心看不起聽話的員工,而那些經常挑三揀四、喜歡找茬的員工,領導反而還會在內心予以重視,不敢輕慢。

這種職場現象很有趣:你越是聽話,領導越覺得你沒有分量,越覺得你可以被輕視和怠慢;反而,不怎麼聽話的員工,領導還不敢輕慢,內心格外重視,生怕這類員工又會捅出簍子。

這種現象有點和“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一樣,越是省心,越不受重視,越覺得你應該就如此,否則就是不聽話;反而,經常出亂子的,一旦表現好了,好會受到獎勵,這就是典型的“倒差現象”!

(2)“能力型”

“能力型”的領導,基本都是務實苦幹、看重業績的領導,而聽話的員工,恰恰基本都是成績平平的領導,價值觀的衡量,本身就在兩個不同的方向。

有人說,不對啊!能力型的領導,看重的不就是員工的執行力嗎?
事實確實如此,但是,一個方案具體落地後,往往和實際的工作差距,都有百分之三十的偏差。這是“前程無憂”在2016年關於領導決策執行力的調查報告中得出的一個觀點。

“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曾講:領導的決策,要在持續糾正中與工作接軌,否則,累計的偏差效應會直接影響工作的結果。

按照德魯克的認識:聽話的員工即使點滴不漏地執行領導的決策,實際效果也會出現偏差,甚至偏離既定的目標,勿談工作業績,可能還會受到領導的批評和責罰。

【小結】“能力型”領導,看重的是工作業績,基本不會欣賞聽話的員工。

三、“聽話”的本質:能力不足、思維懶惰、不會創新

“聽話”,字面意思就是“服從”、就是“落實”、就是執行。

但是,“聽話”、“服從”,從領導的立場來講,就是從不“思考對錯”、從不“分析緣由”、從不“主動創新”。

表面上,聽話的員工對領導的安排是“無條件”地執行,對領導的工作部署是“不打折扣”地落實,但是,我認為聽話的本質則是“能力不足”、是“思維懶惰”、是“創新荒蕪”。

(1)能力不足

“聽話”的員工,除了自身性格和處事風格外,基本都是因為“能力不足”而導致的一種外在表現。

職場中,“能力”似乎是衡量和評價一位員工的首要指標,似乎是不同類型領導都傾向和認可的。所以,能力不足不被領導欣賞,是理所當然。

【我的建議】:

員工提升能力的渠道和路徑有很多,但是“聽話”的員工,首要選擇的提升方式就是“業務能力”,這是聽話的員工較為容易做到的一點。

(2)思維懶惰

思維懶惰,不只是“聽話”的員工才有的不足,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表現。因為“思考”,從來就是一件“陣痛”的事情,深刻的思考往往緣於內心的痛楚。

所以,很多人不願思考,就是不想揭開過往的傷口,採取一種麻痺或逃避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不足。

【我的建議】:

學會思考的方式很多,針對“聽話”的員工,有一個比較切實實際、又容易出成效的辦法:堅持每日工作總結,對自己每一天的言談舉止和行為處事進行分析,對每一日的工作和任務進行彙總,提煉經驗,剖析缺點,這樣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的過程。這種思考方式,不僅有助於自己彌補缺點,而且還有助於自己提升工作質效,有利於工作業績的呈現和提升。

(3)不會創新

職場中,“聽話”的員工,離“創新”的距離,似乎很是遙遠。

聽話的員工,會讓領導產生一種錯覺:態度不夠端正,對工作不負責任,得過且過,從不主動思考,從不提出建議,從來不會創新。

可以看出:創新,是思考鏈條的末端,一切的意見和建議、一切的想法和考量,落腳點都在創新上。所以,聽話的員工,但凡在創新上下力氣,領導欣賞則是必然。

【我的建議】:

創新有“量”的創新和“質”的創新,“聽話”的員工,可以從“量”的創新上下功夫,比如對同類型的工作方式進行延伸和擴展,創新出同類型的工作方法。

“量”的創新,“聽話”的員工較易達到,契合實際的,才是管用的。

四、結 語

越是聽話的領導,越不受領導賞識,這種現象基本符合職場現狀。因為聽話的員工,除了獲得領導信任外,基本都是不利因素。尤其是“輕視型”和“能力型”領導,對聽話的員工,肯定是不認可的。所以,聽話的員工,要從我提出的以下三方面來改變現狀:

(1)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這是一條捷徑,是突破口,可以直接改變領導對自己的印象和看法;

(2)進行每日“工作總結”,這是每位員工都能做到的,從業務工作到處事交際,反省和總結、教訓和經驗,點滴的積累都會提升自己在領導心目中的分量;

(3)主動進行“量”的創新,在方式方法上進行擴展式、縱深式創新,這種創新只要下力氣,基本都能達到,而且肯定會獲得領導的重視。

—END—

我始終相信:“一支筆足以撬動職場,一支筆足以結識你我!”我是【職場筆桿子創業】,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為你解疑釋惑。如果你覺得我的建議有用,希望【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

職場筆桿子創業


給大家講個我同事的故事吧。

在之前我工作的那個公司裡,就有這樣一個同事。

她每天特別忙特別忙,是那種從早到晚的忙,而且是實打實的忙。

領導總是會給她分配很多任務,而這些任務又都比較繁瑣,每個都需要她認真去做。

對了,這還是一個沒有結婚的姑娘家,忙的沒有時間談戀愛,更別提相親了。

偏生她還是那種不會拒絕領導的,老實人性子。同事們都勸她給領導提提意見,讓她能有時間休息,如果有時間,也能關注一下自己的感情生活。

偏偏她一次也說不出口。

後來我因為工作調動,就離開了那個公司。不過聽說那個姑娘還是很忙很忙,朋友圈也經常不更新。

再後來,也沒聽說她升職的消息。

大家讀到這個故事,第一反應都會為這個姑娘鳴不平。覺得她兢兢業業,而領導卻這樣對她,似乎有一點說不過去。

但是不要忘了,職場從來不是什麼講究人情味的地方,很多時候,職場是殘酷的。

那些能讓我們扎心的,往往是職場的真相。

特別聽領導話的員工,大多任勞任怨。

我相信,在很多工作崗位上,都不缺乏任勞任怨的人。

這些踏實努力的員工,任憑領導安排。領導說東,絕不往西,做好領導交代的每一項工作。

如果你讓這些員工去跟領導談待遇,談報酬,我相信他們是不會去的。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認真完成工作就是自己的使命。

雖然談不上幹一行要愛一行,至少他們能踏實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本身就已經十分優秀了。畢竟在工作崗位上,還有很多混日子的人。

但是在領導眼中,這樣的員工,可能並不能讓領導滿意。

領導賞識員工,更多的時候是看能力。

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們都最喜歡那些聽話的學生。聽話講規矩照做,再加上成績優秀,那簡直是各科老師爭相誇讚的對象。

但是在職場中,聽話照做,可能就不一定符合領導的標準了。

領導從大局出發,很多時候要考慮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企業的戰略問題。

領導最需要的,是能有人幫他出謀劃策,或者解決疑難雜症。

這些重要的、能力強的人物,可能平常不顯山不漏水,但是往往在公司的關鍵時刻,能發揮出巨大的力量。

這樣的人,即使不夠聽話,在領導眼中也是十分優秀的。

只能在領導的指揮下辛勤工作的員工,在領導心目中,可能就比不上這些,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厲害人。

所以聽話並不是職場工作的標準。

只有業務能力強,能給公司帶來實際的效益,才是能讓領導賞識的關鍵點。


林山夕雨lin


在我目前的職業生涯中,我只遇到過一位領導,已經過了花甲之年,公司養了200號人,底下的高管和中層幹部我都接觸過,他們都很聽話,這個老領導也不太聽員工的建議,只覺得自己是最牛逼的,最優秀的。只此一例。我似乎已經看到了他的公司已經走下坡路很久了。

多數領導還是喜歡底下員工提供創新的、合理的建議的。聽話,只是一種低質量的順從,並不是什麼高質量的努力,所以很難得到領導賞識。領導非但不會欣賞你,有時反而會看不起你。

首先,我們先界定一下聽話的員工,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聽話的員工。

  1. 聽話,但懂得在權責範圍內思考的員工。一個堅固的團隊確實很需要這樣的人,如果團隊中個個都是奇思妙想,無法沉穩的工作,也很難取得“真經”。唐僧團隊中的沙僧,其實就是一個非常聽話,老實沉穩,但又忠誠且會在權責範圍內做的很好,比如唐僧的包袱,無論什麼妖怪想要索取,沙僧都保護的很好,整齊劃一。在現實中,財務崗位也是如此,很多優秀的財務崗位,能夠在完成公司規定的目標之下,善於從財務角度發現企業的風險,提出規避的建議,這樣的員工絕對是一個好員工了。

  2. 聽話,但不願意思考、不願意創新,循規蹈矩的員工。這樣的員工一定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因為一個不會思考的員工,只會重複作業的員工完全可以被機器替代,至少也是服務外包。公司不會養這樣的員工,公司能夠發展多遠完全要看中層業務的能力。如果永遠聽話沒主見,則永遠會有新人來替代。

其次,我們探討領導賞識什麼樣子的員工。

我們先不談創業公司,只談一個正常體制下運作的團隊,領導賞識怎樣的員工。一個擁有管理經驗的領導,組隊方式一定是多樣的。因為團隊代表的是一個整體,為完成一個目標,團隊中的每一個螺絲都要承擔其特殊的職能:有的人善於溝通和表達,那麼他去接觸客戶,做營銷;有的人善於數據分析,他們他做售後工作,分析客戶心理,提供定製化服務方案;有的人善於擔責,敢於做出判斷和決策,那麼他可以擔任組長,帶領小分隊開闢一條新的道路;有的人非常細心,善於留意部門下發的文件,那麼他可以做行政類工作,做文件歸檔。無論如何,一個人在職場中,必須要有自己的閃光點,並將閃光點發揮到極致,規避缺陷成為前進的絆腳石,那麼,這樣的人就會受到領導的賞識。

最後,我們要理解:領導永遠關心的是結果。

你聽話也罷,不聽話也好。我們必須要知道,領導、老闆、甚至小小的中層管理者,大家要的都是結果。無論在過程中,你用怎樣激勵的言辭提出了怎樣慷慨激昂的建議,無論你如何沉默不語不發表任何建議,只要你最終拿出的結果符合領導的預期,那麼不賞識你,還能賞識誰呢?

圖前排左一對是領導和政府簽約,很榮幸我是一個聽話而又不循規蹈矩的員工。


岱兮


朋友前一段時間就跟我講了一個,發生在他們公司的事情。他們公司新招聘了一名員工大劉,黑黑的看著挺憨厚老實的。


平時朋友給他安排什麼活就幹什麼活,簡直就是朋友的小幫手。但是朋友卻說:本來找他進來是想讓他幫我出謀劃策的,沒想到這幾次招的人都這麼聽話。


我問他:聽話不好嗎?你是沒見過不聽話的員工有多難管,要不然給你介紹個不聽話的員工?

他居然直接就答應了,於是我就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原來他不是不喜歡聽話的員工,而是不喜歡沒自己的想法,凡是都聽他的安排的員工。

一、為什麼這樣說呢?

01沒主見

很多職場人都會抱怨,我已經很聽領導的話了,為什麼他還是老批評我,說我做的僅僅能打及格的分數。


其實是因為你沒有自己的想法,領導的安排只是完成工作的最低標準。如果你想把工作做到最好,那就要在這個基礎上加上其他的想法,把領導沒想到的給考慮到,這樣才能。

02沒有創造力

職場上太聽領導的話很容易失去創造力,一個人一旦失去創造力,那麼,就很容易被職場所淘汰。


作為一個職場人,要先想清楚公司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員工。如果你不知道,那就從那些能力強升值又快的員工身上找。看一看他們出了能力以外,身上還有什麼特質。


有自己的想法?能為領導出謀劃策?能給工作創造出新意?能給公司創造最大的收益?


如果這幾種特質都集中到同一個人身上,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是不是會很快就得到領導重用和升職加薪呢?

二、如何做才能得到領導賞識呢?

01多讀書

職場上,很多人在遇到事情時會變成熱火上的螞蟻,這時他們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聽領導的話,做的和別人一樣。


遇事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頭腦的清醒,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其實,讀書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通過讀書可以增加自己的涵養,減輕壓力,還能讓你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開闊視野。


內心的涵養和素質提高了,會讓你在看待這些事情時變得更坦然,腦子更清醒。

02多反思自己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都是牢騷和抱怨的製造機,總覺得這是領導或同事的原因,從來沒在自己的身上反思過。


其實工作上出現問題時,很多原因是自己造成的,但人們都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平時日常工作中,每做完一項工作都要反思。列出自己工作中的好處和失誤,讓自己下次在工作中,把好處做的更好,失誤給避免掉。

最後

作為職場人,在日常工作中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讓自己充滿創造力。這樣才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讓領導更器重你。


你是個聽領導話的員工嗎?

歡迎評論區與我交流哦!


職場能量島


我認為得到領導的賞識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聽話並不代表你可以做好任何事情,而領導所看重的是你是否能夠替他分擔更多的壓力。

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我的一個同事小馬,一本畢業來到我們公司,在公司不善言辭,開會時幾乎不發言,也不喜歡錶現自己。但他對領導的話言聽計從,領導分配的工作他總能按時完成。但是來到公司三年了,沒有漲工資,沒有升職。有一次領導手裡有個項目想放手給他做,結果項目中出現的任何問題都去找領導解決,大事小情都要領導做決定,此事過後領導也就打消讓他單獨負責項目的念頭,他自己好像更安於現狀。

每個領導都希望自己所帶領的團隊每個人都可以獨當一面,工作能力強、團隊氛圍好,團隊協作順暢、工作效率高。這樣不但倍有面子而且也能夠體現出自己的能力,他不在乎你有多聽話,在乎的是你能否快速的成長。

為何小馬得不到賞識,是因為小馬本身的缺陷導致的,而這也是聽話的員工最容易患的“職場缺陷”。

簡單來說“職場缺陷”是罪魁禍首,下邊職場將軍簡單分享幾點常見的職場類“缺陷”,希望對同在職場的你有所幫助。

“職場缺陷”症狀分析

  • 職場中的“人格”缺陷
  1. 缺乏自信心

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依賴心比較重,這種缺陷是典型的不自信的表現,像例子中的小馬。他對自己就充滿著不自信,總想著有困難找領導解決,不想把自己的角色轉變過來,總想著依靠他人來解決問題。

  1. 缺乏進取心。

對任何人或事都缺少思考,對工作缺少總結,沒有經驗教訓何來工作進步。在職場中不可安於現狀,沒有去學習的心態領導如何放心安排你工作呢,所以缺乏進取心也屬於典型的“職場缺陷”。

  1. 缺乏擔當

在職場中很怕做錯事被處分,這樣的人缺乏擔當,也可以認為缺乏領袖氣質。如果因為做錯事而選擇不去做,那麼你永遠都沒辦法成長。像例子中小馬,領導希望他能獨立完成一個項目,但是你事事都請示領導,做不了任何決定,何談替領導分憂解難呢?

  • 職場中的“思想”缺陷
  1. 缺乏判斷力。

對一件事情缺少自己的認知,沒有判斷力,這個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來做一些無用功。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使得自己在職場中活的很累。現在的職場都講究團隊合作,如果因你一個人而耽誤了整個團隊的計劃實在得不償失,所以一個人要有的判斷力在職場中是非常重要的。

  1. 缺乏創新。

也可以說因循守舊,習慣於公司的規章制度下工作,不會質疑任何流程或工作方法,只懂得的埋頭苦幹。創新力實則來源於平時工作的積累,以及對工作的理解程度和熟練度。只有熟練的掌握工作的流程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原有的基礎上去發掘去創新。

  1. 缺少主觀能動性。

對自己的工作沒有規劃、沒有目標,一般最典型的體現是領導安排到哪一步就會做到哪一步。缺少自己對工作的想法,和對工作目標的分析。小到月度總結,大到人生目標。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需要不斷總結,發現問題去改進。一個人如果沒有了目標那跟行屍走肉有什麼分別呢?

總之,以上“職場缺陷”的症狀是你得不到領導賞識的重要原因。

那麼如何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呢,很簡單解決了這些所謂的“職場缺陷”你會發現在職場中你也能夠活的精彩。

解決“職場缺陷”症狀的幾個建議

  • 不斷學習建立自信心,要有進取心

拿破崙曾說過: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自信心是你的立世的根本,唯有靠自己才能更好的生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靠工作養活自己。如果在職場中沒有自信那就要鍛鍊自己,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學習周圍的同事。在開會時經常發言表達自己看法的同事;在會議室裡為領導做報告的同事;在年會上表演節目的同事這些都是自信的表現;而這些都是一個需要建立自信的人學習的榜樣,所以想要有自信最快的方法就是學習你身邊的人。

前些年有句流行語:對待自己要狠一點。如何狠呢?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對於學習的進取心是你必備的。如果你不去學習、不去進步即使你底子再厚,遲早有一天會被身邊的所有同事超越。那麼意味著你對這個團隊和這家公司來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失業。在這裡給你個建議:給自己制定一份學習計劃,每天進步一點點,逼著自己去學習,堅持下去,讓學習成為習慣,慢慢積累,那麼你距離成功就不遠了。

  • 對待工作要有熱情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這是托爾斯泰說的,職場人對待工作必須要有熱情。因為這是你的職業道德,如果你不熱愛這個工作那麼你何談責任心呢?如果你有責任心那便相當於對待工作有了擔當,這份擔當也不是隨便就可以擁有的,他需要不斷的努力去獲得的。有了擔當領導也會放心的把工作交給你去做,久而久之你的團隊會非常信任你,升職加薪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 要善於總結工作中的失誤

一個人有失誤很正常,關鍵是發現了失誤不去改正,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你的工作失誤了可能導致團隊工作沒辦法按期完成,如果不去及時糾正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我個人是習慣於每週都寫總結,主要內容就是工作中的失誤,以及之後的改善對策。這種習慣我已經堅持了三年,現在已經演化為我們部門工作中的失敗履歷庫,它的作用就是幫助你快速成長,個人認為它的作用遠遠大於任何一個規章制度。

  • 要鍛鍊自己的判斷力和創新力

有了正確的判斷能力,做事才能做到盡善盡美。而有了創新力才能讓你在工作找到更多的樂趣,工作起來會有更多的激情和熱情。而職場中做事不但要力求完美還要尋找到完成工作的成就感。那麼你就會對你的工作產生不斷的產生興趣,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你的工作也不會顯得枯燥、乏味且沒有新鮮感。所以判斷力與創新力二者缺一不可。

  • 要有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對一個職場人來說非常重要,我個人認為做這個職業規劃最好時間是在上大學之前就把它計劃好。包括大學選專業,將來從事什麼行業,需要考相關的職業資格證,一直到你在工作的時候制定3年到5年完成你的職業目標。當然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即使你已經工作了幾年了,那也必須要做規劃。有了目標你才會有動力去完成它,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你離成功就近一點。所以做好規劃是你行動的開始,當你一步步的完成你的職業規劃時,相信你的收穫不僅僅是職位的晉升,更多的應該是人生感悟。

綜上所述:聽話的員工得不到賞識,原因在於他們有“職場缺陷”。而解決這些缺陷,需要的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總結,不斷的鍛鍊,還有對工作剪不斷的熱情。相信我這樣你會很快甩掉“職場缺陷”的標籤,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職場將軍


剛入行做策劃的時候,我的直接上司是大BOSS才從員工提升上來的領導,他做事有個習慣,就是幾乎從來都不做決定直接拍板,事事都會提交給大BOSS等到他下決定。


直到有一天老闆在外面出差接到他的消息,給他打了一個電話說:阿貴啊,你要自己敢於做決定,不要怕擔責,我升你起來是為了給我分擔事物的,不是讓你給我找事的啊。

我在一旁聽到了以後就有了一個警示:有些事情自己能上就不要後退,即便在老闆看來有些衝動,因為這是承擔,也可能是主動的責任心。


事實上在職場聽不聽話真的不是很重要,領導賞識與否你取決於你1對他有沒有威脅,2對他有沒有利益,3你有沒有能力。如果你有沒有威脅,有對他有利,還有能力的話,說實話越聽話,可能他會越喜歡你不要不要的。


你不聽話反而他才不會賞識你呢,畢竟不聽話代表著有可能會反抗他的權威和地位和理性,要是賞識你不久助長了這種挑戰他的風氣?比如我畢業剛入職的公司,前面一個同崗員工就是因為挑戰了領導的權威性被開除走人的。


當然所有的事情我們都不能一概而論,到底該不該聽領導話,聽領導話到什麼層度,嗶哩認為還是要根據公司的環境,領導的個人喜好來,別一不小心拍到了馬腿上面,也別讓太過於沒有主見讓領導看不起。


荷華影評


有的人是聽話,能力不行,工作做得稀爛,領導心裡有數。能力不行的人,領導自然不會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們做,更沒有被重用的機會,自然也不會得到領導賞識了。

我跟你講講我之前一個同事的經歷,你就明白為什麼了。

曾經有一個同事,就是那種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的人。經常我們做軟件的概要設計,明明領導給的方案很有問題,我們都很反對,只有他很明確地站出來支持領導。

後來,真的按照領導的方案實施了,結果做出來有很大的缺陷。客戶那裡不通過驗收並且拒絕付款,只能花三個月大改,改到用戶滿意,才驗收付款。

經過那件事後,領導明白他是什麼樣的人了,對他這個人就不是很相信。一般有什麼事情也不徵求他的意見,因為領導說什麼他都說好。

不過因為他比較聽話,領導試著讓他做一些管理的工作,分擔一下領導的工作量。不過說是管理,其實就是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比如,說服大家長駐邊遠地區,安排大家長時間加班啊。這樣以後,這位同事在團隊裡的人緣更差了。

這位大哥心裡其實很清楚,領導這樣做並不是器重他。

在職場上要獲得領導的器重,最主要的是有你的核心競爭力,別人做不了的事情,你能做好。別人能做的事情,你比別人做得更快更完善。單單聽話,對領導來說,這並不沒有什麼價值。a

就拿我們親身經歷來說,我們就親身經歷過這種情況。但是我們成功的扳回這個對我們不利的局面,所以有時候我也佩服我自己,就是一個人狠話不多的一個角色。

那年在永康達幹並車,開始發工資感覺工資就是比那幾個不太聽話的人工資低,我和大飛就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產量低了?幹活我們也服從領導的安排,就是平時不太愛說話,幹活不比別人差。

大飛和我就把乾的產量給對比一下,結果產量不低,工資卻低,那個月又發工資了,還低!我和大飛那天晚上是夜班,咋倆買了參考消息,揚子晚報,躺在地上的紙板上看,就是不幹活,聽說這個活急等著要,那你就等著吧!

報紙看完了,睡覺!

一直睡到兩三點鐘,同事過來說還是乾點吧,大飛說,幹多幹少工資都低還幹啥幹?最後繼續睡,睡到五點半,等到六點下班了。

再來上班的時候,是白班了,車間主任一句話都沒說。我倆管她呢,該聊天聊天,不叫不幹,坐在那裡,反正不請假就是不幹活。

最後車間主任她可能把事情向廠長反應了,說是工資加一點,我們這才去幹活。

等到下月發工資,基本上跟他們幾個差不多了,聽話的有時候真的是吃虧,既然如此何必聽話當傻子?

有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張三和李四兩個員工,同一時間入職、拿著同樣的薪水。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張三就青雲直上,而李四卻原地踏步。

李四想不通,就去找老闆。老闆說:你現在去集市看下今天早上有沒有賣土豆的。李四回來以後說:“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老闆又問:“有多少?”李四又跑去問,回來告訴老闆:“一共40袋”。老闆又問:“價格呢?”李四委屈地說:“您沒有讓我打聽價格。”

老闆把張三叫來:“張三,你現在去集市上,看看今天早上有沒有賣土豆的。”張三也很快就從集市回來了,他向老闆彙報:“今天集市上只有一家賣土豆的,一共40袋,價格是兩毛五分錢一斤。我看了一下,這些土豆質量還不錯,順便帶一個回來給您看看。”

張三和李四同時間進入公司,卻有不同的成就,這些都源自於兩個人的認知差異有所不同。張三在完成領導的任務時,做了全方位思考。而李四,卻只盯著老闆下達的指令,在他看來,這就是老闆想要的。

所以你看,李四很聽話吧?老闆說什麼是什麼,讓幹啥就幹啥,絲毫沒有自己的一點想法。

但同樣是聽話,張三又是怎麼做的呢?

他不僅聽老闆的話,還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最後給出了老闆滿意的答案。

所以不是因為你聽話,得不到領導賞識。而是因為你的聽話,沒有產生任何價值。

身為下屬,聽話是基本的。但是你在聽話以外的範圍上,所產生的其他價值,才是領導賞識你的根本。


疏可時代創業聯盟


聽話和被領導賞識之間不是矛盾的,聽話的優勢很明顯,另外被領導賞識是件複雜的事,而且題主可能對聽話有誤解。

我的領導就是那種非常聽領導話的人。只要大領導吩咐一件什麼事,他肯定會漂亮的把它做好,做到讓領導滿意為止。

有次大領導第二天要去參加一個緊急會議,他被臨時安排要一同前往,而且會議材料由他來準備,他沒辦法只好當天晚上熬通宵準備材料。

結果第二天送去給大領導的時候,又說那些地方不對還需要再改,於是坐飛機的時候兩人一邊商量一邊改,改完之後大領導直接說到時候你來講,儘管32小時他沒合過眼他也直接就答應了。

我的領導就是那種很聽領導話的人,但同樣也很被領導看重呀,所以我覺得被領導看重和聽話之間是不矛盾的。

傳遞忠誠,表示忠心

我們先來說說聽話在職場的意義有什麼?

聽話最重要的一個優勢是,能讓領導感受到員工的忠誠。

職場中最讓人忌諱的就是背叛。

任正非最看重的手下李一男是個天才。15歲以“湖北神童”的身份進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學習,智商超高的他1992年在研究生二年級時就被華為招入實習。

憑藉著出眾的工作能力與人際關係處理,李一男在華為風生水起。

2000年,李一男結算了華為的所有股權和分紅共計1000多萬元,離開華為,隻身前往北京創辦港灣網絡公司。任正非不僅給李一男專門開了歡送會,還讓他做了華為的代理商,支持他創業。

靠代理華為的產品,李一男賺到了第一桶金。公司成立第一年李一男的港灣網絡就營收2億元,往後短短三年之間公司盈利又翻了近3倍之多。

李一男少年得志,慾望之海愈加難填,一番思索之後他決定走一步險棋:先從華為內部挖來大量技術與銷售人員,再用自己的公司開發並出售華為的競品與服務。

當時本就危機重重的華為被李一男背後捅刀,差點沒挺過來,任正非後來回過氣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門戶,任正非親自拍板成立“華為打港辦”與李一男的港灣網絡一決雌雄,最後李一男慘敗。

這樣的例子在商場和官場上比比皆是,它們都告訴我們職場的忠誠很重要,尤其是不要背叛那些對你有恩,曾信任過你的人。

領導風格決定,被賞識的方式

說完好處,我們再來聊聊被領導賞識的複雜性。

有的領導在職場上是強勢的,他不喜歡別人說太多,只需要別人照著他說的做就可以了,還有種領導喜歡那種不說話只做事的人。

這兩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都是領導喜歡聽話順從的人在身邊,尤其是國企和事業單位,他們不喜歡太多想法的人。

這種在電視劇中比較常見,尤其是宮鬥電視劇裡面,那些混日子的領導就喜歡找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下屬,沒啥特別原因,過得開心。

另外有些領導競爭意識很強,喜歡精明能幹的人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他喜歡身邊的人都強大能幹,助他在職場上打過競爭對手。

古代帝王之家,皇上的兒子爭太子之位的時候,各皇子就力圖找能幹之人作為自己的幕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哥哥爭太子之位的時候,兩人都在各自網羅可用之才。

他哥哥的擁躉者主要是李家老臣,他們地位尊重;李世民的擁躉者主要是秦叔寶等戰將,他們戰功赫赫。

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輔佐自己的人光聽話就不夠了,還必須要能幹,才能助領導成就高位,所以這個時候;兩人都很想要網絡人才。

你看,不同的領導喜歡的人才是不一樣的,有的領導就圖個開心,有的領導就要找得力助手。

聽話與否,在不同領導面前,其重要性就不一樣了。

聽領導話不是做一隻“癩蛤蟆”

那些覺得越聽話越不能得到領導賞識的人,可能誤解了聽話的意思。

聽話是指對領導絕對的忠誠,其中既包括了令行禁止,也包括了直言進諫,最重要的是絕對的執行力。

但很多人都理解成了,聽話就是領導說一句,你做一下。有點像瘌蛤蟆別人戳一下,你跳一下。

其實這不叫聽話,這叫沒靈性。

這樣的人雖然也是忠誠,但是他不能為領導分憂,就像是領導去打獵,這樣的人只能做獵狗幫領導做小事,不能像領導的心腹一樣出謀劃策。

所以,聽不聽話與能不能被賞識的關鍵在於具體個人背後的主觀能動性。

換句話說,一個有能力又聽話的人一定能在職場上走得遠。

《人民的名義》裡祁同偉沒有喪心病狂之前,還是那個高育良最好的學生。他聰明、敢打敢拼,作為一名緝毒警察總是衝在第一線。他也聽話、忠誠,遇事總愛請教高老師該怎麼辦,對於老師交代的事情也做得很到位。

他因此晉升也很快,從一線警察升任至公安廳廳長。而這些跨越是他的個人能力和忠誠綜合的結果。

雖然最後結局很慘,但其上升軌跡說明了唯有個人能力與忠誠相結合的時候,前進才有可能。

總之,“越聽話”和“不被賞識”之間是不具有強關係的,因為聽話有它的天然優勢,被賞識具有其複雜性,更重要的是,聽話不是有一做一,而是在具體限制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文山


我來說說我遇到的情況。

之前在一家公司時,我先後合作過兩個設計師,一個設計師很有自己的想法,做事很靈活,經常也會給我一些建議。另外一個設計師很乖,你讓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從來不發表自己的意見,遇到問題也是悶在心裡,只能說真的是很聽話了。

我和這兩個設計師合作下來,那個很靈活的設計師讓我省心不少,做出來的東西也很有想法,學東西也學得很快,我教她也教得開心。那個很乖的設計師,真的讓我很心累,就像教小孩一樣,一點一點的教她,一點一點的把我的想法說出來,她才能明白,然後做的時候,你說一點她就動一點,不會自己去想一下怎麼做圖片會更好看,更有創意。

所以作為領導的我,對於這兩個設計師會更喜歡哪一個呢?答案顯而易見。

領導會更喜歡那些給他提建議、對他有幫助的人

很多人都認為,在職場上要聽話,聽領導的話,執行領導的要求,在某些時候,這是沒錯的,是一般常規的、保守的做法,但大部分時候,領導會更喜歡那些可以給他提出一些建議,對他有幫助的人,而不是那些永遠按部就班的人。職場上聽話的人很多,但是要做到既讓領導覺得你聽話,又讓領導覺得你是有價值的,可以給他提供幫助的,這樣才會被賞識。

聽話不是護身符,提高個人能力才是硬道理

職場上,一味的聽話,對領導來說,並不是好事,領導也希望自己能在公司保持地位,不斷上升,所以也希望他的下屬能力強,下屬能力強,對他的工作才是有幫助的,才能讓他走得更遠,所以,聽話不是護身符,提高個人能力才是硬道理,能力強的下屬,自然會發光發亮,被領導賞識。

職場上,既要聽話,也要適時的展示自己

聽話雖然不等於你有執行力,但至少態度是端正的。特別是職場小白,在聽話的同時,也要適時的展現自己的才能,讓自己被看見,被看見才能被賞識。


豆芽的小窩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農村經常用來貶損人的一句土話:指一堆cha(吃的意思)一堆。就是說,這個人不動腦子,不懂變通,通常是別人說一件他幹一件,說不到的自然也不會幹。

這種人,說好聽點是聽話,說難聽點就是盲目的順從。別說領導不會喜歡,恐怕就連自己的家人朋友也受不了。為什麼呢?因為跟這種人溝通交流真心累。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A和B同時進入了一家蔬菜公司。半年後,張三生氣的找經理抱怨說:“我和B同時來公司,憑什麼他升職加薪?而我每天也盡職盡責地工作,為什麼我沒有?”

經理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說:“這樣吧,公司打算預定一批土豆,你先去看看哪有賣的,回來咱們再說這個。”

於是,A火急火燎地走了。

半個小時後氣喘吁吁的找經理彙報說:“20公里外的蔬菜批發中心有賣的。”經理問:“一共有幾家?”他撓撓頭,說:“我只看到有賣的,沒注意有幾家,你等會兒,我再去看看。”說完又急呼呼走了。

半個小時後,再一次找經理彙報:“一共有三家。”經理問:“價錢是多少?三家一樣嗎?”A愣了愣說:“這個沒問,你再等會,我再去一趟。”說完又要走。這時,經理叫住他:“你不用去了,你去叫一下B吧。”

一會兒,A和B一起走了進來,經理先對A說:“你先坐下歇會兒吧。”然後對B說:“公司打算預定一批土豆,你先去看看哪有賣的?”

四十分鐘後,B回來彙報:“在20公里外的蔬菜批發中心有三家賣的,其中兩家是1.2元一斤,一家是1元一斤。我對比了下,發現1塊的質量好又便宜。如果要的多,還可以再優惠。我留了他的電話,需要的話隨時可以送貨。”

經理說:“我知道了,你去忙吧”於是B出去了。

這時,經理才對著目瞪口呆的A問:“你都看到了吧?如果你是經理,你會給誰升職加薪呢?”A慚愧的低下了頭。

這個故事恰到好處的說明:僅僅單純的聽話是完全不夠的,領導真正賞識的是既聽話又有能力的人。

就像故事中的A,雖說很聽話,工作也很賣力,但是問題就在於:缺乏主觀能動性,不會開動腦筋。對於領導安排的事,只是照本宣科的執行,看上去是“做了”,但是做沒做好卻是另一回事。

而故事中的B,就是充分發揮主管能動性的表現,做事情不僅能夠發散性思維,還會舉一反三,考慮問題周到而又全面。對於領導安排的工作,不僅是“做了”,而且是“做的完美又高效”。這種員工,才是領導真正需要和欣賞的。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題主的問題:職場中,為什麼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

答案是不是一目瞭然了?

因為你所謂的聽話,就是盲目的順從,這顯然不是領導想要的。說白了領導想要的是一個既能服從他,又能有自己的想法,想他所能想的,以及他所不能想的,你統統都要想到做到。說白了,就是要你做領導肚子裡的蛔蟲。

以上是個人淺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