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退休后,不愿意再和同事们联系,见面了都是客气两句,没什么可说的,什么原因?

职场幸福路


阿胖觉得这是个特别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是能够牵扯出许许多多的知识与干货的,就像这个问题,一旦搞清楚了,就能够明白如何建立优质、长久的人际关系了。

一、为什么退休之后见面就只是客气两句,不愿再和同事联系了?

这其实就是人际交往中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当2个人的生活不再有交集的时候,无论这2个人有什么样的关系,感情都会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咱们从初中毕业到高中的时候,身边的同学经常是大换血,而之前的同学如果还在一个校园,可能会主动联系,有更多的接触。

如果之前的同学不和你在一个学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和他主动联系对方的欲望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就算见面了也就是客气几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如果你们还在一个学校,学校的场景、生活就是你们的共同交集,这样的场景很容易激发出你两脑袋中做同学的共同回忆,那这里又是一个交集。

这样你两能够有源源不断的交集,每当有交集的时候,自然也就会去主动联系对方的,不至于就见面客气两句。

如果你和之前的同学不在一个学校了,你两除了脑海中的记忆,一般情况下来说是没有什么交集了。

记忆这个东西是会隐藏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在新的地方有新的记忆,新的记忆会逐渐走到前面来,变成那种最容易想起来的记忆,而过去和你的记忆会逐渐隐藏在黑暗中,直至努力想都不一定想起来的状态。

这样你两可以说是已经没有交集了,那当然不会去主动联系对方啦,如果偶然碰到了,对方的那张脸会刺激到你,把潜藏在深处的记忆给激发出来,这样你两就又有交集了,但记忆很模糊,所以这样的激发出来的交集也就仅仅只能过驱动你客气两句,转头之后,交集又继续隐藏再深处了。

退休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职场上班的时候就像在学校,你们会有一起合作的机会,会一起熬夜、一起加班、一起吃饭、一起学习等等。

这些事情都会成为你们之间的交集,所以未退休的时候,你们的关系很紧密,但是一旦退休了,就像是读书毕业了,虽然还有记忆在,但接下来面临的是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你要花大部分的精力去适应退休生活,那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记忆涌入你的脑袋,之前在职场上的记忆就会隐藏到深处去了,久而久之,就算努力想也不一定想的起来,那自然也不会主动联系,就算碰到了,也就只是打上2句招呼,客气一下了。

解释清楚了原因,那如何建立优质、长久的人际关系估计你也知道了。

二、如何建立优质、长久的人际关系?

要想建立优质、长久的人际关系,你与对方要持续的有交集才行,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特别是换公司、换地区之后,你和其他人的交集必定会极具减少,要想维持,需要用一些其他办法。

好在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一下,其实是很好解决的,就比如现在几乎人人都用微信,你如果换公司了,但很想继续和A同事建立好优质、长久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好好利用好社交软件,如微信。

有一句歌词说得好:

最怕朋友突然关心

你要和朋友持续打造交集,可不要突然关心,我们可以从A同事的朋友圈下手,经常给他朋友圈点赞,你的每一次点赞,他看到之后会想到你们之间的事情,记忆加深,交集就会加深。

如果还有评论,那他针对你的评论还会产生思考,这样不仅之前的记忆会加深,还能略微增加新的朋友圈互动记忆,交集又会加深。

当他的朋友圈里发布了一些可讨论的内容,这时机会就来了,你可以借着朋友圈的话题直接去与他私聊,这样互动的更多,交集也会更深,有了朋友圈的话题做依托,也算不上是突然关心了。

在网络上交流好之后,还可以进行线下见面,你们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密了。

如果A不发朋友圈怎么办?

那就等一些节假日,主动给A送上祝福,顺带再聊上几句,通过互动也同样是能够增加交集的。

总结:许多人退休后,不愿再和同事们联系,见面了就是客气两句,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与同事之间,没有交集了,如果要建立好优质、长久的人际关系,只要不断的维持、增加交集就好。


阿胖: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自我提升·阅读·思维,每一篇文章与问答都是干货满满,如果你的问题,在我头条号里找不到答案,那就算我输

阿胖读书


别说退休的人了,有一些离职的人也不愿意跟以前的同事联系。

我爸就给我讲过他同事的例子。

我爸跟与他同一拨退休的那几个老伙计关系都不错。大家退休前商量好一定要保持联系,经常可以约出来吃饭聚会什么的,大家都赞成。结果退休之后,有两个人从来叫不出来,每次都是说家里有事,老婆不让或者要帮着带孙子什么的,反正就是有各种的理由。几次之后,我爸他们就再也不叫这两个同事了。

退休之后,不愿意跟同事们联系的人,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跟同事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大家彼此的关系建立在同事的基础上,现在大家不是同事了,不用谈工作了,很可能就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了。再见面也不知道聊什么,没有话题,聊天也会很尴尬,有些人就觉得不如不见面了,见面也是寥寥数语。

退休之后的人可能又有了新圈子,没时间跟老同事联系。

有些人退休之后发展了新爱好,生活圈子变广了。他们交了新朋友,有了新生活,也就没时间跟以前的老圈子再有更多联系。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退休之后大家发展的兴趣爱好都不同,有的老人喜欢上了摄影,有的老人喜欢上了旅行,也会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新爱好和新朋友身上了。

大家是同事的时候,关系就并没有那么亲密。

有些同事关系其实很肤浅,并没有太多深交,甚至还不一定喜欢对方。只是碍于同事关系的时候勉强维持着,还能说说话。退休之后,没有任何的交集,也就不用碍着面子,非得跟同事再继续保持这种面上的关系了。 表现得冷淡也能理解。

【总结】同事关系还是很特殊的,不像朋友关系是有多年共同的感情基础,彼此也更了解。同事只是被单位这个大环境,糅合在一起的一群人。离开了单位,大环境没了,共同的基础不存在了,不再联系或者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关注@职场绿皮书,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讲述职场上的那些事儿,与你一起成长。认同我的回答,请点赞、转发、评论。

职场绿皮书


给大家分享一下身边的案例。

我单位的前领导是我的贵人,当初我从其他区县调到本单位工作,完全是无偿给我帮忙。后来为了感谢他,送点礼物都被他拒绝,无奈之下只好请他吃顿饭表示感谢。

几年之后领导退休了,他几乎都不到单位来走动。于是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去前领导家里走一走,看望自已的前领导。

结果我每次去看他,都发现他要么是在家做卫生,要么便是在家中看看电视,偶尔看看书报杂志,几乎没有看到他外出不在家的情况。

于是,我问老领导为不啥来单位走走,或者是出去找自已的老同事喝茶聊天?

他看了看我说:大家都是各有各的事情要做,哪里有时间闲聊。况且难免自已在工作中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平常见面打下招呼都算不错了。而且一时间长,大家都更不爱联系了,慢慢的情感也就自然变淡了。

其实,题主的这个问题可能有这样3种情况。

1、退休之后可能各有各的事情,联系自然变少。

有些人退休之后,主要给家人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给家人做做饭,收拾家务,这样一天天就过去了。

当然也有些人退休之后,可能去照看自己的孙子,这些人退休之后,其实并没有闲下来。毕竟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女子需要上班工作。所以照看儿孙辈的艰巨任务,就被这些退休之人义不容辞的担当起来。

所以这些人从退休之后,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空闲时间与同事联系。

2、可能同事之间在工作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来往与交流;或者是曾经有过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自然见面之后你就没什么话。

有些人在工作的时候,因为没有多少交集,平常来往也比较少。现在如果退休之后,那么彼此之间更没有什么来往了。自然见面的时候也就没什么话都说了,更多的只是礼貌性的招呼一下。

当然也不排除在曾经的工作中,曾经有过不快乐的事情出现。或者是在工作中无意让对方感到不快乐,有得罪对方的可能。

而现在退休之后,大家更不可能有什么联系和往来了。所以即使大家见面之后,你只是象征性的招呼一下。

3、可能由于退休之后接触的时间少,彼此之间的情感也就变淡了。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往是在交流与接触之中不断加深和提高的。一旦只要彼此之间分开,很少有时间联系和往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自然也就会变得淡漠了。

即使偶尔碰面,大家也没有什交流的话题与内容,只是简单的问候一下。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友情,是不能强求的,就像强扭的瓜一定不甜的道理一个样!

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人退休以后,不愿意再和同事们联系,即便是偶尔见面了大多也只是客气两句,之后也不怎么再联系的现象呢?

作为一个去年才退休的老同志,也算是“过来人”吧。笑笑叔在此想借机通过自己的一点观察和亲身的经历,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今年四月份,一位曾经的大学T同学,也算是一位原公司的同事,一家子去旅游路过西安一站。得知消息后,我们大学时期的班长,被同学们尊称为老大哥的老W,牵头做东为该同学接风洗尘。

该同学是今年年初内退的。因为是九十年代的老同学,而且近来也有四五年没见过面了,所以酒桌上的气氛很热烈。不过大家多谈的都是这几年退休后或带孙子、或旅游、或参加单位退休管委会组织的各种体育、文艺、书画等活动的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T同学几杯白酒下肚后,大发起感慨来了。显然,T同学似乎是被酒席现场的气氛刺激到了。

只见他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拿起酒瓶给自己到了满满一杯酒,要知道,那天我们喝酒的杯子是用来盛红酒的高脚杯。

旁边同学怕他喝醉了,于是想劝T同学换个小酒杯。哪知,就因为旁边同学的这么一句话,一下子激怒了T同学,T同学不依不饶的非要该同学也要倒满高脚杯,和他一口干了,否则就是看不起他。

这都哪跟哪呀!

见状,大家一起劝T同学,但是,谁劝都不行。最后没办法,还是“惹事”的那位同学自罚三杯才了事。不过,好在经过同学们的劝解,T同学也接受了“惹事”同学用普通的小酒杯自罚三杯的提议。

眼尖的老W分明看出T同学可能遇到什么烦心事,于是就问了一句。谁知,这一问就像是扒开了黄河大坝一缺口一样。T同学慷慨激昂的“演讲”了起来。

原来,T同学在岗时,还是他们那个作业区的副主任。虽说一个作业区的副主任,官职不大,但实际权力不小。作业区老老少少三十多人的奖金、考勤、考核等诸多问题,副主任都是有发言权的。所以,在位的时候,作业区的同事们都对其客气有加。

谁知道,有一天,T同学刚被通知内退,交接手续还没有办理完。有些人就已经明显的表现出“人走茶凉”的意思了,这让T同学心里非常不爽。甚至最后连作业区组织的欢送晚宴都没有去参加,第二天直接领着老婆外出旅游了。

其实,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很普遍。当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一些东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一旦失去这些东西的同时,附加在这些东西上的衍生利益也将会随之失去。

毕竟大家是因为工作关系才走到一起的。因为工作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的同事关系,本身就有些偶然性和随意性再加上工作关系中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职位、工资、待遇等等方面的竞争,多多少少都会让彼此的情感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倘若其中的一位遇上退休,彼此之间原有联系的最后一条纽带——工作关系也就彻底被“剪断”。各自安好也就是再合适不过的状态了。不再联系,就是顺其自然,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何况,已经从某个有点权力的岗位上下来了,不在其位就不应该再谋其政,这才正常。如果还把自己当做原来那个可以主事的自己,岂有不碰壁之理?

当然了,有些人因为工作关系,最后成了好朋友、好邻居,甚至是儿女亲家,这就另当别论了。

作为一种生活常识,一般人都应该知道,在人类亲情、爱情、友情的感情世界里,友情是最低层次的情感活动。深度性、稳固性、持久性,友情的表现也是相对最弱的。况且,友情还又被分为多个层次。

有人用金、铁、木、纸、玻璃来形容友情的牢固程度。而同事关系,顶多也就只能算作上是纸板做的友情关系了。要不然怎么会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一说呢?

所以说,有些人对退休后的一些“冷遇”生活若感到不适应、甚至不能接受,只能说明自己还活的不够通透,活的不够洒脱,活的不够明白罢了


笑笑叔


我是17年9月份退休的,搂主提到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的时候看到和自己前后退休的老兄弟姐妹们,还能多聊几句,可是看到仍然在岗上的同事,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候甚至故意躲着他们。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退休以后,把什么事情都看淡了,不像年轻的时候盛气凌人。在岗位上与别人挣个高低,论个输赢。也可以说脾气性格都磨没啦,遇事躲着走,抱着一团和气,是大部分退休人员的真正想法。

二、在岗的职工一般年龄都比较小,退休人员和他们不在一个年龄段上,“三观”也存在着差异,退休人员性格脾气比较固执,而年轻人看问题就比较尖锐。当出现的争论时,老同志怕伤了面子。再说现在办公流程都是自动化,现在一些高端的设备,退休人员过去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它的工作性能和原理了。

三、有的时候退休的与退休的也懒交流,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在养老金的问题上,一方退休金高就有点优越感,而另一方退休金低了,有点失落感。低的一方有时候还会骂骂咧咧的。

人们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舌头是惹祸的根苗,言多必失。人都退休了,多说无益。最好的养生办法就是多看少说,甚至是不看不说。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随心所欲岂不是更好,跟着吃西瓜聊八卦,本来就不符合我的脾气性格。


天老大11


这个是个很正常的事情,人一旦退休等于是和过往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做了一次了断,不在其位自然不在谋其职。自然和原来的同事联系和往来就会比较少的了。


我的父亲退休已经十年了,我经常和他讲没事可以和同事聚聚的,聊聊天散散心。他告诉我,大家都天南地北的很难一聚的。而且既然已经退休了,就好好的各自享受生活。聊天也没有太多可聊的话题。

我想了想也是,父亲是大型国企退休的。同事都是天南地北的。退休后很多都跟随子女或者回到各自的家乡养老去了。我的父母跟着我在广州呆了几年。感觉还是家乡好。

现在老俩口回到江西老家,过着田原生活。种种菜养养花。那日子过的非常的偕意。讲实话我都非常的羡慕这样的生活。太过瘾了。

所以其实很多人一旦退休了,就不想再和同事有过多的往来。因为没有话题可聊。有空也就是电话沟通一下。如果正好是一个地方的关系好的也会聚聚的。我看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


请关注【职场江湖人】,大家一起分享职场的各种喜怒哀乐。


职场江湖人


我的观点用一句话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已经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了,何必再到一起掺和呢。

我父亲退休时候的想法是这样的。

老爸是事业单位退休的,也算一个小领导,退休的时候单位开的欢送会,还和在任的领导和同事们喝了一场酒,然后离开了单位。平时和自己以前交好的几个朋友下下棋、喝喝茶、锻炼一下身体,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儿就不会再去单位了,而且不怎么联系原单位上班的人。

我曾经问过老爸原因。老爸一脸的忧郁,说了一句真心话:“人一走茶就凉,这是其一;退休了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了,联系他们只会是添麻烦,这是其二;干了一辈子工作,整天和单位上的人打交道,还不够烦吗?这是其三。”

其实还有一句话老爸没有说,那就是看见原单位和以前的同事们忙忙碌碌的,自己退休闲着没事儿,总有一些失落感。从我的理解上,这应该算是其四吧。

退休之后心态很重要。

其实退休之后,如果能够摆正心态,放下包袱,和以前相处的比较好的同事见见面、聊聊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很多人会因为那份强烈的失落感,而选择回避原单位中的人和事儿。

另外还有一些退休的领导干部,当退休之后,失去了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心中难免会有些不爽。到原单位看到以前对自己毕恭毕敬的属下,现在对自己向路人一样的感觉,会非常的难受。这也是一种心态不好的表现。

结语。

总之,退休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愿,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做一些以前想做却没机会做的事儿,让自己的心情快乐起来,是最重要的。和原单位的人联系不联系,全看自己的心情。毕竟退休之后,已经不属于一个圈子的人,联系不联系也没那么重要了。

率职之言


母亲七十多岁,藏族,长期在西藏基层医院从事护士工作,退休后与原来的汉藏退休老同事联系颇多。前几天,带母亲去成都,母亲与几位原来从西藏退休后在内地养老的七八十岁汉族老同事相聚欢度了一天。

现在的同事为何没有他们那一代的友谊了呢?




西藏8686


这是真话,好些人退休后就不大联系,见面打个哈哈,这是我真实体会,当年上班时大家都忙,平时没有时间聚在一起,都说退休后有时间了大家多来往,其实很多不是这样的,一退休各奔各地,很多不再住一起,见面机会就少了,时间一长感情也就淡了,世上只有同学情战友情,未见工友情的,更况在一起共事之间难免有不愉快发生,竞争又激烈,谈不上什么感情,所以来往倒不如在单位亲热。


王爱星83252767


我不太赞成题主的说法。今年九九重阳节的时候,我们单位组织离退休的老同志开座谈会。在会场上,见到了很多我的老同事,有的是以前的老领导,有的是以前的一般同事。


老同事见了我们,非常的高兴,久别重逢,格外的亲切,聊了很多的话。互相寒暄,聊到了很多以前的工作、生活,想起了以前大家在一起共事的点点滴滴。老同事们非常的高兴,也特别愿意和我们沟通。整个座谈会期间,我们谈的也是很好,老同事们给我们年轻人提了很多的好意见,给单位发展也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其实,每次与退休的老同事们见面,我们总能聊很多的内容。虽然我们不经常见面,但是,我们之间因为工作产生的友谊和感情,并没有因此而疏远。


不仅仅是我,很多的退休老同事都是这样,他们很渴望和人聊天, 尤其是跟以前的同事们。回忆以前的往事,他们总是很开心。退休以后的老同事,他们很多都是和老伴在家,平时还是比较孤单的,非常希望有人能够陪他们说话聊天,而以前的同事,是最有共同话题的人。


对于题主提到的,退休老同事不愿意和同事们聊天,这种情况,应该是个例,并不代表共性问题。


个别老同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这位老同事工作期间,人缘并不好。很多人工作期间,可能是出于性格等原因,不善于团结同事,与同事们的关系并不是很好,也没有很好的人缘,朋友也很少。退休以后,见到了以前的同事,由于以前的关系就不怎么好,没有共同话题,现在见面,就更没有话说了,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现象,简单的寒暄几句,也就结束了谈话。


二是这位老同事工作期间,争名夺利严重。有的人,喜欢争名夺利,工作的时候,和同事们经常为了个人利益而争斗,甚至是斗的你死我活,谁也不让睡。在退休以后,彼此见面,难免会很尴尬的,也就聊不多。


三是这位老同事工作期间,人品很差。有的人,人品比较坏,在工作期间就不太受同事们欢迎,退休后,就更不会受到同事们的尊敬。彼此见面,不能不说几句,又不想说很多,就只能寒暄几句了。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情况,总归是少数情况,并不代表退休老同事们的主流情况。


尊老爱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见到了老同事,非常的亲切;老同事见到了我们,也是格外高兴。大家都是老同事,也都是朋友,彼此难得一见,一见面,聊得停不下嘴。


综上所述,我认为,题主的描述不是很客观,不代表主流情况,应该是由于个别原因造成的个别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