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藉助客觀運動規律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功能作用去生產建設治理國家,藉助客觀運動規律有害於人類生存發展的功能作用去推動戰爭對付敵人,依靠沒有人為主觀意識憑空想象設計的自然客觀存在運動規律變化執行操作程序才能真正主宰掌控世界。

我是怎麼知道世界會是這個樣子的呢?

這是因為世界上主觀能動意識製造的猜忌謊言越多,人們就會越困擾迷惑;人們製造戰爭侵略博弈工具和手段越多,社會秩序就會越糜爛邪惡;人們主觀自作聰明投機取巧的技倆越多,不正常的怪異危險事物就會蔓延氾濫;法律法規和行政管理腐敗空洞,社會各種犯罪行為就會猖獗肆掠。

所以成功人士都會說:我遵循客觀運動規律辦事情,則人們自然會順從和依靠它;我始終抓住事物根本屬性和把握內在核心規律,則人們自然會跟隨正常健康自然運動規律發展方向實施社會實踐操作活動;我不去憑自己個人主觀意志隨意篡改杜撰事物固有自然客觀運動規律和本質屬性特徵,則人們自然會根據他們自己的能力特長去設計創造各自所需的不同個性化資源財富;我努力探索和追求各種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固有發展運動規律,則人們自然也會迴歸遵循自然規律發展變化解決問題原則的科學理性客觀思辨模式狀態。

“正”指有利於人類正常健康持續生存發展下去的客觀運動規律操作運用,人類社會文明所取得的發展進步就來源於此運作模式的不斷積累和推動。“奇”指有害於人類正常健康存在發展下去的客觀運動規律操作運用,它實際就是破壞“正”這種正常運動規律的良性功能運作,讓依靠“正”運動規律功能屬性才能維繫生存的敵人失去活性再生能力和存在於世界的資格。這種針對存在資格的中國傳統戰爭哲學如果運用於戰爭博弈實踐操作,根本無敵,根本沒有任何反悔和可以重新來過的機會。“事”指憑藉主觀意識能動操作設計製造的人為運動規律或事物屬性狀態,它不是世界自然存在的客觀運動規律或自然屬性狀態。“知其然”指知道這個世界是個什麼樣子和存在狀態。“忌諱”是指主觀能動意識形態設計製造的各種規避客觀規律和否定客觀實際的行為。“彌”是充滿,充斥的意思。“貧”不是指貧窮沒有錢,而是指思想匱乏、價值觀迷茫、意識形態邏輯混亂。“利器”就是指戰爭武器和侵略手段。“滋”本身是生長培養的意思,這裡指產生腐朽敗壞的社會風氣。“奇物”就是不正常的事物,有害的事物,不符合常理的事物。“彰”就是表現顯示,展示出來的意思,這裡指形式主義、面子工程、走過場。“無為”指事物客觀運動規律的自然發展運作變化功能。“自化”指依據自然運動規律發展變化,自然順從、自覺服從的意思。“靜”指事物內在固有的本質屬性狀態或本源客觀存在自然運動規律,因此它不會像其它各種個性化衍生屬性狀態那樣多姿多彩和活躍多變。“正”指符合客觀運動規律發展變化的良性運用和健康操作。“事”指主觀能動意識形態主宰設計製造的事物屬性或運動規律。“自富”指個性化的自主創新和創造資源財富。“欲”指主觀能動意識形態的胡思亂想。“樸”指客觀固有的自然屬性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