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畔築牢堅強防線——遼寧省丹東市組建監委半年追蹤

新華社瀋陽9月26日 題:鴨綠江畔築牢堅強防線——遼寧省丹東市組建監委半年追蹤

新華社記者於力、黃璐

2017年底,遼寧省丹東市成為全國首個縣區整建制組建監委的地級市。半年多來,市、縣區兩級黨委認真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各級紀委監委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加快紀法銜接和隊伍磨合,做實做細監察體制改革“後半篇”文章,重拳出擊查處了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在鴨綠江畔築起一道堅強防線。

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本目的在於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整合反腐敗力量,實現監督全面覆蓋、權威高效。”丹東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楊宇新介紹說,“丹東地區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市、縣兩級黨委高度重視,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

據介紹,丹東市監委成立半年來,市委常委會先後12次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丹東市委書記葛海鷹先後就信訪舉報情況分析、政治巡察、糾正“四風”、廉政談話、警示教育等工作,做出11次批示。

在監委組建期間,振安區委專門出臺文件,明確了監察體制改革組織建設、思想教育、資金保障等10項工作職責,精密組織,精細“施工”。

落實黨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不僅體現在調查處理的結果上,更體現在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過程中;不僅注重“結果領導”,更注重“全過程領導”。

今年年初,丹東市振興區一名幹部在公示期內,被群眾舉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振興區委高度重視,要求區紀委監委快查快結。區紀委監委兩天時間將其“吃拿卡要”違紀事實調查清楚。該幹部被取消任職資格並受到嚴肅處理。

推進監察監督全覆蓋無死角

監察體制改革半年來,丹東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處理了779人。其中,第一、第二種形態處理人次佔總人次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79.2%上升到88.5%。

“從處理結果看,我們逐步實現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這主要得益於監察體制改革。”楊宇新說。

監督監察“全覆蓋”“無空白”。丹東市監委成立後,實行了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部門分設,通過建立“一表、一卡、一冊”,實現了對監察對象的全方位監督。

“全地區監察對象總數達到了43384人,較改革前增加了171.8%。”,丹東市紀委常務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康冰介紹說,目前已設立縣級派駐紀檢監察組36個,實現對325家縣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監督全覆蓋;全市所轄鄉鎮(街道)紀委專職人員配備率、村級紀檢監督員設立率均達到100%。

精準亮劍“不鬆勁”“不手軟”。丹東市紀委監委針對公車私用、違規租用車輛等21條違規行為,製作成《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廉政風險提示卡》,發放給全市1000多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一位幹部告訴記者,這種直觀的方式,讓我們知道什麼行為不能做,什麼底線不能碰。

忠誠履職“提能力”“促規範”。記者在丹東縣區紀委監委採訪時,普遍感受到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對“模擬案卷”的喜愛,“‘模擬案卷’簡單明瞭,有問題我們打開案卷就能找到答案,真是管用、好用、實用。”丹東市紀委監委在借鑑外省和省紀委相關資料基礎上,編制了談話函詢、初步核實、立案審查、移送司法四類“模擬案卷”,統一規範流程,明確文書內容和格式要求,實現了“一卷在手不求人”。

重拳出擊彰顯改革整體合力

丹東市紀委監委合署辦公以來,更加突出政治機關的政治特色,加快組織、人員、思想深度融合,重拳出擊,查處了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彰顯了監察體制改革的整體合力。

今年3月28日,丹東市紀委監委辦結一起監察體制改革後,由市檢察院移交的重大職務犯罪案件,並正式移送起訴。

“該案件的成功查辦,突出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一指揮。”楊宇新介紹說,市監委從9個紀檢監察室抽調15名檢察院轉隸人員,連同市檢察院3人組成專案組,併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先後趕赴12個省,行程萬里,歷時兩個多月的艱苦調查辦結此案。這體現出檢察、監察機關的無縫對接、協同高效,體現了檢察院轉隸人員與原紀檢人員辦案優勢互補、深度融合。

丹東市紀委監委在監察調查過程中,按照能試盡試的原則,全要素使用12種調查措施,在辦案中鍛鍊隊伍,提升調查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丹東鳳城市婦幼保健院一名幹部涉嫌挪用、貪汙公款,在省、市紀委指導下,鳳城市紀委監委運用了查詢、搜查等監察機關12種調查措施中的9種,僅用33天便迅速查清了該人挪用、貪汙公款的犯罪事實,這是遼寧省紀委監委留置第一案,從留置到宣判,全過程僅用48天。

半年來,丹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1773件,同比增長77.1%;處置問題線索890件,同比增長29.7%;立案491件,結案465件,同比增長9.9%;處分416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