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商業理論是一種自律,德魯克:投機取巧的企業不會長久

組織內所有成員都必須懂得並掌握商業理論。

——德魯克《變動中的管理界》

德魯克認為,組織內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懂得並掌握商業理論。一般情況下,企業處於起步階段比較注意這一點,但是,企業成長起來後,有些企業就開始急功近利,投機取巧,這樣的企業註定是不會長久的。所以,我們要重視商業理論,並定期對其進行測試。

學習商業理論是一種自律,德魯克:投機取巧的企業不會長久

1993年,荷蘭海內肯啤酒公司在啤酒的生產過程中檢測出了個別混有玻璃殘渣的產品,他們並沒有隱瞞這個消息,而是火速回收了已經投放在澳大利亞、瑞士、英國等八個國家的瓶裝啤酒,並大力進行了宣傳,請上述市場的消費者不要購買它的產品。

海內肯公司是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其產品長期雄踞國際市場。僅因懷疑可能會有漏檢的“危險品”,就收回已經投放到八個國家和地區的啤酒,如此耗心費神的行為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並且風險也是非常巨大的。搞不好就砸了自家的金字招牌。但是,海內肯啤酒公司這一冒著極大市場風險的舉動,向消費者傳達了企業高度的責任心,不僅使消費者從今往後對它絕對放心,而且贏得了顧客對其產品的絕對忠誠。等到回收完以後,當新的海內肯啤酒重新在市場上出現時,消費者掏腰包購買它的啤酒肯定是毫不懷疑的,海內肯的市場佔有率也隨之得到擴展。

學習商業理論是一種自律,德魯克:投機取巧的企業不會長久

美國營銷專家瑞查得和賽斯在研究中發現,顧客的滿意與忠誠已經成為決定企業利潤的主要因素,有的企業在市場份額擴張的同時利潤反而萎縮,而有著高忠誠度的企業往往獲得了大量利潤。據調查,多次光顧的顧客比新顧客可以多為企業帶來20%~85%的利潤。因此,顧客的滿意與忠誠已經成為決定企業利潤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在我國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市場份額和利潤的相關度已經大大降低,甚至有不少企業在市場份額擴張的同時利潤反而萎縮,顧客的忠誠度更是成了影響企業利潤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市場不包容失信,市場也不相信眼淚。一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或處於領先地位,必須要在商品質量、價格、管理、服務等方面堅持信用至上,履行誠信承諾,抓好與誠信關聯的系統工程。只有企業真正堅守住商業信譽這道大門,才能真正地獲得成功。

學習商業理論是一種自律,德魯克:投機取巧的企業不會長久

“人無信不立,企無信則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誠實信用就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創造基業常青、建立百年老店的基礎。“誠則立,信則久”——誠信是企業支撐品牌的基石,基石永存,則品牌之樹常青。把誠信放在什麼位置,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經營高度,決定著它能否長盛不衰,永續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