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历史诗人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方腊乃一代豪杰,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军首领,占据南方多年,手下精兵无数,强将更是以号称天下无敌的八大金刚为首。因此势力越来越大,朝廷曾经多次派兵围剿未果。



至水泊梁山大军被招安后,朝廷立即派以宋江为首的征讨方腊大军南下,全力铲除匪首方腊。在征讨方腊一战中,梁山兄弟死伤一大半,损失惨重。

那么问题来了,说梁山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而区区方腊集团排的上数的,也就方腊手下八大金刚,宋江有108将,方腊占8员大将,那么为什么在人员上相差如此悬殊的两大集团,宋江人多却死伤过半呢?


这个可以这样理解,宋江人多毋庸置疑,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是我们来分析一下宋江手下这帮兄弟。首先一百单八将其中未必都是英雄好汉,这里面不乏包括一下浑水摸鱼之人,比如说白胜,时迁,蒋敬,宋清,王定六等人,在行军打仗上这些人几乎就是没有什么武力值可然。

梁山上真正能在战场上拼杀的大将也只有:卢俊义,林冲,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鲁智深,武松,杨志,燕青,徐宁,花荣等十几个人左右。所以大部分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上不了排面。


我们再来看看方腊手下的八大金刚都是谁,他们分别是:兵部尚书王寅,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护国大将军司行方,皇侄方杰,镇国大将军历天闰,小养由基庞万春,枢密吕师囊这八员大将。就凭这几个人的名号,就不难看出他们都不是等闲之辈,绝不是善茬。

跟宋江那些人比,这几位那都是经验丰富,而且身经百战,且能文能武。轮战略和战术方腊集团更胜一筹,梁山好汉占山为王,打家劫舍,除暴安良干这些事那是行家,你要让他们上战场那就是赶鸭子上架,所以就算赢了,那也是拼了老命,付出了众多兄弟们的性命换了的。


因此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最终以多胜少,虽然侥幸胜利了,但是梁山兄弟却死伤过半,所剩无几,几乎就是树倒猢狲散,梁山一百单八将也从此瓦解。

宋江与方腊这场战斗,如果是一对一的话,双方军将均衡的话,我想最终胜利的应该是方腊一伙。

也许这就是江湖,人在江湖,天命难违,宋江带领的梁山一伙注定被招安,方腊狗贼也注定遭此一劫,这就是命!


任驰赢天下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咱先说说方腊。

方腊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上的方腊(约1076-1121),又叫方十三,老家是睦州青溪的。(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他出身贫寒,在一座漆园里当顾工(有争议,有人说是雇主)。吃苦耐劳,有很强的演讲和组织能力。北宋末年他不堪朝廷的残酷剥削压迫,一跃而起带领农民军起义,成为传奇。


当时的朝廷把老百姓逼到了绝路,方腊在他干活的地方组织老百姓起义,得到广发人民的支持,有个叫方有常的小人就偷偷向朝廷官员告密,方腊就立刻杀了方有常团伙40多人,可以看出方腊是非常的英勇果断。然后他口若悬河,义愤填涌地向万民演讲,扇动加鼓动,令群雄激情高涨,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攻下6州52县,战果辉煌。方腊对战俘处决手段残忍,例如捉住郝思文处以极刑,让他受凌迟而死,这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梁山人员,阮小二听说此事,当他被围困乌龙岭时选择自杀。

方腊的八大天王很给力

方腊的八大将俗称的“八大天王”,但是根据史记记载,方腊并没有八大天王,方腊手底下有个猛将的名字叫八大天王,此人身材魁梧,威风凛凛,讲义气,征战中的常胜将军,是方腊非常喜欢的一位将领。演义中的八大将为:

一,邓元觉,

一个和尚,宝光如来国师,手拿一个纯铁打造的50多斤的禅杖,和鲁智深大斗50回合,已占上风,人称护国国师,可惜被宋江设计擒拿,被乱刀杀死。


二、庞万春

人送绰号“小养由基”,神箭手,是江南方腊国中第一个会射弓箭的。剑术精湛百发百中,他初次出场一箭正中梁山马军八骠骑之一的九纹龙史进。


三,石宝

一把披风宝刀在手,铜、铁在其刀下如切青菜般容易。敌人身穿三层铠甲衣,也对其闻风丧胆,50回合杀败吕方。他还经常用个流星锤,声东击西,锤不落空。后来兵败自杀。



四,司行方,

太子方天定手下五虎上将中的一名,护国大将军,三十回合就斩掉了梁山水泊步兵统领里的五虎将插翅虎雷横。可惜兵败落水而亡。

五、方杰

手拿一枝方天画戟,屡战屡胜。一枝戟抡的神出鬼没,与秦明连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败。在合伙人杜微飞刀的帮助下,一戟将霹雳火秦明击下马去,一命呜呼。后来方杰战关胜几十回合,宋江又派花荣出阵,2:1 方杰敌二,全无惧怯。这时李应、朱仝又骑马上阵,4:1 追杀方杰。以多欺少,方杰拨转马头回转。却被卧底的柴进截住了退路,让柴进一枪击中,被赶来的燕青一刀毙命。




六,镇国大将军厉天闰

一刀斩掉周通;十个回合杀败左手负伤的双枪将董平。厉天闰在松林中,一枪秒杀张清。尽管在兵溃之时,他还与卢俊义大战三十回合,可惜心态失衡,被卢俊义打落马下。



七,王寅

肚子里有一定的墨水,方腊的兵部尚书。祖辈是和石头打交道的,他是石匠出身,一把钢枪在手,让人望而生畏,坐骑“转山水”,这个宝马能登山能渡水,如飞一般快猛,城破时他单枪匹马突围,连杀敌人猛将,最后遇到豹子头林冲等五人才拿下他并杀死。他灭掉了梁山最厉害的主力干将石秀及陈达、杨春、李忠、薛永等人,以及2000多名士兵。他潇洒地连发数剑,射死“暗器王”欧鹏。


八、枢密吕师囊

歙州富户,对方腊资助钱粮,方腊的东厅枢密使。他幼年曾读兵书战策,手拿一条丈八蛇矛,武艺出众。管领着十二个统制官,名号“江南十二神”。他率部进行的顽强抵抗让梁山好汉节节败退。




宋江兵败的原因

宋江率领的梁山108将本来是人民的英雄,却接受了北宋皇帝的招安。这一步棋实在是走的大错特错!朝廷听信奸臣的谗言,分解宋江的势力,北宋朝廷只是用他们来当炮灰。利用其攻辽、打田虎、拔除王庆,一直让他们连战。当遇到方腊时已是精疲力尽,梁山头领阵亡59人,病死11人。


小姐姐讲史


历史上的方腊(约1076-1121),又叫方十三,老家是睦州青溪的。(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他出身贫寒,在一座漆园里当顾工(有争议,有人说是雇主)。吃苦耐劳,有很强的演讲和组织能力。北宋末年他不堪朝廷的残酷剥削压迫,一跃而起带领农民军起义,成为传奇。

先看看方腊八大将都有谁:王寅、邓元觉、石宝、司行方、方杰、厉天闰、庞万春、吕师囊。方腊八大将号称八大天王,个个功夫了得。

再说梁山,梁山虽然号称一百单八将,又是天罡三十六又是地煞七十二的。说白了有几个拿得出台面的?都是外号比本事大。

就如打鱼的(阮氏三兄弟),土匪(王英等)江湖卖艺杂耍(李忠)的等贩夫走卒,三教九流,参差不齐。宋江响当当的一百单八将,实际上八成都是泼皮无赖刽子手,东骗西盗草头王。三百六十行基本上能占一半。真正有本事的没几个,也就是林冲,鲁智深,武松,关胜,呼延灼,杨志,花荣,卢俊义几个人比较有本事。这几个人和方腊的八大将比起来那是丝毫不虚的。

梁山一群好汉,根本就不是揭竿而起、准备造反的,只是不得已才上山落草为寇。

方腊起义,起义军可以说是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并且夺取了以今天浙江为核心的六州五十二县,迅速站稳脚跟。而在北边起义的宋江,却一直是小打小闹,什么替天行道,反而被朝廷轻松扑杀。

梁山好汉他们豪情万丈、义薄云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劫富济贫。108将本来是人民的英雄,却接受了北宋皇帝的招安,这一步棋实在是走的大错特错。招安让梁山内部失去了凝聚力。

梁山在与方腊交战的过程,阵亡五十九人,病死十一人。

其原因就是方腊是正儿八经的农民起义军,为了推翻宋朝才集结到一起,并且已经建国称帝,他的军队将领已经封官编制。占据八州,财力、物力都不是问题。

而梁山好汉大部分都是草莽出身,再就是北宋朝廷一直把梁山人马当做是炮灰而已。


庞万春守昱岭关,108将中的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死于其手。后执意劫寨,高玉告诫他小心中计,但他一意孤行。高玉只好舍命陪君子,最终高玉舍命,庞万春被汤隆活捉,最终杀身成仁。

第六、镇国大将军厉天闰——杀二伤二将

秒杀周通,打伤李忠、董平。他背靠松树,枪挑张清,后与卢俊义大战三十回合而死。而董平又被厉天闰的部下张韬拦腰砍死。李忠的结局上面讲了。

第五、皇侄方杰——杀一将

他简直就是小吕布,手执方天画戟,英俊潇洒,勇猛无比。与杜微合力刺死秦明。他在关胜、花荣、李应、朱仝、柴进、燕青合力砍杀下,而死于燕青之手。

第四、护国大将军司行方——杀一将

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帅,他在德清县三十回合就把雷横包了饺子。后与卢俊义相逢,大战不分胜负,不慎坠水而死。

第三、兵部尚书王寅——杀四将

他出将入相,诡计多端,曾计杀单廷圭、魏定国。被梁山好汉围住时,他杀出重围,秒杀李云、石勇。后在孙立、黄信、邹渊、邹润、林冲联手下见了阎王。

第二、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

他与花和尚鲁智深大战五十回合而不分胜负,武松这时手提两把大刀超那国师劈来。国师一看他们以多欺少,就虚晃一招,脚底抹油了。后来被花荣一箭射中,落马被擒,继而被杀。

第一、南离大将军石宝 ——杀六将

他左手劈风刀,右手流星锤,无往而不胜,秒杀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索贤,而且击败关胜。后来兵败自刎而亡。在《水浒传》中他的功夫是天下第一。

那为什么八大将能杀尽半数梁山好汉呢?

笔者以为,他们长途奔袭,水土不服(光病死就有10个),而且108将中不少是名不副实的。而且宋江和他的小伙伴们,也没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本来是替天行道,结果被招安,被招安了还要英雄难为英雄——宋江打方腊。方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熟悉当地的环境,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


一食之间


方腊八大将号称八大天王,个个功夫了得。别看宋江有108将,打这八大天王,打得非常辛苦。伤敌八个自损一半,宋江已损失69个战将的代价平定方腊,其中10个还是病死的。

先来看看这八大将。

第八、东厅枢密使吕师囊

吕师囊(?—1121)历史真有此人。《水浒传》中他手持丈八蛇矛,与部下统制十一人号称“江南十二神”。同金枪手徐宁交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吕师囊骄傲之时,露出破绽,被金枪手一枪(红缨枪)毙命。

第七、神箭手人称“小养由基”的庞万春——杀七将

庞万春守昱岭关,108将中的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死于其手。后执意劫寨,高玉告诫他小心中计,但他一意孤行。高玉只好舍命陪君子,最终高玉舍命,庞万春被汤隆活捉,最终杀身成仁。

第六、镇国大将军厉天闰——杀二伤二将

秒杀周通,打伤李忠、董平。他背靠松树,枪挑张清,后与卢俊义大战三十回合而死。而董平又被厉天闰的部下张韬拦腰砍死。李忠的结局上面讲了。

第五、皇侄方杰——杀一将

他简直就是小吕布,手执方天画戟,英俊潇洒,勇猛无比。与杜微合力刺死秦明。他在关胜、花荣、李应、朱仝、柴进、燕青合力砍杀下,而死于燕青之手。

第四、护国大将军司行方——杀一将

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帅,他在德清县三十回合就把雷横包了饺子。后与卢俊义相逢,大战不分胜负,不慎坠水而死。

第三、兵部尚书王寅——杀四将

他出将入相,诡计多端,曾计杀单廷圭、魏定国。被梁山好汉围住时,他杀出重围,秒杀李云、石勇。后在孙立、黄信、邹渊、邹润、林冲联手下见了阎王。

第二、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

他与花和尚鲁智深大战五十回合而不分胜负,武松这时手提两把大刀超那国师劈来。国师一看他们以多欺少,就虚晃一招,脚底抹油了。后来被花荣一箭射中,落马被擒,继而被杀。

第一、南离大将军石宝 ——杀六将

他左手劈风刀,右手流星锤,无往而不胜,秒杀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索贤,而且击败关胜。后来兵败自刎而亡。在《水浒传》中他的功夫是天下第一。

那为什么八大将能杀尽半数梁山好汉呢?

福垊以为,他们长途奔袭,水土不服(光病死就有10个),而且108将中不少是名不副实的。而且宋江和他的小伙伴们,也没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本来是替天行道,结果被招安,被招安了还要英雄难为英雄——宋江打方腊。方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熟悉当地的环境,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


福垊


梁山好汉征方腊,是水泊梁山降宋之后的最后一战,也是死伤最惨重的一战。水泊梁山36天罡,72地煞,共计108位英雄,经此一战,阵亡59人,病死10人,外加花和尚鲁智深坐化,总共损失了70位好汉,大半个水泊梁山就这样没了。

为何实力雄厚的梁山大军,遇到了方腊之后,却遭遇了如此惨重的损失?应该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方腊除了8大将之外,还有很多部将,实力和梁山好汉不相上下。

方腊手下的八大将领分别是兵部尚书王寅、宝光国师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护国大将军司行方、金吾卫上将军皇侄方杰、镇国大将军厉天闰、“小养由基(战国时楚国大夫,善射)”庞万春、枢密吕师囊。

兵部尚书王寅先后杀死了梁山4条好汉,城破突围时,又单挑梁山4将,最后豹子头林冲加入,合5人之力才杀死了王寅,堪比三国吕布。而小养由基庞万春,据守昱岭关,一人更是杀死了梁山包括史进、石秀在内的7条好汉,杀伤力十足。

方腊的8大将领,每一位手下都有数名或者十数名辅佐的将领。最弱的枢密吕师囊,带领手下12名统治官,再加上援军的支持,边战边退,虽然自己也是损兵折将,却先后干掉了5位梁山好汉。更不要说总共有8大将领,及其部下将领了。

而且,除了8大将之外,方腊还有镇守苏州的三大王方貌,及手下的八骠骑;镇守杭州的方腊太子方天定;另外还有包括8大将中邓元觉、石宝在内的四大元帅,二十四猛将,浙江四龙、太尉郑彪、太尉骠骑上将军杜微、天师包道乙、皇叔方垕、丞相娄敏等等,毫不逊色梁山108将。

梁山损失了70员将领,不完全统计,方腊一方损失的有名有姓的将领至少93人,其中被杀83人,失踪8人,投降2人。可见,方腊的实力与梁山好汉,相差不大。

其次,方腊据有地利优势,梁山大军多是攻城战,很多将领都死于乱军。


梁山大军首战润州城下,虽然大胜,可是在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了宋万、焦挺、陶宗旺3员大将。而在宣州城下,同样损失了郑天寿、曹正、王定六3位好汉,均是被守城的方腊军扔下的磨扇,射出的毒箭所杀。

方腊可是占据着江南八州二十五县,每一个州城都不是可以轻易拿下的。再加上县城,以及拒守的诸如乌龙岭、昱岭关等险要。方腊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梁山军进攻,必然要付出代价。

再有,宋朝廷故意不予支持,南征方腊本就是一场殊死之战。

水泊梁山被宋朝庭招抚时,为了不被逐个击破,跟朝廷要了一个条件,就是梁山军及其将领,不可分散,必须保持完整。所以,宋朝廷对此一直如鲠在喉。这次让梁山军南征方腊,就是想让双方两败俱伤。

因此,宋朝虽然派了很多官军,但都跟着张招讨和大都督刘光世驻扎后方,从来都不会亲临前线作战。最后,还是在宋江的请求下,帮助镇守夺下的润州、苏州等州城。朝廷对于梁山军的支持及其有限,主要靠梁山军自己作战。

而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还在做着彻底洗白的美梦,必须灭了方腊。而方腊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也必须殊死一搏。在梁山军没有压倒优势的情况下,双方必然都会损失惨重。

最后,水泊梁山气数已尽,必须送这些好汉们上路了。

我们开篇就已经说了,梁山好汉征方腊,是梁山军的最后一战。以120回本的《水浒传》为准,此战从111回开始,一直到119回截止,共花了9回的篇幅,可见此战的艰苦、惨烈与重要。施耐庵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就是为了一一交代,大部分梁山好汉都是怎么死掉的,只是有点稍显生猛。

在征方腊之前,梁山108条好汉,个个头顶主角光环,虽然历经无数次恶战,都未曾损失1人。现在,要全剧中了,真正的大老板,制片人兼编剧的施耐庵大笔一挥,诸位,领盒饭了。施老板还很大方,一次发了70份,这就是决定性的原因。

征方腊之后,剩下的38位梁山好汉,宋江、卢俊义、李逵被毒死;吴用、花荣在宋江墓前自尽;还剩下包括武松、公孙胜在内的33人在世。

在世的梁山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一位,是混江龙李俊。李俊在宋江死后,带着童威、童猛、费保,一行4人去了暹罗国,就是现在的泰国。最后,李俊竟然成了暹罗国国王。不愧是混江龙呀,混出国,真成“龙”了。


奕天读历史


梁山108将,在屡次朝廷官军的围剿中,在与各路地主豪强的战斗中,尽管有个别受伤者,但无一人阵亡,后面的“征大辽、平王庆、灭田虎”三大战役,梁山也是未折一将。直到最后南征方腊,让梁山损失惨重,只有36个人活着回来。 为何梁山泊这一仗阵亡率这么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排除“征大辽、平王庆、灭田虎”这一段,因为这段故事,本身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大辽、王庆、田虎都不是省油的灯,而梁山一将未失,本身不和逻辑,施耐庵为了将“水浒悲歌”在方腊那里推向高潮,在此将梁山战力进行了神话,只有到了征方腊,他们才回归平凡。

所以,现在电视剧版的水浒,也都把这段给掐了。 宋江之所以在征方腊时损兵折将,一方面是宋江等人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方腊的原因。

首先,是梁山内部凝聚力出现了问题。宋江主张招安,本身就受到了一部分梁山好汉的强烈反对,比如武松、鲁智深等人。可以肯定的说,原来一些深受官府压迫的草根阶层,对朝廷是恨之入骨的,也不会融入进去。而被朝廷排挤出来的军官,如林冲,也是不愿意再回到体制内,受高俅的鸟气。

宋江为了让手下兄弟对他心服口服,维护自己的老大地位,故意让公孙胜、吴用等人搞了一出“天罡地煞”的“天书”把戏,说大家都是命中注定聚在一起的,天上的星宿,宋江是天生NO.1。 谁知,随着公孙胜等人的主动离开,手下的兄弟们越来越觉得,宋江这特么就是忽悠人啊,哪里有什么星宿一说?不光公孙胜,皇甫端、金大坚、安道全这些人不也都走了吗?!


而随着南征方腊开始有人陆续阵亡,更多的兄弟相信,他们压根就不是天上的星宿好不好?没有神仙罩着他们耶!

其次,是方腊确实不好惹。方腊手下也是猛将如云,人才荟萃。其中有8员猛将,最为出类拔萃。有人说,方腊能打的就8个,而梁山是108个啊?怎么会打不过?

实际上,梁山上能打的基本都在天罡36之列,真正堪称一流高手的,也只有十几个而已。反观方腊的8员猛将,可并非浪得虚名。


1、王寅是方腊的尚书,文武双全,就是这样一个不以武功见长的主,还杀死了魏定国、单廷圭、李云、石勇等人,并能一人力战林冲、孙立等五人。林冲是梁山上的超一流高手,孙立功夫也不弱,可见王寅之强。

2、石宝是方腊手下第一猛将。索超、燕顺、邓飞、马麟、鲍旭皆死于石宝刀下,连梁山马战第一的关胜,也不能胜他。

3、邓元觉跟鲁智深十分相似。两人也曾经有一场恶战,结果不分胜败。但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武松怕鲁智深受伤,上前助战。如果鲁智深占了上风,武松还用上去助战吗?可见此人比鲁智深还猛。

4、司行方是方腊四大元帅之一,三十回合斩杀了雷横。拥有这个实力的武将,排在梁山五虎之内,应该没有问题。

5、方杰是方腊的侄子,善使一条方天画戟,有吕布之风。他三十回合刺死了梁山五虎之一的秦明,与关胜不分胜负。宋江派花荣、李应、朱仝三人助战,又得柴进、燕青帮忙,才将其拿下。

6、厉天闰也是四大元帅之一,死在他手上的是张清和周通,而梁山五虎之一的董平之死也与厉天闰有关。在与卢俊义交手的过程中,三十回合被卢员外所杀。不管怎么说,厉天闰实力排在梁山五虎,一点问题没有。

7、庞万春箭法超群,曾经杀死石秀、史进、李忠、杨春、陈达、薛勇、欧鹏7人,可以说是手上沾满了梁山好汉的鲜血。

8、吕师囊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在小说中擅使一条丈八蛇矛,颇有张飞遗风。但这位吕师囊并没有多少高光时刻,反而被金枪手徐宁二十回合刺于马下,算是八猛将中最衰的。

再次,宋江不占地理优势。梁山之所以能屡败官军,跟梁山水军有莫大关系。所以像高俅之辈,屡次进犯,都被梁山在湖中给灭了。然而到了南方,跟方腊一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水军主力张顺、阮小二等人完败、惨死。

而且,梁山周边毕竟还是华北平原,好汉们习惯了平原作战。在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许多好汉打起仗来极不适应,就连擅长翻山越岭的解珍、解宝都摔死在了悬崖之下。如此一来,非战斗性减员大增,再加上陷阱、埋伏极多,也造成了梁山好汉死亡率大增。


深夜聊斋


其实,我们都是被文艺作品《水浒传》影响了,认为梁山水泊有一百零八将,实力远远大于同时期的方腊,其实这是错误的。

让我们对比下历史上,两者的真正实力,大家就知道谁的实力更胜一筹了。

第一、地盘大小不同

梁山水泊仅活动在山东东南部分,主要根据地就是水泊梁山。

而方腊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建立起来了横跨今天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四个省的小政权,与北宋朝廷出现短暂分庭抗礼的局面。

第二、拥有人数不同

梁山水泊人数大约为3、4万人,往多了说也就5、6万人,只是一群团伙。

方腊一方大约有30多万人,成为了历史有记载的成规模的造反起义运动。

第三、想法格局不同

说白了梁山水泊,就是一些社会上的愤青,以及被贪官冤枉走投无路的军官,深有绝技犯了命案的绿林好汉等一众杂七杂八的人聚在一起,找了一个安稳的地方,喝酒吃肉,无拘无束而已。

水泊梁山,因为地理环境原因,易守难攻。所以,梁山水泊,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奔。但是,梁山水泊,大多数人都是属于被迫的落草为寇,有的人心中还挂念着自己能否有朝一日洗去身上罪名,堂堂正正做人。这一点,成为梁山头领的宋江最为明显。他本就是一名朝廷小吏,因杀了人,无奈逃上了水泊梁山。

所以,对于梁山水泊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或者说拥有权力的那部分人来说,他们一心只是想通过展示自己的肌肉,引起朝廷重视,最终受到招安,回到朝廷做官。当他们被朝廷招安后,立马死心塌地去攻打方腊一方,最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悲惨结局可想而知。聚众落草的小山头,只是作为了说书人演绎的由头,说的传乎其神,其实并没有在真正历史上有什么浓重的笔墨。

而方腊一方,不是被迫的,是由方腊组织起来的穷人的队伍,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诛杀贪官。所以,方腊一方是有思想、有组织、有纪律的可以说是小型军队,作战力强悍,且大多数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所以豁出了性命,成了亡命之徒。起初,方腊起义军利用闪电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迅速占领了六州五十二县。并且,站稳脚跟后,方腊一方为了长久之计,也注重发展经济吸引更多人加入,所以他不耻宋江的做法,认为他们是朝廷鹰犬。

所以,方腊一方是有着明确的目标的,诛杀贪官、推翻朝廷。只是最后,宋军召集全国的军队,并招安水泊梁山等势力对方腊一方进行联合绞杀,寡不敌众,最终失败。 虽然方腊一方叛乱没有成功,也没有改变宋朝腐败现状,但大大打击了宋朝的统治,大多数人认为自方腊事件之后,宋朝元气大伤,最终败给了辽国、金国、蒙古。

第四、历史影响

梁山水泊,打打杀杀,历史上留下了一段热闹。

方腊举兵,虽然失败,但重创了宋朝,成了宋朝的掘墓人。

第五、总结:

所以,抛开演义的艺术性,真正历史中,不管是地盘、人数、思想格局还是历史影响,方腊一方都完胜水泊梁山一方。说他的八大将,杀了梁山的半数好汉,也就不足为奇了。梁山水泊,多是单打独斗的打架好手,但率领军队正面硬刚,不如方腊一方,毕竟方腊一方就是靠扯大旗和大宋军队硬刚而发展起来的。


醉观沧海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按历史走,方腊是北宋末年南放起义军领袖,当时徽宗的花石纲搞得南方是鸡犬不宁,方腊起义,起义军可以说是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并且夺取了以今天浙江为核心的六州五十二县,迅速站稳脚跟。而在北边起义的宋江,却一直是小打小闹,被朝廷轻松扑杀。

按小说走,宋江响当当的一百单八将,实际上八成都是泼皮无赖刽子手,东骗西盗草头王。真正有本事的没几个,也就是林冲,鲁智深,武松,关胜,呼延灼,杨志,花荣,卢俊义几个人比较有本事。这几个人和方腊的八大将比起来那是丝毫不虚的。

其它几个手里有真本事的人比如安道全,金大坚,萧让,皇甫端乐和等人被朝廷给截住了,也没参与南征方腊。

再者说。方腊起义闹那么大,难道手底下将军只有八个?肯定不是,哪个“梁山好汉”手里没几个方腊将领的命呢?

所以说这其实很正常,打仗吗,哪有不死人的,名气挺大没有真本事的死了也正常。

还有,“梁山好汉”当年在梁山抵抗宋军时,那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且打的大部分都是伏击战,野战。到了打方腊,朝廷故意让他们狗咬狗,打的全是攻坚战,且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的机会,攻城时滚木雷石一下来,谁还管你姓甚名谁?



不过最后方腊还是被宋江给收拾了,而且收拾完方腊之后“梁山好汉”还剩了不少,这也说明宋江的实力,“梁山好汉”的实力还是强于方腊的。


守仁读仁


另类君答题;-)

方腊之所以能斩杀半数梁山好汉,答案很简单:这时候的梁山,气数已尽。

梁山的“气数”,取决于CEO宋江的能量值,按现在的主流思维来说,就是他有多少正能量,是否符合主旋律。

我们知道,宋江从“聚义厅”到“忠义厅”的蜕变,是一场诡异的质变,堪称一场变性手术,他让“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水泊梁山蜕变为“忠君爱国”的半吊子“准民兵”。

自从“忠义厅”成立后,梁山公司历次搞团建,总有不和谐音爆出,公司的团结度和向心力已经问题。

我们知道,梁山旗下的一百单八将,绝大多数都是很能打的,如果指挥得当,善于筹谋策划,梁山队伍无异于一支虎狼之师,事实上,即便是一百单八将中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无论如何“求同存异”,对身为“星主”的宋江,都有名义上的服从,而且少有公然违抗将令的事件发生。

宋江这个“星主”的尊号,并非自封,而是“九天玄女”娘娘赐予。而宋江之威能,也完全来源于九天玄女娘娘的加持。

九天玄女娘娘在书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第四十二回,宋江从梁山辞别晁盖返回宋家庄,其弟宋清告诉他说:宋江大闹江州的事已经惊动官府,郓城县衙只等江州批捕公文送达,就把其父与宋清以及宋江下入大牢,他让宋江不要停留,马上返回梁山,请梁山好汉来,一块接他们上梁山。

宋江听后,慌不择路,来到一个叫还道村的所在,躲入一座破庙中,被两个“青衣女童”领着,来到一座宫殿,青衣女童唤他“星主”,说是“娘娘有请”,带到一位天仙娘娘面前,娘娘授予宋江三卷天书,让他替天行道,去邪归正,临行,又送了宋江四句“天言”:

“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

当宋江恍惚间醒来,早上看那庙是“玄女之庙”,宋江见到的是九天玄女。

从九天玄女娘娘的“金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宋江,还是被天界寄予厚望,由着他走上坡路的,毕竟“劫富济贫”属于拯救苍生,是妥妥的正能量和主旋律,宋江当此危难之时,上梁山落草为寇虽非“初心”,但108个魔星需要他来聚拢成型,这个“既定方针”是计划内事件,所以宋江之后“顺风顺水顺心意”,没毛病。

九天玄女娘娘第二次出现是宋江征辽遇阻的时候。契丹人摆下天门阵,无法破阵之时,宋江又一次见到九天玄女,那九天玄女头戴“九龙飞凤冠”,身穿“七宝龙凤绛绡衣”,告诉了宋江破阵之法。

宋江再次得到娘娘的“正能量”,须臾之间就暴揍了契丹鬼子,让他们见识了抓铁留痕的手段,堪称绝唱。

然而此时,宋江的正能量已经用完,因为征讨方腊这件事是方向性错误,他早已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正道,南辕北辙,变成了“日暮途穷”的沙雕。

九天玄女娘娘的伟大指引只出现了两次,这两次,宋江是替天行道,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师和人民武装,而从他领取征讨方腊的副本任务后,其本人已经被黑化,麾下将士们的攻防属性以及生命、敏捷数值都因之而大幅度降低,一个个从剽悍勇猛的好汉,成为外强中干的龙套!

而这时候,方腊手下其实并非只有八员大将,其实是有八九十员名将,个个非同一般,砍杀梁山半数将领,这不是切菜又是什么?

所以另类君揣度,九天玄女娘娘此时已经将正能量的大旗赐予方腊,谁让你个宋黑子将“聚义厅”换成了“忠义厅”了呢?

总而言之,从宋江蜕变为官府犬儒后,梁山就气数已尽。


另类文史


许多人分析梁山好汉敌不过方腊是因为方腊以及手下诸位将领武功如何高强,但我个人却不同意这个看法。方腊之所以能杀死半数梁山好汉,除了方腊的手段外还有梁山自身内部的原因,以及战场地理位置的转变等诸多因素。

梁山众人南征方腊的战斗中,一百零八将阵亡59人、病死11人,一共死了70人。在征方腊的战场战争中,其战场性质已经于原来那些战斗不同了。

因为南征方腊是一场实力均衡、战斗力旗鼓相当、你死我活的决战,而先前的战斗都是不对称、不致命的战争。先前的战争目的主要还是以利益之争,打赢了当然好,打不赢可以再回去准备,而与方腊的决战是必须死人的,没有再给你机会回去准备。

此刻的战争目的很简单,梁山不灭了方腊就不能洗白上岸,所以不可能与方腊妥协来避免战争;也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投机取巧的方法来灭了方腊,只能硬碰硬对干,所以也导致梁山好汉伤亡甚多。下面再具体分析下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死伤过半的具体原因。

战争性质改变,战场游戏规则与以前的战斗截然不同了

以前梁山众人不论是被地方的人抓了,还是被官府擒获,都会因为梁山的威胁而不会立刻杀死,基本上都是押解回京。这个时候官场有他的程序、江湖也自己的道义,但到了方腊政权时候,人家不管你这一套,从来不优待俘虏。

井木犴郝思文被活捉,方天定直接凌迟处死后斩首示众,因为知道方腊军的手段,所以阮小二被捆在乌龙岭时,为了避免也遭到酷刑,直接自尽了。

作为梁山好汉,一般人不屑于用毒箭这种手段来杀人的,但方腊军也不吃这套,操刀鬼曹正、活闪婆王定六就是被毒箭射死,金枪手徐宁也在杭州被毒箭射伤后不治身亡。

梁山两个重量级人物的离开,加剧了梁山众人的伤亡。

  • 一个是入云龙公孙胜,作为梁山的大杀器,他是功未成身先退,在南征之前便去修道了。

方腊手下包道乙天师、郑彪魔君等都是道法高手,乌龙岭之战,包道乙用仙剑砍断行者武松的左臂,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被郑彪用法术杀死。如果不是混世魔王王樊瑞打败了郑魔君,估计会有更多的梁山好汉死伤。

所以说,如果公孙胜参与战斗,用道术主动攻击,就能减少伤亡,因为他的离开,梁山众人只能被动防御。

  • 二是神医安道全的离开,因宋徽宗得病,安道全就回京了。

这安道全前脚刚走,金枪手徐宁脖子便中毒箭受伤而死了,除了徐宁外,还有因瘟疫而死的六位好汉:船火儿张横、没遮拦穆弘、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白日鼠白胜、笑面虎朱富。然后还有青面兽杨志病死、豹子头林冲风瘫而死、病关索杨雄背疮而死、鼓上蚤时迁患搅肠痧而死。

催命判官李立、金钱豹汤隆、铁臂膊蔡福在战斗中重伤,医治不及而死。试想下宋江的背疮都能被安道全治愈,那么杨雄的背疮也不再话下,如果安道全没有离开,那么梁山好汉因病而死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从山东到江南,战场位置的改变,失去主场优势。

梁山好汉先前的战斗所向披靡,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主场优势,他们利用梁山的地理位置一次次挫败官府的围剿。但到了江南,从气候、风土人情、饮食等方面完全不同于山东,这在身体和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臂猿侯健、金毛犬段景住从海路进入钱塘江时遭遇风浪落入水中而死,这就有着对地理环境不熟悉的因素。赛仁贵郭盛攻打乌龙岭,被巨石砸死;小温侯吕方拼斗时,与敌将白钦同同归于尽跌落山底,这样的死伤也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熟悉。

再看中箭虎丁得孙被山路毒蛇咬伤而死、张衡、穆弘、杨志、林冲、杨雄、时迁不都是在江南患病或水土不服而死的吗?

梁山气数已尽、英雄迟幕。

梁山好汉被杀过半个人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百零八将的身体素质下滑了。从王伦占据梁山、再到南征方腊,这里已经经历的十几年,那些原来上梁山的二三十岁的青年已经成为了三四十的中年大叔,其身体素质已经下滑,武功动作不在敏捷。

梁山好汉平常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从不养身,有个三高冠心病什么的很正常。就说那双枪将董平、矮脚虎王英、小霸王周通本就是好色之人,早被酒色掏空了身体;花和尚鲁智深长的肥胖又爱吃肉喝酒,估计死亡原因就是因为突发脑溢血;双鞭呼延灼英雄迟暮,在抗金中阵亡;大刀关胜醉酒坠马病死。

这各种死亡原因,还真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不行才导致的,如果平日懂得养身少吃肉多吃蔬菜,就算坠马几次也不容易病死,少喝酒少接近美色,还可以多活几年。

江南经济发达、江东多才俊,文风鼎盛自然人才辈出。

梁山征讨方腊,双方人手来自不同地域,梁山汇集山东、河北地区绿林好汉,方腊则是江南一带的年青俊杰。

作为梁山好汉杀手的石宝,一手劈风刀、流星锤使得神出鬼没无与伦比,杭州城外杀急先锋索超、火眼狻猊邓飞、丧门神鲍旭;乌龙岭斩杀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

  • 常州,张近仁赐死百胜将韩韬、天目将彭玘;

  • 苏州,飞豹大将军郭世广与丑郡马宣赞同死于饮马桥下;

  • 独松关,小霸王周通被厉天闰一刀砍死;双枪将董平和没羽箭前来报仇,也被张韬和厉天闰斩杀。

  • 立地太岁阮小二与玉蟠竿孟康被成贵、乔正等浙江四龙设计杀死;两头蛇解珍和双尾蝎解宝兄弟被国师邓元觉和石宝在乌龙岭杀死。

从以上的战斗可以看出,江南青年俊才并不输于山东好汉,江南文风鼎盛、物产丰富,人才辈出,造就方腊这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军队。

梁山好汉死伤过半其主要原因还是作战方针犯了一个大错。

这个大错就是宋江与卢俊义的分兵行动,梁山一共只有六万兵力,卢俊义分了一部分兵力走艰难的宣州、徽州山区,而这恰恰是宋江的阴谋,当然反正宋江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而卢俊义确实傻傻的听了宋江的话,所以按卢俊义的智商我都怀疑他的统兵能力。再则,情报工作需要一些机灵的人,但卢俊义竟然派史进、石秀等人领了三千人马大张旗鼓的去了,其结果就是九纹龙史进、拼命三郎石秀、跳涧虎陈达、白花蛇阳春、打虎将李忠、病大虫薛永这些人直接被乱箭射死。

同时,厚黑统帅宋江以及狗头军师吴用的智商也需要充值,在乌龙岭时他们竟派功夫一般的铁笛仙马麟和锦毛虎燕顺去狙击石宝,要知道石宝可是智勇双全的元帅级别,岂是这些人可以挡得住的?

所以说,方腊军能杀了梁山半数好汉,除了手下有石宝、厉天闰、邓元觉这些高手外,还有宋江这等私心极重、自私自利又缺乏战场策略之人,以及战场位置的变换,失去主场优势,水土不服等等原因。如果主战场在水泊梁山,那么谁胜谁负,还是未知之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