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營收降幅最大的三大行業 您的東家還好嗎?


胡潤研究院攜手醫藥新零售企業叮噹快藥聯合發佈《2020叮噹快藥

·胡潤企業家戰“疫”特別報告》,深度分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與企業家生活帶來的影響。

報告顯示,21%的企業無限期推遲復工,其中64%因擔心疫情擴散,51%因政府要求。

1/3的企業延遲到三月之後才復工,更有兩成的企業無限期推遲復工。

無限期延遲復工的企業大多集中在文化娛樂業、信息技術服務業、製造業和教育業。

復工較早的行業包括交通運輸、餐飲和金融業。延遲復工除客觀因素(政府要求)外,與企業家本人的主觀因素(擔心疫情擴散)關係更大,企業家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

2/3的企業預估今年上半年的營收下滑,將近半數預估降幅超過20%,平均降幅為17%。而當下面臨疫情,將近九成企業營收下降,更有1/3下降超過50%,平均降幅為40%。

企業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萎縮,其次是由於固定的開支(人力、房租、利息等),另外疫情還直接導致了防控疫情的物資成本和物流成本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13%的企業認為今年上半年的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更有15%表示會有增長。營收上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教育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住宿餐飲、批發零售和文化娛樂是營收降幅最大的三大行業。而製造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上半年的平均降幅分別為19%、20% 和12%。

靈活辦公、創新變革、申請補助是企業所採取的戰“疫”手段

面對疫情爆發帶來的經濟壓力,雖然企業家對經濟發展偏悲觀,但都在積極努力尋求解決之道開源節流。對於最直接的痛點:營收下降,企業最主要通過安排人員遠程辦公和減少非必要開支,其次為加強促銷,擴大銷售以及申請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解決。

對於大部分職場人擔心的降薪或裁員問題,都有兩成企業表示會考慮採取此種方式。

經此一“疫”,超過六成的企業意識到現有的問題,表示會在疫情結束後,積極謀求產品和服務的創新,1/3會聯合產業上下游,因此突發的疫情會加速傳統行業及模式的創新。

企業在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時,也希望政府能夠出臺扶持政策。在各種扶持政策當中,最受企業家們歡迎的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和財政補貼力度,其次,給予用工補貼和降低社保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