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说房价高已经买不起了,最后还是都买了房子?

acs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先说下房价到底是因为什么涨的这么高的。

房价高速增长

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房价已经翻了一番,而房价真的是已经到了一个高点。大家有没有发现,到了2018年10月份到年底之前,房价出现了一小波的下跌。然而到了2019年之后,又出现了“小阳春”。

我们就以郑州为例,看看郑州的房价趋势图,就可以看出来一些问题。而到底是什么导致现在的房价居高临下的呢?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国家政策上面就可以看出来。

一.2016年的去库存

在2016年两会后,因为“去库存”的打响。真正的是拉大了房价的上涨风头,在去库存期有“棚改货币化”的一刀切,也直接导致了各大城市房价的上涨,在2015年-2018年期间,我们看到2015年棚户改造都已经达到580万套,而货币化比例达到28%,2016年之后有的已经达到货币化安置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就在这三年期间货币化安置资金都已经达到4万亿。我期间也曾经说过在08年国家救市的时候也是4万亿。而我们在看看各个城市棚改计划的完成率,97%以上都是超标完成,这就是直接导致各个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

二.其中也有投资客的推波助澜

在2016年,大部分城市都是直接出台“不限购,不限贷”,更是让众多投资客看到了苗头,大量的投资客的涌入,其中包括前段时间像海马这样的“名企”直接是401套房子来“救市”,还有其他一些所谓的散户等,都加入了“抢房大战”,也是直接让其房价快速增长。

三.2019年两会的“稳”字政策

如今到了2019年,在强调“房住不炒”,国家又出现了三个稳字政策,“稳预期,稳房价,稳信心”,刚刚图上我们看到郑州2018年的时候房价出现了一小段低迷,因为房价出现的低迷,为了稳定楼市,不能大涨或者大跌,央行在2019年1月份的降准,房贷利率的下调等,都是充分的说明了稳定房价,而在2019年一些城市,因为一城一策如海南,呼和浩特,苏州,厦门等多数城市的房价出现的大幅度上涨,直接点名,之后这些城市出现政策,如限售,上涨幅度不得高0.6%,也是为了房价的稳定。那到了如今房价这么高的情况下,现在为什么还有人买房子?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原因。

(1)刚需:我之前也说过,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对于“家”的概念是已经深入骨髓,在骨子里都觉得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是有了家,而现在结婚需要房。如果没有房子,就真的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

(2)改善:有的人买了一个房子,但是因为家庭成员的添加或者说父母过来,原来居住的房子不够用,只有在买个房子来用。

(3)月供还房贷:有一部分人买房子,说句实在话,是因为划算,就比如我说的月供还房贷,之前买房子确实是买的房子,有的可能掏点首付就可以买个房子,而房子的月供是正好够还月供,比如之前的小户型的,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是最喜欢,在当时还真的是不如买个房子。


阿朝说房


说房价高买不起的人大多判断的依据都是从自身和周边来看

这就好比一个圈子,月薪3000元和月薪3万元的肯定不会在一块,而他们经常在一块讨论的话题也会截然不同。很多人说房价高买不起的,大多数都是真的买不起,因为他们的判断依据大多数是来自自身和周边的朋友。一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理由:月薪3000元,房价1.5万,不吃不喝5个月一平米房,要想买一套房得几十年,对吧?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和看到的理由。这样计算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关键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自己买不起,不代表别人买不起。

第一、有钱人少不假,但是也搁不住人多。很早以前跟一个朋友一块聊天,聊到房价问题,说如今的房价太高了,按照如今的收入水平没多少人买得起。当时我就给他回了一句:买房这件事不要从一个区域来看,要从整个大范围来看。比如:一个省几千万人,找个几十万买得起房不难吧?尤其是省会城市来说,他所面临的购房者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打工者还有来自其他地市,甚至其他省份的外来人员,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地市等其他城市。以自己和当地的收入水平来判断四五线城市房价高低或许还行,但是判断一二线和其他省会城市注定是不合适的。

第二、房子不仅仅有居住的属性,其背后的教育等资源绑定才是根本。就拿某些县城举例吧,有些县城为了刺激房产销售竟然出了这样的规定:县城没有房产的,不允许子女在县城学校就读。这种政策虽然可恨,但是不得不说越是大城市,房产背后的资源越是多,比如:教育、医疗、交通等。甚至说在一个经常居住的城市没有房产,你包括你的子女根本就无法享受到这个城市资源带来的便利。房产之所以让人投资,其背后代表的资源才是根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明知道自己压力大,还要买房的主要原因。

第三、房产本身就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其背后是一种身份的被认可。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伤人,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房产作为重资产不是冰箱、彩电、洗衣机,几千块钱的东西随便有点收入的就可以买。说白了如今的房产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虽然说取消了户籍,但是按照我国几千年的家国文化来看,只有房子在那,才算是家,自己才算被认可。这就好比,一个外来人到城市,如果没有房产,别人问你是哪的?你只能说自己老家的地址,如果说自己有房子,那就可以说自己是这座城市的居民一样。这种习俗究竟会保持多久不知道,但是起码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房子本身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的,随着市场化、商品化其背后附带的意义太多(不得不买)

第一、婚姻、爱情被房产等裹挟已经是事实。试问如今的80后和90后有多少人是因为买不起房子不得不跟女朋友分手的?有多少人是因为没有房产,相亲屡屡失败的?没办法,这就是时代印记,房产背后附带的东西太多了,已经成为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标配了,你能不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农村父母哪怕是举债也要买房的主因。

第二、房产是近几千年来唯一保值的商品,不论是哪个年代。无论是从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包括如今也是,土地作为一种稀有物品,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历史上的奴隶主和地主哪个不是良田几百顷?这些土地也是保证他们能够持续获得丰厚生活的保障。说到如今,房产作为土地的衍生品,也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青睐物,因为起码不会贬值,还会升值,稳赚不赔的生意谁不去做呢?再说,如今的我国富豪榜单,有多少是房地产企业?说明了什么?如今掌握了足够多的房产也就稳坐富豪榜。

综上,每一个行业的兴起都会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作为普通人来说要么是做好准备提前上车,要么是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说白了,如今房产已经被社会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身份象征,而又有谁能够抵挡这种诱惑呢?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随便聊聊吧,大致的原因主要集中以下几点:

一、家的观念根深蒂固。随性之人虽可柳絮随风,浪迹天涯,但难免也有浮萍无根,何处为家的感叹。老无所依,居无定所,想着就有点凄凉。无家即是无家,传统观念已是根深蒂固。

二、民众投资渠道较窄。除了股票,基本就是房子。当然也有什么期货、重金属、外汇什么,但这些对个人的要求较高,大多数人不会也不敢轻易涉及。买房投资在很多人心里就是最简单、直接,而且看了见摸了着,相应心理也比较安定。

三、投资收租两相皆宜。房子,近年做为难以褪色的投资金字招牌,虽然历经几次大的波动,在主线城市基本上都是稳稳的跑赢了通胀,跑出了财富,短期的调整有点让人感到无所畏惧,抱着卖不了还可以出租,赚点利息。房子,也成了财富收益的主要通道。

四、近年仍处需求市场。也是人口红利的一种体现,时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四零五零知道了房子是单位配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太会有人多弄几套房,因为,价值还没发现,或是条件还不充裕。社会人口结构又处于新陈兼存,房子,不够住了。同时,房子可以等,年纪却等不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也是道催化剂,无房却又一道单身令。

五、城市建设引流作用。农村有房有地,不愁无处安身。但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升级,配套齐全、资源集中,又不断的使人群引向城市,需求更为旺盛。买房,不断的被吹热。

以上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多谅解,欢迎探讨,谢谢!


迷离望世


1、客户心理买涨不买跌

我从事地产行业四年了,以西安举例子,2007-2017年,西安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涨了5000元/平方米左右,这期间销售的量也不高,可以称之为买方市场。一个100多亩的楼盘平均往往需要销售2-3年才能完全清盘。但从2017年户籍新政实施,新增人口涌入房价开始微涨,觉得可以投资的客户纷纷开始觉得有利可图,出手买房,这样就形成了循环,开发商觉得客户增多,价位会继续涨。不管买房是为了自住还是投资,房子自带投资功能,你总不希望自己买了房之后价位开始跌,没有人会买一套明明知道明年价位会跌的房子。2017-2019年西安房价的涨幅约等于前十年西安的涨幅,并且销量大好,算供不应求吧。

所以客户心理就是买涨不买跌。

2、担心以后更买不起,恐慌性入市

不管承不承认,中国的房子这么多年以来都在曲折上涨。未来的事情谁都预料不到,但之前的事情看的清清楚楚。加之城市化进程,有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拥有更便利的配套,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等等,这些新入人口是想要定居城市的,在中国的观念中有一套房子才算有个家,不管是会老家盖房子还是在城里买房几乎都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所以房价涨的越快,对于他们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担心会更买不起,于是稍微能够上首付的借钱都要够上,倾尽全家之力都要先把房子买了,这样心理就踏实了。

3、买不起一线买二线

以西安举例,新西安人买房的比例占比超50%,一线城市房价太高怎么够都买不起的人,就会考虑到二线城市买房子。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从北上广深落户西安然后买房的,对于他们来说,西安的房价不算高,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也有很多人选择未来定居西安,先买套房,目前留在大城市打拼,给我报个底。但对于老西安人来说房价涨的很离谱了。

以上是我的拙见。


叮咚西安


说房价高的人,都是想买房子的人,一直在期待房价下降,一次次的受伤,于是他们变聪明了,再不买,还要涨价,于是乎,他们就买了房子,因为他们都是真正的刚需,这些刚需其实,最可怜了,在等待之中,一天一天把房价等到了最高,本来可以补贴,可以节省的钱,最后因为买房,让自己多奋斗更多年,这就是房地产市场,今天的状况。



未来房价,还会不会增长,毋庸置疑,需求越旺盛的城市,也是吸引人才最有能力的城市,同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供不应求,同时,经济增速飞涨,当然,工资也会增长,同时,房价也会不断的增长,也就是说,发达地区,会吸引来更多的人来就业,也就相当于吸引来了更多的购买力,自然会把房价一步一步崔高,这就是现实,特别一二线城市为主的,未来房价还会增长。

刚需一族,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要抓紧买,因为你买房子是为了居住,只要条件允许,不要等待房价是否有调整,这与你关系不大,因为你买来房子是为了居住,从长远来看,房价一定增长,所以现在买房子一定是最划算的,这个道理简单不?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投资购房,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乐福居,这里会有一系列关于购房的一些小常识,等你来哦。


乐福居


我觉得应该感谢银行。

好吧开玩笑的,其实吧,就好比很多人去菜市场,看见物价上涨菜价贵也会抱怨说“现在连饭都快吃不起了”,但是抱怨归抱怨,该买的自然还是要买。

买房自然也一样!

他们之所以抱怨,可能是希望房价降价,可能是纯粹的抱怨,可是当自家需要房子的时候,肯定咬咬牙还是买得起,而且别忘了现在有银行呢,虽说成为房奴以及生活“太难了”,但是首付借借钱,或者拼把劲还是能凑齐的,大城市买不起,还有小县城,毕竟中华民族的传统观点就是必须有个家!


房小探


因为买房是看得到体验到的比较合适的投资保值方式。

从银行理财来看,能保本金,但升值很小,保值都不一定。

股市,期货等专业门槛高,一般人不具备操作性。而且这几年股市波动大,也不好。

房产第一是解决自住需求,另外还能出租获得回报,本事房产也能保值和升值。


诸葛找房星和


现在在买房的人基本是这三种,一种是新毕业参加工作,在事业单位或国企,他们有公积金,工资丰厚,所以买房结婚放到了第一位,这部分人占现市场的百分之三十,第二类是家里不缺房,而手里又有现钱,买房是为了保值,(象工作了三十年以上的教师,医疗,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双职工)这部分人占百分子三十,还有百分之三十,可能是用来洗钱的!刚需的顶多能占百分之十


网起网落


这就是中国特色,购房全款,还要托内部,付茶水费,房地产销售潜规则,希望纪委派人暗访,特别是广东省汕头市,先暗访中介商,就能拉出各房地产销售经理及销售人员的潜规则,严查严打,整顿房地产市场,让房地产公开透明。


用户3140055013658


房价降是肯定的,2年后三线以下城市房子将会出现有价格没有市场的情况,钱都难赚了,你还要房子干嘛呀!房产税要收,物业费暖气费、空置税。8年以后你将会看到:房屋出租,免租金、水电、暖气、物业自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