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近期公路、鐵路、航空等路網規劃


貴港近期公路、鐵路、航空等路網規劃


1. 加強區域交通建設

1) 鐵路規劃

規劃在貴港中心城區設置2個鐵路客運站和1個鐵路貨運站。客運站為現有貴港火車站和新建的貴港高鐵站,貨運站為新建的羅泊灣貨運站。

2) 公路規劃

規劃形成以貴港為中心的“三橫兩縱”高速公路網絡格局和“四橫五縱”國省道幹線網絡體系。

高速公路網中“三橫”為南廣高速、貴梧高速、梧柳高速,“兩縱”為三北高速、荔鐵高速;國省道幹線網中“四橫”為304省道、324國道、315省道、334省道,“五縱”為209國道、210省道、208省道、207省道、205省道。

3) 中心城區對外通道規劃

結合區域公路網絡佈局及城區對外交通流特徵,規劃了“一環十一射”對外通道,

4) 公路客運樞紐規劃

規劃建設3個公路客運站,將現有汽車總站搬遷至迎賓大道與西環交叉口東北角,取消現有南站改為停車用地,在南山路以東、城南大道以南新建客運南站,取消仙衣路現有西站,保留現狀東站,於仙衣路以西、貴州路以南新建客運北站。

5) 航空規劃

遠期規劃將桂平市內現有的蒙圩軍用機場改為軍民兩用機場,通過304省道銜接機場與中心城區,西向與城區北外環、金港大道快速路連接,同時在貴港高鐵站附近規劃民航綜合樓。

6) 綜合樞紐規劃

依託南廣高鐵,規劃集鐵路、公交、民航三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高鐵站綜合交通樞紐。

2. 持續道路網建設

1) 骨架路網布局

根據中心城區的城市空間佈局,規劃“三橫五縱二環二射”道路網骨架。

三橫:城北大道、G324+金港大道+港區大道和江南大道。

五縱:迎賓大道、仙衣路、中山路+南山路、同濟大道、城東大道。

二環:連通各組團及外圍區域之間的快速路外環線、嶺蒙大道+經八路+規劃101路。

二射:金港大道東段+南梧公路、西南大道。

2) 快速路系統佈局

規劃由金港大道+港區大道、同濟大道、迎賓大道南段和外環線形成的”十字+環形”快速路系統。

3) 幹路系統規劃

規劃主、次幹路密度分別為2.59km/km2和3.21km/km2。

4) 支路系統規劃

貴港市中心城區規劃支路總長度為198.85km,支路網密度為2.03km/km2。

5) 立交規劃

根據貴港市中心城區總規與道路專項規劃,與貴港市中心城區實際相結合,對立交佈局進行調整,規劃了69處立體設施。

貴港近期公路、鐵路、航空等路網規劃


3. 大力扶持公共交通發展

1) BRT線網規劃

結合公交專用道規劃,考慮道路條件和客運需求狀況,遠期規劃3條BRT線路。

2) 公交幹線規劃

近期(2012-2015)公交幹線重點加強組團之間的聯繫,因此規劃組團之間形成公交發展主通道,主要為中山路、金港大道、迎賓大道、江北大道、仙衣路、布山大道。

遠期(2016-2030)快速公交線路主要以連接城市中心與南部、東部港區、工業區為重點,同時加強各組團內部聯繫。考慮到遠期規劃BRT快速路,佈設公交幹線主要有金港大道、城北大道、迎賓大道、布山大道、江北大道、江南大道、西南大道、城南大道、仙衣路。

3) 公交支線規劃

近期(2012-2015)公交支線規劃以現有公交線路為基礎,抽密補疏,合理減少區內公交線路重複係數,補充公交覆蓋不足地區的運力,規劃15條公交支線。

遠期(2016-2030)公交支線規劃主要採用延伸已有線路、新增線路的方式擴大公交線路的輻射範圍,滿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規劃31條公交支線。

4) 遠景軌道交通規劃

軌道交通1號線:東西走向,穿越貴港中心城區,連接東側的根竹、覃塘,西側連接桂平市區,沿途經過白沙、蒙圩等工業衛星城鎮。

軌道交通2號線:南北向,連接主城區與南部的濱江新城,形成南北軌道交通大動脈,進一步構築強大的中心城區。這條線路主要是加強中心城區對南部地區的交通聯繫和經濟輻射。

5) 公交一體化規劃

為了加強貴港中心城區與覃塘區、桂平區、平南縣及附近鄉鎮之間的聯繫,規劃8條公交一體化線路。

6) 公交場站規劃

規劃4處公交樞紐,分別為高鐵公交樞紐、東站公交樞紐、中心站公交樞紐、南站公交樞紐。

規劃8處綜合場站,分別位於金港大道-西環路西南側、仙衣路-新華路交叉口、貴州路-仙衣路西南側、規劃122路-規劃17路西北側、西南大道-西江一路東南側、經八路-緯二路西南側、貴州路-和平路東北側、南部濱江新城南山路南側規劃1處修理廠,位於江南工業園。

規劃10處首末站,分別位於貴州路-中山路西南側、農場、高鐵站南廣場、達開路-荷城路西北側、仙衣路-西環路東側、西南大道-中山路東北側、西南大道-嶺南西路西南側、城北大道-平安路東北側、貴州電廠、迎賓大道-嶺北路東北側。

7) 出租車規劃

貴港市出租車擁有量到2030年應控制在1960輛。

按照相關規範,服務站將按4級標準建設,未來貴港市規劃6處出租車營業站。

4. 貨運物流規劃

構建“國際保稅物流園區—綜合性物流園區—專業性物流園—城區物流 中心-生活物資配送中心”相結合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遠期物流節點佈局方案為:1個國際保稅物流園區,2個綜合性物流園區,6個專業性物流園,5個城區物流中心,2個生活物資配送中心。同時,分別根據其規模等級,為其規劃集疏運道路

貴港近期公路、鐵路、航空等路網規劃


貴港近期公路、鐵路、航空等路網規劃


5. 加強交通管理

1) 節點交通管理

分別對典型交叉口(如中山路—江北大道、中山路—金港大道、中山路—建設路、江北大道—仙衣路、江北大道—解放路、金港大道—港寶)和交通需求旺盛的重要通道(如金港大道、江北大道、中山路)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和管理方案。

2) 交通組織管理

交通組織管理涉及:客運交通管理;出租車管理、人力三輪車管理、電動車管理、摩托車管理、自行車交通管理、步行交通管理、貨運交通組織管理。

3) 交通信息化

為實現“一個共享平臺,七個應用領域”的總體框架,在2015年以前初步從道路交通管理、初步構建公交智能化運營管理系統、停車場誘導系統、出租車營運監控信息管理系統、擴展道路交通管理控制系統、初步建立規範化的綜合物流信息系統幾個方面進行建設。

6. 協調停車設施供應

1) 停車佈局規劃

規劃通過彈性的用地落實、必須的泊位密度、可行的泊位結構等指標對貴港中心城區進行差異化停車供給,共規劃76個公共停車場。

2) 配建停車場標準制定

綜合國內外經驗和貴港中心城區的現狀配建停車,規劃逐漸提高配建停車場在停車場中的總的比重,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併為各類建築物制定配建停車設施標準。

7. 構建綠色慢行系統

1) 慢行交通網絡規劃

構建“三橫四縱”的慢行線路骨架。

三橫:鬱江南岸生態型慢行通道,鬱江北岸連接鯉魚江溼地公園、貓兒山郊野公園的生態型、都市型、郊野型慢行通道,城北連接新民公園、東山風景區郊野型、都市型慢行通道。

四縱:城東連接東山與甘塘的郊野慢行通道,中山路都市型慢行線路,馬草江流域沿岸都市型、生態型慢行通道,城西連接新民公園、鯉魚江溼地公園的生態型、都市型慢行通道。

2) 人行過街立體設施規劃

在交通繁忙混雜的路段或交叉口為保證行車和行人過街安全,規劃20座人行立體設施。

3) 自行車系統規劃

規劃利用城市37個路段(包括主幹路、次幹路)的自行車專用車道以及自行車專用道路作為自行車主幹路。

規劃在老城區區塊、江南區塊、城北區塊、港北區塊、城西區塊共佈置32個自行車租賃點。

8. 近期行動規劃

針對現狀存在的制約城市發展的交通問和城市近期發展對交通的需要,按照“沿江發展、重點向北”的發展方向,近期改善重點確定為道路建設、發展公交、建立物流系統、完善停車設施、加強交通管理,並相應列出了實施項目清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