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贏家?(民間故事)

馮安獻計

徐貴妃和劉貴妃是皇帝的寵妃。兩人都想當六宮之主,因此一直明爭暗鬥。論姿色、論心計,兩個人都不相上下。究竟誰能當上皇后?關鍵得看哪個先生下皇子。

皇帝原本有兩個兒子,可惜先後夭折。眼看自己年過半百,繼承皇位的太子仍沒有著落,皇帝整天憂心如焚。為此,太醫頻頻獻壯陽良藥,皇帝也不辭勞苦,夜夜臨幸後宮嬪妃,尤其是徐、劉二人。

徐貴妃和劉貴妃都鉚足了勁,恨不得立馬生下個太子來。

這天傍晚,徐貴妃摸著自己扁平的肚子,坐在窗前唉聲嘆氣。此時宮女來報,說馮公公求見。一聽這話,徐貴妃立刻滿臉堆笑,起身出迎。

馮公公名叫馮安,是內廷總管,此人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意,而且一摸一個準。皇帝把馮安當作心腹,跟他無話不談。宮裡宮外的人都知道,巴結好了馮公公,就等於巴結好了萬歲爺。

在爭奪皇后寶座的節骨眼上,徐貴妃和劉貴妃都想方設法,拼命拉攏馮安。今天早上,徐貴妃剛派人給他送去一匣價值千金的南洋珠。這會兒馮安求見,八成是來道謝的。

果然,一見面馮安就給徐貴妃作揖,感謝娘娘贈珠之恩。徐貴妃慌忙拉住馮安,說了許多噓寒問暖的客套話。落座後,馮安盯著徐貴妃的肚子,關切地問:“娘娘,還沒有動靜啊?”

徐貴妃嘆了口氣:“哎,還沒有呢!”

馮安指了指南邊,提醒道:“可千萬別讓那頭的搶了先。”

徐貴妃聽後滿臉愁雲,眉心擰成了疙瘩。

馮安見狀壓低了聲音,進一步提醒道:“一旦那頭的當上皇后,您的日子就不好過啦。老奴斗膽說句不中聽的話,以劉貴妃的為人,到時您恐怕連性命都難保。”

徐貴妃聽得毛骨悚然,結結巴巴地問:“馮總管,那,那我該怎麼辦?!”

馮安瞅瞅兩旁,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徐貴妃會意,立刻衝左右揮揮手,侍立在殿內的宮女和太監齊刷刷退了出去。四周空無一人,馮安這才開了腔:“依老奴看,娘娘應儘快生下皇子,等當上了皇后,那就高枕無憂了。“

徐貴妃說:“我何嘗不想,可肚子不爭氣,有啥辦法呀!”

馮安摸著光溜溜的下巴,沉吟道:“辦法是有的,就怕娘娘不敢做。”

徐貴妃挺了挺腰桿,斬釘截鐵地說:“只要能生下皇子,上刀山下火海,我什麼都敢做!”

馮安衝徐貴妃點了點頭:“那好,為了穩操勝券,請您借種生子。”

徐貴妃嚇得直哆嗦,她發顫地問:“請教馮總管,這是深宮禁地,種,種從何來?”

馮安用手指蘸著茶水,在桌上寫了“周順”兩個字。這周順今年十九歲,是徐貴妃身邊的太監。

徐貴妃盯著桌上的字,不敢置信地問:“周順沒有淨身?”

馮安說:“周順進宮快十年了,怎麼可能沒淨身!他有個雙胞胎哥哥,叫周亮。周亮在老家做小買賣,可以讓他李代桃僵,進宮給您借種。等您懷上了孩子,再把周順換回來。”

徐貴妃聽罷,這才恍然大悟。思索了好一會,她擔心地問:“馮總管,宮中警衛森嚴,這事行得通嗎?”

馮安拍著胸脯說:“請徐娘娘放心,一切都包在老奴身上!”

徐貴妃深知馮安手眼通天,心裡寬慰了許多。想了想,她又問:“馮總管,此事一旦敗露,你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我是為了自保,不惜拼死一搏,馮總管鋌而走險,又是為了什麼呢?”

馮安說出了原因:表面上,劉貴妃對馮安也是恭恭敬敬,但骨子裡卻很瞧不起他。如果劉貴妃當上皇后,馮安的好日子肯定就到頭了。只有徐貴妃奪取皇后寶座,自己才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徐貴妃這才打消了疑慮,她決定跟馮安密切配合,將借種計劃進行到底。

李代桃僵

接下來,馮安悄悄找到周順,說出了替徐貴妃借種生子的打算。周順嚇得魂不附體,他認為這是滿門抄斬之罪,自己無論如何不敢答應。

馮安嘿嘿冷笑,他告訴周順:此事關係到自己和徐貴妃的身家性命,周順既然知道了這個秘密,倘若不答應,立馬會被滅口。如果周順好好合作,事成之後升他當副總管,周家一門也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見馮總管目露兇光,周順別無選擇,只好俯首聽命。

隨後,馮安以外出採購為名,帶著周順離開紫禁城,來到了周順的老家。一進家門,周順立刻把哥哥周亮拉到僻靜處,將馮安的借種計劃合盤托出。周亮聽完驚出了一身冷汗,他腦袋搖得像波浪鼓,堅決不肯進宮。周順長嘆一聲,把馮安的話向哥哥學了一遍。周亮嚇壞了,只得乖乖就範。

於是,馮安讓周順留在家中,周亮則穿上弟弟的衣服,跟著馮總管回到了紫禁城。

馮安預先作了周密佈置,他找了個藉口,讓周亮躲在徐貴妃的宮裡深居簡出。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誰也沒瞧出破綻。

此後,只要機會合適,徐貴妃就以腰痠背疼為名,讓周亮幫自己捶捏。等周亮上了床,貴妃會尋個理由,把身邊的太監、宮女遠遠支開。

兩個月後,徐貴妃有了身孕。得知消息,馮安立刻找了個藉口讓周亮出宮,換回弟弟周順。周亮到家的當晚就暴病而亡,幾天後周順也在宮中離奇死去。兩個小人物的暴斃自然不會引起重視,事情很快煙消雲散。

據御醫診斷,徐娘娘肚中所懷的,很可能是個男孩。皇帝聽後當場宣佈:如果徐貴妃生的是男嬰,就立為太子。等太子滿月,再冊封徐貴妃為皇后。第二年春天,徐貴妃生下了一個胖嘟嘟的男孩。皇帝樂得心花怒放,他當即下旨,立這個新生兒為太子。

大功告成,徐貴妃和馮安額手相慶。劉貴妃則痛不欲生,躲在角落裡哭得死去活來。

次日,在太監、宮女們的簇擁下,徐貴妃搬進了皇后所住的中宮。隨後的幾天裡,徐貴妃掐著指頭算日子,期盼太子快快滿月。躺在鳳床上,徐貴妃連做夢都能笑出聲來。

特別獎賞

轉眼過了一月,徐貴妃的好日子到了。

這天早晨,馮安捧著冊封詔書,滿面堆笑來到中宮。徐貴妃激動萬分,自己夢寐以求的時刻終於到來了。馮安高聲宣讀聖旨,晉升徐貴妃為皇后。徐貴妃戴上鳳冠,成了徐皇后。她昂著頭坐在寶座上,接受眾人的朝賀。

冊封儀式臨近尾聲,小太監捧來了一個禮盒。馮安打開禮盒,從裡面取出一隻碩大的壽桃。

馮安將壽桃獻給徐皇后,恭恭敬敬地說:“這是皇上恩賜的特別獎賞,請娘娘當場吃下。”

徐皇后雙手接過壽桃,喜滋滋吃了起來。等壽桃吃完,冊封儀式宣告結束。這當兒,馮安衝徐皇后使了個眼色。徐皇后知道馮總管有機密話要說,便領著他朝一間密室走去。

走進密室,馮安開門見山地說:“那個壽桃有毒,您命在旦夕。”

徐皇后嚇得臉色發白,結結巴巴地問:“誰,誰下的毒?是不是劉貴妃?”

馮安搖搖頭:“她哪有這膽子,這是聖上的恩賜。”

這時,徐皇后已感到腹中一陣陣絞痛。她盯著馮安,聲音發顫地問:“借,借種生子的事……敗,敗露了麼?”

馮安說:“無所謂敗露與否,因為這件事,原本就是皇上秘密安排的。”

接著,馮安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五年前,皇帝在一次狩獵中意外墜馬,摔傷了男根。就在這當兒,太子突然病逝。為了延續龍種,皇帝吃遍壯陽藥,強打精神,夜夜臨幸各宮嬪妃。可是,折騰了幾年,嬪妃們卻沒有一個懷孕。皇帝急得那是團團轉,御醫認為萬歲爺喪失了生育力,且無法恢復。皇帝十分沮喪,他殺掉了那個御醫,對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守口如瓶。除了心腹太監馮安,任何人都不知道皇帝的秘密。

皇帝無子,按照祖制,得從親王的子嗣中選擇皇位繼承人。當今皇帝只剩下一個親弟弟,就是那個桀驁不馴的鎮南王。鎮南王勢力很大,頗有不臣之心。如果立鎮南王的兒子為太子,文武大臣會紛紛投靠鎮南王。到那時,皇帝不僅大權旁落,甚至有性命之憂。

馮安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他絞盡腦汁,想出一條借種生子的妙計。皇帝權衡再三,採納了馮安的計策。隨後,馮安找到徐貴妃,“借種生子”的好戲就此開場……

講到這兒,馮安對徐皇后說:“國母的清白不容玷汙,如今太子滿月,您就該迅捷了。”

此刻,徐皇后腹中的毒藥已經發作,整個人痛苦地扭成了一團。她想說話,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兩行眼淚撲簌簌滾了下來。

當晚,宮中傳出一條噩耗:徐皇后因興奮過度突發喘症,等御醫趕到時已經不治。

皇帝聞訊大放悲聲,罷朝三日以示哀悼。徐皇后被追封了許多動聽的尊號,在皇帝的親自主持下隆重安葬。

沒過多久,徐皇后生前的死對頭——陰毒的劉貴妃也暴斃了,性情溫和的張貴妃被立為皇后,撫養襁褓中的太子。

誰是贏家

皇帝度過了危機,心裡十分高興。這天,皇帝把馮安叫進御書房,親自端給他一壺美酒。皇帝對馮安說:“這酒是高麗國進貢的,有延年益壽之功效,你趁熱喝吧。”

馮安接過酒壺,嘿嘿笑道:“延年益壽不敢指望,等會兒別痛斷肚腸就好了。”

皇帝吃了一驚,問道:“馮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馮安把鼻子湊到壺嘴上嗅了嗅,皺著眉頭說:“哎喲喲,這酒裡下的是鶴頂紅。看來,老奴的死狀要比徐皇后更慘。”

皇帝臉色陡變,他拔出佩劍,指著馮安問:“狗奴才,你都知道了?”

馮安點點頭:“給陛下獻計時,我就料到會有這一天……知道皇后借種生子的人,都得死!”

“那,那你為何還給朕獻計?”皇帝大惑不解。

馮安咬牙切齒地說:“為了報仇!”

“報仇?報誰的仇?”皇帝握緊了佩劍。

馮安說:“報我全家滅門之仇!”

緊接著,馮安含著眼淚,講起了埋藏心底的那段往事:

馮安本名叫楊皓,是兵部尚書楊廣文的兒子。楊廣文為朝廷出生入死大半生,屢立奇功。二十七年前,當今皇帝篡改先皇遺詔,靠陰謀登上了皇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新皇帝決定除掉一批前朝重臣,楊廣文名列其中。不久,皇帝將楊廣文一家滿門抄斬。當時楊皓正在四川訪友,躲過了一劫。

得知全家遇害,楊皓痛不欲生,他對天發誓,一定要報這血海深仇。

想除掉皇帝,首先得進入紫禁城。可是,紫禁城守衛森嚴,莫說一個逃犯,就算王公大臣也難以進入。這可咋辦呢?楊皓冥思苦想,終於有了主意。他找到一位江湖高人,設法改變了自己的容貌。然後楊皓化名馮安,買通內務府,進宮當了太監。

一開始,楊皓只在茶水房幹雜役,幾年下來,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著。為了早日接近仇人,楊皓費盡心機拼命鑽營。他從最底層開始往上爬,經過十多年奮鬥,最終當上了內廷總管,成了皇帝的心腹。然而,即便如此,楊皓的夙願仍無法實現。當今皇帝武功高強,又有眾多侍衛日夜守護,搞刺殺肯定不行。悄悄投毒更行不通,因為皇帝的飲食都由太監預先嚐試。

正當楊皓一籌莫展時,機會送上門來了。這個機會,就是皇帝求子心切卻又無力生育。對此,楊皓勸皇帝借種生子,策劃了一場李代桃僵的鬧劇。靠這一招,楊皓不僅害死了皇帝的寵妃,而且斷送了仇家的江山……

講到此,楊皓衝皇帝哈哈笑道:“等陛下駕崩,這萬里山河將由周亮的子孫世代繼承,您說妙不妙?”

皇帝氣得七竅生煙,舉劍刺向楊皓。楊皓先是閃身躲開,然後一仰脖子,喝下了毒酒。

倒地前,楊皓自豪地說:“我終於報了血仇,我是最後的贏家!”

皇帝扔掉手中的寶劍,踉蹌了幾步,頹然地跌坐在龍椅上。

當楊皓的屍體被侍衛抬走時,皇帝悲哀地意識到:在這場不見刀光的惡鬥中,每個人都下場悽慘,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