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要想加工出優質的胚芽米,首先從水稻的育種和耕種就要嚴格監控。監督農民翻地、施肥、播種、澆水、除蟲、除草、治病、收割等環節。再到水稻的倉儲和加工,清理、淨谷,從谷糙分離到碾白、擦米,最後到分級,產出成品大米,十餘種工序在操作過程中要求極其嚴格,每一道工序不能有絲毫差錯,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切實保證大米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看到這幅大米結構圖,我們對稻穀有個簡單的認識:稻穀分為豆殼、古皮層、糊粉層、谷胚、胚乳構成。我們吃的就是胚乳部分,而大米80%營養都在這個胚芽裡,但是由於胚芽非常脆弱,如果按照不合規的加工工藝生產的話,就會損失胚芽,從而流失大量營養成分。

那怎樣才能加工出帶胚芽的大米呢?先來看看這幾款機器設備,採用了單拋雙篩以及複合色選21道工序,精心研磨出帶胚芽的大米。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胚芽米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下面仔細介紹21道工序:

第一道把稻穀送到附屬車間進行振動清理篩選,清理出稻穀當中的雜質。

第二道在附屬車間用去石機去除稻穀裡的石頭子。

第三道再將稻穀進行脫殼,就是最外表層的穀殼,變成糙米。

第四道把糙米和穀殼進行分離。

第五道再把糙米進行厚度分選,挑選出厚度均勻的成熟的糙米。

第六道七道由兩臺機器串聯操作去除古皮層。

第八道至第十道把糙米進行碾白。

第十一道篩選出加工過程中被損壞的一些碎米粒,分離出大小均勻完整的米粒。

第十二道把分離出來的合格大米放入降溫米倉,因為在加工過程中稻穀和機器摩擦要升溫。

第十三道用柔性刷米機去掉米粒表面的糠灰。

第十四十五道用紅外色選機挑選出紅斑米、腹白米以及異物。

第十六七道叫拋光,把大米磨白。這是很重要的環節,經過機器震動,會損失大米上的胚芽,因為胚芽很脆弱,採用了單拋,最大限度保留胚芽,提高大米的營養價值。

第十八道進入到了雙篩過程,進一步分離出均勻完整的大米。

第十九道再一次進行色選,以保證大米的安全性。

第二十和二十一道就進入了打包裝袋了,再打包之前還要進入滾筒篩,確保碎米率在規定的指標內,再進行科學包裝,包裝袋都是採用食品級可降解的材料。

經過21道工序把大米質量做到更好,讓安全健康的帶胚芽的大米進入千家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