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踏遍青山人未老。时至今日,88岁的徐建中老人依然惦念着他新闻事业的出发地——《空军报》。初秋时节,老人发来一些在空军新闻战线的回忆。看着那些经历了一个甲子依然散发着光芒的作品,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新闻事业不竭的生命力。徐建中老人参军在原空军第六航校,从本报通讯员起步写新闻,逐渐成长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成为党和国家许多重要历史时刻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他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一位空军出身的党报记者的不变初心和不老情怀。

他有“参军梦” 放飞在蓝天

“我有‘新闻瘾’。”出生于1932年的徐建中老人这样介绍自己。

带我们在楼下花园边散步边回忆过往,沿着家中整理有序的书籍介绍来历,翻开影集一一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一生从事摄影和文字写作的徐老,记录下一个个珍贵的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记者收藏的空军史。人名、地名、对话脱口而出,博闻、强记、健谈。耄耋之年依然思维敏捷、记忆力极佳,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叹。

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1950年,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徐建中参军入伍到空军第六航空学校。从六航校二团文化干事写新闻起步,开始了他漫长而璀璨的报道生涯。1955年,《人民空军》杂志(《空军报》前身——编者注)的记者于志同志到团里采访。徐建中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跟着于志一起采访,虚心请教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怎样构图用光、怎样抓人物神态。于志鼓励他往报社投稿,并告诉他说,投稿不一定非要刊登,这也是一种交流,是向领导机关汇报情况。徐老说:“这位记者很会做人的工作,经他一点拨,自己好像明白了许多,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当年,他自费订购了《中国摄影》做教材,东拼西凑,花了208元买回当时的“时髦货”——亚西卡135型相机。徐老说:“组织让我拍照,我就要把照相学好。”

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为了“把照相学好”,当年徐建中把全团的官兵拍了个遍。后来,他慢慢发现,光照相好还不行,还需要与精当的文字配合,新闻才具备可看、可读双重属性。“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他把自己的通讯员工作形象地称作“两栖生涯”。1956年春节,部队官兵敲锣打鼓给老乡拜年,徐建中拍了一些照片,写了一篇军民关系的稿子给于志同志寄了去。照片和通讯同时发表在《人民空军》杂志第168期。在当时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这是六航校新闻第一次上空军的报刊。如今,这份63年前的作品完好地保存在个人剪贴本中,经时光浸染,作品早已泛黄。那部拍下这篇作品的亚西卡相机和早年把自己领上新闻路的书刊,也被主人完好地保存在书柜里,留下他一生中多次回味、忆及初心的目光。

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一发而不可收。摸着了门道,徐建中一有时间就和官兵“泡”在一起。火热的基层战斗生活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闻素材。有一次,徐老来到了警通连蹲点,职能特殊的信号班引起了他的注意。信号班的任务就是站在“T”字布旁边值班,人称“T字布旁的哨兵”。他们细心观察每架着陆的飞机是否放好起落架,如有问题立即摇晃小红旗或发射红色信号弹示意复飞。凡有飞行,天天如此。尽管“T”字布破损就可以更换,但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信号班的战士轻拉慢拽、小心呵护,出现破损就第一时间动手缝补,一个班7年时间竟节约了2000多米棉布。徐建中记录下战士们手工缝补“T”字布的生动画面。1957年,信号班的事迹经《人民空军》刊发后传遍全国。信号班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被空军授予“红色信号班”荣誉称号。

他有“记者梦” 情溢图文间

1976年,徐建中转业回到湖南,离开了他心爱的部队新闻工作。

“不甘心,没当够记者。”徐老说,这成为他当时心里的一个结。工作闲暇,他带着相机出门拍照,相继发表多篇稿件。因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和出色的业务能力,

1980年,他调入《人民日报》海外版,成为一名全职摄影记者。新闻路如长河,转了一个弯儿,又滚滚向前。在人民日报社,他情怀不改,负责起民航新闻采写。“做惯了空军,习惯仰望蓝天,我的心和我的梦都在天上。”回忆往事,老人目光深邃而遥远,移向窗外,言辞间充满着对人民空军的无限眷恋。言毕,他翻出1987年两会报道的照片,回忆了与空军有关的往事。

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那是1987年的3月,我受领任务对当年的两会进行报道。虽然当时已经离开空军11年,但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别的记者跟火车、跟轮船报道两会,而我把目光放在负责接送两会代表的航空兵某师身上。”两会开始前一个星期,代表们

陆陆续续进京。徐建中守候在机场,希望捕捉第一手资讯。第三批宁夏代表到达时,一名英姿飒爽的女飞行员陪同代表们走下飞机。“我赶忙上去拍照。顿时我和那位女飞行员都愣住了。”这段往事在老人的回忆中仿佛就在昨天。

“你是李秀云同志么?”

“是啊!你是?你是六航校的徐干事!”

“我们欣喜地认出了彼此,要说这段采访故事还要向前再推近30年……”徐老讲到这里顿了顿,仿佛在等一等我们,然后缓缓地讲述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1959年开全运会,空军抽调了5名女飞行员组建空军女子滑翔队,就在我们团进行集训,李秀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年头,女飞很少见,我的新闻‘雷达’转了起来,对她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拍采访。很多往事难忘——滑翔机没有动力也没有无线电;飞机上天、抬回起飞线都需要飞机拉拽;在天空中自己寻找上升气流……没多久,姑娘们晒得黝黑。其间,我拍到了一系列让自己很满意的片子,觉得姑娘们有这种刻苦训练的劲头,一定能为空军争光。”

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果然,在几个月后的全运会上,山东姑娘柴寿儒获得了比赛第一名,空军女队的整体成绩也非常亮眼。《新体育》刊登了我的照片,并把柴寿儒的照片人工上色作了封面。”谈到这里,徐老的表情显示出一名新闻从业者特有的自豪。

“透过李秀云29年的飞行航迹,我看到了人民空军发展的壮丽诗篇。作为一名空军老战士,我与有荣焉。后来我在民航采访的很多人都是老空军人,他们过硬的飞行技术、踏实的工作作风成为人民空军在民航系统里的一张张亮眼名片。”眼前的徐老一生不改空军新闻人的初衷,始终心系空军。

他有“夕阳梦” 远眺山外山

2002年,徐老70岁,年逾古稀,正式离开了工作岗位。按理说,一生常年奔波在采访一线,这个时候也该歇歇了。但徐老“退休不退行”,又开启了人生的新航程。他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充满着孩子般的好奇、青年人般的热情。

2015年的“9·3”阅兵,在家中阳台上,徐建中和同为“老空军人”的老伴沈晓丽早早就守候在那里,拿出了长焦镜头反复调试,抓拍到了机群飞过窗外蓝天的画面。两位老人像孩子一样鼓掌、欢呼。经过徐老的描述,两位老人“窗台观阅兵”的身影成为我们眼前一幅动人的风景。

这位空军老战士用镜头记录历史,一生抒写空军

干一件事,用一辈子干好它。退休多年的徐老很充实,还在不懈地拍照、写稿。他甚至经常拿着相机观看体育赛事,动情之处仍不停地按动快门。谈及新闻业务,老人说,记者要当多面手,记者队伍中“双枪将”“三枪将”“多枪将”越多,就越有效率,越出精品。他说写新闻要和基层官兵交朋友,由一连串的线索催生一系列作品,这叫串“冰糖葫芦”。他说写新闻要像售货员给孩子卖糖,嘴里有含的,手上有拿的,眼里有看的,这叫“走一看二想三”。他说采访不要蜻蜓点水而要老鹰扑食……

“再过几天,就是新中国70华诞了,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民空军又有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飞过我家窗前。今年我要拍,80华诞也要拍,90华诞如果可以,我还要继续拍。因为,我爱中国,我爱人民空军。”

文 章:黄春一 王 冠 王俊博

图 片:徐建中

编 辑:黄春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