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就在3月12日,

消息一出,人们欢呼雀跃,

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场战疫的曙光!


可你知道吗?

今天特别想讲讲他的故事,

因为他本应与钟南山院士齐名,

17年前就是我们国家的大功臣了,

可是知道他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

而这次武汉抗疫,勇敢不服老的他,

真把“胆”留在武汉了!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1948年,他出生于天津,

青年时代的他,

随着时代的浪潮选择了西医,

可本该从事一辈子西医的他,

却因一次与中医药的“偶遇”,

从此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


上世纪60年代,

他在天津大港医疗队工作,

当时西药极其缺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当他发愁时,

队里的一个中医,

却做了让他瞠目结舌的事,

无需什么昂贵、稀有的西药,

仅用几付大自然里的草药就可治病救人。

这件事,让他触动极大,

这看上去这么不起眼、

甚至有点古板的传统中医,

竟有着这么大的力量!

于是,他暗下决心,

要搞懂这个传统而又神奇的学科。

他在行医过程中,

首先向一些农村老中医去学习、

然后再自己查资料去自学,

可这样的方式始终缺乏系统的中医学习。

所幸1977年,他赶上高考的恢复,

他毫不犹豫地就报考了天津中医学院,

(现天津中医药大学),

由此,西医变中医,

正式开启了他的中医之路。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时代变迁,在那个破四旧的年代,

中国人自己传统的中医,

越来越被视为过时,古旧的玩意。

年轻人们都不愿意再去接触它,

可选择了中医专业的他,

越去深入了解学习,就越对中医着迷,

有着西医基础的他,清晰地意识到:

中医虽古老,但并不落后,

时代进步了,重点应该是,

如何把老祖宗的智慧,

跟现代医学结合起来。

可这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非常高,

因为中西医都懂的人才,

在中国实在太少了。


这时有着扎实西医基础的他,

发自内心的想挑起这副重担,

从此他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并为自己立下了:

“贤以弘德、术以辅仁”的座右铭。

他想要把中医现代化,让中国人,

能真正享受到两种医学体系的保障!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带着这样的信念,

他一直走在中西医结合的路上,

一走就是40年余载,

20世纪80年代,

他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

20世纪90年代,

他又开展血管性痴呆系统研究,

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

他所创立的脑脊液药理学方法,

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


1999年,他又开始主攻方剂,

创建了以组分配伍,

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

把中药成分和现代技术相结合,

推出方便于大众服用的中成药,

如:芪参益气滴丸的临床应用,

就给无数心肌梗塞患者带来了福音。


21世纪初,他又完成了首个中医药,

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大规模循证研究,

积极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

促进了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的提升,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中药产业技术的升级。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从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40余载,

迄今他已承担并完成了,

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

他倾勤力心血,竭睿智之脑,

同时他更奉仁德之念。

他说:“贤以弘德”,即用你的,

高尚品行弘扬你的医生道德;

“术以辅仁”,即用高超的医术,

实践你的仁慈爱心。

这是所他奉行一生的座右铭的内涵。

他说:仁心、仁术才是最高的德行。

病人有病求助于你,

可以把自己最隐私最痛苦的东西告诉你,

对你就是一份信任和托付。

医生崇高的品德,

就是要全身心为患者服务,

就是要尽全力去维护他们的权益。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用精湛仁术,施弘德之愿,

这样的他早已在中医界赫赫有名,

但他的名字出现在大众面前,

还是缘于那场震动全国的非典。


2003年非典肆虐,

社会恐慌,谈之色变,

在天津已牺牲了多位医生,

是他带着中医学挺身而出,

他说:“SARS是一场特殊的严峻考验。

它既考验我们的党性,


于是他主动请缨组建中医医疗队,

建立中医红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去救治患者,

并在红区组织了一线救治,

开展了SARS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

最终他所总结的非典发病特点、

中医药在控制病情恶化、

改善症状、稳定血氧饱和度、

激素减停等方面的经验,

均被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他也因此,

被推荐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可他却将这个荣誉让给了别人。

他说:“我在外面指挥没有生命危险,

荣誉应该给进入红区一线的医护人员”。

所以我们几乎很少在当年的报道中,

听到他的名字。

而他用中医救治非典,绝对功不可没!


用出色的仁心医术,挽救病患于危难、

让中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他一位真正的名师大医。

这样的他,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2010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为中医现代化这个宏大的使命,

他奋斗了大半辈子了,

早已功成名就,

如今年过七旬,理应尽享天伦之乐,

但他仍然坚持在科研岗位上,

他说:“是病人培养了我们成为专家,

现在经验丰富了,

应该更好更多的为患者服务。”


如此大医大德的中医领军人物,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

可能很多国人还是不知道,

他是谁!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这次疫情,就如当年的非典一样,

再次给中医带来了“转机”,

而他,就是这次转机的领头人。

早在1月27日,大年初三,

正在天津指导防疫战的他,

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


时隔17年,再一次的临危受命,

他丝毫没有懈怠。

而就是从这天开始,

他一直坚守在江城,

2月16日,72岁的他病倒了,

因劳累过度引发胆囊旧疾,

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领导,

因为“武汉保卫战”正到叫劲的时候,

还有那么多人在等待救治,

“您不能再拖了,必须手术!”

于是,他说:

“不要告诉家人,我自己签字吧!”,

这个时候在武汉病倒了,

他怕的是老伴担惊受怕。

在武汉立即做了胆切除手术,

2月18日,为他手术时发现,

他的胆囊已经化脓、

胆管结石嵌顿坏疽了……


而手术后,他还轻松的以诗抒怀:

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

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

他笑着说:

“肝胆相照,我这回把胆留这儿了。”

风趣的话语,透着和蔼、豁达。

如果不是他右手腕上封着的静脉留置针,

我们都一定很难想象,

这是一位,

刚做过胆囊摘除手术的72岁的老人。


随后很快,

他便再次投入到了前线工作中。

而他的儿子张磊也报名参加了医疗队,

张磊是天津中医药大学,

2月21日,就是他带领,

第12批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

他说:“父亲这么大年纪都来了,

我哪能坐得住?”

但他也同样瞒着家人,

不想让老妈又多一份担心。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穿着厚重隔离服的张伯礼


但是,纵使张老如此赴汤蹈火,

他所擅长的中医领域,

在抗疫初期仍是鲜有用武之地。

他说:相关部门对中医药认识程度还不够。

他十分着急,要知道,

中医团队们憋足了劲要给老百姓治病,

可国家和老百姓都不待见!

但这尴尬的境遇没有持续太久,

西医的不足渐渐显露,

他当即提议,紧急调集来自天津、江苏、

湖南、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医国家队”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他深感此次在武汉的责任重大。

中医上了“战场”,

他与他的团队,认真钻研,

以“治病要紧”的精神,

把中医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他发现,

很多轻症病人和普通流感患者,

其实几付清热宣肺的中药就可治好。

于是,他主张采用,

重症患者可用西医为主、

但有时辅助者也在起关键作用。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并配备一台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车,

可根据病人病情在一定程度上,

满足个性化用药需求,实现因人施方。

更为关键的是,

医务人员还组织患者来练习,

太极拳、八段锦,

再融入中医的理疗,如针灸、按摩等。

总体来说,用上这些中医方法的病人,

情绪非常安定,医患关系非常好。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对于社会各界对于中医药疗效的质疑,

有两个重要标准:

第一,病人痊愈的时间是否缩短,

第二,轻症患者是否会转向重症。


而在央视《新闻1+1》,

白岩松对话张伯礼院士中,

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3名同事也感染了,

本来他们的领导认为没希望了,

说能不能尽量抢救。

北京的中医院的刘清泉教授亲自去看了后,

我们共同研究的配方,给了药以后,

三天,到现在已经用了将近十天了,

病人状况出现好转,

其中2人可以说肯定完全能够复原了,

死不了了。”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如何把中医,

真正引到现代化的路子中来,

是他给自己出的毕生考题。


而到3月10日,

11日他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

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这里总共收治的567名患者,

其中治愈482人,转院82人,

(含14名有基础病),

高达10%的转重率相比,

没有一例患者出舱后复阳。

给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

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

都加入了中医疗法,

而放眼全国,

加入中医药的治愈率更是超过了90%!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中国-世卫组织联合考察组,

外方组长布鲁斯也公开表示,

中国的方法是目前唯一的,

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

很多人说现在没有药、没有疫苗,

所以没办法,

而中国的做法是,有什么就用什么,

能怎样拯救生命就怎样拯救生命。


至此,中医向全国人民、

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它的魅力!

而一个沉寂许久的、

关于中西医哪家强的争论,

又借机再一次浮出了水面。

面对争议,他说:

“我觉得争这个是无聊的,

这种争论的背后有的是无知,

某种意义还有利益集团在操纵,

当然更多的可能也是糊涂。”


因为,在他眼里:

中西医能够优势互补,

没有孰好孰坏,

给病人更好的照顾,

治好病人,才最要紧!


而对于他来说,

中医的传承事业的根本,就是救人。

如何利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财富,

与时俱进,

让更多人能接受到更有效医治,

才是他最重视的。


疫情过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如今,疫情已逐渐显露转机,

多地持续多日的零新增病例,让人欣慰。

此时,这位用一生钻研中医事业、

至今仍处在抗疫前线的古稀老人。

3月3日,他在武汉接受了,

人民日报新媒体的专访,

提出了“以后有类似疫情出现,

务必第一时间上中药”等四大建议:

一,是今后再有类似疫情出现,务必第一时间上中医药,中医药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二,是中医成建制、“承包”定点医院是好方式,可以独立按中医药方法施治,很快总结出好的经验;

三,是应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之中,必须给中医明确的地位,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

最后,更长远地讲,医疗、预防也应一体化,不能截然分开。

而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

他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

“我希望,民众在疫情过后,

不要忘了中医。”

听到这句简简单单的话,

很多人都想落泪,

这是他最真实的呼吁,

引人深思,让人痛省!


是啊,

如果不是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

很多人可能早就遗忘了中医,

因为中医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太不适合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了。


当然老百姓也不会知道,

一个叫张伯礼的老中医,

更不会知道他,

还是上一次的非典英雄,

因为非典结束后,

国人早已忘记了中医,

一起忘记的还有张伯礼。

17年前,

我们就欠中医一个正名,

而17年后的今天,

请让我们记住他,

记住那些和他一样,

为中医前仆后继的人。


而除了记住,

我们更欠他一句深深的感谢:

谢谢您,张老,

谢谢您:

倾勤力心血,竭睿智之脑,

奉仁德之念,

热爱中医,学习中医,

研究中医,发展中医,

奉献中医一辈子!


视频:对话张伯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