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人這個吃飯習慣得改!現在≠疫情解除

日前,煙臺市實施“五個全面”,即推動城鄉公交全面運營、各類企業全面復工達產、各類商超農貿市場全面營業、公共場所全面開放、縣鄉村設立的路障卡點全面拆除,確保煙臺市加快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看到這裡不少人就開始興奮

覺得終於自由了

準備開始放飛自我

煙臺財經提醒你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因為

現在≠疫情解除

0增長≠0風險!

恢復交通,解除卡點

是為了復工復產復耕

不是為了走親訪友

不是放鬆了防控

防控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

不聚集開展

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動!

回家勤洗手!

多通風!

不串門!

不聚餐!

不打牌!

上街請戴口罩!

保持安全距離!

接下來

煙臺人這個吃飯習慣得改!現在≠疫情解除

下面這些建議很重要

請收好!


商超、市場不得不去,怎麼預防感染風險?


消費者若不得不前往商場、超市、市場,最好堅持“只買不逛”的原則。應儘量減少前往次數,建議去之前列好購物清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逗留時間。

商場、超市應加強對廂式電梯、自動扶梯扶手、中央空調、洗手間等環節的清潔消毒工作,要注意採取有效分流措施,避免人員密集,尤其是針對收銀臺、服務檯進行分流。

人人都應正確佩戴口罩,注意衛生。顧客一定要自覺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公共場所掃碼等規定,儘量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付款時最好使用無接觸式的移動付費,儘量避免現金結算。

公交如何乘坐?

乘坐公交車有四個方面要特別注意:

一是公交公司應該根據客流量適當地安排車輛,儘量疏散客流、降低車廂擁擠度。

二是條件允許時,行駛過程中儘量開窗通風,如果有空調系統,要在保證安全情況下儘量地增加消毒頻次。

三是乘客、乘務員、司機都應該佩戴口罩。

四是乘客在乘坐時儘量保持一定距離

排隊和用餐過程中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排隊過程中要正確佩戴口罩,減少語言交流,與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果打噴嚏的話,要用紙巾遮住口鼻或者採取肘部遮擋口鼻等措施。

就餐前要進行手衛生,可以用洗手液在流水狀態下洗手,或者用手消毒劑。

用餐過程中,摘下口罩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口罩內側的清潔,避免汙染。避免與他人面對面就坐,最好是同向坐或交叉坐,且相隔距離最好在一米以上。儘量縮短就餐時間,減少與同行人員的交流。

復工復產企業應注意什麼?

企業復工復產前,應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確保做到防控機制、員工排查、設施物資、環境消殺、安全生產“五個到位”。

要嚴格實施“外防輸入”策略。採取組織動員、健康教育、信息告知、人員管理、環境衛生治理、物資準備等防控措施。

社區、村莊應注意什麼?

社區、村莊要繼續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放鬆,為居民營造乾淨衛生的居住環境,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

要增強群眾健康意識、防病意識,提高防病能力。加強宣傳,繼續引導群眾

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健康生活方式

說了這麼多,煙臺人除了記住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外出等

還有一個細節別忽略

那就是使用公筷公勺

從各地公佈的疫情案例可知

全國已經發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

“合餐制”可能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創造了良機

還有幽門螺旋桿菌、甲肝、戊肝

傷寒、霍亂等各類疾病……

世衛組織統計數據表明,

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

各類疾病總髮病率前列。

而在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

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徑之一。

合餐、私筷不僅會

把個人攜帶的致病微生物帶入菜餚中

還可能把某些變質菜餚裡的

致病微生物帶到其他菜餚裡

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是時候了!

近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擬批准發佈

《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

《餐飲提供者無接觸供餐實施指南》

等2項地方標準正在公示↓↓↓


煙臺人這個吃飯習慣得改!現在≠疫情解除

公示截止日期至2020年3月15日

下面給大家劃重點啦!

↓↓↓

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

● 本標準適用於山東省內餐館、賓館、飯店等提供餐飲服務的餐飲企業和集體供餐單位家庭分餐可參考相關內容。


●分餐位上模式:在菜品設計時按照分餐的要求制定菜單、搭配菜品,餐廳後廚設置備餐間或分餐檯,菜品加工完成後由廚師或服務人員在備餐間或分餐檯對所有菜品進行分餐,按位上餐,保證每位就餐人員用餐用量和餐具的獨立性和安全性。適用於各類宴請和宴會


●分餐公勺模式:菜品製作保持傳統加工工藝,上餐時在每道菜品器皿內配備公勺或公夾,並在餐桌上擺放與顧客餐具顯著不同的公筷、公勺等分餐工具,引導消費者在取餐時使用分餐工具取餐,保證就餐人員用餐的獨立性。
適用於大眾餐飲消費


●分餐自取模式:就餐人員在點餐檯點餐,由服務人員按照消費者點餐使用專用餐具或一次性餐具進行配餐,在店內相對獨立的環境下完成用餐。適合於各類快餐經營


●公筷和私筷之間宜通過造型、質料和色彩來區分。在公筷上,宜印製 “公筷”的標識或提示語。公筷可比私筷長,同時公筷頂部可處理為較為尖銳形態,更便於取食。


●公勺尺寸應比私勺尺寸大,可採用席面羹公勺。在公勺上,宜印製 “公勺”的標識或提示語。


●符合分餐制設施與服務規範的餐飲企業,應公開亮明其分餐制標誌標識


●應為每位就餐者提供符合安全衛生要求的獨立餐具,並有序擺放骨碟、茶碟、茶碗、湯碗、湯勺等餐具;


●應準備公勺、公筷,並配備於對每一個獨立用餐空間。公筷、公勺擺放在就餐者餐具前方。4-6 餐位的長方桌宜擺放兩套,8-12 餐位的圓桌宜擺放四套


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餐飲企業和集體用餐提供單位應嚴格落實分餐制要求,並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在物資配備、員工管理、規範服務、清潔消毒和設施管理等方面制定應對措施,提高防範能力。


特殊時期,應對就餐空間進行設計改進。大堂等公共就餐區域控制就餐人數,餐桌間距和人員間距不小於1米;包間內控制就餐人數,就餐人員間距不小於1米。


餐飲提供者無接觸供餐實施指南

●本標準規定了特殊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和日常餐飲服務提供過程中,無接觸供餐過程要求、無接觸供餐外圍要求、監視檢查、信息追溯等要求。


●消費者或配送人員進入餐飲提供場所前,應用75%的酒精對可能接觸食品外包裝的部位進行消毒


●當外來人員確實需入店等待時,應有引導人員引導其在指定區域有序等待,人員間隔1m以上,禁止面對面近距離交談


●取餐前,餐飲提供者應對配送人員或消費者進行手部酒精消毒


●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對餐品直接包裝和外包裝分別加裝安全封口籤或採用其它安全防護措施,防止餐品配送過程中的人為或意外開啟。


●配送人員應在與消費者約定的地點進行餐品交付,保持1m以上的距離;或將餐品置於指定位置,由消費者自行領取。


應加大對衛生間的清洗消毒頻次,並暫停對外開放


日常無接觸供餐的訂餐、進場準備、進場等待過程,可取消對外來人員的消毒和體溫檢測等環節。


日常無接觸供餐外圍管理可取消對人員的體溫監測、口罩回收等疫情特殊管理措施。


推行“公筷制”“分餐制”

一雙筷子吃天下的

“餐桌習慣”要改改了!

公勺公筷備一副,

再暢享美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