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日報:嵐皋多措並舉穩步推進脫貧攻堅

程偉 楊曉梅 陳延安

陝西日報:嵐皋多措並舉穩步推進脫貧攻堅

“我丈夫患有胃病,每年都要花7000元以上,幸好扶貧政策好,按90%報銷,大大減輕了我的經濟負擔。如今,在政府支持下,我家的廚房、廁所等都改造一新,國家都幫扶到這個份上了,自己哪還能不努力!”2月13日,正在嵐皋縣城關鎮聯春村獼猴桃園區幹活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胡德鳳說,她如今在園區打工,工資每天100元。

據園區負責人彭永安說,從去年11月園區整地以來,先後帶動36戶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流轉、務工等方式增收11萬元,戶均增收3000元,胡德鳳共掙了2600元。

連日來,嵐皋縣一面嚴防嚴控疫情不放鬆,一面以產業脫貧、就業脫貧、生態脫貧為重點,穩步推進脫貧攻堅,做到農時節令不誤、疫情防控不減、脫貧步伐不亂。

山間又響鋤頭聲 產業脫貧春潮湧

“如果現在還不追肥,那麼就晚了!”2月10日,正在自家茶園裡給茶樹追肥的嵐皋縣四季鎮茶園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朱順友說,“按規定,從追肥到採摘需要間隔1個月以上,這兒春分後就可採茶,一共10畝地,要追8天左右的肥。”

朱順友介紹,他家是2014年識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計劃2019年脫貧,然而受疫情影響,目前還未驗收。茶樹是2016年種的,去年已經開採,預計今年能收入至少1萬元。

“年年都有收入!”朱順友雖戴著口罩,仍掩不住他的喜悅。

這個春節,人們除了過年,更多是在“家裡蹲”。然而立春後,眼看溫度升高,馬鈴薯需要種,茶園需要管理,魔芋需要備地,蔬菜需要育苗……怎麼辦?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脫貧。”嵐皋縣委、縣政府當前正在按照中央、省級和市級文件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有序有效開展復工復產。

在嵐皋縣,如今各村脫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紛紛在一線動員貧困戶做好早春蔬菜育苗、播種等準備工作,指導養殖戶添槽補欄,恢復生豬產能,多渠道調運農業生產資料,加強疫情監測,嚴防嚴控活禽交易風險。

截至目前,全縣已籌備肥料1.57萬噸,玉米、水稻種子73噸,獼猴桃種苗30萬株,播種馬鈴薯5萬畝、油菜3萬畝、小麥2420畝,落實大田魔芋種植面積1萬畝,新種植和低改茶園3500畝,種植豌豆、大白菜等葉菜1.2萬畝,開復工農業園區84個,整合用於產業脫貧涉農資金1.1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3萬戶3.6萬人。

工廠復工有班上 就業脫貧勢頭旺

“外出務工歇一歇,家鄉就業是良策!嵐皋數千個實惠職位等著你選擇!”2月14日,在嵐皋縣誠銘電子廠上班的張澤霜,看到這條縣人社局發的短信笑了:“這話簡直就是說我!我就是2月10日來這裡上班的。”

張澤霜之前一直在江蘇省打工,兩個兒子由老公帶著在家上學,同時照顧多病的婆婆。去年,她家在脫貧攻堅政策的扶持下,搬遷到了縣城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小區居住。她是去年12月回來的,想早早準備在新家過個好年,沒承想新冠肺炎疫情來了。

“疫情總要過去,生活還得繼續。我和丈夫商量好了,國家政策那麼好,以後他出門打工,我在家門口上班,這樣兩個人都掙錢,兩個兒子和婆婆也都照顧了!”張澤霜說,“我們公司除上下班量體溫外,每天還要進行兩次全方位消毒,所有窗戶一律打開,全程戴口罩,中午統一盒飯,分散吃,不閒聊,沒啥擔心。”

據悉,目前,嵐皋縣按照“有力、有序、有度、有效”原則開工復工,並落實企業內部防控主體責任,健全防控措施,實行封閉式管理。要求各企業對復工復產人員提前進行健康篩查,實行疫情信息“日報送”制。

嵐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以線上招工為主的基礎上,實行分散小規模現場招工,統籌3000餘個就業崗位,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為群眾提供就近就業崗位。

截至2月13日,嵐皋縣開工復工規上工業企25家,約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51%;復工人數386人,約佔全縣工業企業飽和人數29%,其中貧困戶67人,約佔復工人數的17%;縣人社局累計為企業預招工1740人,其中貧困戶369人,約佔21%。

林下經濟正當時 生態脫貧勁頭足

“中藥材淫羊藿只在林下生長,喜陰、喜潮,所以,發展林下經濟是條增收脫貧的好門路。”2月12日,在嵐皋縣滔河鎮興隆村淫羊藿種植現場,村黨支部書記吳先東說。

吳先東說,近年來,村裡立足村情實際,正是看準了這個生態優勢,號召了全村128戶貧困戶種植,種苗由村裡統一提供,農戶只負責種。

興隆村貧困戶餘元理說,淫羊藿是當年種植當年見效,有個3年多就到盛產期了,每年9月開割,割的時候順便把草除了,1年就幹一次,因此每戶種10多畝很輕鬆,1畝地能收割150公斤幹淫羊藿,按當前每公斤20元計算,能掙3000元。

據統計,截至目前,嵐皋縣已建成山林經濟扶貧示範點72個,發展林下種植17.8萬畝,林下養殖243.8萬隻,林下養蜂7.3萬箱,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6300元。與此同時,嵐皋還選聘1400名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每人每年實現工資性收益7000元,並吸納1197名貧困人口參與森林撫育、低產林改造等工作實現增收脫貧。

時下,嵐皋縣正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和春季生產“兩手抓”工作安排,已派出40名林業技術幹部到村指導貧困戶開展乾果春管、退耕還林、經濟林建設工作。其中3萬畝核桃提質增效、4.5萬畝退耕還林、13.5萬畝重點防護林及天保工程、年產2000萬件木製工藝品生產線等4個生態脫貧類重點項目全面開工。(作者:程偉 楊曉梅 陳延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