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不是猛虎,闻虎色变不可取


这几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大幅下降,多地连续多日零新增确诊病例,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的疫情正在逐渐缓和。与此同时,复工复产复市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让市场快速恢复消费信心,各地都是卯足了劲,南京的市委书记甚至还专程前往大排档吃鸭血粉丝来鼓励企业快速复工。

然而就在复工复产复市的大潮中,也出现了一些插曲。例如14日,成都春熙路的网红超市KKV由于人气过于火爆,加之店家采取了限流措施,致使超市门口排起了长龙。个别热心市民估计担心如此多的人员聚集存在传疫风险,便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反映,随后有关部门简单了事,让商家了关门。

复工不是猛虎,闻虎色变不可取


复工不是猛虎,闻虎色变不可取

网友的反映无可厚非,相关部门关停的做法也不无道理,毕竟国外输入性病例风险正在持续增加,国内依然存在疫情再度扩散的风险。复工复产复市迫在眉睫,防疫工作也丝毫不能放松。相关部门在发现安全风险时立即采取行动,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这种简单关门的做法是否过于敏感,过于粗暴,而缺少了更加深入细致工作的担当。从事件看,相关部门在应对上有明显不足的地方。事前准备不足,对于复工复产复市后的人流量、聚集密度等预估不足,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而发现人多时,指导担当不足,并没有考虑如何采取平衡管理、商家、市民等各方利益的措施,比如主动指导商家化解疫情风险,提醒引导顾客主动配合做好防控,而是采取最简单的做法——“关门大吉”。其实搜索各地复工措施就可以发现,“关门大吉”并不是应对此类风险的唯一办法。例如,北京一些地方提前在商场、餐馆设置1米间隔排队线。还有地方运用网络,采取在线排队以减少人员聚集。其实有很多方法既能防止疫情扩散,又能保障商家正常复工。

从风险管理上来看,风险防控要注重平衡性,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什么都不做,也不能只看收益而对风险不管不顾。此次疫情防控,我国“积极作为”的做法与欧美“躺下装死”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因为畏惧风险,把一切工作“一刀切”。

其实,相比“一关了之”,有关部门更应该做的是:指导督促有条件复工的企业、商家做好严密防疫措施,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毒、检查,提醒市民群众做好个人防护,配合防控等等。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拐点时期,能否控制住疫情,让经济迅速有序的恢复离不开各级政府担当作为,希望这种“简单关门防疫”的做法以后能少出现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