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新零售的必經之路

有一個現象正在發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到社交電商的戰役裡。社交電商以流量和分銷為主導的商業模式,最終導致了很多的人把它與電商聯繫在一起,甚至有人乾脆就把它稱之為微商。這種看法顯然極大地低估了社交電商的意義。如果僅僅只是微商,或許電商巨頭們不會下如此大的氣力佈局,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玩家也不會在資本市場如此受到歡迎。因此,社交電商必然有更深的內涵和意義。

社交電商,新零售的必經之路


在我看來,社交電商是新零售的必經之路,是電商和新零售之間的過渡。如此定義社交電商,或許會導致很多人的不解。從這個角度來看,社交電商儼然已經成為電商的接棒者。既然是接棒者,社交電商必然有電商所沒有的特性,不然,它也不會在電商落幕的時候,風景這邊獨好。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社交電商的獨特性,而不是看到了社交電商含有“電商”的字眼就把它和歸結為電商,並因此斷定它沒有發展前景。

其實,社交電商基於社區、直播、社群等方式的平臺下沉,就是在進一步消除用戶和產品之間的障礙,把產品通過最短的渠道輸送到用戶手裡。這正是新零售要做的。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我們這麼做的話,即使是在流量紅利見頂的大背景下,我們依然可以為產品打開銷路,讓用戶和產品之間再度實現高效對接。拼多多的崛起,以阿里、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巨頭佈局淘小鋪、京喜、蘇寧推客都是社交電商日漸火爆的具體體現。

社交電商,新零售的必經之路


01

以流量為命脈,以帶貨為目標的發展模式最終讓社交電商本身有了太多的電商基因,最終讓人們簡單地認為所謂的社交電商其實就是電商,再加上社交電商缺少了新產品和服務的支撐,社交電商就更加沒有新意了。如果僅僅只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社交電商,它的確是沒有任何創新之處的,這也是人們之所以詬病社交電商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僅僅只是從這個角度來侷限社交電商,它的確是沒有任何前途的,這也是人們之所以斷定社交電商會曇花一現的原因所在。

以全新的角度和切入點來看待並落地社交電商,才能把社交電商的發展帶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所謂的社交電商並不是對流量的透支,而是對流量的滲透,讓更多的人可以通過電商購買到心儀的商品。另外,流量的滲透其實就是一個去中心化、去平臺化的過程,這與新零售的某些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看到的社區新零售、直播電商和社群電商其實都是在這個邏輯下誕生的。以直播電商為例,它就是通過直播網紅把原本需要在商家平臺上購買的商品,通過流量滲透的方式,直接用網紅輸送到用戶面前。

這其實就是渠道下沉的一種方式。所謂的渠道下沉,正是新零售的必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說社交電商是新零售的必經之路。只不過社交電商的這種渠道下沉僅僅只是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缺少了新元素,這才讓人們感覺到社交電商依然以流量為主導。未來,隨著更多新元素的加入,流量在渠道下沉中扮演的作用將會被進一步減少,新的元素會不斷增多,從而可以把社交電商朝著新零售的方向帶入。

從這個角度來看,社交電商是電商進化成為新零售的必經之路。只有經歷了這個階段之後,電商行業的那些不完美才會被彌補,以流量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才能被新的發展模式所替代,電商才能真正轉變成為新零售。如果沒有了這個階段的過渡,而是直接進入到新零售時代的話,不僅會否定電商時代的成果和優勢,而且會把新零售帶入到一種上下失守,孤立無援的境地裡。因此,社交電商是對電商的繼承,對新零售的銜接,從電商到新零售必然會經歷這個階段。

當下的社交電商之所以被人詬病就是它把流量的滲透看成了全部,忽略了它在流量之外的更多意義。當社交電商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時候,它又被侷限在了電商的牢籠裡。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不看好社交電商了。因為在流量見頂的時候,依然固執地來透支流量顯然是一種自絕生路都做法。從這個角度來看,賦予社交電商以流量之外的更多的內涵和意義,才是它真正可以承擔起電商和新零售橋樑的關鍵所在。

社交電商,新零售的必經之路


02

社交電商應該是新產品的集散地。渠道下沉和流量滲透其實是一個全新的需求收集的過程,藉助流量優勢,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內較為直接地獲取到用戶的需求數據。通過把用戶需求的大數據提供給上游的生產廠家,可以讓生產廠家減少在產品設計和研發的時間,提升新產品的生產效率。這個時候,社交電商最應該承擔的角色是新產品的集散地,而不是過期商品的傾銷地。

當社交電商有了新產品的支撐,它才能跳出以流量收割為主打的發展模式,真正通過新產品來實現商業模式閉環,而不是通過補貼的方式來輸血發展。所以,社交電商應該成為新產品的集散地。這就需要社交電商不僅僅只是要獲取流量,還要利用流量,甚至是改造產業鏈。只有這樣,社交電商才能真正告別以流量為終極追求的發展模式,富有更多新的內涵和意義,最終演變成為新零售的必經之路。

社交電商應該是新模式的試驗田。社交電商之所以飽受詬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商業模式依然是B2B的商業模式,只不過這裡的“B”從電商時代的大“B”平臺蛻變成了現在坐擁流量的小b。如果社交電商依然是B2B的商業模式,但是它卻沒有大型平臺的生態化體系的話,這種發展模式在資本退潮、流量見頂的大背景下,勢必會面臨新的困境和難題。

因此,社交電商應該用新的商業模式來支撐其發展。鑑於當下的社交電商平臺依然以流量為主導,很多社交電商的參與者是坐擁流量的網紅或者個人,所以,他們既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平臺,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個人,所以,對於他們的確切定位更像是一種全新的類型——小b。他們和大型的B端平臺一起,共同組成了社交電商時代的產品和服務的供應主體。

其實,我們可以把新零售的S2b的商業模式應用到社交電商上來試驗這種模式的可行性。這個時候,以阿里、京東、蘇寧為代表的大型平臺的角色是大S,他們有技術優勢,數據優勢,生態優勢,藉助這些優勢,它們完全可以給需要的小b進行深度賦能。

S2b的商業模式並不需要新零售時代真正來臨之後才能應用,即使是在社交電商時代,我們依然可以來試驗。

當越來越多的玩家投身到社交電商市場當中的時候,一個全新的風口正在來臨。然而,伴隨著風口而來的是,人們對於社交電商的質疑。這無可厚非。一味地以流量為主導,的確讓社交電商有倒退到電商,甚至微商的風險,於是,我們要給社交電商以全新的定義,才能真正讓社交電商擺脫風險,真正承擔起擔綱電商和新零售之間橋樑的重任。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暢銷書作家,行業觀察者,特約評論員。長期關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