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都在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在

首都師範大學,廣大師生和校友也積極行動起來,或捐款捐物,或志願服務,努力為抗疫貢獻著首師大力量,也展示著首師大人的風采。

王偉: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王偉,首都師大校友,畢業於北京第一師範(今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90歲的老黨員。

在兒子的幫助下,王偉和妻子姜自尊將10萬元打入海州區紅十字會的賬戶,用於武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王偉畢業後,一直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並逐漸成長為連雲港市教育界的名師,1993年,他退休後便開始了他的愛心之路。他說:"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何祖新:儘自己作為社會一份子的責任與義務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何祖新,首都師大生命科學學院2002級校友,現為湖北興茂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

面對肆虐的疫情,何祖新主動申請加入自己所在的公安縣抗疫工作志願者服務隊,為當地運送防疫物資,幫助防疫部門開展消毒殺菌、體溫檢測等工作,為老百姓宣傳防疫知識,每天早出晚歸,不能按時吃飯是常事,餓了就在車裡吃點方便麵。當得知縣裡防疫物資緊缺,何祖新出資十四萬元採購防護口罩,親自送往防疫最需要的一線。看到抗疫形式愈發緊迫,他主動提出申請,將公司種植的二十餘畝香萵苣捐獻給政府統籌安排,並承諾在當地抗疫救治緊張時,可以無條件徵用其公司的兩棟樓房、倉庫(面積達3000餘平方米)以及十餘臺車輛,用於抗疫救治工作。何祖新說:"因為在我成長和事業發展過程中,都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所以越是在這個時候,我越要站出來,把他們傳給我的愛傳遞出去,我想在我們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

賈書欣:捐贈40斤酒精及部分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賈書欣,首都師大文學院1997級校友。

疫情發生後,作為社區雙報到黨員,賈書欣就向黨組織表達了想交特殊黨費的想法。隨後第一時間向首都師大社區自願捐贈了40斤酒精及部分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及時緩解了因近期返京人員增多,社區防護物資緊張的棘手問題。

雷洪:領導幹部就是要戰鬥在一線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雷洪,首都師大文學院2005屆本科畢業生,現任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擔任區指揮部副指揮長,負責督查檢查組、疫情防控指導組,並帶隊參與市區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黃岡市是重疫區之一,稍有不慎就會變成"第二個武漢"。雷洪作為黃州區指揮部副指揮長,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左右,飯都是簡單吃,有盒飯就吃盒飯,沒有就吃方便麵、餅乾。"這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每個人都處於"戰時"狀態,與疫情搏鬥。"雷洪每天要去很多地方,包括髮熱門診、隔離點、基層衛生院等些醫療場所,而防護措施就是一個普通外科口罩,他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中獎",所以每天儘量做好自己的消毒工作。為了不影響家裡人,雷洪乾脆搬到了賓館住,把自己跟家人隔離。面對疫情,他表示:"我將一往無前,不勝不休,戰鬥到最後的勝利!再次感謝母校,感謝文學院各位老師和同學的關心鼓勵,祝大家學業進步、幸福安康!"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孫琳,首都師大文學院2006屆本科畢業生,現任職於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宣教中心,主要負責醫院宣傳及報道工作。

1月26日,宣武醫院著手組建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她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時,也開始了對援鄂醫療隊的一線報道工作。從籌建隊伍到集結出發、從出發前的醫院感染培訓到進入隔離病房開展工作,孫琳對醫院12名援鄂隊員逐一採訪溝通,撰寫了大量新聞報道。通過與醫療隊員的交流,她感到在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醫患關係反而是特別融洽的。醫護人員總覺得自己能做的很有限,總想幫病人多做點什麼,絕大多數的患者也都非常體諒醫護人員。與此同時,宣武醫院的防疫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發熱門診、急診等重點關口的工作,她也沒有忽略,都進行了深入採訪和詳細報道。疫情期間,孫琳常常工作凌晨四點,值班室徹夜通明的燈光,彷彿是無言的守護。

梅金雙:每天10公里做好基層防疫工作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梅金雙,首都師大政法學院18屆校友,畢業後她以應屆選調生入職房山拱辰街道從事黨建工作。

春節返京並居家隔離期滿後,她主動向當地黨組織請纓,要求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不懼每天往返10多公里奔波辛苦,耐心細緻地向群眾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傳遞疫情防控知識,提高群眾防範意識,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廣泛好評。

捐贈智能體溫熱感監測系統一臺

為了支持學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保護學校師生的安全,日前,北京國科紅科技有限公司聯手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向首都師大捐贈一臺中科院廣域室外AI智能體溫熱感監測系統。目前這臺系統已經安裝在學校東門人行通道處,智能檢測進入校人員的體溫。北京國科紅科技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和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秘書處負責人均為首都師大校友,在目前形勢下以極短時間迅速推動此項捐贈的順利完成和系統的使用,充分體現了校友對母校的深厚感情。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潘琳琳:志願服務,幫助病患家庭獲得救助

潘琳琳,首都師大外國語學院教師,現身在武漢。

2月4日,潘琳琳加入了人民日報緊急救助的志願者團隊,主要任務是下情上達,通過各種渠道蒐集新冠肺炎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以及無法排除的發熱者信息,核實之後第一時間經由中央督導組垂直通道,為病患爭取時間及時救治。自從加入志願團隊以來,潘琳琳的電話和微信時刻不停,"電話那端傳來的哭聲無望,我時常放下電話嗚咽甚至嚎啕,拿起電話卻要溫暖甚至親切。繃住情緒,保持平靜,因為還有大量等待救治。"在不斷的努力下,志願者們至少已與3000多位病患家屬取得聯繫,協助他們在網上填報普通救助表及危重申報表,有效為病患爭取了救治時間。

陳姝潔:青年人更應該挺身而出,擔負起責任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陳姝潔,首都師大物理系本科生,家住北京通州區西小馬莊園。

在這個特殊假期,她和同為黨員的父母共同成為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她主動放棄自己早中晚三餐的時間,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查驗小區出入證、測量進出人員體溫、登記返京人員信息、維護買菜秩序等工作。同時,她與居委會一道挨家挨戶排查發熱住戶,在上門排查中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從大年初二參加疫情防控以來,她平均每天工作時長超過6小時,最長時間超過10小時。截止目前,她累計參與社區疫情防控26天。陳姝潔表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每個人都是戰士,對青年人來說更是考驗和成長。作為學生黨員、團幹部,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更要發揮先鋒引領作用,積極參與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更應該挺身而出,擔負起責任,貢獻出力量。"

感動!江蘇90歲老夫妻:捐出10萬元支援抗疫!坦言:錢,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有價值!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首都師範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