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卷老師:批改了上千篇滿分作文,就喜歡他們這樣寫!

閱卷老師:批改了上千篇滿分作文,就喜歡他們這樣寫!

請問,寫一篇作文總共分幾步?答:三步!

三步,也就是三項技能,且隨老師慢慢揭開謎底。議論文是大多數考生選擇的文體,當然既然小夥伴們看到這篇文章了,自然不會白來,乾貨多多,精品多多。本篇文章是對記敘文進行全面分析,當然,對於其他文體類作文寫作套路總結,以及小夥伴們平時作文中的常犯錯誤及對策也有鏈接。老師在此傾心推出滿分寶典。耐心看完,跟著秘籍練習,高分作文指日可待!

——語文高老師

話不多說,先給大家提供其他文體類作文指導鏈接(傳送門):

閱卷老師:批改了上千篇滿分作文,就喜歡他們這樣寫!

迴歸正文,看看記敘文怎樣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如何選取記敘的角度

攝影師要拍出好照片,必須選好角度。同樣,寫記敘文角度選得好,不僅入題快,而且題材能更好地向縱深處開掘,人物個性也能更好地展現,情感也能得以很好表達。那麼,記敘文的角度應怎樣選呢?

一、選取的角度要“細小”

選取的角度小,便於寫細、寫具體。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常常通過細小的事情來反映重大的主題。如《爸爸的花兒落了》選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寫了作者所感受到的影響自己一生的真摯父愛。文章寫作者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後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等等,都寫出了爸爸對她的成長給予的極大幫助。這些內容的選擇雖是生活中極其細小的事情,但它卻把一個關心兒女成長的好爸爸形象寫了出來。

二、選取的角度要“獨特”

選取好的角度,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常言說,無巧不成書。記敘角度選得巧,可以獲得以少勝多,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爸爸的花兒落了》,寫“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於是作者就選擇了一個“大雨天”去上學的事,想到既要“被媽媽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夾襖,和踢拖著不合腳的油鞋”還要“舉著一把大油紙傘”於是“有勇氣賴在床上不起來了。”其實這種天氣的選擇就體現了作者選材的獨特性。還有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寫了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最後寫“垂落的夾竹桃”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足見作者選擇材料的獨特視角。

三、選取的角度要“新穎”

文章的可貴之處在於言人所未言,寫人所未寫,它貴在創新。因此,角度的選取必須“新”。我們平時寫作文,較多的寫一些平常事,表現的往往是一些平常人,如能變換一下角度,必然會讓讀者耳目一新。

讀著名的作家的文章,處處感受到一種新穎的感覺。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作者選取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所,百草園中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美女蛇的傳說,雪中捕鳥,三味書屋中讀書與遊戲等,這些內容寫了在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在無味的冬日有童趣;自由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使讀者既感到新鮮又給人以啟迪。

記敘選取角度要做到“細小”“獨特”“新穎”,需要同學們養成細緻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如果對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視而不見,或一味地追求寫驚天動地的大事,那麼文章便脫離實際,也就無法反映社會生活。


閱卷老師:批改了上千篇滿分作文,就喜歡他們這樣寫!


記敘文的角度選取好後,那麼接下來就是記敘文的順序如何確定。在此,老師模擬一堂生動的作文課,讓大家更為清楚的瞭解記敘文記敘順序應當如何確定。——語文高老師

記敘要有順序

師:寫記敘文,要有順序。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安排得恰當,才能敘述得條理清楚,就能適應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記敘事件時安排材料的先後次序叫順序。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順敘、倒敘、插敘三種。 前幾天,給大家安排了有關記敘順序思考的作業,現就請各組彙報一下研究成果。

學生1:順敘就是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來寫。運用順敘寫文章,可以使它的層次、段落和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其一般包括時間的先後、空間或地點的轉換和事件發展的過程。運用順序的方法要注意:①把時間交代清楚。②要注意前後照應,使事情的發生、發展合情合理。③要有重點。分清主次,不寫流水帳。

學生2: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邊敘述,然後才交代事情發生的起因和經過。使用倒敘的方法應注意:開頭交代了事件的結局後,要轉回到事件的開頭;在敘述完事件的經過後,還要回到結局上來,這樣才能結構完整。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過渡,常用的方法是:順敘部分另起一段,開頭用“那是……”或“記得……”等關聯語。

學生3: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過程中,為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使用插敘時注意:要安排好與中心內容的銜接,使過渡自然。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

師:看來大家對記敘的線索瞭解得很透徹,希望在寫文章中要能靈活運用啊。

閱卷老師:批改了上千篇滿分作文,就喜歡他們這樣寫!


在瞭解了記敘文寫作順序後,那麼問題又來了:平淡無奇的記敘文是很難引起讀者共鳴的。需要在行文過程中對場面進行技巧性的描寫。——語文高老師

記敘文中的場面描寫

場面是事件發生的場合、人物表現的“舞臺”。場面描寫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相互發生關係而構成的生活畫面的描寫。對記敘文來說,有場面描寫和沒有場面描寫,有著不同的表達效果。寫好場面描寫,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以人物活動為中心。場面描寫是特定環境中人物活動的描寫,應以人物的活動為中心,展示人物彼此之間的關係,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寫道:“臥床一個月之後,蒼白瘦削的保爾終於站起來,邁著顫巍巍的雙腿,扶著牆壁,在房間裡試著走動。母親攙著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積雪融化了,小水窪閃閃發光。外面已經是乍暖還寒的早春天氣了。”這裡對保爾病體的好轉以及春天到來的場面描寫,預示著生命有著新的希望。

二、分別主次,理清頭緒。場面不論大小,要有主有從,有詳有略,有層次、有條理地展開描寫。切忌一味求多,弄得支離破碎。如《春節簡介》中的一段:“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一些地方春節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段的場面描寫很有次序,主次分明,給人以條理感。

三、寫出特定場合的氣氛。場面描寫要求通過一定環境中人物活動的描寫,表現出特定場合或喜或悲的氣氛。如冰心的《觀舞記》中寫道:“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聲唱起,卡拉瑪舞蹈了。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裡的悲歡離合。”舞蹈的環境,舞蹈的動作描寫,使人感到一種美在產生。

四、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先對整個場面作概括的描述,然後再寫幾個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既給人完整的印象,又有具體的感受。如:東方爾《正月十五鬧花燈》中的一段描寫:

“在黃土高坡,元宵節的燈俗,極具特色,老鄉以高粱杆扎燈,糊上紅紙,做成多種藝術形式,用麵糰捏成面窩或用大土豆挖成裝油小碗,栽上燈芯,便成孩子們玩耍的愛物。樹上吊樹燈,窯洞裡掛花燈,門上懸猴燈,雞窩燃雞燈,糧食囤上放刺蝟燈,牲口圈點馬燈,就連水缸的瓢裡也漂魚燈,場院上鑼鼓喧天,人們欣喜若狂地耍龍燈、吹嗩吶、扭秧歌、踩高蹺、舞獅子、敲腰鼓,歌飛樂揚,人聲鼎沸,場面熱鬧,別有一番農家燈趣。”本段場面描寫以人物活動為主,側重寫各種“燈”,有總有分,有點有面。


很開心你能讀到這裡,這也說明你已經掌握了絕大多數的技巧。最後來一篇作文鞏固下。——語文高老師

佳作展示

春 晨

冬天的腳步剛剛走完,春天便悄悄的來到身邊。春風帶著淡淡清香,細雨挾著潤溼小草,把萬紫千紅撒向了人間,它染紅了鮮花,染綠了樹木,浸溼了山岡,滋潤大地。

清晨,我帶著朦朧睡意步出家門,去呼吸那早晨饋贈給人們的禮物——清新的空氣。

漫步村外,我看到大路旁、小河邊、田野裡,一叢叢、一簇簇色彩斑斕的小花競相開放,那純潔的白色朵朵飄香,豔麗的黃花惹人喜愛。此時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小鳥在賣弄著清脆的喉嚨——唧唧喳喳;小溪在歡快地伴奏——嘩啦嘩啦。春天無處不飛花,婀娜楊柳發嫩芽。小河裡的魚兒在跳躍,天上的鳥兒在舞蹈,山上的黃牛哞哞叫。

這就是我眼前的春晨——萬木爭春,百花競豔。綠色田野宛如一匹五彩的錦緞,在為春天披上著美麗的衣裳;田野上嫩綠的小草,又如一條綠色的絨毯,,草上那美麗的露珠在調皮地眨著亮晶晶的大眼,像春姑娘撒下的零金碎玉;路邊的楊柳,在手拉著手,頭挨著頭,彷彿在訴說著漫長冬天的歲月悠悠、人情冷暖、離愁別緒。

我已經完全被眼前這美麗的景色陶醉了。再往遠處看,田野裡的農民已邁出了新的腳步,開始了一天的辛勤耕作。他們把種子撒到田裡,把希望種在心上。是的“一年之計在於春”,有了春的耕耘,就有秋的收穫,就有物阜年豐,就有百姓康寧……

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我似乎悟出了點什麼。回到家裡,坐在窗前的寫字檯旁,捧起書,開始大聲地朗誦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來: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我要趁這美好的時光,及早耕耘,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用辛勤的汗水去爭先創優——莫讓年華付水流。

花兒飄香,鳥兒歌唱,人在奔忙。都在為這春天的早晨增添光彩。


閱卷老師:批改了上千篇滿分作文,就喜歡他們這樣寫!


閱卷老師:批改了上千篇滿分作文,就喜歡他們這樣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