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上網課,家長要做好“7+0=?”這道數學題

為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孩子們在家裡上起了網課。平時在學校教師緊盯嚴看,孩子還“偷懶耍滑”,現在在家裡上課,效果能行嗎?家長的焦慮和困惑與日俱增,今天,讓我們拋開一切煩惱,一起來做個簡單又複雜的數學題。

① 5+2=?

這道計算題很多年前就在教育界流傳,今天仍然適用,5+2=0

“5”代表孩子在學校接受的5天教育時間,“2”代表孩子週六週日在家接受的2天教育時間,“0”代表一週的教育效果。

很多人覺得理解不了,孩子畢竟接受教育了呀,怎麼效果會是0呢?

那我們一起來計算:孩子在學校老師教了“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並和孩子們一起嚴格執行。可到了家長這裡,面對紅燈,只要看著沒車或車少,你只管闖著紅燈就過。你算算,5+2等於幾?

孩子在學校養成的好習慣、好禮儀,到家裡和你的習慣格格不入,很自然的就會跟著父母看電視、玩手機、睡懶覺,怎麼會有學習的激情和動力?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更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父母的教育,遠遠勝於學校對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的缺位或負面影響,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更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理解了5+2=?怎麼計算,那讓我們發揮舉一反三的能力,再來算道計算題。

陪孩子上網課,家長要做好“7+0=?”這道數學題

陪孩子上網課,家長要做好“7+0=?”這道數學題

② 7+0=?

如果剛才那道題理解了,這道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拼的是父母的人生態度。

詩詞大會上,這段話是讚美董卿的。“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她的詩詞底蘊,來自於父親的“魔鬼教育法”。董卿的父親曾是個貧窮的農村娃,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復旦大學新聞系,改寫了一生的命運。對女兒,從識字起,父親就讓她,每天抄成語、抄古詩、抄古文,並要求背誦下來。中學時,董卿就開始讀名著,每年寒暑假,父母還會給董卿開列名著書單。

優雅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同樣來自於不懈的努力。

陪孩子上網課,家長要做好“7+0=?”這道數學題

詩詞第一、文理學霸的復旦附中才女武亦姝,同樣深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

武亦姝的父母,很早就意識到,和孩子說一萬遍好好讀書,都不如家長以身作則。“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武媽媽的教育心得,值得我們深思、學習。

如今,我們從掌控2到掌控7,我們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我們的境界,就是孩子的境界。

7+0等於幾,此時幾乎完全掌控在我們手中,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焦慮、煩躁?拿出我們的勇氣,拿出我們的擔當,優秀的孩子從來不會橫空出世,父母紮紮實實的教育,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

陪孩子上網課,家長要做好“7+0=?”這道數學題

③如何做?

父母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學”放在首位,提高“陪”的質量,可以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上課規則,儘量引導孩子自己對自己提出要求。上課要有儀式感,不能穿著慵懶,拖拖沓沓。

二是要對孩子少一些干擾,多一些信任。家長在孩子學習時參與過多,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對孩子的思考造成干擾,同時不利於孩子學習好習慣的養成。

三是要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對孩子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說一千遍,不如落實一遍。通過檢測反饋,孩子知道了自己哪些知識點掌握的不夠紮實,學習時就會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陪孩子上網課,家長要做好“7+0=?”這道數學題

疫情防控工作還在繼續,網課形式有可能成為今後教學模式的一種常態。我們要積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加強和孩子、老師的溝通交流,化“危”為“機”,讓親子關係更親密,家庭關係更和諧,孩子學習更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