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智慧的丑女——读《世说新语·贤媛》有感

我是很喜欢读中国古籍的,《战国策》《史记》《世说新语》《浮生六记》《太平广记》《古今小说》《围炉夜话》《幼学琼林》等时不时翻一翻,的确能温故而知新。这个春节新冠肺炎宅在家里,又翻了翻《世说新语》,有一个女性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做一个有智慧的丑女——读《世说新语·贤媛》有感


封建社会流传着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因否定女性才识被我们早早批臭批倒了。我们阅读《世说新语·贤媛》了解了许允妻子阮氏的几则短文,就会明白一个女子的智慧、才识、胆略、判断对她的一生是何等的重要!

阮氏没有漂亮的容貌,新婚之夜新郎许允嫌弃她不进婚房,后经桓范劝说进了婚房,阮氏大胆抓住这个机会,用“新妇所乏唯容尔”“君好色不好德”三言两语使得许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这样的智慧、胆识、自信非一般女子所有,正是凭借这些,她得到了夫君的认可,确立了在夫家的地位。

许允因“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被魏明帝抓捕,阮氏急忙中劝诫丈夫“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举家号哭”而“阮新妇自若”“作粟粥待”,一会儿,许允果然被释放。君王面前、朝堂之上是讲理的地方,不是求情的地方,阮氏可谓一言中的。全家人的号哭与她的自若形成对比,她有怎样的才智会在如此情景之下判断出丈夫能够平安归来?她了解许允我们可以理解,但她怎么肯定魏明帝会是个讲理的君王呢?真是谜一般聪慧的女人!

许允在流放途中死了,门生担心祸及他的儿子。这时阮氏又表现出常人难以做到的平静自若,而且明言不关孩子们的事。司马师派遣钟会来家试探许允的儿子,阮氏叮嘱儿子敞开胸怀谈话、不要过分哀伤、不要过于关心朝廷的事。结果正如她所料,她的儿子免受牵连。她的这些叮嘱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大智慧正在其中:在钟会这样的人(他可是手上粘满魏晋名士鲜血的人)面前,口是心非说话、过分哀伤、过分关注朝廷大事都是会坏事的,斗心眼斗得过老辣的钟会吗?过分哀伤就是认为父亲无罪被冤死,过分关注朝政就是有狼子野心。一个女人,丈夫在流放途中死了,如何保护孩子们不受株连,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文字读到的不是惊天动地的悲痛和绞尽脑汁的思谋,而是风轻云淡的日常,听到噩耗时在织布,搬家到丈夫的坟墓处,叮嘱儿子几句话。一切都毫无心机,或许正是这无心机,使得钟会和司马师(与魏晋政治黑暗关系重大的两个人)觉得许允死后再没必要去为难这孤儿寡母了,这样,她们母子也就全身安命了。

历史记载,许允儿子许奇,字子泰,西晋元康年间任司隶校尉;儿子许猛,字子豹,西晋元康年间任幽州刺史。

做一个有智慧的丑女——读《世说新语·贤媛》有感


注:有文言阅读能力的请品读《世说新语·贤媛》:

第一则 “许允妇是阮卫尉(阮共)女,德如(阮侃,字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恰逢)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第二则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任用他的同乡),魏明帝遣虎贲(bēn官名,皇帝侍卫)收之。其妇出戒(劝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考察),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用人得当),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镇定自若),云:‘勿忧,寻(不久)还。’作粟粥待。倾之,允至。”

第三则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早)知尔耳!’门入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不关孩子们的事)。’后徙居(迁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赶得上)父,当收(抓捕)。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钟会不哭了,你们就不哭);又可少(稍)问朝事。’儿从(听从)之。会(钟会)反(返回),以状对。卒免(终于免祸)。”

做一个有智慧的丑女——读《世说新语·贤媛》有感

许允介绍 许允,三国魏高阳(今属河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名士,累官侍中、尚书、中领军。许允是世家大族出身,少年时与同郡崔赞都在冀州成名,后召入军中。与李丰、夏侯玄相亲善。因李丰等谋诛司马师以及建议曹芳夺司马昭之兵讨伐司马师等事情,被司马师流放到乐浪,途中去世。娶阮共之女,奇丑,然德言俱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