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被譽為“勐巴拉娜西”的雲南省西雙版納,傣語意為“神奇而美麗的地方”。它是鑲嵌在祖國西南邊陲的一顆璀璨的綠寶石,是地球上北迴歸線沙漠帶惟一的綠色明珠。西雙版納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流、每一片雲彩,都有著優美的傳說,都蘊藏著最美麗的詩篇。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這裡的自然景觀神奇迷,人文景觀斑斕獨特,文化底蘊厚重精深。它以無法代替和複製的自然優勢,融匯了原始森林奇異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深刻文化內涵而享有“動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和“森林生態博物館”之美譽。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傣族人民在這裡生長,密密的寨子緊緊相連,那彎彎的江水呀綠波盪漾。” 這支歌是唱西雙版納的,曾經有位老測量員對我講起過它,它的美麗和神奇,那寧靜的傣家竹樓,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還有那大片大片的,凝著綠色之魂的、莽莽蒼蒼的熱帶原始雨林,這一切,都勾起了我對她一往情深的迷戀。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也許會有一天,一個帶著嚮往和驚訝神情的我,是怎樣地在美麗的夕照中,來到一座傣家竹樓歇腳了。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春天, 西雙版納以火辣辣的熱情歡迎我,儘管街道被高大秀頎的油棕、檳榔樹的綠蔭所遮掩, 可是陽光煜煜還是讓我揮汗如雨。這真是一塊熱土, 我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慨。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景洪城是西雙版納的首府, 高樓鱗次櫛比, 一座現代化的城市, 民族風情無從尋覓。打了輛出租, 對司機說將我任意拉到一個有傣族人的村寨。司機望著我笑了一下說, 那就去曼鬥吧。我想, 他一定遇到過不少像我一樣到西雙版納不是走馬觀花, 而是想要體驗原生態民族風情的外來人。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瀾滄江將景洪分為江南和江北, 新舊兩座大橋以雄偉的身姿橫跨這條大江,波濤滾滾的江水流向境外,便有了另一個名字—— 湄公河。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別具一格的民居

曼鬥在江北, 是距城最近的傣族村寨。寨子入口處有一棵被傣族人視為神樹的巨大菩薩樹, 一座筍塔和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每到一處,我就細細留心各式各樣的竹樓:竹製的、木製的,供人居住的,給人觀賞的,坦露在街路邊成行成片的,掩映在綠蔭中小巧精美的。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西雙版納氣候炎熱,潮溼多雨,這種幹欄式竹樓具備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理特點,傣族、哈尼族、基諾族和部分其他少數民族,住的都是這樣的民居。民居多在山嶺間的平壩地,常年無雪而雨量充足,年平均氣溫達21℃,沒有四季的區別,只有雨季與旱季的不同,這樣的自然條件創造了合宜的幹欄式住房,因住房多用竹子建造,所以稱為“竹樓”。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按傣語的音譯,竹樓是“鳳凰展翅”的意思。傳說是傣家人得了鳳凰的靈感而建成的。這種兩層的高腳竹樓,稱得上是傣家造型藝術的佳作。除開房頂,柱子、椽子、樓板、樓梯全是竹子製作。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每座竹樓至少由16根柱子支撐,外形像一頂巨大的帳篷支在高柱上。上竹樓需要脫鞋,樓上四周用竹篾圍住,屋內隔成兩半,門外的走廊一頭搭著梯子,一頭接著陽臺,既簡便清雅,又富有詩意。竹材易於加工,粗竹做房屋骨架,竹編篾子做牆體,樓板或用木板或用竹篾,屋頂鋪草。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古樸迷人的水井

在美麗的西雙版納,人們把傣族稱為“水的民族”。傣族人愛水、戀水、惜水、敬仰水,水成了他們表達愛慕和祝福的吉祥物。在潑水節的日子裡,我領略了這個溫和而聰慧的民族是怎樣的狂歡。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我來到景洪的橄欖壩,這裡是古井保留較多的地區之一。井邊擺著傣家人取水的長杆竹筒,清幽幽的井水,喝一口沁人心脾。而曼燕寨的古井,是帽上加塔的建築,掩映在百年菩提樹和綠色的椰林中,井邊不遠處是一座佛寺,也自有一番迷人的景色。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因此,在潑水節這一天,被從頭淋到腳的客人,誰也不會為此而嗔怪的。傣族人對水和水井和珍愛,無異於生命,老一輩人甚至認定,傣鄉的水井是有井神的呢。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還有的井罩上東西兩面是白色的雕像,北面是開屏的孔雀舞姿,以這獨具匠心的水井建築,足見傣族人對水的一片深情。每逢到了“祭井日”,他們還要把井罩建築彩繪一新,敲響幘鑼和象腳鼓,歡歌起舞。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佛塔與佛寺

在西雙版納,聽到傣族民間有這樣一種傳說:佛主(釋迦牟尼)涅槃1000年時,世上降生了一個叫帕雅蘇克的人。這人一生都忙於建佛寺和佛塔,要在世間建佛寺84000座,佛塔84000座。據說西雙版納的第一座佛寺就是他動手建的。難怪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村寨,佛塔佛寺特別的多,享有“塔鄉”的美譽呢。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所以幾乎村村都有佛寺,與此相關的禁忌也多。例如當地規定佛寺的對面不許建民房,民房樓面高度不得超過佛寺中佛像坐檯檯面之高。例如百姓住房不許建瓦房,廊子不許有三間,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門,樓梯也不能分作兩段,只能做一段直上直下,樓上、樓下的柱子不得用整根通長木料,住下不許用石柱做基礎,房屋不許做雕刻裝飾等等。在這樣的限制下,使本來就很簡便的竹樓更不能在技術上得到改進,大量竹樓不能保持較長的壽命。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在版納,每個傣族村寨都建有佛寺,進門是一定要脫鞋的。因為篤信小乘佛教的傣族人認為,佛寺是神聖的潔地,穿鞋進寺就褻瀆了佛,是對佛的不尊重。於是,曼春滿佛寺,脫鞋進寺的一剎那,仰望維罕那高高的重簷飛角,不由得產生了敬意。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壯觀的曼飛龍佛塔

我們來到離景洪不遠的曼飛龍佛塔,是傣族具有悠久文化和歷史的象徵,在景洪市勐龍鎮、曼飛龍村北的一座小山上,這是西雙版納最著名的佛塔群。因塔象雨後春筍般林立,又有“塔糯莊龍”筍塔之極的稱呼,還因塔身潔白,也被稱之為曼飛龍白塔。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從曼飛龍寨邊跨過小河,是兩百餘級石階,左邊是天然森林,右面是蔥鬱的橡膠林,拾級而上,一路濃蔭。塔群共九座,塔身為多層葫蘆形,這在內地極少見。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壁畫是傣族民間繪畫生動的體現, 繪在緬寺的牆壁上, 線條流暢, 情節連續, 人物眾多, 色彩豔麗, 猶如傣錦。內容出自於佛經故事, 一般畫有佛主、白象、孔雀等, 栩栩如生, 反映了傣族的歷史和神話傳說。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貝葉的美麗傳說

傣族是西雙版納唯一有自己文字的少數民族。這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地方,他們驕傲的不只是文字本身,還有文字的載體。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傣文的"紙",主要就是"綿紙"和"貝葉"。綿紙是用生長在西雙版納的構樹皮作為原料,以一般手工造紙的工藝製作而成的,紙張潔白且韌性好,100年前用綿紙記錄的文書,字跡還清晰如初而防潮、防腐,防蛀的貝葉則更為傳奇。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貝葉經的傳說透著傣族人的幽默與自信。他們說,傣族、哈尼族、漢族的人一起到西天取經。漢族把學到的抄在紙上,哈尼族把學到的寫在牛皮上,而傣族則把經文刻在貝葉上。返回的路上,過河時,船翻了,經文都被水泡溼。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當他們把經文攤在河灘上曬乾時,刻在貝葉上的文字雖經水泡過,但字跡清晰;抄在紙上的經文變成了鳥腳趾形狀,這就發展成漢族的象形文字。如今的貝葉已不僅僅是傣族文字的載體,而是一種文化的象徵。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迷醉竹樓間

漫步寨子,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黃斑竹隨風搖曳,彷彿跳起了傣家舞蹈,下午的太陽正熱,我們信步走進寨子後面的一個放滿甘蔗的場院,那裡的空氣瀰漫著新鮮甘蔗汁的清甜。院子裡沒有人來往,一個傣族姑娘在大樹下打著瞌睡,我們的到來使她很興奮,馬上起身給我們每人擺上一個杯子,然後取出一根洗淨的甘蔗放到兩根木樁的中間,並推動古老的榨糖機。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隨著那古老機器的"吱呀"作響,被擠扁的甘蔗從另一邊出去,甘蔗汁慢慢地沿著小溝槽流淌下來,大杯鮮榨的甘蔗汁就端到了我們面前。喝了一口,心裡有道不出的甜蜜。不過,若要將糖汁熬成一塊塊糖,還得經過蒸發、煮糖、砂糖乾燥幾個步驟。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同行的人,忍不住想嘗試一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快樂。索性拿起一根甘蔗。開始推動那原始榨糖機的手柄,幾圈下來,已經是氣喘吁吁看來這最古老、也是最獨特的製糖方式,見識過也就夠了。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翩翩傣家風情

在勐景來漫無目的地行走,不時地聽到一陣"吱、吱、吱"的聲音從竹樓中傳來。尋聲望去,總能看到傣族婦女在傳統的木製手工織布機前忙碌的身影。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傣族傳統的紡織品"傣錦"是一種古老的紡織工藝,它織工精巧、圖案別緻、色彩鮮豔。圖案有形象逼真的珍禽異獸,栩栩如生的樹木花卉,也有抽象的圖形。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生活美好,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無論多麼精緻的圖案都並非事先設計好,而是通過熟練的紡織技巧現場編織出來的。設計一幅傣錦圖案。有時要幾百根、幾千根細繩在"紋板"上表示出來,倘若結錨一根繩,就會使整幅傣錦圖案錯亂不堪。可見一段傣錦無論圖案的設計與組成都是巧奪天工,浸透著傣族婦女辛勤勞動的汗水和驚人的智慧。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離開之時已是黃昏。夕陽西下,金色的晚霞映射在打洛江的江面上。一串銀笛般的笑聲傳入我們的耳際,一群秀麗的傣家少女正在江邊沐浴。她們一邊走進江裡,一邊將筒裙慢慢提起,當水沒過腰際時,她們便猛地往水中一沉,眨眼間那鮮豔的簡裙就被脫去,盤在了頭上在波光粼粼的金色江面上,那些色彩絢麗的筒裙宛如一片片繽紛的雲彩,植入我的夢境。

潑水節將要來臨,帶你領略西雙版納風情,春天裡蘊藏著美麗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