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直播運營思維的一些思考

市面上直播的類型有幾種,一種是“作秀”,不知道直播的核心是互動,只是曇花一現,人氣始終上不去。另一種了就是打擦邊球,請來美女來做清涼直播,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的關注度,但是不可持續,因為沒有實際的內容價值,大家都是來圖個樂,人氣再高用也處不大。

剩下這一種就是會做直播了。如體育直播健身的,內容除了包括直播練器械之外,還有健身知識,與網友互動,最後還有展示,包括怎麼健康飲食,怎麼科學健身。還如財經直播類,內容涵蓋市場直播、投資者互動、投資者教育,專題講座,內容更加豐富。

總結直播必備的有三大要素。

1、接地氣

就是要懂得直播文化,不要高高在上,像明顯一樣擺譜。然後要把互動做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直播內容,其實是跟網友一起互動產生的,網友也是直播很重要的策劃人和參與人。

2、堅持做有價值的內容

直播的內容要有價值和溫度,哪怕現在人氣不高,或者你這個領域目前還比較冷,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只要這個領域哪天受到關注了,你也會跟著一起飛。

3、正能量

這點非常重要,有很多主播,雖然看上去人氣很高,但經常會遇到瓶頸,就是因為這一點。因為只有正能量的內容才能真正的傳播到主流,才會引起所有平臺一起推。你不會只想在某個平臺紅是吧,你肯定也想跨平臺,比如電視、代言,讓更多的人喜歡你。

雖然炒作上也有黑營銷這個概念,一開始各種角度黑這個明顯,然後重新洗白、勵志、翻案,但是你的運營團隊如果不是特別出色,是很難做好的。假如你不知道什麼叫會直播,記住這三點非常關鍵,在此基礎上,然後再去想直播的創意。

怎樣定義直播是成功的?

在你的領域是不是人氣最高的主播

比如有個主播和你是同領域的,每次直播都比你高出很多錢,有廠商找你們去商演,你價值5萬,他價值就是10萬,雖然人氣差距遠沒有一倍那麼多,但這在商業價值上市合理的,大家都喜歡看第一。

人氣號召力強

比如有些主播人氣很高,平時就有十幾萬人看他的直播,但他微博,每次卻只有十幾個人給他留言,這種就是號召力弱的表現。號召力是很重要的指標,簡單點,就是直播人氣和真愛粉的比例,如果你號召力很強,後期轉化率就會很高。

要塑造某個領域的代表形象

比如你在一個領域做的很成功,但是其他領域的人知道你的人很少,那可能是你直播還不夠有特點,還需要繼續努力,即使其他領域的觀眾 都不看你的直播,但是也要知道你。

比如我知道有個叫金融靠譜正能量公眾號的,做財經類很厲害,而我總共看他直播的時間連15分鐘都不到,他就成功塑造了一個在財經類很厲害的大咖形象。

我說的上面三點,都是商業價值的體現,而且每個點都是能實現變現的,都是有價值的

如果你根據上面三點判斷,自己的直播已經做的很成功了,那你就不要想怎麼提高人氣或者是超過別的領域的主播,那是不可能的。為你這個領域的觀眾是有限的,你也不可能讓別的領域的觀眾喜歡你,你應該繼續深耕你這個領域樹立在這個領域的品牌形象,然後去做跨平臺傳播,去圈別的平臺,去找你這個領域的新粉絲。

什麼是跨平臺傳播了?就是你原來在直播平臺做直播,然後跨界到視頻自媒體平臺,像之前很多遊戲解說。那實際上,我們可以反向操作,首先直播平臺互相也可以跨的,然後你可以跨到微信和微博,他們不光光可以幫你做粉絲維護,也是可以做傳播的。

現在興趣推薦的新聞媒體很火,比如今日頭條,天天快報都可以傳播;還可以跨平臺到視頻自媒體,如優酷,騰訊;如果你專業能力很強,還可以在知識問答類平臺上做傳播,如知乎,分答等;除了這些,你還可以在垂直媒體和互聯網傳輸平臺上傳播,如微信、微博等。

這麼多媒體類型和平臺,一個人是不可能做起來,主要是沒有經驗,但是要有思維,以便後期自己的team和運營的團隊來做。那具體怎麼做呢?目前所有的傳播載體無非就是這四個:文字、圖片、聲音和影像。

所以可以把你的直播當成內容產生的基地,然後把直播內容編輯成適合這些平臺傳播的載體就可以了。目前所有自媒體形式,直播是最高級形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直播的內容製作可以向下延伸的。你把直播的視頻錄下來,是直播正片。然後,正片裡面把一些精華主題編輯成短片,最後,主題短片可以編輯成圖文的形式、也能轉換成成音頻、還能做成圖片集。

就像綜藝節目,它除了在電視上放,還可以剪輯成有更多花絮的網絡版,而且節目裡的各個話題也能進行傳播和炒作。

最後我總結下,很多時候看似複雜的營銷傳播,其實很簡單,只是掌握訣竅的人很少。而且他們不可能告訴你,這是他賺錢的本事。少年,可以努力了,精耕一個領域,慢慢做,不要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