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籠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麼熬過來的?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中國已經度過疫情高峰。企業開始復工,馬路上的車多了,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回想過去幾十天發生的事情,恍如隔世。疫情面前,每個人都面臨著考驗。它不僅關乎生命,也給你的生活帶來變化。


今天談談疫情下的那些普通人,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


護士 座標山東


疫情發生後,我們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自願放棄了休假。為了疾控需要,除了日常的上班,還會跟著檢查組四處巡查,為大家的健康把關。


這期間可以說筋疲力盡,回到宿舍倒頭就睡。其實工作上的苦和累我都能接受,只是有點想家,想家裡的爸媽。


我是個報喜不報憂的人。在外面工作的五年,有時會遇到挑剔的病人,也會有無助委屈的時刻。這些我從來都是自己消化,每當父母問我在外過得如何,我都會說自己過得很輕鬆,只想讓他們放心。


每次回到家,看到父母為了賺錢起早貪黑,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問他們為何這麼拼,安心養老多好。當時我老爸喝了一口酒說:“我得給我閨女掙嫁妝,等你出嫁的時候給你買輛車,我看現在城裡的姑娘出嫁都要買一輛車的。”


父母是本分了一輩子的農村人,性格堅韌,吃苦耐勞。可我真的不想他們那麼辛苦了。因為我已經長大獨立了,平日裡也會認真存錢。於是我用存款給自己買了一輛SUV,想著等這次疫情結束後,開回家裡讓父母開心開心,也能驕傲一下。


疫情籠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麼熬過來的?


新媒體記者 座標臨沂


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 從臨沂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開始,我便主動終止休假,提前返崗。


這期間,我多次前往醫院負壓隔離病房進行直播報道。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穿上防護隔離服、戴上防護目鏡,然後用手中的攝像機去記錄病區真相。這讓更多的臨沂人看到了醫護人員的辛苦和偉大。最重要的是,只有對疫情瞭解透徹,大家的心裡才會有底。


我和同事每天開車,從京滬高速臨沂收費站到臨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從醫院發熱門診到醫療區負壓隔離病房,我一直在報道疫情新聞的路上。


每天進出各大醫院,其實家人也會擔心。但新聞工作者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擔當,「逆行」是我踐行新聞理想的方式。


疫情籠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麼熬過來的?


凍貨水產批發個體戶 座標重慶


每年春節,都是我最忙碌的時候。通常會開車去到大街小巷,給客戶送貨。


疫情發生後,前幾天還挺享受這種感覺,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就呆不住了,真的太閒了!因為有私家車,出行很方便很安全,所以我決定為社區做點小事兒,盡點兒微薄之力。


我每天都會自發幫社區張貼防疫宣傳單,呼籲大家注意防護。強調「安全第一,少出門,勤洗手,多通風」。當我把宣傳單跟張貼過程的照片發到車友群裡時,許多熱心的車友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那一刻體會到了「人多力量大」。雖然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也是我們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疫情籠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麼熬過來的?


快遞員 座標瀋陽


我今年57歲,是一名快遞員。


疫情出現後,快遞訂單量看似沒什麼變化,但需要準備的工作量卻大了很多。每天早上,我都會來到快遞分揀中心,等待今日要送的快遞,做好快件清點工作後,打好包裝,將快遞送到合作的快遞點。


由於合作的快遞店很多,有時我會開公司的車,如果遇到急事,就開自己的車去。


有的時候會去醫院,有的時候也會去封閉的小區。自己有車的好處就是更安全些,避免和別人接觸。我經常對車以及自己進行消毒,每天都會把門把手、空調口、方向盤等位置用酒精擦拭一遍。


這段時間真的挺累的。但一想到千家萬戶無法出門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我還是義無反顧堅持了下去。


希望困難很快就會過去,生活早日迴歸正常。


疫情籠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麼熬過來的?


復工人員妻子 座標深圳


算起來從過年開始,我就沒再出過門。


不管大事小事,我覺得都沒有生命安全重要。但隨著疫情的控制,老公的單位復工了,雖然員工還未完全到崗,但他作為領導必須衝在前面,我也必須體諒。


疫情期間,老公都是開家裡的小車去上班,把性能更好的大車留在家給我用。相愛至今,每一次他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


我知道他復工,也是為了這個家庭。疫情給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可生活卻不能暫停,我們必須賺錢維繫生活。我很不放心他,所以每天會給他送飯。做點兒拿手菜,他吃著也安心些。


有一天去送飯,發現陽光很好,春風拂面。


嗯。春天來了,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疫情籠罩下的55天,普通人是怎麼熬過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