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膽固醇並不直接對心臟造成傷害,它才是危害心臟健康的“黑手”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都認為脂肪是危害心臟健康的頭號殺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關於健康的科普類文章也是這樣去介紹的。於是,脂肪就成了我們日常膳食黑名單的上主角。

高膽固醇並不直接對心臟造成傷害,它才是危害心臟健康的“黑手”

其實,雖然脂肪並不受大家的待見,但是醫學界有關於脂肪對心臟危害的說法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有人曾做過此類的試驗,其結果表明:減少脂肪似乎並不能對心臟病的死亡率有什麼直觀的影響。只有當試驗中對其他的一些危害因素(比如吸菸)也作出改變時,結果才有明顯的變化。這種理論認為:脂肪含量高的膳食更多的影響則是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並使得動脈阻塞的危險性增大。

高膽固醇並不直接對心臟造成傷害,它才是危害心臟健康的“黑手”

這裡就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LDL理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以兩種形式存在於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者與心臟病有關,而後者是“好的膽固醇”,它具有某些防禦心臟病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我們體內是一種運載膽固醇的脂蛋白顆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當低密度脂蛋白過量時,它所攜帶的膽固醇就會積存在動脈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動脈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往往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這種理論認為,真正使得心臟受到損傷的並不是膽固醇本身,而是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有關,並在體內得到氧化的部分。因此,當這種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之後才會對心臟有危害。

高膽固醇並不直接對心臟造成傷害,它才是危害心臟健康的“黑手”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應該明白了,想要保持心臟的健康狀態,除了要預防這種低密度脂蛋白外,防止這種蛋白在體內的氧化同樣重要。所以,我們應該把重心放在努力預防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上,而不是一味的強調去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高膽固醇並不直接對心臟造成傷害,它才是危害心臟健康的“黑手”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建議大家在生活當中要多吃水果和蔬菜,這些食材通常是以含有多種抗氧化的維生素而著稱的。包括還有抗氧化的礦物質,比如硒及鋅、銅、錳、鐵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飲品,綠茶、牛奶、紅酒等;以及一些植物性的營養素,比如有小麥胚芽、玉米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