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悲涼的一首詩,寫盡人生的無常與淒涼,一字一淚

以前讀詩,喜歡李白的瀟灑、蘇軾的豁達,現在,卻越來越來喜歡杜甫的沉鬱、李商隱的悲涼。特別是李商隱,總讓人心有慼慼焉,大概多經消磨,心境也越來越向義山靠攏,這不是好事,但人生境遇,如何自主?

今天就再讀一首李商隱極悲涼的詩——《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李商隱最悲涼的一首詩,寫盡人生的無常與淒涼,一字一淚

據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編年,這首詩寫於大中五年(851),這年春夏間,李商隱的妻子王氏病逝。崇讓宅是李商隱岳父王茂元在東都洛陽崇讓坊的邸宅。

露如微霰下前池,風過回塘萬竹悲。

霰[xiàn]:由水汽凝成的細小冰粒。

風:各本作“月”,《李商隱詩歌集》校作“風”,風吹萬竹,發聲悲涼,更切合詩意。

回塘:曲折迴繞的池塘。

首聯寫前池露冷,回塘風寒,風吹萬竹,發出蕭瑟的悲聲。“竹有何悲?以我之悲心遇之,而如見其悲。”(趙臣瑗《山滿樓箋註唐詩七言律》)

李商隱最悲涼的一首詩,寫盡人生的無常與淒涼,一字一淚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浮世”句:杜甫詩:“人生在世間,聚散亦移時。”

蕖[qú]:即芙蕖,荷花的別稱。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這裡暗合第二句“風過回塘”,狂風吹過池塘,池塘裡的荷花也就被吹得零落分散了。

這兩句故人生低昂之筆,以人世聚散為理之固然,而紅蕖非人,為什麼也零散分散呢?

這兩句看似驚異紅蕖之離散,實際是深悲人世之聚散。再聯繫此時李商隱喪妻不久,便可知這兩句詩中有著難以消解的深悲巨痛了。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悠揚:飄忽不定。

濩[huò]落:原謂廓落,意為空廓無用、大而無當,引申謂淪落失意。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李商隱最悲涼的一首詩,寫盡人生的無常與淒涼,一字一淚

人生的追求,不過內心的安定,他人的認可。李商隱的這兩句詩,寫的就是這兩種人生追求的失落。

歸夢,是歸家的夢,是內心尋求安寧之所的象徵,然而歸夢是飄忽不定的,便知追求心靈安寧已變得虛無飄渺。然而,真正的淒冷是,這種本來已經難以真實獲得的追求,竟已無人瞭解,無人可說,惟有長夜孤燈見證。

人生淪落失意,本來已經非常不堪,更不堪的是,無人理解,失意淪落的人生,獨有濁酒相知。

燈,本來是溫暖的,但卻讓孤獨的人更淒涼。

酒,本來是快意的,但卻讓失意的人更傷心。

妻子在的時候,李商隱內心的漂泊失意,或許與之訴說,如今妻子不在了,他內心的孤獨、失意、不堪、淒涼,便惟燈可見,獨酒相知了。

豈到白頭長知爾,嵩陽松雪有心期。

只爾:如此,這樣。

嵩陽:嵩山之南。松雪:象徵隱士的氣節和品格。心期:心神交往,兩相期許。

尾聯說,難道我一生都要這樣漂泊失意下去嗎?我已經對嵩陽的松雪心嚮往之,想到那裡去隱居了。

李商隱最悲涼的一首詩,寫盡人生的無常與淒涼,一字一淚

李商隱真的想做一個隱士嗎?顯然不是,只是人生已經如此失意淒涼,也看不到改善的可能,所以不如做過隱士罷了,這是對人生徹底的失望,是面對重重打擊後不堪忍受的逃避。

李商隱詩,常常有不堪忍受的深悲巨痛,有時甚過於消極。然而人世浮生,誰不曾失意到難以忍受,誰不孤獨到無人相知。孤獨失意中,讀義山詩,也是一種釋放,流盡傷痛的淚水,起身再繼續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