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這個階段家長要重視,孩子心態有變化,少給孩子貼標籤,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是採取從一而終的方式,並不會跟著階段的改變而調整這種教育方式,固然省時省力,但是卻非常的死板,這樣不利於孩子成長。很多家長在教育的時候總是套用別人的模板,認為別人的成功經驗自己一定可以用到,

其實在教育的時候需要根據孩子的階段來進行調整,並且正確對待。

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時候都不可避免的會忽視孩子內心的變化,但是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好,孩子會認為自己的關鍵時期被父母忽視,覺得自己不重要。

面對孩子發音不標準小吳非常崩潰

朋友小吳最近非常的崩潰,因為他的小孩老是發音非常的不標準。小吳自從孩子開始學會說話之後,就開始慢慢的教孩子發音,可是孩子的發音仍然讓他不滿意。並且小吳的同事也有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就非常的聰明,小吳心儀老師暗自的拿著兩個孩子和自己的小孩進行比較,越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優秀。

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小吳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的孩子哪裡都不能做的讓自己滿意,甚至認為自己的孩子有一點笨,不知道是遺傳了誰的基因,平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加著急。其實小吳的心態是大部分家長的常態,大部分的家長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反應都是丟臉,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差勁,卻沒有在意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抓住孩子每個階段的最佳學習期,不要亂給孩子貼標籤

每一個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最佳學習期,而如果家長們沒有抓住這一個學習期的話,孩子的反應能力就會稍微的下降,而這個時候家長們只會一味的責怪孩子。就拿小吳這個例子舉例來說,孩子是錯失了學習語言的敏感期,而這個時候家長卻直接給他踢上,貼上了蠢的標籤,實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心理傷害的。

大部分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但是有的時候因為敏感期心裡作祟,在面對父母的否定的時候他們越發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敏感期對於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都至關的重要,那麼對於家長來說,應該怎樣抓住敏感期讓孩子的學習,還有其他的感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呢?

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抓住孩子學習敏感期,家長應該這麼做

1)關注孩子的敏感期,而不是採取一些消極應對的態度,很多父母對於敏感期都非常的忽視,認為敏感期並不重要,但是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

2)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調整敏感期,因為每個孩子的敏感期都不一樣,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接受語言的能力較早,那麼我們可以儘早的教會孩子說話。

3)重視孩子的內心世界,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然會滿足孩子的物質條件,可是卻會忽視孩子的內心需求,這樣會導致孩子的呼聲傳不到爸爸媽媽那裡。

4)做好敏感期後的教育,如果錯過了一個敏感期,那麼父母們並不可以完全放棄,而是說要繼續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和關懷。

5)關注孩子自身的發展,

創造一些有利於孩子認知的條件,很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長們應該要不斷的製造一些條件,讓孩子的學習能力最大化。

6)放下手機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很多家長在擁有了智能手機之後,每天沉迷於手機,當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並不會從自身開始反思,孩子學習需要好的環境。

7)多買一些課外讀物補充孩子的內心世界,很多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缺乏什麼,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多讀一些書,在書中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8) 多向專業人士諮詢教育方法,而不是隻聽別人的論調。很多家長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總是會模仿他人的方式,這個時候一定要選擇專業人士來學習。

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家長要知道孩子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小大人了,任何事情都不可以一概而論,而是要聽一聽孩子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知道孩子的心事。

其實教育孩子並不是一件難事,我們需要從方方面面多給孩子一些尊重,讓孩子們自己是需要尊重的。爸爸媽媽也要抓住這個時機,讓孩子多看書,多學習技能。家長們也需要給予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覺得他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爸爸媽媽的附屬品。只有孩子們獨立了,那麼他的思想才會獨立。

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教育是每一個家長都需要長期修行的過程,家長們在教育的時候也要多多反思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更不要給孩子隨意貼上一些笨的標籤。

孩子經歷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很不錯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時刻關注孩子內心的心裡變化呢?知道他的敏感期是什麼時候來臨的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