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程莘農:把中醫推向全世界

針灸療法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醫學遺產中的精髓。近幾十年來,隨著世界各國間的針灸學術交流和臨床應用,使國際各界加深了對針灸療法的學習和認知,為臨床疑難雜症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今天介紹的科學家就是把中醫針灸推向世界的先驅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針灸泰斗”的“國醫大師”程莘農

“國醫大師”程莘農:把中醫推向全世界


他擁有著一顆仁者悲憫之心,以治病救人為己任。他治病不圖名、不為利,只希望針灸療法可以造福於人類,讓人減少病痛的折磨。“大醫精誠”,精於藝,誠於德是他的座右銘

多年來,他主編多部影響世界針灸的論著,培養出了20多名針灸碩士、博士研究生和上萬名留學生,為針灸學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01

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

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1921年8月,程莘農出生於江蘇淮安市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親為他取名“希伊”,希望他能像伊尹一樣“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根據這個名字,一位王姓世伯給他取了號“莘農”,取意“有莘之野”。

在程莘農6歲那年,蘇北曾流行一種瘟疫。在當時缺醫少藥的環境下,很多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而相繼染病身亡。短短几天之內,身邊的熟悉面孔越來越少,各家門前都掛起了白布,一片哀鴻遍野。程莘農看到這樣的慘狀後,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醫生。從此他心中就埋下了這顆治病救人的種子。

程莘農跟著父親接觸中醫的基礎知識,當其他同齡的孩子還在玩耍時,他就已經熟記《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等中醫要訣。

1936年,程莘農拜中醫大家陸慕寒為師,系統學習中醫理論和臨床基礎。在陸慕寒老師這裡,他學到了他受用終身的一點——“大醫精誠”,所謂精誠首先是精湛的醫術,然後是崇高的品德。也正是老師崇高的醫德薰陶,影響了他數十年的行醫生涯。

“國醫大師”程莘農:把中醫推向全世界

1947年程莘農獲得中華民國的醫師考試及格證書

陸老去世後,19歲的程莘農秉承著他的信念與理想,開始獨立掛牌行醫,懸壺濟世。

02

改變行醫方向

29歲那年,程莘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蘇省中醫學校。畢業後學校任命他擔任針灸教研組組長。

“國醫大師”程莘農:把中醫推向全世界

1956年,江蘇省中醫學校歡送北京中醫學院工作同志合影,前排左六為程莘農

針灸對於程莘農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對此知之甚少。他知道,如果遇到緊急時刻,多一種救治手段便多一線救治的希望,於是他迎難而上。接到工作後,他便一頭扎進了圖書館,開始研讀針灸方面的經典。

程莘農有紮實的中醫理論基礎,他將自己在中醫方面的研究成果與針灸理論相結合,在針灸學習過程中,將二者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他發現自己以前對針灸的認識和看法非常片面,有著很大的偏頗,針灸領域裡面藏有更大的乾坤。於是他更加深入鑽研針灸這門學問,並逐漸愛上了針灸這門神奇的療法。

在學針灸的第一個月,他碰到的一個病例給了他莫大的信心和鼓舞。

有個家長帶著患有神經性尿頻的孩子找到程莘農。患者已經15歲了,可是每晚都尿床。為了給孩子治好病,家裡已經變賣了所有的東西,負債累累,可病沒有太大起色。

程莘農對她說:“我用針灸試一試,如果你來10次沒見效,那我就無能為力了。”然而,家長帶著孩子只來了三趟,孩子的頑疾就痊癒了。

在孩子痊癒後,程莘農牢記恩師陸慕寒的諄諄教誨,沒有收取這家人一分診費,只為不給這家人增添更大的生活負擔。

這次經歷讓他切身體會到針灸的奇妙療效,同時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在此之後他發現,原來不開藥方也可以治病救人,手中的這根小小的銀針蘊藏著無限的魅力,它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程莘農經過學習和經驗梳理,在總結了針灸界流傳的108種針法後,獨創了帶有“程氏”特色的“三才法”。

他解釋說:“天、地、人為三才。天就是淺,人就是在中間,地就是深。實際上為患者行針大多時候只要掌握好淺、中、深三步就夠了。”他用三才針法治癒的患者多達數萬人。

程莘農數十年如一日,勤於臨證,鑽研古籍,博採眾長,主張實踐與理論並重,對《內經》《難經》等古代中醫典籍均有研究,寫出了《難經語釋》《難經概述》等文章。他領銜編著了《簡明針灸學》《中國針灸學》《針灸精義》《針灸療法》等十幾種論著,其中《中國針灸學》(英文版)開拓針灸國際培訓,教書育人,傳揚針灸,創新針灸國際交流的新思路。

“國醫大師”程莘農:把中醫推向全世界

1994年10月5日,中國七大古都第四屆針灸學術研討會合影,程莘農前排右八

1994年,程莘農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程莘農當選我國首屆“國醫大師”。80多歲高齡的程莘農院士仍然堅持每週一、三、五到中醫研究院針灸所出診。

從19歲行醫至今,幾十年間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行醫的初衷。他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可以為更多的患者減少病痛的折磨。

03

中國針灸傳播海外,造福人類

上世紀90年代,針灸在國際上影響力迅速提升,程莘農奔走於國內外,或是講學,或是考察,或是開會,或是應特別邀請出診,他的足跡遍佈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日本、菲律賓等數十個國家。所到之處,便是他傳揚針灸的舞臺。

“國醫大師”程莘農:把中醫推向全世界

1996年12月7日,中華老人文化交流促進會傳統醫學文化委員會成立大會合影,程莘農前排左三

憑藉著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淵博的知識,他隨時都能引經據典,駁斥謬論,旁徵博引,講解針經。在他努力下,針灸療法在國際上形成了影響力的同時,也救治了一大批飽受病痛折磨的人。

程莘農以“大醫精誠”為座右銘,畢生重視醫德修養。他對病人態度和藹,診療細心,一針一灸均親自操作,全神貫注,心無旁騖。

他強調作為一個醫生:“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並告誡後學:“臨症篤於情,富貴不跌價,貧賤不輕視,凡人有難,所求必應。”

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參考文獻:

1.《一代名醫程莘農,不開藥方,他如何做到?》,生活與健康

2.《國醫大師程莘農院士的學術成就》,程氏針灸

3. 《中醫針灸傳承集粹》,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4. 本文圖片來源於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絡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