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陸上攻擊機是舊日本海軍獨有的一個機種,這種類型的飛機採用雙引擎,從陸地機場起飛對敵方艦隊進行炸彈和魚雷攻擊。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曾猖獗一時的九六式陸攻

能夠掛載魚雷進行對艦攻擊的雙發轟炸機在二戰時期當然不止日本海軍一家,但陸攻的要求卻與其他國家的轟炸機有所不同。日本海軍的陸攻要求能在大洋上配合航母機動部隊作戰,非常強調極限航程,由此帶來了很多複雜的設計問題。

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和1930年的《倫敦海軍條約》對當時幾大海軍強國保有的軍艦規模和噸位進行了限制。其原因是一戰後列強之間展開的造艦競賽愈演愈烈,而遍及世界的大蕭條又使各國經濟難以承受,已經到了要艦隊還是要國家的緊迫地步。所以列強不得不坐下來,主動談判共同削減軍備。

條約的簽訂對於列強之中經濟最為孱弱的日本來說其實是件好事,但是對於那些一直主張對外擴張以掠奪資源的軍部“憂國人士”來說,裁減和削弱軍備意味著永遠不可能追上英美的優勢地位,等於慢性自殺。但是他們當時還無法完全左右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韙作出公然撕毀條約的舉動,那就只有在盤外招上想辦法了。

因為作為艦隊主力的戰列艦數量和噸位遭到限制,無法進行公平的戰列線決戰,那麼用航空母艦對敵方的戰列艦隊進行預先削弱也是可行之法。不過按照條約規定,日本航空母艦噸位和戰列艦一樣,與英美同類型軍艦的比例都是60%。那麼解決辦法就是研製航程和載彈量更高的艦載攻擊機,在敵方艦載機作戰半徑外就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這樣敵方航母的數量優勢也就不成其為問題了。

於是1929年12月20日,日本海軍要求三菱公司開發一種安裝400—500馬力級別發動機,可掛載魚雷或者一噸炸彈的大型艦載攻擊機。這種新式艦載攻擊機將用在赤城和加賀兩艘大型航空母艦上,性能比以前的艦攻大幅度提高,只能採用雙發設計,因此被稱為七試雙發艦攻。

當時三菱公司正在設計一種內部編號為“カ三”的新式艦載攻擊機。由於此前日本海軍的十式、十三式艦攻都是三菱設計的,三菱無論如何也不想讓其他公司插手進艦攻這個“傳統”領域。但是自身技術實力又不濟,於是三菱向英國的布萊克本、漢德利佩季和十式、十三式的設計師,原索普威思的赫伯特·史密斯發出委託,最後布萊克本的設計中標,第一架樣機也在布萊克本製造。1930年設計師G.E.佩蒂和樣機一起到達日本。

此人的到來真是及時雨,三菱當即委託佩蒂指導松原元和由比直一兩位設計師進行內部編號為“カ四”的新式雙發艦載攻擊機的設計。由於當時並沒有雙發艦載機的範例,所以只能延續上一個設計的思路和技術。

由於開發過程中日本海軍不斷變更要求,這架飛機直到1932年才首飛。因為海軍對載重量、航程、續航時間的苛刻要求,該機只能採用雙翼設計,使用兩臺640馬力的金星發動機。該機採用全金屬骨架,機身為鋼管組合,機翼翼梁和翼桁都由薄鋼板製成,外蒙張力雨布,全備重量達到6噸。為了能在航空母艦上使用,機翼還可以摺疊。

該機首飛後試飛員評價很低。飛行性能不好,在空中操縱費力,舵和副翼都很遲鈍,震動很大,在地面滑行時搖頭,且不能以單發維持飛行(這樣一來因為一臺發動機失效而迫降的幾率是單發飛機的兩倍)。此後該機進行了長時間的試飛修改,從第五架原型機起將原有的單垂尾改為雙垂尾,但始終無法獲得讓人接受的性能。1934年3月的一次試飛,甚至出現4片副翼被全部從機翼上扯下的事故,加上拖延過久性能已經嚴重過時,日本海軍最終認定該機已不適合作為艦載機使用。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早期單垂尾設計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後期改為雙垂尾

究其原因首先是三菱公司請的外援就不太靠譜,布萊克本當時自己都沒搞出過像樣的雙發軍用機。而日本設計人員的經驗和知識儲備有限,佩蒂回國後他們就開始亂整。因為這架飛機太大,雖然機翼能摺疊,但到底能不能在航母上正常使用這夥人心裡沒底。於是他們直接動手將飛機機翼簡單截短,結果一試飛發現性能驟降,又只能原樣再接回去。諸如此類的摸著石頭過河式修改,最後當然改不出啥名堂。不過據說引進的布萊克本金屬結構對三菱的技術提高很大,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三菱都在使用類似的機體結構。

按說到這兒三菱的這種飛機就應該涼了吧?但是並沒有。日本海軍將其命名為九三式陸上攻擊機,正式編號G1M1,首字G就是陸攻機的代碼(九六式陸攻的前身八試特殊偵察機編號也是G1M1,這是完全不同的型號,不要混淆了)。這就是日本海軍的第一種陸上攻擊機,也是日本海航裝備的第一種雙發陸上飛機。不過日本海軍也不許它繼續造了,所有11架(一說14架)原型機交與海軍館山航空隊,主要用於地面勤務訓練。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九六式艦戰原型機與九三式陸攻

艦載機莫名其妙變成了陸攻機,三菱的飛機怎麼就突然絕處逢生了呢?這又得扯回之前說的海軍條約上了。

從建造航程更遠的雙發艦載攻擊機的思路上更進一步,很容易推導出如果雙發飛機的航程再大一些,能夠直接從陸地機場起飛前往戰場,那麼對航空母艦噸位的限制不就也不是問題了嗎?而且陸地機場部署的飛機尺寸可以不受限制,能夠造得更大,反過來航程也就更長。海軍條約對於航空兵力完全沒有約束作用,那麼只要多造飛機就能夠抵消潛在敵國在軍艦上的優勢。

1930年簽下《倫敦海軍條約》,1931年日本海軍就把原有的14個航空隊增加到31個,接著又在橫須賀設立了海軍航空廠(空技廠)作為海軍的航空技術核心。

當時的軍令部航空本部長松山茂首先提出構想:“根據裁軍條約限制了航空母艦的保有量,減少了能和艦隊一起作戰的飛機的使用。為了彌補這個問題,能不能開發從陸地出發協助艦隊作戰的有力飛機?”就此命令航空本部技術部長山本五十六少將進行研究。

當時各國海軍普遍使用的從沿岸基地出發進行遠程海上作戰的機型是飛行艇(船身式水上飛機),一般能夠搭載不超過一噸的炸彈,時速低於200千米,航程在1850—2200千米左右,可以承擔警戒、搜索和水平轟炸任務。美國海軍的P-2D巡邏機採用可更換的浮筒和輪式起落架,其性能和飛行艇差不多,只是航程稍短,但靈活得多,可以進行魚雷攻擊。

航空本部設想的新式陸上攻擊機,主要任務將是在主力艦隊決戰中作為航空母艦飛行力量的補充,遠距離飛行後投入戰場以雷擊方式殲滅敵方戰列艦,這和其他國家的巡邏、警戒機的設計要求大不相同,也更加複雜。但是如果能夠實現的話,就可以依託太平洋上散佈的大量日本託管島嶼為基地,相當於不沉的航空母艦。

根據以上分析,海軍航空本部將新型陸上攻擊機稱為“試作七試特種攻擊機”,交由廣海軍工廠設計開發。

之所以如此一是日本海軍對這種機型能否成功並不敢確定,所以不願交給民間公司來做;二是廣海軍工廠之前有引進德國技術建造大型水上飛機的經驗。

七試特種攻擊機以廣海軍工廠此前建造的九〇式一號單翼飛行艇為藍本,其主翼面積為130平方米,全備重量11噸,這兩個數據都和九〇式一號相同。發動機採用兩臺廣廠九四式1型液冷引擎,單臺標稱輸出900馬力,可載2噸炸彈,最高速度240千米/小時,以167千米/小時巡航速度飛行時航程為3700千米。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九〇式一號飛行艇

設計任務由和田操中佐主持,崗村純兵技術少佐為設計主管,這兩位也是設計九〇式一號飛行艇的原班配置。據崗村少佐的記錄,因為沒有過多的要求,因此設計並不困難。全金屬應力蒙皮結構在飛行艇上已經有了經驗,只需按部就班即可,但為了達到要求的續航距離必須減輕結構重量,在計算上花了很多功夫。

一號原型機在1933年4月29日完成,然後被拆卸船運至橫須賀海軍工廠重新組裝。第二年五月初組裝完畢,當月中旬進行了試飛,負責該機計劃的航空本部技術部長山本五十六也到場參加。

以當時的標準看這架飛機相當之大,其全長為20.5米,翼展31米,只比日本陸軍在容克斯G.38基礎上研製的九二式重轟炸機小。當然現在大家對G.38和九二重爆也沒什麼概念,拿熟悉的飛機作比的話,它的翼展比美國B-17飛行堡壘更長。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九二式重爆源自容克斯巨型飛翼客機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九二式重爆模型

七試特種攻擊機試飛後日本人很快發現其機體過於細長剛度不足,導致尾翼振動;副翼大角度偏轉時會引起翼尖失速。因為動力不足,當飛機以巡航速度飛行時非常笨重,本來按日本海軍的設想,這麼大的飛機怎麼也該吊裝兩條魚雷吧,但實際上根本無法完成雷擊操作。另外其所用的液冷發動機也是故障頻頻且難以修理,這個問題涉及工業基礎,直到二戰結束日本人也沒搞定。

雖然如此,但當時還是決定將該機作為編制海軍陸攻隊的基本裝備投入生產,頭六架由廣海軍工廠製造,後續飛機轉交三菱生產。為使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提前熟悉雙發飛機的操作,此前開發失敗的三菱七試雙發艦攻就被賦予了G1M1的編號,作為第一種陸攻提供部隊使用。

然而此前一年,日本海軍以研究機名義向三菱訂購的八試特偵表現出超出預想的優秀性能,於是改稱九試中型陸上攻擊機繼續發展,這個機型就是後來大量裝備的九六式陸攻。

相比之下,七試特種攻擊機就顯得過時了,該機採用的厚翼型和固定式起落架結構改進餘地不大。但是日本海軍還是將其命名為九五式陸攻,編號G2H1,作為一種暫時的過渡機型使用。該機在三菱僅生產了兩架,生產線便轉為生產九六式陸攻了。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九五式陸攻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飛行中的九五式陸攻

因為九六式陸攻和其後繼的一式陸攻被稱為“中攻”,所以九五式陸攻也就被稱為“大攻”。一般認為這種飛機實用價值不大,其最大意義是使三菱廠熟悉了全金屬飛機的製造技術。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日本海軍的九六式陸攻在搞“越洋爆擊”時遭到中國戰鬥機頑強抵抗損失頗重,出現兵力不足問題,於是將笨重老舊的九五式大攻轉至朝鮮濟州島。9月30日,木更津航空隊的九五式大攻開始向上海方向出動,由於當時已無強力戰鬥機部隊進行攔截,這些載彈量大的老式飛機得以肆虐,給地面軍民造成了很大傷害。

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的肇始,九三式陸攻和九五式大攻

​​九五式大攻機群

10月24日,當大攻隊滿載油彈在起飛線等待的時候,突然一架飛機的空氣泵啟動裝置著火,隨即引發大火和殉爆。停在旁邊的四架飛機相繼起火爆炸,只有一架飛機免於延燒,但是被破片打得千瘡百孔而報廢。就連日本航空史作者也驚歎這樣一次事故把所有在役機都報銷掉堪稱空前絕後。

關於此事件說法不一,有的日文資料認為當時尚有一機倖免,其後日本海軍又從國內調集兩架備用機湊齊三架繼續執行任務。但是不管怎麼說,九五式大攻在當年年底前即已淡出歷史舞臺,以後提到陸上攻擊機的時候也很少有人會想起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