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遭遇双黑,或许带来结构性调整机会

中国市场自年初以来经历疫情扩散并逐渐收复失地,在三月以来全球股市大跌的情况下表现坚挺,A股整体收益较全球股票市场更强。 三月以来全球市场趋于避险模式,资金流向美元资产与黄金,欧元与英镑涨,美元日元韩元跌,人民币汇率整体稳定。


债券市场展望

金融板块:

受疫情影响,中国一季度GDP增长率预计较上一季度下降1%,并有望在二季度复苏,预计会使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 ) 和费率承压。 但大型国有银行因享受国内最低的资金成本,且占有市场50%以上的份额,因此净息差下降压力较小,且存贷比例相对健康,因此相比亚洲其他国家的银行相对稳健。

政策层面上,中国政府在疫情之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银行体系,包括MLF 和LPR 的降息,以及对中小企业信用额度的增大,银保监会也暂时放宽了对不良贷款的要求,以适应企业因疫情引起的拖延还款现象。技术层面上,境内人民币市场对银行优先股的发型政策层面上支持,市场需求旺盛,为中国的银行提供较低成本的融资,因此海外美元计价的银行优先股发型预计会较少,同时境内资管机构需求仍在,技术层面整体较为支持。

地产板块:

政策方面,监管层面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继续「因城施策」,落实好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市场平稳运行。为避免疫情的传播,各地陆续要求暂停售楼处开放,这将直接影响开发商的一季度销售回款,对于行业内企业流动性管理形成了额外压力。考虑到疫情对于经济运行造成的压力,预计对地产行业的限制政策会有一定的松动,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目前已经看到再融资政策的相对放松, 但是限价限购政策还未见明显调整。

预计疫情对地产板块整体信用冲击有限,近期的市场反弹主要是由于全球资金流动以及亚洲相对于其他市场的低估值驱动。亚洲美元债的利差比欧美市场均扩,更多的全球基金投资于中资美元债。建议选择较短久期的房地产债券以避免全球risk off的影响。通过信用下沉使组合收益率更具吸引力。基于市场的充裕流动性,大部分银行和信托公司再融资风险较低。同时,大部分地产商已经在2019年进行了融资,因此整体信用风险较低。

城投板块:

本次疫情下表现相对稳定,收益率整体跟随基准利率下行,利差被动走扩。未来政府支持可能会持续加强,城投板块整体稳健。疫情加重经济下行压力,延缓基建复工进度,预计政策工具会进一步倾向于加码基建以对冲下行风险,体现在:

1. 专项债扩容,财政赤字率或有所突破;

2. 公共卫生健康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加大;

3. 防疫债券发行。监管再融资政策进一步放松,贷款展期和借新还旧较为容易,财政贴息利好部分平台。此次抗疫工作中城投和国企的职能和作用大大凸显,政府对这类国企以后的支持不会减弱。地方政府财力或会受负面影响,但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会弥补。城投区域分化仍然较大,优质城投有着较低的评级下调风险,并可提高组合收益率。建议选择流动性较好的城投美元债,集中在资产规模大、排名靠前,以民生为主业的平台,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省级、省会级平台。

新兴市场:

1.虽然美国经济在2019年底逐步企稳,但仍然需要一定动力稳定经济。在当前的情况下预计美国政府会出台刺激性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会尽可能施压让俄罗斯返回谈判桌。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政策反应可能比较快,有望短期内出现利好消息。

2.目前油价下滑、美元走弱对于新兴市场来说是长期利好。相当一部分国家是原油进口国,能够推动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与需求,例如印度、中国、韩国等。韩国市场的新增确诊数量在逐步下降,可能疫情峰值已过。

中国股票市场展望

整体影响将取决于复工速度与质量

·看好网络零售与线上游戏公司,主要由于疫情期间限制出行措施导致的额外闲暇时间。大多数主要游戏平台的日均活动人数在假期期间录得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虽然医疗健康行业短期内未必能够直接通过疫情获利,但长期应该通过群众对个人卫生意识提高而获得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5G产业链将有望继续在全球安装。产业链会继续蓬勃发展吸纳投资。预计疫情影响较小。

·消费行业将受到出行限制的直接影响。零售、旅游、餐馆以及线下娱乐行业预计承压。预计节后随着复工以及疫情改善有望出现一波消费反弹。

·制造业,尤其是苹果产业链,预计会由于复工延迟而承压。长期停工可能会加速部分产业链从中国转移,但鉴于目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情况或许已有改观。

·金融行业短期看法为中性至负面。鉴于19年第四季度较强的业绩,估值较高。全国性的银行与地产商预计将跑赢地方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