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率救不了的經濟,如何安放你我的投資?


零利率救不了的經濟,如何安放你我的投資?


焦慮,是最近不少投資者的共同心聲。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快速傳播,主要國家和地區均已受到影響,全球經濟前景堪憂。


➤另一方面,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歐美股指出現近30%的暴跌,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不漲反跌,比特幣作為新興資產更是幾近腰斬。


上週日,美聯儲臨時召開非常規會議,將聯邦利率下調至0-0.25%之間,並推出7000億美元大規模的資產購買計劃,試圖以此刺激美國經濟並穩定金融市場。然而,市場對美聯儲的“極限放水”並不買賬,昨日美股再次出現10%以上的暴跌。至此,除中國尚能保持相對較高的利率水平外,主要經濟體的利率均已降無可降。


那麼,在儲蓄回報極低、股票大幅波動、黃金不再避險的當下,投資者該如何安放資產?


放水救不了經濟,只能放大波動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步入了長達40年的經濟下行期。在這40年間,儘管美聯儲持續大幅降息,卻只能刺激美國經濟的短暫復甦,而無法改變美國經濟的放緩趨勢。從本質上來說,經濟增長是由技術進步、資本積累和勞動共同推動,貨幣政策只能影響節奏,但不能改變趨勢。


近年來,美國面臨貧富差距過大和債務水平過高的制約,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本就不足。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與其他負面衝擊不同,直接影響全球物流運輸和人員流動。對此情景,貨幣政策做不到“對症下藥”,其刺激效果將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

在美聯儲採用零利率後,貨幣政策空間已極為狹窄,全球投資者將無所適從,只能加大資本市場的波動。

零利率救不了的經濟,如何安放你我的投資?

高增長才有高回報


貨幣政策只能影響節奏,但不能改變趨勢,這不僅對經濟如此,對金融市場同樣如此。依靠極度寬鬆的流動性,只能短期推高資產價格,無法帶來金融市場的長期繁榮。因此,儘管過去10餘年美股持續上漲,但終究要迎來劇烈的調整。那麼,究竟怎樣才能獲得長期回報呢?


事實上,只有企業業績的持續高增長,才是投資者獲得持續高回報的保證。縱觀發達資本市場的歷史表現,消費、醫藥、科技是長期贏家,背後是這些行業良好的成長性,擁有“又溼又長的雪道”,投資者能分享企業的長期成長。

零利率救不了的經濟,如何安放你我的投資?

未來看A股,投資重內需


只有具備良好的基本面,才能有良好的市場表現。從全球範圍來看,主要經濟體中僅有中國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長,且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未來中國經濟有望“一枝獨秀”。同時,A股估值又處於中低水平,在全球範圍內有良好的性價比。


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更加側重內需。近年來,我國教育程度和研發投入穩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不斷提升,能更好的滿足國內需求,優質的可投資標也不斷增加。其中,國內的消費、醫藥、科技行業同樣前景廣闊,具備明顯的長期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