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档案馆认真完成《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情况自查工作


廊坊市档案馆认真完成《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情况自查工作


近日来,廊坊市档案馆在做好无物业小区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履职,做到防控和工作两不误,全面完成了《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情况自查工作,并按照省档案馆的要求,形成了正式文件及时上报。

“十三五”期间,廊坊市档案馆严格以《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为依据,紧紧围绕法制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服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宣传文化建设、档案安全建设、档案队伍建设,认真组织,整体推进,档案资源建设不断加强,档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档案事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

一、主要完成情况。“十三五”期间,对照《廊坊市档案局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工作规划,科学谋划,将规划贯穿于日常档案工作中,全面完成了档案法制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服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宣传文化建设、档案安全建设、档案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

二、打造了档案工作的特色亮点。一是结合全市档案工作实际,倾力打造“119”工程。2018年年初,市档案局领导班子经认真研究、潜心谋划,果断推出了“119”工程。即新建一个国家档案馆、办好一个回顾展、培树90个档案工作示范单位,这三项工作有的已经完成,有的已准备就绪。二是以服务大局为中心,重点开展“三服务”活动。2018年初制定了《廊坊市档案局开展“三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以“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民生”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将档案监督检查与指导服务相结合,深入实体企业、机构改革单位、重点建设项目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临时机构等单位开展档案业务指导。三是加强沟通,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为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举措,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推进档案工作的交流合作,2017年始,我馆主动对接通州、武清档案馆并签署《“通武廊”民生档案跨馆查档出证互认服务协议》,同时与福州市、北京海淀区档案馆签订《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工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省跑腿”,开创了河北省跨地区及省际区域开展档案服务先河,填补了空白,创造了经验。2019年8月27日通州、武清、廊坊三地档案工作者40余人,在香河第一城召开主题为北运河文化座谈会,共同挖掘北运河历史档案。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使档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四是以“廊坊档案”微信公众号为阵地,强化档案宣传文化建设。以微信公众号为宣传推广档案法规、政策和工作的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廊坊特色,让我馆的官方公众号——“廊坊档案”真正成为廊坊档案的传播阵地,现已编发222期。凭借“档案元素”,继续办好《档案廊坊》,开启历史记忆,讲好廊坊故事,解读史实真相,理清事件脉络,赋予档案新的活力,现已印发16期,《档案廊坊》多次得到市委书记冯韶慧同志的签批,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还编印了小册子,进行广泛学习。同时组织各县(市、区)档案系统利用馆藏以及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到的声像、档案、照片、资料等,拍摄“砥砺奋进,筑梦兰台”纪念改革开放40年宣传片,用档案语言讲活档案历史,让社会公众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档案工作、共享档案事业发展成果,共同展示回顾廊坊的发展历程,为全市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环境,并在廊坊电视台展播一个月,每周两次。为纪念建市30年,献礼祖国70华诞,编印《廊坊•记忆》宣传册,打造具有廊坊特色的档案文化阵地,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五是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档案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2017年组织市、县两级80多个单位计124名档案工作者在杭州浙江大学举办了为期七天的“档案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同年,在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全市档案干部业务培训班和全市乡镇档案干部培训班两期。2018年,举办了全市档案工作示范单位业务人员培训班,共有100余人参加了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档案的能力和水平,为更好的服务本职工作、服务百姓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是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当好百姓健康的“守门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廊坊市档案馆高度重视,带领全馆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充分发挥档案人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崇高精神。为全面落实市委组织部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要求,全馆25名党员干部职工全部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入驻值守工作,全馆人员分四个小组,每组六人三班倒,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大家克服防疫物资短缺、入驻条件简陋等困难,热情高涨的投入到社区24小时疫情联防防控、群防群控工作中。在做好防控的同时,市档案馆加大宣传力度,保证信息通畅,编写的疫情防控信息被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报、河北档案信息、中新社、河北日报、今日头条、廊坊日报社、廊坊机关党建等多家新闻媒体采用,其中“防控工作组进社区”及相关图片被中心社新闻网采用。

在自查中,也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档案资料征集通告


为了深入挖掘廊坊市散落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档案资料,进一步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完整保存我市的历史记忆,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廊坊市档案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河北省档案管理条例》、《河北省档案馆档案征集工作办法》的有关规定,在抓好疫情防控期间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同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散存在社会上和个人手中的各种档案资料,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一)解放前档案资料和实物

1、历代封建王朝和旧政权的御旨、诏书、手谕、奏折、公报、告示、嘉奖令和委任状;历代编修的地方志、水利志、资源志、人物志等。

2、历代的各种家谱、族谱、墓志、碑文、古书、年表、各种报刊、传单、照片、有价证券、古字画、印模等。

(二)革命历史档案

解放前我党、政、军领导人和知名人士在本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时形成的著作、笔记、书信、日记、讲话稿、照片、录音、录像以及后来撰写的有关本地区革命斗争的传记、回忆录等材料。

(三)城乡社会发展变迁方面的档案资料

1、反映廊坊市重大建设项目;

2、反映廊坊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及新、老照片;

3、反映廊坊市城市建设、街道、街景建筑格局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及新、老照片;

4、反映廊坊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变化的档案资料及照片。

(四)名人档案及相关资料

廊坊籍或在廊坊工作过的享有较高声望的教授、专家、学者、艺术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劳模、战斗英雄、革命烈士等,在工作、生活及社会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书信、任职文书、生平事迹、日记、照片、证书、讲话稿、手迹、回忆录等文字、声像资料等;

(五)各行业各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料

1、各行业、各单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的文字材料、声像资料、证书等;

2、各部门编印的政策、法规、条例等有关汇编材料;

3、各部门自行编辑发行的报刊、杂志、年鉴、画册等资料;

4、反映全市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事件的照片、声像等资料;

5、廊坊境内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形成的档案资料;

6、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人物、外国领导人视察的照片、声像等资料。

二、征集方式

(一) 无偿捐赠。存有上述档案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可直接向市档案馆捐赠原件或复制件。凡捐赠进馆的档案资料,经过专家鉴定后由档案馆永久保存。

(二) 暂借复制。个人不愿捐赠原件,本馆可以提供复制服务,复印或复制后原件归还本人,复印或复制件在本馆保存。

(三) 寄存保管。对暂时不愿向档案馆捐赠的或是特别珍贵的档案资料个人保存确有困难的,经本人同意本馆可提供寄存服务,代为保管。寄存期间,其档案资料所有权仍属于所有人,本馆不收管理费,同时负责档案资料的安全和保密,寄存者凭存单可免费随时借阅。

(四) 征购。市档案馆向珍贵档案资料持有者征购档案,拟征购档案经相关机构和专家鉴定,其价格由本馆与档案资料持有者双方协商确定。

三、征集说明

有捐赠、寄存等意向的单位和个人可直接到廊坊市档案馆办理有关事项,也可以采取信函、电话等方式与市档案馆联系,本馆可提供上门服务,协商相关事项。

四、征集时间及联系方式

征集时间:常年征集

联系部门:廊坊市档案馆接收征收科 李文志 母晓莹

联系电话:2655195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廊坊市爱民西道101号廊坊市档案馆


廊坊市档案馆

2020年2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