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加速民生福祉“升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2019年以來,州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州委“1133”戰略,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為引擎,全力推動全州新時代民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在5年一度的第20次全省民政會議上被表彰為“雲南省民政系統先進集體”,在2019年全省民政重點工作綜合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次,位列全省第二,實現了民政工作“提速超車”。近日,本報記者深入採訪了全州民政系統在開展大比拼中推進社會救助、殯葬改革、養老服務、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即日起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社會的溫度,取決於“底線”的刻度,保民生最重要的是保底線。來自楚雄州民政局的一組數據顯示,僅去年一年全州共投入城鄉困難群眾救助資金6.14億元,城鄉低保對象從2018年底的16.74萬人精準到2019年底的16.12萬人。

在永仁縣民政局,工作人員通過線上操作,將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髮送數據傳送到“雲南省城鄉社會救助社銀一體化管理系統”進行發放。社會救助股股長林紅梅說:“以前發放救助資金要3到4天的時間才能完成,現在通過平臺最快半小時結束,有效減少了社會救助資金在管理、運行中的中間環節和人為操作風險,確保保障對象及時領取到保障金。”據悉,去年以來,州民政局全面推行農村低保資金社銀一體化發放,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十縣市,全州社會救助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永仁縣蓮池鄉羊舊乍村委會小村村民起如海,由於兩個孩子上學、自己生病無法工作等突如其來的情況導致家庭生活困難。2019年9月,他向有關部門遞交了農村低保申請,經過摸查、審批、公示等程序後,於當月拿到了一家5口人共1215元的農村B類低保。“縣民政辦理速度非常快,讓我及時拿到低保,解決了家裡日常生活的困難。”起如海說,疫情期間,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還給他送去4000元的臨時救助金,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採訪中,記者發現,每個縣、鄉、村都設有公示欄公示低保發放情況,並附有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記者瞭解到,全州民政系統規範救助經辦程序,堅持逢“進”必核,嚴格動態管理和備案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村委會(社區)社會救助公開欄,向社會公佈州、縣、鄉三級低保投訴舉報電話。同時,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下大力氣解決群眾關心關注、反映強烈的城鄉低保“錯保”“漏保”“關係保”“人情保”等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覆蓋州、縣、鄉、村的四級民政幹部大培訓,解決基層幹部“能力不足不能為”的問題。

一直以來,州民政局將低保提標、精準救助與脫貧攻堅全方位銜接,逐步形成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武定縣獅山鎮獅山村邵成祿和母親一起生活,母親沒有勞動力,在被村委會聘用為護林員後,他每年能領1萬元報酬,加上每年領取近7000元的民政救助保障金,他家於2019年順利脫貧。“現在家裡吃穿都有保障,我們對生活非常有信心,會更加努力把日子過得更好。”邵成祿說。

不僅如此,全州殘疾兩項補貼、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關愛服務保障體系日趨健全完善,臨時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全面發揮,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織密織牢,一批批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難題得到逐步化解,城鄉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得到增強。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州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順應百姓期待,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著力解決城鄉社會救助工作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守好民生底線,強化兜底保障,體現民生溫度,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記者 朱家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