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奇葩說》第六季已經完結一個多月了,但辯手們在微博上的活躍度卻比節目播出期間還要高。結果,因為一個人的“抖機靈”引發不滿,導致整座高牆搖搖欲墜。

從最初的特立獨行,思想先鋒,到之後的抱團取暖,無理詭辯,再到如今的崇洋媚外,憤青公知。這些曾經成就了《奇葩說》的明星辯手,如今正在一步步摧毀它!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明星辯手頻頻暴雷


《奇葩說》選手上熱搜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馬薇薇和姜思達因賽制問題展開“理性討論”,導致選手們分兩派站隊;傅首爾和董婧因為爭奪化妝先後,在化妝師拳腳相向;楊奇函和許吉如的返場投票之爭;黃執中、詹青雲的辯論總被質疑偷換概念等等。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六季以來,無數新老奇葩辯手,因為節目走向臺前獲得人氣,卻也因為各種各樣的私事引發爭議。但像這次這樣殺傷力巨大,以致波及眾人的事件還是頭一次。

事情的起因是3月13日,最新一季《奇葩說》BBKing詹青雲的一條微博,內容是以舉例隱喻的方式揣測“中國、美國與新型冠狀病毒的關係”,其觀點是“相信科學,拒絕抹黑”,卻無法說服網友反而招惹爭議,認為她沒有站在祖國的利益上發聲。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詹青雲在網絡輿論之下,髮長文道歉,自稱“不適應公眾人物身份,表達欠考慮”,卻並沒有平息風波,反而使得網友將槍頭對準馬薇薇、邱晨、龐穎等其他辯手。進而挖出了邱晨昔日疑參與“佔中”活動的海報設計一事,又扒出了幾年前他在社交平臺上疑似支持“港獨”的言論。同時還找到了他當時的朋友,如今的老闆馬薇薇的站隊發言,同樣是忽略家國只看個人情感。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事情持續發酵,邱晨不得不親自下場發文澄清:表示原截圖缺乏上下文環節,加重了誤解,但是無奈自己已經刪除了原文無法給出證據,自己從未支持過佔中。

這樣的解釋不但沒有說法憤怒的網友,反而連《人民日報》都發文點名批評:“不要以為巧舌如簧,就能改變事實”。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眼看著輿論無法平息,邱晨再次發博致歉,並宣佈關閉個人社交賬號,退出公眾視野,不再參與任何節目錄制。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事情發生至今,與《奇葩說》節目以及邱晨相關的人中,僅楊奇函明確表明立場“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在肖戰粉絲與同人文圈亂鬥時,建議肖戰本人站出來道歉的馬薇薇卻神隱了。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言論自由的前提是守住底線


邱晨一事,已無需深追,但詹青雲仍然處於輿論的夾縫中。有的人覺得她作為公眾人物,任何言論都會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更加應該謹言慎行,而不是表面上“抖機靈”,實則暗藏私心,意帶嘲諷。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有的人則將這件事與肖戰粉絲舉報AO3,導致“227團戰”爆發聯繫在一起,再次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甚至拿孔子的“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來說事,認為如今這個網絡時代“君子慎言遠遠不夠了,君子應該畏言”。

以此來勸誡一些微博大V、各個圈子裡的知名人士等都應該謹言慎行,儘量不要對任何時事發表觀點,以免被擅長並習慣性舉報的網友,斷了前路。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這樣的說法看似是委曲求全,放棄爭取言論自由的權利,實則是自我混淆了言論自由的性質,只從單一事件出發,以偏概全後的激進觀點。

我國《憲法》賦予了公民言論自由權,但同時也規定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社會的、國家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言論自由對於個人來說不是隻有權利,也需遵守義務,它的前提是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線。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肖戰粉絲之所以引發眾怒,是因為他們在維護自己的信念時,打擾甚至破壞了其它圈層網友一直以來維護和堅守的自由之地。詹青雲調侃式的發言之所以激怒網友,是因為語意中的確有對國家利益和聲譽的貶低。

無論是對於普通網友還是名人,言論自由的權利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在言論不當時受到群眾的譴責,就因此看低甚至自我限制言論自由,而應審視自我,避免再次出現失誤。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奇葩說》第七季前景黯淡


在這個圈子裡,不僅是“粉絲行為,偶像買單”,“藝人行為,公司買單”也是常態。邱晨事件發生後,有一部分網友始終在等待馬薇薇和馬東的回應與表態,因為明星選手的暴雷對於《奇葩說》這檔節目、以及其背後的資本來說,都是致命打擊。


據資料顯示,邱晨擔任米果文化經理、董事,其隸屬於北京米未傳媒有限公司(下稱“米未傳媒”),佔有該公司61%的股份,米未傳媒法人為馬東。有網友發現,邱晨已將自己的介紹中有關米未公司相關職位的信息刪除了,疑似是不想因個人事件影響公司。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但是,真的會就此止損,減小影響嗎?不見得。

《奇葩說》作為首批網綜的代表之一,並非一番順水,從第四季開始便屢次陷入危機。因為選手趨向“網紅化”,辯論水準太低;節目審查遭狙擊,下架整頓《奇葩來了》;辯題滿地雞毛,不具有思辨性等等原因,頗有江郎才盡之勢。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經歷五年之久,這檔被定義為“先鋒、顛覆、鮮明”的節目,已經失去人心。觀眾不再對辯題的角度發出感嘆,不再對妙語連珠的段子拍手叫絕,因為他們已經對煽情的套路和詭辯的話術日漸免疫。在節目組和選手還在摩拳擦掌以盼再出金句之時,在觀眾看來,《奇葩說》已經從人格獨立、個性鮮明的個體,逐漸變成了一個帶著“奇葩”符號標籤的群體。

而現在,這個群體中的重要角色相繼出現聲譽危機,那麼這檔節目必定受到不可逆的打擊。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奇葩說》第六季已經是在立下軍令狀後,背水一戰做成的。如果沒有邱晨事件的爆發,第七季也許還會重返觀眾視野,但如今已經開始有人質疑節目“臺上仁義道德,臺下亂七八糟”的兩副臉孔,想必第七季已然命運多舛了。

辯手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還會有第七季嗎?


對於老闆馬東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即時斷腕取捨。在風向不好的時候就此放下《奇葩說》,用更多的精力辦好公司另一檔新興節目《樂隊的夏天》,總好過一味在激流中被打得措手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