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卷席筒》,又名《白玉簪》、《斩张苍》等,是河南曲剧传统剧目,也是河南曲剧的经典剧目。河南曲剧,主要流行于河南及湖北西北部。前身为曲艺“河南曲子”,于1926年经地摊、高跷阶段进入戏曲舞台。又有南阳曲子(大调曲子)和洛阳曲子(小调曲子)之分。

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1981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海连池、董秀娟、马二章、王克丽、吴自立等参演的曲剧电影《卷席筒》问世,瞬间风靡全国,成为那个时候最卖座的戏曲片,更成为一代代河南人心中永恒的经典。当然,它的成功得益于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但又不仅仅是因为那个时代。它的成功最大因素则得益于一辈辈民间艺术家代代锤炼的经典剧情、唱腔,更来源于众位艺术家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卷席筒》讲述的主人公张苍娃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少年,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母亲嫁到曹家。可是心术不正的母亲害死了曹老爷,并嫁祸于曹保山之妻张氏。正直的苍娃为了救出嫂嫂张氏,一人承担了杀人的罪名,被判斩刑。幸亏新到任的巡抚是苍娃进京赶考取得功名的哥哥曹保山,苍娃获救。他接来了嫂嫂张氏,一家团圆。

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它不同于现代戏曲风格,这部经典作品凭借着贴合家庭伦理的吸众特点,运用简单的人物矛盾勾勒出不同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全剧条理简单、线索清晰,简单的剧情构造融汇朴素的唱腔设计,便能很直观地触及观众心理,让观众清楚地分辨“善”与“恶”。在二婚家庭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大都关乎“财”,因财滋生的私利贪念逐渐毁坏人类的道德观、家庭念,从而一转为“恶”,破坏家庭,害人害己。“善”之可贵,是值得戏迷朋友反思和崇敬的,家庭伦理道德也是迄今为止大千世界的一个重要主题。

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河南戏在唱腔上肯定选用河南话,唱腔道白中引入的“口语化”是最突出的特点。在《卷席筒》中,演员之间的演唱和大众平常说话一样通俗易懂,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叙事做到了言简意赅,将喜怒哀乐都展现在语言里,合情合理地衬托出故事情节。这种最直白、最浅显的语言往往是最亲切的,表现力最强的。在《卷席筒》中我们随处可以听到朴实的生活化语言,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亲切感,甚至会为自己与演员有同样的话语而窃喜。故事中赵氏的凶蛮也是通过她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低俗的语言再加上眼神就勾勒出了她贪婪的一面,而苍娃在狱卒面前小心翼翼的话语,也体现出他孩子气的一面,符合苍娃的人物形象。金哥玉妮找妈妈的执着也通过顽固的语言和焦急的哭声展现给观众,这些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感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观众最为赞赏的就是人物形象的对比鲜明,将苍娃这一丑角(俗称豆腐块)人物排在了首位,成为全剧的主要人物,这一角色堪称此剧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在这部以家庭纠纷题材展开的“丑”与“美”的较量中,小苍娃虽然年纪不大,“豆腐块”扮相,但他的品质是高贵的。作者在创作中通过讲述小苍娃替嫂子入狱鸣冤的故事,让这个刚正不阿、同罪恶势力作斗争的苍娃形象跃然荧屏,展现出丑角的独特之处,也鞭挞了苍娃母亲对财的贪婪和封建官吏贪污毒辣的丑恶嘴脸。

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母亲”本该是一个温暖的词汇,但这部戏里的母亲却为了自己霸占家产的贪欲毒害丈夫,陷害儿媳,其丑恶形象与苍娃及其善良哥嫂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象征青天的百姓父母官也不能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收受贿赂、屈打成招的那一刹那,人性的扭曲也灵动显露。这部戏运用强烈的人物形象对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回归与反思,在内容的详略得当中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也是河南曲剧在人物塑造方面受观众青睐的独特之处。

曲剧《卷席筒》当年为何能走红全国?

与其说是一代代艺人改编流传下来的《卷席筒》,不如说是劳苦大众一步步创造出的《卷席筒》,因为一出戏曲剧目的发展离不开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探讨,更离不开戏曲向戏迷的步步妥协。这出戏的成功还得益于“河南曲剧”这一接地气的独特剧种,正如《朝阳沟》之于豫剧一样,《卷席筒》之于曲剧更是珠联璧合。河南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子,由高跷曲子到河南曲子,经过三步曲,即高跷曲子-——高台曲子——舞台曲子(河南曲子),后来叫河南曲剧。在国内是最年轻的剧种,仅80年的历史,成为河南第二大地方剧种,剧目以民间生活小戏居多。更因如此,凭借接地气的演唱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河南曲剧《卷席筒》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