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扶蘇當時手握重兵,為什麼不帶兵反抗,只能接受賜死

公元210年,公子扶蘇用劍自刎,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據《史記》記載,在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假傳聖旨賜死長子扶蘇,最後次子胡亥登基,史稱秦二世。關於這段歷史,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討論。公子扶蘇身邊有蒙恬,還有三十萬大軍的情況下為什麼自殺?為什麼不奮起反抗,和秦二世爭奪皇位?這是人們熱議的問題之一。

秦朝扶蘇當時手握重兵,為什麼不帶兵反抗,只能接受賜死

公子扶蘇劇照

一、扶蘇很難能帶動士兵造反

當時,他還不知道秦始皇已死,所以在接到聖旨後,也不敢有太多的懷疑,更難做出謀反行為。他從小到大都是學儒家思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反抗君主就是大逆不道。

作為戍邊的統領蒙恬,他是一個對秦朝,對秦始皇非常忠誠的人,而且仁義。儘管手握重兵,寧願自殺,也不願意造反。所以,當時的情況緊急的情況下,讓他興兵反抗,難度很大。

《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第二十八》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乃吞藥自殺。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法律非常森嚴,輕罪重罰,導致人人自危,不敢觸法。當時沒有受到任何的外來因素影響,想要那些士兵去造反,也是非常困難。

根據《史記》記載,秦朝推行“連坐法”,一家有罪,九家必須連舉告發,若不告發,則十家同罪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發“奸人”的與斬敵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由此可以窺見,當時的法制是多麼嚴酷。

三十萬戍守邊疆的將士是蒙恬帶去收復河套的。收復失地後,儘管匈奴退軍700餘里,為了徹底穩定邊疆,抗擊匈奴。於是蒙恬率大軍繼續留守,修長城修馳道,構建嚴格的防禦線,養精蓄銳,以求有了足夠實力去消滅匈奴。

如果那些大軍跟著扶蘇一起造反,在他們轉身去打內戰時,匈奴就會入侵邊境。最後,他們可能面臨前後夾擊,進退兩難的境界。情況被動,勝算很低。

秦朝扶蘇當時手握重兵,為什麼不帶兵反抗,只能接受賜死

大將蒙恬

二、扶蘇身邊沒有出色的謀士

縱觀歷史,每個成功篡位的帝王,身邊總有一群謀士,除了平時會出謀劃策,關鍵時刻還會救他於危難中。例如是周平王,他在太子之位被奪後,跑到他申侯(就是他的外公)處,尋求幫助。他們引進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最後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皇位。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襃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隋文帝楊堅,他也是在身邊朋友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大夫劉昉出謀劃策下,一步步堅定了篡位的思想,最終成功建立隋朝。


《隋書·帝紀一·高祖上》:時靜帝幼衝,未能親理政事。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大夫劉昉以高祖皇后之父,眾望所歸,遂矯詔引高祖入總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

《隋書·列傳第三·劉昉傳》:及帝不悆,召方及之儀俱入臥內,屬以後事。帝喑不復能言。昉見靜帝幼衝,不堪負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後父之故,有重名於天下,遂與鄭譯謀,引高祖輔政。高祖固讓,不敢當。昉曰:“公若為,當速為之;如不為,昉自為也。”高祖乃從之。

所以,身邊出色的謀士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按照史料的記載,關於扶蘇身邊謀士的描寫非常少,在他面臨危險時,只有蒙恬給他意見。而蒙恬是一個武將,在出謀劃策方面,比不上擅長權謀的文官。

秦朝扶蘇當時手握重兵,為什麼不帶兵反抗,只能接受賜死

秦國謀士

三、扶蘇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他對政治不敏感,在焚書坑儒事件中,沒有觀察形勢,貿貿然上諫秦始皇。導致自己被貶到邊境戍邊,遠離權力中心。

在去到邊境後,沒有評估目前被動的局面,沒有根據現有資源,例如軍隊,重新編織自己的政治網絡,打穩根基,對皇位爭奪建立清晰規劃。結果是,他在面臨危險時,毫無反抗,沒有應對之策,只能束手就範。

萬斯同:“帝剛果善斷,能決大謀。用兵常以少擊眾,開闔如神。身先士卒所向克捷。知人善任,使士有一藝輒錄用,弗遺與臣下語。”《明史稿》

在明朝建文帝開始削藩時,朱棣就奮起反抗,直到攻進帝都,登上皇位。這都和他之前有做過嚴密的部署是離不開的。他在長期戍邊的過程中,結交近臣,和蒙古軍隊交戰過程中,有勇有謀,深得將士們的信任。所以,在關鍵時刻,他可以任意調動軍隊。

秦朝扶蘇當時手握重兵,為什麼不帶兵反抗,只能接受賜死

所以客觀來看,公子扶蘇的悲劇結局,其實是他長期不經營自己的政治勢力的結果,也是他性格的體現。如果真如蒙恬所言,他們一起回去咸陽複議,最終結果也是和蒙恬一樣,難逃一死。

我是老魚,請關注我,每天和你一起看世界,品歷史,長見識,樹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