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監測預警團隊發佈《2020年我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展望》

2020年我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展望

農業農村部監測預警團隊發佈《2020年我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展望》

2019年畜牧業發展出現較大波動,生豬產能大幅下滑,家禽產業快速發展,牛羊產業穩中有增。在生豬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帶動下,畜產品價格總體上漲,引起各方關注。當前,為做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更好地服務和引導生產,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全國畜牧總站組織畜牧業監測預警專家團隊,以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為基礎,回顧2019年畜牧業生產形勢,展望2020年發展趨勢,供行業內人士參考。


1


豬肉市場供給持續偏緊,生豬價格將維持高位運行


受“豬週期”下行、非洲豬瘟疫情衝擊和一些地方不當禁養限養等因素影響,2019年全國生豬產能下降較多,豬價漲幅較大。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9年12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37.7%,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31.4%,全年累計出欄量同比下降24.6%。市場供給不足導致豬肉價格、進口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全年生豬養殖頭均盈利高達660元。

  具體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生豬產能持續下降,四季度開始有所回升。前期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很多大型養殖企業都通過調減生豬產能、放緩擴張步伐等方式,來應對疫情風險。後期隨著大量小散戶的退出及疫情逐步趨穩,大型企業集團開始實施新一輪擴張計劃,“百萬頭生豬養殖項目” 陸續在各地上馬。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9年種豬供應也較為緊缺。一方面供應少、價格高,另一方面外部引種風險較大,不少養殖場戶選擇從商品豬中留種。農業農村部規模以上屠宰企業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2月屠宰企業公母豬屠宰比例分別為70%和30%,母豬數量明顯偏少,說明有不少商品母豬被留作種用。正常情況下,商品母豬繁殖效率比二元母豬低15%~20%,雖然效率降低,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能不足的影響。

展望2020年,上半年生豬市場供應仍面臨較大壓力,如果疫情穩定,下半年開始,市場供給將逐步增加。從外部因素看,2020年豬肉進口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但受全球貿易量制約,增幅有限。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生豬生產的恢復。綜合判斷,2020年豬肉市場將延續供給偏緊的態勢,生豬價格將維持高位運行。


2


蛋雞產能將達新高點,蛋價逐步高位回落


  2019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持續上升,雛雞補欄同比大幅增加,淘汰雞數量和淘汰日齡正常,雞蛋產量高於近四年平均水平,產能有過剩苗頭,但由於對豬肉有替代作用,淘汰雞價格持續高漲,上半年蛋價淡季不淡,下半年蛋價創歷史新高。蛋雞養殖效益創近10年最高值。

具體來看,我國蛋種雞自主育種實力較強,保證了種源供應。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9年我國祖代蛋種雞產能持續下降,全年在產祖代種雞平均存欄同比減少5.2%,在產父母代種雞存欄處於高位,平均存欄同比上升17.5%,由於蛋雞養殖效益較好,養殖戶補欄積極,商品代雞苗全年累計銷售同比增加20.1%。受蛋雞行業持續盈利影響,規模場建設加速,超大規模場陸續投產。2019年在產蛋雞平均存欄同比增長5.7%,新增雛雞同比增長20.5%,後備雞平均存欄同比增長8.2%,全年累計雞蛋產量同比增長5.7%。2019年雞蛋價格和淘汰雞價格達到近10年曆史最高水平,年平均雞蛋價格、淘汰雞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4%、29.5%。從變化趨勢看,蛋價季節性變化規律明顯,傳統節日元旦、春節、中秋、國慶對蛋價提振顯著。飼料價格處於歷年較低水平,蛋雞養殖成本有所下降,低於近4年平均水平。2019年,每千克雞蛋的生產成本為7.19元,其中飼料成本為5.47元,同比下降1.9%。同時,單產提高、死淘率降低、養殖效率提升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此外,2019年雞蛋價格和淘汰雞價格持續上升,只雞盈利約44元,同比增加16.59元。

  展望2020年,蛋雞產能將達到歷史新高點,雞蛋產量繼續增長,蛋價會逐步高位回落。同時,蛋雞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的趨勢,促使企業進行品牌營銷,打造品牌雞蛋市場。蛋雞養殖行業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種雞企業延伸服務,拓展品牌雞蛋市場,未來蛋雞行業的競爭會是以品牌蛋為核心的競爭。另外,我國蛋品深加工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目前,市場上雞蛋消費主要以鮮蛋為主,隨著蛋製品深加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經過初級加工或深加工的半成品、再製品、精製品及其他以禽蛋為主要原料的新產品不斷湧現,我國蛋製品消費將會逐步增加。此外,禽流感問題也是我國家禽業面臨的最嚴峻考驗,加之新冠肺炎的影響,養殖者要避免盲目跟風補欄,及時防範市場波動風險,並積極應對疫病風險,實行全進全出或分區養殖,避免疫情傳染,防患於未然。積極適應環保政策要求,創新糞汙處理方式,因地制宜、以地定量、適度規模,實現蛋雞產業循環生態可持續發展。


3


肉雞產能將持續增長,過剩風險逐步加大


  2019年全球肉雞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再加上非洲豬瘟疫情對肉雞產業的推動,肉雞生產、消費和貿易量整體呈上升趨勢,肉雞產業正逐步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據測算,2019年肉雞生產大幅增長,肉雞出欄數增加14%;雞肉總產量同比增長13.1%。其中:專用型肉雞產肉量同比增長14.1%;淘汰蛋雞產肉量同比下降1.3%。種雞存欄量和商品雛雞產銷量大幅增加。白羽肉雞產能大幅上升,種雞存欄增加11.8%,商品雛雞產銷量增加13.4%;黃羽肉雞產能持續增加,種雞存欄增加10.8%,商品雛雞產銷量增加12.3%。2019年,肉雞產業各環節產品價格繼續上升,產業鏈綜合收益較好,其中種雞生產環節盈利增幅較大。種雞生產效率上升,商品雞則下降。2019年我國在雞肉生產量和消費量大幅增長的同時,進口數量同樣大幅增加,近5年來首次出現雞肉產品貿易逆差,成為世界上的主要雞肉進口國之一,由於國內雞肉價格的大幅上漲,出口數量減少。2019年雞肉消費大幅增長,淨增長220萬噸左右,對豬肉缺口的替代率約為25%。

  

展望2020年,種雞存欄數已大幅提高10%以上,並且保持繼續增加的趨勢,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產有所影響,但預計全年肉雞出欄量和肉產量仍保持增長態勢。在豬肉持續偏緊的情況下,雞肉仍是豬肉的主要替代品,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雞肉上半年的消費量總體會有所下降,肉雞產能可能會出現階段性過剩的情況,全產業鏈收益將有所下降。


4


奶牛存欄將企穩回升,養殖收益保持較好水平


  2019年奶業發展形勢穩步向好,國產和進口雙增,生產和消費兩旺,邁出奶業振興堅實的第一步。據生鮮乳收購站監測數據顯示,生鮮乳產量繼續增長,全年產奶量同比增長5.7%;奶牛單產持續提高,平均單產8.0噸,與2018年年均單產相比提高7.9%;奶牛存欄下降趨勢減緩,12月底全國荷斯坦奶牛存欄460.7萬頭,同比減少1.8%;生鮮乳價格持續上漲,2019年價格均高於往年同期,生鮮乳價格在1~4月份出現季節性回落後再次上漲,全年平均價格為3.84元/千克,與2018年全年平均價格相比增長5.5%;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收入增長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乳品總消費量呈現穩定增長態勢,而國內奶源供應緊缺,乳企之間奶源爭奪進一步加劇,導致2019年乳品進口大幅增長。

  展望2020年,奶牛存欄將繼續企穩回升,標準規模化和奶牛單產水平將進一步提高,生鮮乳產量將繼續增長。而近些年國產乳品品質不斷提升,大大增加了國內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消費量也將保持增長態勢。總的來看,國內原料乳供給總體呈偏緊態勢,進口保持增長,養殖收益保持較好水平。


5


肉牛產業將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供給偏緊繼續拉動進口


2019年,受產業扶貧和部分省份“穩羊增牛”政策帶動,肉牛產業發展整體平穩,牛肉產量小幅增加,養殖效益顯著提升,牛肉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帶動進口大幅增加,肉牛產品價格保持高位運行。

  具體來看,2019年牛肉產量同比有所增加,單產貢獻明顯,肉牛存欄、能繁母牛存欄均小幅增加。肉牛生產效率和生產管理水平提升,肉牛飼餵青貯等帶動了節本增效。肉牛養殖規模化程度逐步提升,產業融合發展凸顯,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肉牛產業發展模式逐步推進。部分區域通過建鏈補鏈強鏈,推動肉牛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隨著城鄉居民肉類消費升級,以及非洲豬瘟疫情引發的肉類消費替代效應影響,牛肉消費需求明顯增長。另據農業農村部對240個縣集貿市場牛肉交易量監測,2019年牛肉平均交易量同比增長2.9%,終端消費需求明顯增長。牛肉進口量繼續大幅增加,進口來源國擴大。牛肉價格保持上漲態勢並高位運行,養殖效益利好。

  展望2020年,肉牛產業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肉牛存欄有望小幅增加,養殖規模化程度和生產效率將逐步提升,牛肉產量繼續增長,但牛源供求偏緊格局短期內難以實質性緩解。隨著居民肉類消費的持續轉型升級,以及生豬生產短期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牛肉消費仍將保持小幅增長的態勢。綜合來看,國內牛肉供給保持偏緊格局,牛肉價格繼續高位運行,並進一步拉動牛肉進口。


6


肉羊生產將繼續恢復,羊肉消費穩中有升


  2019年我國肉羊生產穩中有升,肉羊存欄和羊肉產量同比有所上升,但能繁母羊存欄和新生羔羊總量同比有所下降;肉羊出欄價格及羊肉價格明顯上漲,達到歷史高位水平,肉羊養殖效益顯著提升;羊肉進口數量大幅增長,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具體來看,2019年肉羊出欄數量與2018年基本持平,羊肉產量同比有所上升。從出欄數量發展趨勢上看,肉羊出欄季節性特徵明顯,秋冬季節出欄數量較多,而春夏季節出欄數量較少。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綿羊和山羊平均出欄活重同比分別上升1.67%和3.12%。肉羊出欄價格漲幅明顯。2019年,綿羊平均出欄價格為每公斤26.59元,同比上漲16.55%;山羊平均出欄價格為每公斤36.42元,同比上漲19.85%,且均已達到歷史高位水平。由於羔羊、架子羊、精飼料等費用上升,2019年肉羊養殖成本有所上升。羊肉價格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觸底反彈後並快速回升,2019年羊肉價格快速上漲。

  展望2020年,在供給方面,隨著肉羊養殖效益的持續提升,肉羊養殖戶積極性逐漸提高,2020年肉羊生產將繼續恢復,但由於較長的養殖週期,肉羊生產恢復速度較慢,導致肉羊供給短時間內上升幅度有限,預計2020年肉羊供給可能仍較緊缺。在消費方面,雖然羊肉價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羊肉消費,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居民肉類消費結構升級,羊肉消費需求總量仍將穩中有升。加之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豬肉產量下降,短期內難以恢復至正常水平,而羊肉與豬肉之間的替代效應,會進一步推動羊肉消費增加。肉羊產品價格繼續處於高位水平,養殖效益將繼續保持較好水平。在貿易方面,考慮2020年羊肉供需仍將繼續保持緊平衡狀態,羊肉產品的國內外價差依然較大,加之羊肉進口貿易條件便利化進一步提高,以及跨境電商的發展打破了羊肉進口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制約,將進一步促進羊肉進口增加,預計2020年羊肉進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7


畜產品進口有望繼續增加


  2019年全年畜產品出口額為65.01億美元,同比減少5.2%;進口額為362.23億美元,同比增加27.0%;逆差為297.2億美元,同比增加37.2%。肉類及製品(包括活動物)出口額為38.94億美元,同比減少12.3%,主要出口中國香港、日本、德國、荷蘭、美國、泰國、中國澳門、南非、西班牙和英國;進口額為192.65億美元,同比增66.9%,主要進口來自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西班牙、烏拉圭、德國、美國、丹麥和荷蘭。其中,肉類及雜碎出口量為25.6萬噸,同比減少8.1%;進口量為603.2萬噸,同比增長48.2%。

  2019年,豬肉、牛肉、羊肉進口量顯著增加。全年豬肉進口量為210.8萬噸,同比增長76.7%,主要來自西班牙、德國、美國、巴西、加拿大和丹麥;豬雜碎進口量為113.24萬噸,同比增長17.9%,主要來自德國、西班牙、美國、丹麥和荷蘭;牛肉進口量為165.95萬噸,同比增長59.7%,主要來自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烏拉圭和新西蘭;羊肉進口量為39.23萬噸,同比增長23.0%,主要進口國為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家禽產品出口量微減,進口量顯著增加。出口量為51.24萬噸,同比減少1.1%;進口量為79.70萬噸,同比增長58.0%。蛋產品出口小幅增加,出口量為10.08萬噸,同比增長1.2%。乳品進口增加。全年乳品出口量為5.51萬噸,同比增加0.4%;進口量為298.41萬噸,同比增加12.8%,主要來自新西蘭、德國、澳大利亞、法國、美國和荷蘭。

  展望2020年,預計豬肉和牛肉進口有望繼續明顯增加,禽肉進口溫和增加,羊肉進口小幅增加,奶類進口量穩中有增。預計2020年豬肉進口量將達到300萬噸左右,全球豬肉進口量達到1000萬噸,具有豬肉進口剛性的市場中,墨西哥、日本和韓國國內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進口需求將會小幅下降。受牛肉消費需求增加和進口來源不斷拓展影響,牛肉進口量預計繼續增加,預計全年進口量在200萬噸左右。羊肉進口量預期小幅增加,預計在35萬噸左右。受國內產能增加影響,進口需求有所下降,但國內外市場需求結構差異將會帶動一部分禽肉進口的增加,2020年禽肉進口量預計在85萬噸左右。乳品進口量穩中略增,約為280~300萬噸。


來源:農業農村部;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