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南格村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南,所以叫南格村,南临榆古线,西临小牛线,东连榆次,南接请清徐的萧何湾,是两区一县的金三角地段,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

全村现有人口1812人,625户,耕地3553亩,人均年收入5905元。产业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并规划有芦笋地150多亩。我村在一没有厂矿企业,二没有外资投资的情况下,村民自发组织运输车队,促进和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有一定改观,村民生活条件有一定改善。

村内硬化道路占75%,在村东南面新建丰盛小区,从外到内南格村已焕然一新,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南格村已形成二区一县的靓丽风景线。虽然如此,我村基础条件仍然较差,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要进一步改善。


据北格村、南格村几位耄耄老人提供的传说和两村最初迁居的姓氏相承之系次,南格村最早迁居的姓氏为张姓,至今二十一世,约在明初从河北省清河县迁来,北格村最早迁居的姓氏为“和解两家”,早于南格村张姓,约在元代后期迁来。元末明初,北格村与南格村为一个村,因居太原县、榆次县、徐沟县三个产粮县接壤的中心,又相近于太原城,农村以粮食交易为首要的商贸活动,北格村在当时即为太原城南的一个粮食交易集市,故当时不叫北格村,叫北集。

到明代前期,在现在的南格村西逐步建起一条新街,粮食集市更加繁荣,北集改称新街镇。明代中期,潇河发洪水,洪水从新街镇中部偏南的魁星阁附近把新街镇冲开为南北两块,分为两村,阁北为北阁镇,阁南为南阁村,后演变为北格、南格,据以起名为新街镇的新街也遭淹没,至今南格村北仍有称河漕地的耕地,村西有称新街地的耕地。

粮食交易市场移到北格镇逐步建成的青龙街上,成为繁华的商业一条街。北格正街与南面官道上的牌楼、北面的马鞍桥及村中与四周的七座寺庙、一座阁和四个砖窑,形似青龙,故称青龙街。


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南格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