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疫”中的感動,縱使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在這場全國人民參與的疫情阻擊戰中,總有一些鏗鏘的話語讓人感動,總有一些溫暖的瞬間令人淚流滿面。在疫情的攻堅時刻,他們扛起了責任,披上了戰衣,義無反顧地為了生命和愛戰鬥。他們是這場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是城市中的平凡英雄。為了銘記這些英雄的故事,3月16日起,天津津雲新媒體聯合央視頻、中國日報網、長江雲、長城新媒體、黑龍江日報新媒體、紅網、大河網、華龍網、中國甘肅網、雲南網、內蒙古新聞網、正北方網、雲上恩施、杭州網、膠東在線、廈門網、金羊網、寧夏新聞網等全國各省市新媒體,共同發起“中國戰‘疫’中的感動”主題報道全國聯播活動,共譜“群英譜”,致敬“逆行者”。

共集“群英譜”致敬“逆行者”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全國聯播活動啟動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縱使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我們是天津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戰用我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武鋼二院閒置多年,“除了樓房和病人什麼也沒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天津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黨總支書記、天津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兼肝癌治療中心主任陸偉和他的團隊創造的“天津模式”,先後四次被國家衛健委專報表揚。“我來這裡只掉過一次淚,就是第一批治癒者出院時,太激動太高興了。”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縱使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要說心裡沒有一點緊張、一點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湘雅人責無旁貸。”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醫生劉菲說。她曾連續近10個小時穿著防護服接診發熱門診患者,下班時一身溼透、嗓子嘶啞;也曾為深夜就診患者的一句“謝謝,辛苦了”而感動不已。她告訴女兒:“媽媽會保護好自己,我們會做好防護、科學應對,一起努力打敗病毒。”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縱使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護士楊曾


  “病人笑,我們也笑,每一次進病房都是向著勝利邁進。”1996年出生的楊曾是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護士。得知醫院要派醫療隊支援武漢,她第一時間寫了請戰書。“把我換上去,讓她們休息一下。”這是她樸素的願望。疫情發生後,她每天都關注著一線報道。“每次看新聞,都覺得一線的醫護人員特別辛苦。”她認為,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縱使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山東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薑廷樞


  “工作狂”是山東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薑廷樞在隊員間的“外號”。準時到崗、換上隔離服、進入隔離區、查看患者,從早晨到下午他查看了25位患者,並將自己的微信推送出去,就是為了隨時可以交流病情,“哪怕離開隔離病區,我也能隨時聯繫到患者。”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縱使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浙江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重症組組長、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楊向紅


  “我從事重症工作已經20多年,又親身經歷過SARS、禽流感的救援工作,首批出徵武漢我義不容辭。”大年初一,浙江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重症組組長、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楊向紅出征武漢,在武漢第四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擔任20樓病區的主任。“作為醫生必須肩負起這份責任與擔當。”未知並未使她卻步,只為對得起這一身“潔白。”

中國戰“疫”中的感動,縱使力量微薄,也要全力以赴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上石槽梁村脫貧老兩口


  “我要捐兩噸小香米穀子,但是我家在村裡,山路不好走糧食運不出去,你們能拉走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紅十字會接到一通特殊的電話。清水河縣上石槽梁村李閏厚和楊素瓊老兩口是一對年過半百的農民夫婦,前些年還是貧困戶。他們承包的50多畝地都種了小香米,老兩口決定把家中剩餘的一半近2噸穀子捐出去。“給孩子做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