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還要等多久?如何外防輸入?迴應來了!

3月17日,按計劃將有49支國家醫療隊,3787人將踏上返程。我想在他們出發的時候,是行動,但是當他們即將踏上回家的旅程的時候,是感動。

這是些踏上回家旅程的醫護人員,在出發之前摘掉口罩的樣子,是不是非常非常美?向他們致敬!

謝謝你為湖北拼過命!致敬每一位英雄!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好轉,援鄂醫療隊陸續開始撤離,現階段的防控措施需要調整和變化嗎?公共場所、個人日常防護又該掌握怎樣的方式和尺度?

在3月17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天津支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領隊安建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公眾關切。

1、返回的醫護人員狀態如何?

天津支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領隊安建民:大家現在真的是非常安靜,出奇的安靜;另外我翻了翻整個隊員的微信群,群裡現在也是出奇的安靜;這是歷史上這麼多天來沒有的情況,說明大家都睡了,確實太累了,他們現在正需要放鬆下心情,好好恢復一下。

疫苗還要等多久?如何外防輸入?回應來了!

2、到處都是感謝醫療隊的聲音

安建民:武漢市好多小區整體上還是處於一個封閉管理的狀態,一些醫療隊駐地周邊的居民可能看到我們整理行裝,準備要回家了,他們隔著窗戶跟大家這麼喊,看我們的車走。在整個沿途,路邊一看這個車隊從這兒過來,一看就知道是醫務人員,到處是感謝醫療隊、感謝醫療隊的聲音

疫苗還要等多久?如何外防輸入?回應來了!

3、怎麼選擇哪些醫務人員先回來?

安建民:從天津情況看,天津醫療隊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在武漢,一部分是整體馳援恩施。1、恩施這個隊目前(3月17日)沒有回來;2、在武漢,方艙醫院退出的醫療隊先回來,定點醫院裡的醫療隊目前沒有工作的也已撤回;剩下還有一些在崗的,特別是一些重症救治的隊伍,仍然在繼續工作。

疫苗還要等多久?如何外防輸入?回應來了!

4、對未來的醫患關係有何期待?

安建民:1、對患者來說,在武漢表現的淋漓盡致,滴水知恩當湧泉相報,我們不遠千里到武漢去,全國去馳援,不管是患者還是普通的老百姓,見到醫療隊的隊員都叫大恩人、真親人;2、對醫務工作人員來說,通過這種生死的救治,真的體會到了醫者人心,仁心仁術,治病救人是天職所在。這兩點通過疫情救治,都得到了深化。

1、按照最快的速度,離疫苗能用還需要多長時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即使特事特辦,疫苗還得經過幾期的臨床試驗,包括臨床一期、臨床二期、臨床三期

。1、一期要做安全性試驗,最短也要不少於20天;2、二期是測試疫苗集中的程序等手續,大概要兩百到三百人,等招募完成,最短需要一個月的時間;3、三期試驗是評估疫苗的有效性,如果病人發病率比較高的話,他需要的樣本量會少一些,評價這樣一個效果,最短也要三個月到五個月不等。也就是說,如果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最後得出結論,疫苗有效的話,最短估計也需要六個月的時間。

2、外防輸入時無症狀者怎麼辦?嚴守這三道防線

吳尊友:對於防輸入,我們應該有三道防線:1、第一道防線是口岸通過體溫檢測症狀篩查,能夠篩查大約三分之一的輸入性病例;2、第二道防線是14天的隔離觀察,14天的隔離觀察應該說能夠追蹤到接近三分之二的病例;3、第三道防線,14天隔離後回到住所或者工作單位的持續觀察。

這三道防線對於防止輸入性病例造成的再流行能夠起到防護作用。

疫苗還要等多久?如何外防輸入?回應來了!

3、輸入性病例不會造成大的流行

吳尊友:按照現在的部署來看,即使有輸入性病例,也不會造成大的流行,因為現在已經建立了一個完好的防護機制和體制。

4、SARS和新冠病毒排洩時間不同 不戴口罩在策略上是錯的

吳尊友:我們比較了非典病毒的排洩和新冠肺炎病毒的排洩,兩種疾病排洩時間是不一樣的。1、新冠肺炎在潛伏期末,還沒有出現症狀前就開始排毒了,出現症狀的早期是排毒最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病人和健康人都得要戴口罩,才能阻止新冠肺炎的傳播;2、對於非典,它是在出現臨床症狀後五六天產生了排毒的高峰期,這樣只是病人戴口罩就可以了。在歐美國家,前期的宣傳中沒有把戴口罩作為一項防護措施,在策略上是錯的。

疫苗還要等多久?如何外防輸入?回應來了!

5、國外疫情到峰值了嗎?

吳尊友:對於多數國家來說,疫情還會持續上漲一段時間。有些國家已經開始出現穩定或者下降的跡象,鄰國韓國疫情已經開始下降,

歐洲大部分國家還會持續上漲一段時間。

6、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吳尊友:應該說國內疫情基本控制住了。除湖北外,全國其他地區基本沒有本地病例,最近幾天都是輸入性病例,所以現在的防控重點主要是防止國外回國的病人可能造成的傳播。

7、目前還未發現病毒變異

吳尊友:就目前來看,我們還沒有科學的證據來說明新冠肺炎已經發生了變異,未來的變化情況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科學研究來回答。

疫苗還要等多久?如何外防輸入?回應來了!

8、安徽出臺了不戴口罩的七種狀況,口罩還需要時時刻刻都戴嗎?

吳尊友:安徽頒佈的七個關於不戴口罩的說法是科學的。

在外周環境中,真正存在病毒的環境主要在幾個場所:1、病人就診的醫院、醫療環境;2、病人還沒有就診前的家庭中;3、在病人不知情或者有隱瞞的情況下,在一些公共交通或者封閉場所,會造成傳播;其他的環境當中是不存在病毒的,或者病毒的含量很低,不會造成感染和傳播,在空曠的地方,在沒有感染者的單位裡面,都沒有必要去戴口罩。

9、現階段個人防護的重點是什麼?

吳尊友:對於個人防護,還是要注意在公共場所,特別是人員聚集的地方做好防護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戴口罩、洗手,原來強調的那些措施仍然適用。(央視新聞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