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展史与印第安人的历史

在两万多年前, 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 美洲原住民画像的祖先。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2,000万, 其中有大约1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来源于中国华北,“亚洲起源华北说”中国国文化对印第安人的文化有很深的影响。主张“华北人起源说”的学者们发现了一些非常有力的证据。

首先,古代中国人与印第安人在文化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在墨西哥古代奥尔梅克人文化中间,学者们发现他们的甬道图案与殷人的极为相似;—些印第安陶器上的饕餮纹和云香纹,与商周时代中国钟鼎上的图纹相似;在墨西哥瓦哈卡地区的印第安人中间,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发音,与古代中国人称代词的发音相似;玛雅语称“人”为“镇”或“银”,与汉语发音接近;墨西哥一些印第安人称“花”也是“发”,发音与汉语完全相同。

这个时候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 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鱼人, 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 1607年, 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因为寒冷被迫回到英国,1587年又来了91个男人17个女人,9 个孩子,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18世纪中叶, 英国 签署《独立宣言》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扩张, 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 自觉到英国的迫害, 而萌生独立的念头. 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费城,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 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国国王, 并接受处分。 1775年, 在麻州点燃战火, 5月, 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 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 并起草有名的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 这也是最后致胜的要素. 1776年7月4日,乔治·华盛顿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完全脱离英国。这个时候美国扩张土地,印第安人长期遭到屠杀、围攻、驱赶、被迫迁徙等迫害,人数急剧减少。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是因为欧洲人带来了天花、破伤风、麻疹等各种疾病,因为印第安人没有欧洲人对这些疾病的免疫力,在疾病肆虐的几十年间,造成半数以上的美洲印第安人的死亡(可以参考中世纪黑死病对欧洲人的杀伤力),有比较激进的研究显示死亡比例达到了令人咋舌的90%到95%。直到1924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为美国公民。1934年,美国又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通过了《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允许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强迫印第安人放弃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况才有所改善。才没有遭到灭族。

《大西洋月刊》之前曾探访该保留地,发现这里的失业率高达80%,大多数印第安人生活在联邦贫困线之下,许多家庭根本不通自来水和电。据《大西洋月刊》报道,由于联邦政府提供的补贴食品普遍高糖、高热量,这里的糖尿病发病率比全美平均水平高8倍,平均预期寿命仅约50岁。无事可干的年轻人往往在帮派文化中寻求身份和归属感,酗酒、打架、吸毒在这里屡见不鲜。

美国发展史与印第安人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