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盼我瘋魔,還盼我孑不獨活;想我冷豔,還想我輕佻又下賤;戲我哭笑無主,還戲我心如枯木”——梅豔芳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其中夾雜著一種堅強,讓人感覺自己在帶著清末的社會環境產生的沉重的社會枷鎖。

看《半生緣》的時候,起初我有著美好的期待,後面只剩下同情與悲憤。張愛玲把曼璐描繪的像鬼,我卻心生憐憫。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往下寫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曼璐的經歷:幼年喪父,上有媽媽和奶奶,下有一個妹妹和三個弟弟,家裡負擔很重。

於是輟學,退婚,當舞女養活一家人,可見她的偉大和無私;後從舞女身份到豪門太太的轉變,她變得自私,變得為了男人無理取鬧,最後喪失自我,把自己的妹妹送到了丈夫的狼口......

張愛玲筆下的她,成了讀過《半生緣》的人痛恨的人物,卻也是最可憐的一個。

以下我將從家庭、社會、性格這三個方面來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她對我們有哪些現實意義。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1.作為家裡的老大,她挑起了養家餬口的家庭重擔

曼璐的悲劇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她是無數個為了自己父母家庭付出自己一生的女性中的一個,她們真實的樣子根本不是心若止水,生來善良的。

有人說,沒有曼璐犧牲自己傍大款,一家人連生存都是一個問題,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更別說曼楨還有時間談戀愛,三個弟弟可以正常上學。

如果顧媽媽找一傭人的工作補貼一下家裡,面對現實而不是自己還僱一個丫鬟,那麼也不會姐夫接二連三糟蹋自己女兒的機會。

說到底,還是沒錢的原因,因為貧窮。

在我看來,一個女人再怎麼偉大,都不應該為了一個家庭去付出和犧牲這麼多。因為像顧母和顧老太太這樣的家人,不會得到太多的回報,而是被進一步拖下水。

“借腹生子”的建議是顧媽提出的,只不過沒想到用在了曼楨身上。而當她知道曼璐這麼做的時候,她想過勸阻。

可是,在利益面前,她屈服了,認為以祝鴻才目前的勢力來看,“兩女共侍一夫”也沒什麼不好的,何況沈世鈞和曼楨也沒個肯定的結局。

的確,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傷害從來都是致命的。

我們可能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可是,人生卻是我們自己的,由我們自己把控的。

即使不是那麼好,但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糟。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2.“舞女的身份”受到了家庭及社會的壓迫

不管是舊時代還是現在,“舞女(妓女)”都是一個上不了檯面的一個身份。選擇了這個職業,也預示著曼璐的路並不好走。

2.1家人對曼璐有金錢的依賴,但也有關係的疏遠

“你知道嗎?因為你的關係,我們常常被人家指指點點,你卻像沒事兒似的,一點兒也不避諱,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做哪行的,你 你覺得做舞女很光榮是不是”

弟弟偉民不止一次貶低曼璐,奶奶媽媽沒有阻攔,因為她們也看不起自己的女兒。左右鄰居也對此議論紛紛,但是曼璐能怎麼辦呢?

奶奶多次勸她不要去舞會了,媽媽勸她找個人嫁了。她也不是沒想過不做這行了,但是家裡的經濟負擔誰來負責呢。

就算嫁人,又有誰願意?有錢人家的老爺,哪會娶一個上不來“檯面”的一個女子呢?老實貧窮的男人,她又看不上。

像曼楨說的“好的客人她抓不住。想嫁人吧,又高不成低不就的。”一家人的收入來源全靠她撐著,沒有舞會的收入,全家都去喝西北風?

「我給你害的,彷彿這輩子只好吃這碗飯了,除非真是老得沒人要了。」

顧太太,作為母親,本該是子女的頂樑柱,她卻反過來了,讓曼璐小小年紀承受家庭重擔,還讓曼璐承受了來自胞弟笑話,讓曼璐嫁給祝鴻才,間接導致曼楨的悲劇。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2.2丈夫欠債離不開曼璐當舞女掙的錢,可是她卻愛錯他

因為曼璐的貪慕虛榮以及祝鴻才的死纏爛打,兩個人終於走到了一起。

祝鴻才在外面欠的錢,曼璐也拿出所有的積蓄替他還了。好不容易逃離了風花雪月生活的曼璐,嫁給了祝鴻才 ,奉子成婚。

可是,婚後,祝鴻才一路走運,因為窮怕了,好不容易到手的訂單當然不會錯過,時常因為談“生意”不能在家。

曼璐也因為之前自己這個“舞女”這個身份自卑,覺得祝鴻才在外面沾花惹草,怕自己的丈夫有錢了就看輕自己,遠離自己,也跟他鬧,這種“作”,將丈夫越推越遠。

最後,為了挽救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設計丈夫強姦了自己的妹妹,葬送了曼楨的一生。

假如她能早點擺脫“舞女”的身份,卸下這個沉重的包袱,活得輕鬆一點,自我一點。

不事事都圍著丈夫祝鴻才轉,興許丈夫也不會如此嫌棄她,更不會有後來自己受到的打罵,也能保住自己唯一的血脈,更不會有後來借親妹妹的腹生子那一出。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2.3初戀的疏遠,是壓倒曼璐毀滅人性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為“舞女”的身份,曼璐也把自己的初戀豫瑾也給辜負了。

曼璐與初戀豫瑾重逢之時,又彼此單身,豫瑾便想追回曼璐,顧老太太也百般撮合,對豫瑾隱瞞了曼璐舞女的身份。

不料,兩家一起吃飯時,恰巧碰到了曼璐之前的兩個在舞廳的“相好”,於是戳穿了曼璐之前的舞女身份。自然而然,兩家的婚事就這麼吹了。

之後再見到豫瑾的時候,豫瑾對曼璐的態度也不再是原來那種滿臉的愛戀感了。

尤其是知道顧媽要撮合曼楨和豫瑾的時候,曼璐更加恨透了自己長得清純學歷又高的妹妹曼楨,她覺得是她奪了自己的一切,讀書的機會、自己丈夫的心,包括自己的初戀豫瑾。

曼璐和曼楨的關係最後變成了:她愛她,成就她,也嫉妒她,毀滅她。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3.曼璐沒有學識,脾氣火爆,太好強

因為揹負著家庭,從小輟學,親手退了美好的姻緣,在社會摸爬滾打,她眼界變得狹隘,為了有一席之地,站穩腳跟,脾氣也跟著火爆起來,婚前發現鴻才在外面勾三搭四的時候,就借酒消愁,折磨自己。

婚後,即使有了身孕,也絲毫不為自己肚裡的孩子考慮,菸酒和化妝品,一樣不離手。

發現自己的丈夫回來晚了,沒有考慮自己的原因,也忍不了一時,依舊風風火火跟鴻才爭吵,盡瞎折騰,直到肚裡的孩子流掉,從此再也當不了母親。

這樣火爆的脾氣,促使她把自己的丈夫越推越遠,同時也得到了鴻才的羞辱,捱了打罵。

沒了孩子之後,她又開始擔心自己的地位,畢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也是導致她精神成疾,扭曲人性的主要原因。

曼楨在勸鴻才不要再拖與姐姐曼璐婚事的時候,鴻才說了這樣一句話:

“其實我這人呢,也不是那麼不乾脆,你知道吧,實在是曼璐她那個性子啊,如果有二妹你十分之一那麼溫柔,我這婚早結了”

不是說女孩子就一定要溫柔,用溫柔討好男人。

只是說,適當的溫柔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與別人相處,不管是親朋好友之間還是與自己的丈夫婆婆。

畢竟,誰想天天和一個暴脾氣的人犯衝呢?

《半生緣》:從三個角度淺析曼璐悲劇結局及其現實意義


結語

張愛玲說:“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我們幸運,是因為我們沒有成為曼璐這樣的人;但是,我們不敢保證現實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人存在。

但願,我們都能活出自我,擺脫這樣的悲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